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回乡

第180章 回乡

刘景对修缮酃县城墙兴趣不大,但夯土墙垣不耐雨水冲刷浸泡,若是置之不理,必然导致墙垣出现裂缝,乃至倾塌。

而抵挡雨水冲刷最好的办法,就是编织草苫,覆盖于墙垣之上,这笔费用,断然不能节省。

江南地区,不比北方,因为雨水过多,以夯土筑城,徒耗钱财人力,并不划算,基本年年都要重新修缮加固。所以江南诸县,很多都是“编木为城”、“竹木为城”。

刘景作为现代人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夯土在内,包砖于外,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今人们认为,砖,属阴,此时大多用来搭建墓室。

包砖城墙看似费用巨大,实则如果计算夯土城墙每年修缮加固的费用,绝对多到令人瞠目结舌,反倒是包砖城墙更为划算。

当然了,即使刘景有意使用包砖技术,也不会用在酃县县城,这座城市,结局早就已经注定,未来将会逐渐废弃。临蒸乡,才是代表酃县的未来。

刘景决定将县治迁往临蒸乡,并扩建乡邑,将它打造成一座真真正正的军事堡垒,以用于日后抵抗刘表大军。

这天,刘景在严肃、褚方的陪同下,刘亮、于征等二十余名护卫的保护下,一路登上堤坝。

刘景举目张望,看到的是一派火热朝天的忙碌景象,十数里堤段,分布着数以千计带着镣铐,衣服褴褛的囚徒,他们或畚锸、或负土,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卖力干活的原因绝非出于自愿,稍有偷懒,后面负责监工的县兵就会甩动手中的鞭子,狠狠抽在他们的身上。

县兵可不会对囚徒心存丝毫怜悯,往往几鞭子下去,囚徒就已被打得鬼哭狼嚎,痛不欲生。

囚徒中不单有男人,亦有不少女人,她们只需要负担运土等相对较轻的任务。并且刘景之前曾下严令,任何人不得侮辱女囚,敢有违背,必将严惩不贷。

有些人一开始不以为然,把刘景的话当耳旁风,直到他们看到有人因此而获罪,被迫戴上镣铐,和囚徒一起修缮堤坝,这才心中大震,不敢再有违其令。

在这批修缮堤坝的囚徒之中,荆蛮占据了不小的比例,人数有八九百人,原本荆蛮人数还要更多,只是被单日䃅招降了。

刘景不出意外在他们中间看到了绾发椎髻,双耳戴着硕大金环的单日䃅的身影。

这时,单日䃅也看到了刘景,立刻带着几名亲信赶来。

“刘君……”

“翁叔,今天有收获吗?”刘景笑着问道。单日䃅一开始招降工作,进展得并不是很顺利,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开始修筑堤坝后,不仅吃不饱饭,还有干不完的活,事情就开始顺利起来,几乎每天都有新人加入。

“有。”单日䃅一脸喜气,颔首道,“又招揽到了五人,人数已接近三百。”

刘景笑道:“你若是能将这些人全部招降,就有了返回衡山报仇的本钱。努力、努力。”

单日䃅听得精神一振,虽然知道此事难度极大,可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实现。

当初他惨遭灭寨之祸,带着仅存的十余名亲人杀出衡山,心中一片迷茫,不知该如何报仇,而今,机遇就在眼前。

刘景又提醒他道:“只是,翁叔,新降之人,还是要多加注意,不可疏忽。”

“诺。”单日䃅面露尴尬之色,刘景说这话自然有原因,之前有荆蛮诈降,然后趁夜逃跑,只是因为不通汉话,形象有异,没跑多远,就被都乡亭部擒住。

那人被扭送回来的时候,单日䃅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他以真心待人,用汉话来说,那就是“推食食之,解衣衣之”,可最终却遭到背叛,因此他聚集麾下所有盘瓠子孙,当着众人的面,亲手将那人斩杀。

