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江陵

第381章 江陵

张允拒绝分兵增援江陵,令刘琦大为光火。

而今江陵城中有兵一万两千余人,固守江陵有余,反击则稍显不足。要知道,守城最忌死守,张允如果能分他两千兵力,他便有余力遣一军别屯城外,与江陵互为犄角,使刘景军攻城时投鼠忌器,不敢放手攻打江陵。

可恨道理已经和张允讲得明明白白,后者仍推脱不肯分兵,刘琦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蔡瑁同样对张允心有埋怨,虽然二人私交不俗,张允不分兵亦有其道理,可他和刘琦早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事关自身安危,他自然站在刘琦这一边。

正在这时,城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刘琦、蔡瑁循声望去,只见一支二三十骑组成的刘景军斥候,正向江陵疾驰而来。

刘景军斥候并没有直冲城下,而是停于百余步外,对着江陵城指指点点,随后刘景军斥候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另一部分则绕城向北而去。

没过多久,又有一支刘景军骑兵向着江陵而来,这次足有三四百骑之多,其等铠甲器杖精良,当真是人如虎,马如龙。

刘琦看得心中滴血,不仅是因为这支骑兵本就是他们的,更睹物思人,令他想起了死去的从弟刘磐。

刘磐骁勇善战,乃是不可多得的猛将,且和他情谊深厚,本是他最大的臂助,却战死于荆南,刘琦每每念起,便痛彻心扉。

刘亮勒马驻于一箭之地外,观望江陵城头,见其上守备森严,颇有章法,暗暗点了点头。

刘琦乃是公子,不通军事,这城防十有八九是蔡瑁的部署,没想到面对己方屡战屡败,平庸无能的蔡瑁,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守起城来,似模似样。

刘亮翻身下马,按照原定计划,从怀中取出《讨刘表檄书》,大声诵读道:“安远将军、董督荆南四郡(刘)景,奉王命告荆北诸郡、将校:‘盖闻祸福无门,惟人所召。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圣之明也。……夫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勾结袁绍,抗拒国家……’”

刘亮每读一句,左右皆应,向城大呼,不但江陵城头的将士听得一清二楚,便是居于江陵城东的士民,也能听清大概。

这篇檄文乃是刘景和群臣共同的杰作,将刘表过去所有“黑点”全部挖了出来,抨击之狠,连蔡瑁都不禁为之愕然,更勿提身为刘表之子的刘琦了。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一向沉稳的刘琦直气得面容狰狞,当着儿子的面骂老子,世间最恶毒之事,莫过于此。

“昔日刘景未及弱冠,大人不顾内外非议,一意举为茂才。刘景非但不念恩情,反而以怨报德,世间怎有如此无耻之人!”刘琦越说越冒火,红着眼睛对身旁的蔡瑁道:“军师,你速遣步骑精锐,出城夷灭这些贼子!”

蔡瑁见刘琦怒气冲天,几乎失去理智,出言劝道:“对方当众宣读檄文,毁谤将军,便是要故意激怒南郡,诱我军自弃坚城,与之野战,南郡万万不可中敌人的奸计。”

刘琦闻言渐渐冷静下来,然心中犹愤愤不平,道:“难道就这么坐视贼子侮辱大人吗?!”

“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蔡瑁冷静地道:“当年太公为项羽所执,为逼高祖臣服,声言欲烹之,高祖反言‘幸分一杯羹’。南郡若能暂忍一时之气,固守江陵,阻遏南贼,还怕没有雪耻的机会吗。”

刘琦长叹一声,道:“军师所言甚是。今日之辱,暂且记下,来日必十倍百倍报之。”

刘亮一连念了三遍檄文,嗓子都快喊哑了,可江陵守军仍然“无动于衷”,毫无出击之意。

显然,“激将法”并没有取得成效,刘亮不禁面露失望之色。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就连己方登陆北岸之际,对方都不敢出击,又怎会因一篇檄文而上当。

