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隆中

第313章 隆中

因为南征军全军覆没,蒯越自刎而死的消息,如今的襄阳宛如一座巨大的风暴之眼,南北衣冠,贩夫走卒,皆舆论滔滔。

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从襄阳西郭门驶出,一路向着西北而去。车中坐着两人,一人疏巾单衣,体躯健朗,容貌严毅。一人高冠锦袍,丰姿俊爽,器宇轩昂。

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崔钧。

徐庶出身单家,虽小有财产,但如今天下大乱,马匹已非钱财所能买到,这辆马车,乃是属于崔钧所有。崔钧家族乃是北州首屈一指的豪门著姓,其曾祖崔骃、祖父崔盘、父亲崔烈、从父崔寔并为名士,著于天下。

两人在城中听闻消息,立刻结伴前往襄阳西北十数里外的隆中,去见好友诸葛亮。

诸葛亮今年二十及冠,年初离开学校,带着家人搬到隆中,过起耕读闲适的生活。

马车虽舒适性远不及牛车,可速度却比牛车快多了,没用多久,便顺利抵达隆中诸葛家。

诸葛家宅邸依山傍水,有三间屋地,诸葛亮夫妻住一间,其弟诸葛均住一间,最后一间住的是诸葛亮叔父诸葛玄的妻、子。

徐庶、崔钧和诸葛亮相识多年,交情匪浅,两人三天连头就往诸葛亮家中跑,因此出入颇为随便,直接入室中来找诸葛亮。

“徐君、崔君……”听到堂中响动,一名布衣椎髻的妇人从内室行出,她见到徐庶、崔钧二人,从容施礼问候。

此女即诸葛亮之妻、沔南名士黄承彦之女,黄月英。她虽头发枯涩,姿容鄙陋,可神色详妍,气质脱俗,令人过目难忘。

黄月英固然没有精致美丽的容颜,但她饱读经书,贤良淑德,乃是古之钟离春一般的奇女子。徐庶、崔钧心中对黄月英颇有敬意,不敢怠慢,急忙还礼,而后问道:“孔明不在家吗?”

黄月英神情自若的回道:“葛郎正在乐山上读书。”

所谓乐山就是诸葛家旁边的一座山岭,徐庶、崔钧都知道诸葛亮喜欢登乐山读书。

两人相视一眼,当即向黄月英告辞,前往乐山寻找诸葛亮。

两人刚行至山脚,便听闻一阵延绵不绝的历啸,在山谷间久久回荡。不用多说,这必是诸葛亮的啸声无疑。诸葛亮好为《梁甫吟》,又酷爱引吭长啸,常常坐于乐山山巅,巨石之上,抱膝长啸,声闻数里,远近皆知。

徐庶、崔钧一路爬上乐山山顶,便看到诸葛亮背身坐于一方大青石上,面朝山崖,长啸不绝。

“孔明……”徐庶、崔钧大步来到诸葛亮身后,齐声呼道。

诸葛亮闻言转过身来,露出俊伟无比的面容,配上他高达八尺的身躯,真乃昂扬大丈夫也,徐庶、崔钧无不相形见绌。

诸葛亮看着二位好友联袂而来,不由笑着打趣道:“州平、元直,你们又来我这讨酒了?”

他这么说,自然是有原由的,今年他和其弟诸葛均一共耕种了二百亩地,收获也算颇丰,近来妻子黄月英酿了一些酒,引得徐庶、崔钧屡屡前来打秋风。当然,他们更多的是喜欢和诸葛亮欢聚畅谈,而非贪图酒水。

徐庶和崔钧相视而笑,徐庶开口道:“哈哈,孔明,你猜对了,我们确实是来讨酒喝的。不过,我们也绝不白白喝你的酒,我们这次可是带来一个惊天消息,你听到后一定会乖乖拿出家中美酒,任由我们享用。”

“哦?”诸葛亮闻言剑眉一扬,问道:“是何惊天消息?”

徐庶答道:“事关南方。”

南方之事,必是涉及刘景,诸葛亮心中不由一动,猜测道:“莫非刘仲达击退了荆州军?”

