第027章:授田的盛况

明确县制,确立界碑,敲定品阶,这都是为完善民生打基础。

作为一方父母官,百姓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安居乐业,只要能够满足他们这一愿望,无论外边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化,他们的心里都不会起丝毫的波澜。

如果说东海镇在初立时,因为局势不明朗的缘故,治下百姓,或许会因为不确定因素过多,导致他们心中会胡思乱想,对于东海镇充满着疑问。

但是随着东海镇军队表现出来的强大,以及东海镇地方衙署表现出来的刚硬,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生活改善,这也都使得他们的内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完善各县官吏体系只是一个开端,想要让诸县官制,真正在辽东这个地界上去扎稳脚跟,姑且抛开东海镇军队这一方面,这其实更多的是需要依靠你们这些官吏自身。”面对孙传庭肯定的回答,赵宗武肯定是需要打一打他的锐意。

不管是怎样的人,只要他是人,即便是他拥有着很强的本事,很强的自控能力,但是只要事情发展的很顺利,一切都在原定的轨迹进程当中,那么难免就会出现所谓的骄纵心理,这是人最大的劣根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听到自家伯爷的提醒,孙传庭似乎也想到了自己的情绪有些过于高亢,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虽然说他现在是东海镇地方衙署的一把手,但东海镇当下的所有事宜,还远远没有达到所谓的超然地位。

在这样一种前提下,自己这心里的紧迫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些许的轻松,这对于他这位东海镇地方衙署的一把手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骄纵的事情。

“谢伯爷警醒!”孙传庭停顿了片刻,随后便郑重的向赵宗武躬身行礼。

作为主治一方的父母官,尤其是在局势尚未完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这内心首先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这如果传递到其他官员身上,那对于东海镇来讲绝对是一件致命打击。

“这很正常,知道自己飘了就行了。”面对孙传庭这郑重的回答,赵宗武神情淡然的说道:“在不久前本伯的心情跟你们都一样,谁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这别人口中说的各种不好的话都是自己闯过来的,只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走些弯路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与孙传庭、卢象升他们的相处方式也渐渐变了,似朋友,似引路者,似师者……

“下官不敢!”听到自家伯爷说的那般话,虽说这心里听着的确是很感慨的,但多年的师承教育,还是让孙传庭他下意识回答。

对长者尊,对上官尊,是他们必须要恪守的礼仪。

这样的刻板不仅体现在孙传庭一人身上,即便是卢象升、史可法、陈奇瑜、阎应元他们也多半是这样,也就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但却落了残疾的张壶、丁悝他们不会过多的在意这些。

“行了,行了,你还是跟本伯汇报一下东海镇治下授田的基本情况吧。”见孙传庭这越说头越低,赵宗武当即挥手表示道。

诸县的各种体系已经明确了,那么接下来想要长久、稳固的发展好,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些最基础的事情。

对一方疆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答案显然很简单。

百姓能够在治下种植自己的土地,治下拥有最稳固、庞大的自耕农群体。

为什么说大明到后期收不上来税赋?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原有的庞大自耕农群体,被地方上的奸诈士绅、豪强,用尽千方百计去抢夺自耕农手中的耕地,这一搞要么破产,要么家破人亡,总之死在这上面的百姓绝不在少数……

一旦矛盾积攒到一定的境遇,再加上各类天灾人祸,这也就出现了明末崩盘的现象。

“按照东海镇地方衙署最初确定的授田机制,下官联合相关官吏对六县耕地进行了丈量,现阶段已经完成丈量的是金州县、复州县两地。

再加上之前东海镇谋求发展、安稳民心,便约定给了东海镇百姓的种种承诺,如此便使得金州县境内的耕田均已全部分授完毕,分授原则是依据想东海镇有功将士,东海镇将士,平时表现积极等不同层级来进行分配的……”

东海镇特殊的环境,使得生活在东海镇境内的百姓,自始至终就并没有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契约凭证。