约一刻钟后,刘景军前锋出现在江陵守军的视野内,尘土飞扬间,军阵如泰山压顶一般推进过来,人数当不少于五六千人。

刘琦不由暗自庆幸,幸好刚才听从了蔡瑁的劝告,没有贸然出击,否则一旦被刘景军骑兵缠住,必被敌军围杀于城外。而若不愿舍弃城外之兵,继续派兵出城救援,则是正中刘景下怀。

率领这支前锋队伍的正是武锋中郎将蔡升,刘景并不在其中,他此刻正在津乡乡邑内,接受吏民持牛酒米谷拜见、劳遗。

直到中午,大军皆已上岸,刘景才亲率大军前往江陵城下。

霍峻稍稍落后刘景半个马身,遥指远处的江陵城,为刘景解说道:“将军,此为新江陵城,乃百年前所建。原江陵城在邑北十里,如今名‘纪南城’,也就是昔日楚国国都‘郢’。”

刘景饶有兴致地点点头,道:“原来如此。若非仲邈介绍,我还以为这里便是楚之郢都。”

霍峻又道:“新江陵城规模虽不及原江陵城,但地势更佳,且城高墙厚,守备完善,实有金城之固,强攻乃是下下之策。”

“哦?”刘景笑问道:“那依仲邈之见,该当如何?”

霍峻显然早有准备,略一沉吟道:“江陵以西,大江两岸,计有枝江、夷道、佷山、夷陵、秭归、巫六县,这些地方大多山险夷众,比不上江陵、襄阳等地富庶,犹有民口不下二十万众,加之处于上游,对江陵助益甚大。将军可遣一军溯江而上,袭取西部诸县,以断江陵外援。”

刘景并未向霍峻透露“西取夷陵”的计划,不过霍峻本就是枝江人,熟知南郡西部风土,为人又素有谋略,他能够想到这一点,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刘景笑道:“我亦有此意,你我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霍峻抱拳道:“原来将军心中早有成算……”

刘景道:“仲邈,你出身枝江大族,了解西方山川城池,异日西行,你当为军之前锋。”

“诺。”霍峻沉声应道。

(本章完)

第180章 回乡第229章 鸣金第96章 建安第373章 盟约第339章 出战第519章 抵达第324章 膝席第9章 躬耕养客第302章 富贵还乡第430章 落幕第246章 名字第299章 兵临第271章 火攻第475章 妹夫第311章 吐血第233章 圊溷第68章 侠客行第541章 有望第294章 轻松第250章 说服第13章 张羡第330章 封拜第156章 邀请第229章 鸣金第89章 桃板第295章 召见第523章 南下第306章 遣使第378章 策反第23章 赴任第50章 宝珠第60章 跋扈第1章 重生第165章 猛将第25章 吏舍第454章 委蛇第113章 启程第113章 启程第157章 仁和第231章 劝降第24章 郡府第420章 评价第86章 醉乡居第149章 要求第94章 族宴(感谢盟主七月流风帝)第256章 说客第277章 急报第401章 城塌第463章 三郡第484章 丹阳第518章 海昏第494章 战临第301章 城破第398章 攻城(2)第505章 周凤第270章 医所第368章 江东第366章 叹服第410章 中箭第438章 劝降第342章 陷阵第57章 示好第474章 柤中第218章 楼船第452章 自白第350章 归来第425章 中箭第244章 生子第418章 预备第39章 自负第96章 建安第89章 桃板第347章 郁林第285章 败逃第490章 尽出第264章 突袭第112章 担忧第373章 盟约第222章第271章 火攻第399章 攻城(3)第428章 突围第217章 床弩第369章 出使第356章 请婚第496章 铁壁第24章 郡府第10章 刘伯嗣第337章 同符第544章 葛周第527章 有君第252章 周岁第203章 魄力第219章 开战第477章 要求第344章 中箭第470章 策论第534章 归心第465章 出使第278章 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