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玺书

第349章 玺书

刘景率军抵达始安时,已是十一月下旬。

始安,即后世的桂林,刘景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始安县东北就是大名鼎鼎的灵渠。

这条秦始皇开凿的人工运河,直到现代还在发挥重要作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目前正值冬天,零陵已进入枯水期,大船难以通行。刘宗此前便将大船全部留在了湘水,刘景亦是如此,改乘轻舟通过灵渠,进入漓水,最终抵达始安。

此时刘宗已经一路追着张津杀入郁林郡境内,并占领郁林郡北部潭中县。

随后刘宗在潭中县休整数日后,继续向南方进军,桂林、中溜,直至郁林郡治布山。

张津、区景一路亡命奔逃,惶惶如丧家之犬,现今他们身边仅剩下两三千残兵败将,根本不敢稍有停留,以免被刘宗追上。

郁林太守已死在战场,张津打着交州牧的名号率军进入郡治布山,第一时间将仓中粮食搜刮一空,而后便再次落荒而逃。张津这样的行为,着实令布山吏民感到寒心,因此当刘宗率军抵达布山时,没有受到丝毫抵抗。

刘宗在进驻布山后,便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因为郁林郡地域虽广,可大多都是不毛之地,真正算得上核心的也就郡治布山及周边阿林、中溜、桂林诸县。

眼下除了阿林外,其余几县,包括郡治布山在内皆已落入刘宗之手,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掌握布山诸县,掌握了这几个县,就等于掌握了郁林郡。

却说刘景来到始安后,为配合刘宗在郁林郡的军事行动,出于礼貌,当然也不乏警告之意,给苍梧太守史璜写了一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往苍梧郡治广信。

事实上刘景多虑了,或许是久在交州蛮荒之地为官,又或许是年纪渐渐大了,总之近些年来,史璜身体每况愈下,诸多疾病缠身,这也是他之前没有响应张津北上号召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史璜在三四年后病死,接替他太守之位的人正是吴巨,不过这种情况绝不会发生了,吴巨早已死在刘景之手。

以史璜当下的身体情况,根本无暇理会外事,就算想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十二月中,史璜回信刘景,表示无意介入他和张津的纷争。

同日有临湘信使来到始安,禀报刘景,刘瑍从许都回来了。且信使还带来了一封天子玺书。

刘景召集众将,命人当众宣读:“荆南之地,山川习远,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遣军侵逼南土,国方有难,未及南顾。闻长沙酃县长,守零陵太守刘景,忠孝彰著,忧国忘家,亲率荆南吏人义士,婴城固守,大破表军,张扬国威,功效尤著。今奉以印绶,拜安远将军,领零陵太守,董督荆南四郡,封汉昌亭侯,邑五百户……”

刘景听到最后,眉毛不禁扬起,四者之中,他最不在意汉昌亭侯,除了每年能够收到十万八万钱的税外,再无实际好处。

零陵太守则是意料之中,他本就被张羡表举为零陵太守,且实际控制零陵,加之汉代三互法规避原则,刘景身为长沙郡人,不能担任长沙太守,同理,他也不能担任荆州牧。零陵是荆南四郡仅次于长沙的大郡,曹操自然也就让他继续担任零陵太守。

刘景最在意的是安远将军,及董督荆南四郡。

前者让他有了名正言顺统领军队的资格,后者则让他有了名正言顺统治荆南四郡的资格。

最后这一点尤为重要,需知,孙权现今固然据有江东五郡,但他的官职只是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也就是说,他的行政权力范围仅限于会稽郡内,并没有统治江东其他四郡的资格。