虽然说在很久以前就安置了村落、镇所,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屋,就已经独属于他们的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依照着东海镇之前颁布的种种规矩,当然了也因为这些制约存在,使得很多的百姓家庭为了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园,家中年轻的青壮都选择加入到东海镇军队中。

因此看起来变动很大,但实际上这些情况根本就不影响,那些在东海镇最初就移居过来的流民群体,相反他们也是此次授田的最大获益者。

因为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后,在东海镇军队中的青壮,其家最少就能获得三十多亩的良田,多的甚至已经达到了三百多亩,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拼杀出来的,东海镇会绝对保护他们的所得!

赵宗武那双虎目炯炯有神,言语更是铿锵有力道:“分配土地一定不能大意,诸县未来能否拥有强有力的发展,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看此次授田的基础有没有打好,一切都必须要按照规矩来办事,如果谁在这其中敢动歪心思,一定不能心软!

随着地位的增高,赵宗武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精力已经严重不足,想要让东海镇拥有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里面来。

所以说让孙传庭他们,去具体的负责东海镇地方的相关事宜,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听着孙传庭的汇报,赵宗武他在心中对于东海镇地方衙署做的事情表示赞同,有他们的帮持,东海镇的未来一定不会差!

第037章:觉华岛守备基地第003章:欲辨真假第036章:锦衣卫的未来第089章:再战科尔沁!(下)第008章:东林与阉党第029章:谈心第042章:打蛇七寸第118章:焦虑的京城第022章:挽狂澜第086章:西安府的浩劫第032章:锦衣卫的新生第087章:东海镇的变化第043章:斗法第081章:跌宕起伏的京城(上)第055章:暴风雨前的宁静第064章:金州闪击战第048章:解决之道(下)第056章:剪羽翼第040章:暗旗在行动!第033章:军队晋升机制的革新第021章:崛起吧!大明的国公!第010章:颠倒黑白第033章:东海镇下·明品阶(上)第002章:战场教学第034章:斯文与败类第022章:东海镇陆军的强大(下)第105章:碾压第035章:皇太极的睿智第011章:制度是取胜的关键第074章:大航海的根基第099章:出战!出战!!(三)第086章:强者回归!第027章:内阁变动第121章:陕西经略第124章:清君侧第011章:决·断!第038章:整顿吏治伊始第119章:封无可封第012章:风暴之眼第047章:利益诱导第007章:定心第003章:枪杆子里出政权第023章:谋划第024章:强权时代第058章:定国公之威第006章:第一要素(上)第103章:丛林法则第123章:演员第016章:乱象第099章:败退第055章:集约化整治土地第062章:锐意进取的战斗第013章:阿敏之死第12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022章:恩怨终了第039章:斗将?博弈的开始!第059章:广宁的静(本篇完)第051章:东海镇的授田(上)第051章:傲骨铁心!第047章:利益诱导第031章:基础工业的夯实(下)第021章:辽东大捷!第009章:鏖战第003章:东海镇指挥使第009章:鏖战第002章:锦衣卫·暗旗第012章:昭然若揭的规矩第015章:暗查第104章:围城第123章:徐徐图之第016章:扫盲运动第088章:辽东勋贵的强盛第066章:群虎终抵第080章:躁动的京城第096章:见招拆招第011章:海船所第050章:敢为天下先第068章:辽东大混战第009章:丁氏的秘闻第021章:揭晓第010章:锦衣卫指挥使!第084章:家丁制度的泯灭第093章:局势变,风云起第024章:潜伏者第099章:出战!出战!!(三)第046章:问心第088章:辽东勋贵的强盛第031章:基础工业的夯实(下)第042章:锦衣卫之喋血第025章:甄选第095章:御奴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权观第114章:定国公的奏疏第022章:终见第093章:锐意进取的皇太极第023章:一个世界,两种活法第049章:资本的萌芽第007章:第一要素(下)第037章:壮哉!我华夏陆军!第011章:打脸东林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