由于他长年累月在徐庶、崔钧耳边念叨,二人心里颇偏向刘景,若消息对刘景不利,他们来见自己绝不会表现得这般轻松。

崔钧感叹道:“何止是击退,刘仲达于酃县城下,借助水患一战全歼荆州征南大军,蒯异度自刎而死,蔡德珪只身北逃。”

“什么?!”诸葛亮顿时被这个惊人的消息震得呆立当场。

看着诸葛亮瞠目结舌的模样,徐庶、崔钧二人忍不住开怀大笑,他们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和诸葛亮此时的反应如出一辙。

诸葛亮虽是他们之中年纪最小的,然其人素有匡扶天下之志,每每自比管仲、乐毅,徐庶、崔钧和诸葛亮相识多年,从未见过他露出这样的神情。

诸葛亮急催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快和我说说……”

徐庶、崔钧看过了诸葛亮的笑话后,便你一言我一语,将了解到的情况悉数告知于他。

诸葛亮听罢消化许久,才开口说道:“蒯章陵深中足智,英姿魁杰,乃楚之豪杰名将,没想到竟然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

由于其大姐嫁于蒯祺,诸葛亮平日和襄阳蒯氏往来颇多,亦与蒯越有数面之缘,深为其才略魁杰所叹服。

因此诸葛亮得知刘景在张羡病死,临湘陷落后,妄图以一县之力继续对抗荆州大军,而且这个大军还是由蒯越统领。

即便诸葛亮深信刘景文武才略,更在蒯越之上,可双方实力却有若天地之差,非一人之智所能扭转,很是为刘景感到担心。

刘景在包括他在内,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完成了足以同即墨之战相媲美的辉煌胜利。

诸葛亮在为刘景高兴的同时,亦自感汗颜。

当年他不理解刘景明明出身宗室之门、仕宦之家,又有贤德之名、非凡之才,为何执意出任市中小吏,混迹污浊之地。

他认为刘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居家养名,等待日后一飞冲天之机。他现在就是这么做的,隐居隆中,耕读自娱,以待时机。

然而刘景却是走出了一条惊世之路:其十七为市吏,十八为长沙郡主簿,十九举孝廉、为酃县长,二十二拜零陵太守,灭北军、揽三郡,割据荆南,与刘表划江而治,分庭抗礼。

(本章完)

第210章第45章 弩第43章 荆蛮第251章 入主第76章 新左史第485章 誓师第396章 怒吼第520章 厚礼第203章 魄力第392章 落幕第172章 出兵第106章 调离第28章 畅谈第520章 厚礼第324章 膝席第105章 八阵第159章 退让第64章 擒获第364章 使者第420章 评价第160章 抢权第471章 官爵第89章 桃板第296章 捷报第412章 刺史第47章 冲突 (三千字)第527章 有君第465章 出使第406章 打击第341章 冲锋第368章 江东第74章 变化第189章 噩耗第446章 入城第160章 抢权第218章 楼船第30章 陶观第23章 赴任第336章 区景第497章 来投第17章 杜袭第244章 生子第471章 官爵第49章 医圣第42章 点评第354章 屯田第501章 彭虎第293章 奇策第96章 建安第90章 朝会第375章 返回第135章 归来第304章 北上第362章 临冲第478章 黄钟第221章 矢石第193章 耒阳第488章 柴桑第44章 单程第44章 单程第263章 水战(下)第155章 拜访第123章 赴宴第370章 同州第89章 桃板第245章 巡视第190章 三窟第398章 攻城(2)第509章 设计第441章 大骂第31章 蔡升第261章第304章 北上第423章 战死第539章 所求第140章 二年第427章 身当第421章 三英第227章 火攻第36章 刘瑍第11章 带经耕锄第106章 调离第241章 蒋琬第61章 鞭笞第376章 出征第532章 用意第54章 邓攸第250章 说服第72章 偷长第338章 乌浒第540章 国士第71章 洗手第107章 轰动第360章 献计第369章 出使第236章 看清第447章 高义第502章 选将第57章 示好第28章 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