由于名不正言不顺,加上年轻无威信,江东豪杰、山越,甚至是孙氏子弟,多不服孙权。孙权继位八年,内忧不绝,直到赢得举世瞩目的赤壁之战,才算完全坐稳了江东之主的位子。

刘景从一开始就避免了这样的麻烦,他若是没有董督荆南四郡的身份,恐怕也会落得和孙权一样的下场,光是整合荆南就需要几年时间,届时再北伐刘表,逐鹿中原,黄花菜都凉了。

曹操赏赐如此之厚,当然不是没有原因,一来刘景确实是在曹操危难关头,帮了他大忙,牢牢牵制住了刘表大军,让他能够不以南方为忧,专意应对袁绍。

二来曹操希望刘景能够整合荆南势力,继续与刘表相斗,令刘表疲于应付内乱,无力北顾。

三来则是欲加恩厚,以悦远人。将刘景树立为榜样,增加朝廷影响,使南方豪杰归心正朔。

当然还有四五六七……只是都不及这三个原因重要。

除了厚赏刘景,曹操也认可了桓彝的桂阳太守,并在荀彧的举荐下,拜刘瑍为长沙太守。原本刘景推荐的人选是赖恭,然而刘瑍实在太过精彩绝艳,一入许都,便得荀彧青睐,就连天子亦生出爱才之心,试图挽留。最终长沙太守由赖恭变为了刘瑍。

唯有武陵郡,其太守乃是宗室出身的刘叡,虽然刘景举报他出兵相助刘表,侵略荆南,助纣为虐,建议以刘宗代之,可惜曹操和荀彧并没有同意他的建议。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文武齐齐下拜,向刘景祝贺。

由于以前缺乏名分,武将们多称刘景为“刘君”;刘巴、蒋琬等零陵郡吏则称刘景为“府君”;桓阶等外臣则称刘景为“零陵”;刘宗、诸葛亮等族人、挚友,直呼刘景表字“仲达”。

而今不论文武亲友,皆改口称刘景为“将军”,从今以后,双方便彻底定下了君臣名义。

“诸君不必多礼。”刘景右手上托,示意众人起身,继而忍不住发出感慨道:“封侯拜将,光宗耀祖,此丈夫之志也。今日我能如愿以偿,非我一人之功,皆赖诸君文武相佐。”

“将军英杰盖世,封侯拜将,实至名归……”文武复拜道。

(本章完)

第106章 调离第136章 婚宴第128章 甘宁第537章 茂才第94章 族宴(感谢盟主七月流风帝)第269章 地突第416章 畅谈第463章 三郡第444章 东曹掾第53章 道歉第387章 夏口第438章 劝降第378章 策反第507章 占卜第191章 计议第401章 城塌第512章 伏兵第49章 医圣第323章 为寿第10章 刘伯嗣第33章 示众第366章 叹服第195章 韩广第433章 坚韧第59章 严肃第529章 诏书第213章 女诫第157章 仁和第441章 大骂第52章 归家第276章 张津第355章 立春第441章 大骂第66章 徙边第283章 洪水第522章 变故第52章 归家第10章 刘伯嗣第203章 魄力第524章 马尾第256章 说客第56章 谢良 (三千字)第169章 奔袭第240章 说和第355章 立春第361章 巨楼第399章 攻城(3)第277章 急报第388章 突破第13章 张羡第276章 张津第14章 市井第119章 内忧第496章 铁壁第104章 军法第200章 兵临第57章 示好第60章 跋扈第143章 县丞第369章 出使第218章 楼船第217章 床弩第126章 六礼第96章 建安第284章 泽国第317章 祭祖第6章 葛生第193章 耒阳第325章 泉陵第210章第381章 江陵第317章 祭祖第189章 噩耗第56章 谢良 (三千字)第312章 心意391.第391章 大败第448章 下马威第529章 诏书第426章 拔箭第268章 填堑第70章 摊牌第331章 倚仗第528章 恶气第523章 南下第36章 刘瑍第58章 折扇 (感谢盟主sofia若冰)第43章 荆蛮第388章 突破第279章 连雨第117章 清茶第19章 桓阶第383章 李严第503章 饿虎第375章 返回第540章 国士第513章 斩当第216章 取名第185章 许愿第39章 自负第19章 桓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