随后刘景沿着堤坝,视察数里,而后方归。

…………

时间悠悠,转眼就到了四月下旬,赖慈在酃县居住了整整一个月,又见儿子刘群依旧活泼,并无水土不服的现象,便动了带他返回零陵家乡探亲的心思。

酃县距离她的家乡仅区区数百里,乘船不过数日可至。

她十六岁嫁入刘家,今年则二十五岁了,不知不觉间,她离家已经有九年。让她庆幸的是,父母至今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自从丈夫刘远去世后,她对父母的思念与日俱增。

此事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决定的,尤其是要带走刘群,势必要得到其叔父刘景的同意才行。

因此,在刘景休沐之日,和邓瑗一起前来探望她的时候,赖慈趁机和刘景谈起此事。

刘景微微一怔,自从兄长刘远去世后,嫂子赖慈心若死灰,情绪很少外露,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如今,他却在嫂子明亮的眼眸中,看到了“期待”二字。

“嫂子她一定很想回到那个生她、养她、爱她的地方吧……”刘景心中默默地想道。

对于嫂子赖慈想要回娘家探亲的决定,他当然不会拒绝,事实上这件事最早还是他提出来的,只是事到临头,他心里还是稍稍有些担心……

他不担心嫂子,他担心的是嫂子的父母,会借此机会将她留于家中,令她改嫁他人。毕竟,嫂子今年才二十五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哪个父母愿意看到女儿就此守寡一生呢?

刘景沉吟半晌,说道:“嫂子欲带虎头回零陵,我并无意见。只是,近来湘江水面上的贼寇畏惧我的威名,纷纷逃入零陵,嫂子回去,路途未必安全。不如这样,我派船舰兵卒,护送你们回去,确保不受滋扰。”

赖慈倒是没有多做他想,问道:“仲达,派兵护送我和虎头,不会对你造成影响吧?”

刘景笑着摇头道:“不会。”

“那就好。”

赖慈归心似箭,当晚就收拾行装,翌日一早,便领着儿子刘群,登上刘景为她俩准备的船舰。

为了确保嫂子赖慈和侄儿虎头的安全,刘景可谓用心良苦,不仅派出一艘斗舰级大船,以及上百棹卒,更让刘祝亲自坐镇。

(本章完)

第388章 突破第161章 良法第276章 张津第108章 名望第60章 跋扈第291章 召见第418章 预备第476章 冬至第452章 自白第408章 试探第432章 献计 (2)第165章 猛将第326章 相遇第414章 托孤第429章 逆转第35章 马周第277章 急报第308章 遗愿第275章 交趾第84章 鱼梁洲第268章 填堑第107章 轰动第323章 为寿第522章 变故第170章 斩首第18章 刘蟠第438章 劝降第60章 跋扈第450章 官学第513章 斩当第347章 郁林第412章 刺史第503章 饿虎第533章 劝止第384章 招揽第83章 预言第459章 焚桥第483章 定议第386章 面曹第254章 突围第184章 七夕第159章 退让第335章 十哲第494章 战临第351章 班底第404章 赴死第429章 逆转第101章 招抚第531章 放归第338章 乌浒第220章 拍击第73章 送别第35章 马周第316章 禁酒第6章 葛生第487章 盛匡第393章 破城第273章 攻城(上)第466章 射策(上)第470章 策论第294章 轻松第442章 破局第84章 鱼梁洲第345章 骑兵第380章 津乡第103章 营垒第477章 要求第270章 医所第436章 托孤第208章 斩杀第203章 魄力第256章 说客第533章 劝止第415章 庞统第536章 邀请第146章 剧县 (感谢长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537章 茂才第214章 定计第394章 夜袭第449章 隐户第415章 庞统第267章 比箭第339章 出战第425章 中箭第535章 人望391.第391章 大败第422章 出阵第19章 桓阶第453章 拦路第126章 六礼第225章 勇悍第70章 摊牌第222章第379章 屈服第363章 揽才第212章 写信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第350章 归来第518章 海昏第90章 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