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窑洞种蘑菇(3)

覆土后的管理也不能松懈。

覆土后,前期床面一般不调水,以保湿吊菇丝(湿度75%)。若低于要求的湿度,可轻喷增湿。

调水通风。调水原则是先湿后干,调水总量力10千克/m2,分三天调入,采取两头轻、中间重的喷水法,每次喷水时,应打开门窗通风。

喷结菇水。当菇丝普遍长到土缝中,便进行大通风3天,抑制菇丝生长,促进线毛状菇丝连成线状菇丝横躺在细土中,线状菇丝开始扭结成原基,便可喷结菇水。喷结菇水后,大通风2天,然后减少通风,促使菇丝向上生长(吊菇),为以后持续出菇作好准备。

喷出菇水。当蘑菇子实体普遍长到绿豆大小后,生长加快,需大量水分,就要喷“出菇水”。出菇水的用量和结菇水差不多,每25千克/m2,分5~6次喷,每次喷水量视床属子实体多少而定,菇多则多喷,菇少则少喷。喷水时间是在喷结菇水后的4~6天进行。喷水后,逐步减少菇房的通风量,增加菇房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

蘑菇从播种到采摘一般需40天左右。普通种植蘑菇一般都是9月下旬出菇,12月下旬秋菇结束。秋菇一般可采5~6批。秋菇管理主要措施是喷水、通风、保温。但是窑洞种植蘑菇的话,应该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一年四季只要温度、湿度达到要求以后,都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出现,只要菌包还有养分,就能不间断的采摘蘑菇。

现在市场上也有专门生产菌包的厂家,只是陈实信不过这些厂家,这些事情还是自己做好。老师不知道陈实心中是怎么打算的,按照他的节奏,接着讲下去。

菇类的种植需要做到看菇用水,菇多则多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秋菇前期喷水应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

在蘑菇生长发育中,需要吸收氧气,排出CO2,另外培养料中的微生物在分解增差换气,保持菇房空气新鲜,在子实体逐渐长到采收期间,要增加菇房湿度。出菇期相对湿度要达到90%。

每批蘑菇采收完毕,要及时清理床面。用镊子剔除冬菇根和死菇,然后补覆细土,喷水,并打扫菇房。

当秋菇第三批采收结束,这时培养料里的养分已大量消耗,常会出观菇体小,出菇少的现象。因此,应适当追施禽粪、畜尿、尿素、豆浆、豆芽汁、麦芽或施用1、2号健壮素等。对于菌包来说,这是做不到的,肥料用完以后,这些菌包也就成为了废料了,需要回收在利用做成有机肥料。如果需要再次培育蘑菇的话,只需要换上新的料包就可以了。

这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的调整栽种蘑菇的品种,达到把产出的菌类卖掉而且能够卖个好价钱这个最终的目标。

冬季寒冷,菇房温度在5℃左右,不适合蘑菇子实体发育。这期间的管理内容是保温、通气。一般每隔7~8天喷一次清水,含水量达15%左右(土面保持不发白)即可。室内温度保持在3~4℃,正常天气、每天开窗2~3小时。到3月中旬,当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便可调水和补充营养,气温达15~25度时,是春菇出菇的最佳时期。

菇类的采收也是有讲究的,菇盖直经2~4cm,菇环未破、菇伞未开的采收,要求菇无泥根、无虫蛀、无机械伤,高峰期要勤采(每天2~3次)。要做到“三轮”(轮采、切、放),“三边”(边采、边切根、边分级),“三快”(快收、快装、快运),“一减少”(减少翻运次数)。

最后老师还就菇类的常见病虫害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只要前面的管理工作做好了,这些病虫害也不一定都会遇到。

蘑菇常见病虫害有:白腐病、软腐病、猝倒病、假蚊、蚤蝇、螨粪、跳虫、还有鼠妇等。防治方法主要是搞好菇房、培养料消毒,后发酵,注意菇房卫生,因病虫不同,适当用药。

这些都是种植蘑菇的总纲,基本上是适用于差不多所有能够种植的蘑菇上面。就像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样,这是一个总的纲领,适用于大多数的武功,但是各种武功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要走的道路又是不同的,还是需要具体事务具体对待。

就拿这回需要试验栽种的金针菇,鸡腿菇,姬菇,双孢菇、秀珍菇、白灵菇、香菇等等,不同的蘑菇,栽种的方法还是有所差异的,这也是需要经验累积才能得出的。

金针菇可是一个好东西,营养极为丰富,有增智菇、"一休菇"等美称,目前已发展成为第三大食用菌。而且人工栽培技术金针菇还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很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但是要选好品种,栽培料的配制也很有学问,出菇期的管理。这几个环节很重要,首先选种就很关键。

这次都是选用的农院实验室培育出来的菌种,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选种这一说法了,好在实验室内菌种单体的数量不多,但是种类倒是不少,囊括了几乎现在市面上所有的金针菇的种类。

大概有这么一些种类。三明1号菌株,主要优点是菌丝生长快,出菇快,栽培周期短,,产量高,质量好,菌柄粗细均匀,色泽淡,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4.5%,高于一般菇类。适温宽,3~21℃下均可出菇,抗逆性强,病菇与畸形菇少,栽培普遍;007、008幼菇菌,浓色品系金针菇菌盖软滑,菌柄脆嫩,香味浓郁,适于生产鲜菇内销;白色品系F21,适合制罐或盐渍加工出口,白色品系金针菇菇体洁白,适合于加工成出口商品,因其味淡,内销有时不及浓色品系金针菇受欢迎;至于杂19、苏金6号、FU088、FV57也都有特色,但是市面上还是以前三种为主打产品。

而且陈实也和老师沟通了一下,希望在陈家庄采用的是袋装熟料法培育这些蘑菇,所以老师也是有所挑选的重点讲述这些知识。

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前面的工作基本上还是按照总纲上面的,只是带装袋这一步还是有讲头的。

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这是基本的要求。

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

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接种培菌这也是要做的,这无可厚非。

还有一个难点就是金针菇的采收和储藏。

采收的标准是菌盖轻微展开,鲜销的金针菇应在菌盖6~7分开时采收,不宜太迟,以免柄基部变褐色,基部绒毛增加而影响质量。

金针菇不耐鲜贮,采收后需尽快处理,暂时存放应放在低温黑暗处,将菇体摊薄,禁止堆积,严禁向菇体洒水。

如果实在是市场消耗不了的这些金针菇,也可以经过初加工制罐头,塑膜真空包装,干制等,这也是陈家庄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主要是等这些产量上去以后才能采用的。

第二百五十九章 学生穷游队(4)第一百二十九章 甘蓝的再次收获第一百九十七章准备工作第一百零九章 陈家庄游记(1)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方向第九十章 盖大棚第二百二十二章 嫁接第一百二十四章 乌龙事件第八十四章 川妹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麻烦了(7)第三百三十三章 最重要的事情第四十六章 力量达标第一百零六章 内部通气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家庄游记(3)第二百七十五章 开门大吉(8)第三百一十章 达成所愿(1)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的福利第一百零六章 内部通气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门迎客第二百二十二章 嫁接第一百四十四章 黄老板的投资(1)第五十六章 速度达标第二百六十五章 答卷(4)第三百四十七章 走出去的陈家庄(8)第三百二十五章 买竹子(6)第三百三十三章 最重要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归心第一百九十五章敌人的敌人(2)第二百六十一章 第一项任务第一百一十四章 秦老爷子的转变第一百六十章 111号第三百四十章 走出去的陈家庄(1)第九十三章 小有名气第八十八章 品酒第三百零六章 高速公路(1)第一百零八章 重回陈家庄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喜(3)第三百二十五章 买竹子(6)第三百一十章 达成所愿(1)第二百四十三章 连轴转(2)第二百八十章 骏枣热(1)第一百一十九章 过年前准备第三百一十六章 竹子(3)第三百一十一章 达成所愿(2)第一百一十二章 陈家庄夜校的开班第二百四十章 生活还要继续第二百零八章 缘分无处不在第二百三十六章 惊喜(1)第三百一十三章 达成所愿(4)第二百二十八章 专业人士(1)第六十九章 再去水源地第二十九章 路上(2)第三百三十章 前往紫阳(4)第一百章 要不要出手第二百零三章 枝条的来源第二百九十七章 养土鸡(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期然的突破第三百三十五章 种茶(2)第五十章 讨厌拉第四十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二百一十章 小柒也是专家第二百七十章 开门大吉(3)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的项目(4)第一百六十五章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第六十三章 不用死了(1)第八十七章 第一个合作伙伴第三百四十一章 走出去的陈家庄(2)第二百一十七章 育苗基地的运行(4)第九十九章 初见黄老板第一百八十七章 别怪我,惹什么人不好第三百二十三章 买竹子(4)第三百零二章 其实很简单第一百七十四章 泡菜厂第三百一十七章 竹子(4)第二百九十四章 窑洞种蘑菇(5)第二百零九章 陈家庄的新住户第三十二章 干还是不干第一百二十九章 甘蓝的再次收获第二百八十一章 骏枣热(2)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出去的陈家庄(5)第一百三十九章 有麻烦了(9)第二百七十九章 存在的问题第四十六章 力量达标第三百一十三章 达成所愿(4)第一百七十六章 小学的规划第四十二章 小米式训练第二百五十二章 除害(2)第一百六十六章 商讨固沙第二百七十章 开门大吉(3)第三十一章 来到横木第二百四十一章 美味第五十六章 速度达标第二百九十一章 窑洞种蘑菇(2)第三百三十二章 回陈家庄第二十四章 来了个大佬第一百零二章 对话第七十八章 开垦处女地(2)第二百三十一章 蚯蚓的饲养第二百九十八章 桂花婶的烦恼第一百二十章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