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西进

第382章 西进

刘景军水步三万大军,尽集于江陵城东、南,一时间旌甲耀目,舟舰满江。

正所谓“人到一万,无边无沿。”阵列于江陵东郊的刘景军步骑多达两万余人,铺陈开来,扯地连天,向东一眼望不到边。

荆南之军军势如此之盛,不但令江陵城头的守军惴惴不安,便是刘琦、蔡瑁亦暗暗吃惊。

他们在此之前曾推测过刘景的兵力,可到头来还是低估了对方。刘景据有荆南还不到两年,就已能够发动三万以上大军出境作战,这证明其实力已不弱于刘表,刘琦、蔡瑁心里不惊才怪。

刘景水步大军在江陵城下耀武扬威时,后方也没闲着,“主垒壁之事”的垒尉正带领数以万计的民夫,在江陵东部之津乡,北部之纪南两地修建营垒。

刘景军的垒尉,人人都有一本手册,上面记述着建营流程,自划地始,而后凿沟、设障、立栅……垒尉必须严格按照手册章程行事,违者将受到军法严惩。

正是靠着这样的建营手册,刘景军仅仅用了半天时间,便建起了自东而北,连绵十余里,齐整如一的军营。

接下来几日,刘景军围绕着江陵城深挖壕堑,一副准备长期围困的架势。

同时,刘景派出斥候,探查江陵周边,尤其是北面,乌扶邑、麦城,斥候一路北上,直至当阳。刘景虽不知张允在当阳,但当阳位于江陵、襄阳之间,乃南郡南北水路要冲,用屁股想也知道刘表必在当阳设有重兵。

三月十六日,负责探查北方的斥候返回津乡大营,坐实了刘景的猜测,当阳确有重兵把守。

为防备当阳兵从后袭扰,刘景稍稍加强了北边的防守,之后便暂时不再关注当阳,甚至江陵也不是他当下关注的重点……

当夜,津乡乡寺内灯火通明,诸葛亮、徐庶、蒋琬、邓芝等刘景心腹僚属皆在,此外还有甘宁、黄忠、魏延、霍峻、霍笃等五名领兵大将,他们拥簇着刘景,站在两幅绢制地图前。这两幅绢制地图,分别是《南郡西部地形图》及《南郡城邑图》。

在探查完江陵周边后,刘景即决定以军师诸葛亮督军,中郎将甘宁为大将,率黄忠、魏延、霍峻、霍笃四校尉,将水步军五千,西取江陵上游六县。

诸葛亮自不用说,他可谓是刘景日后抗衡曹操的最大倚仗。

刘景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识,因为前世经历,熟知历史等,他或许会是一名合格的主君,但却非军事天才,至少无法与三国唯二的军事家曹操比肩。

刘景麾下有能力抗衡曹操的,只有诸葛亮。为了让诸葛亮尽快成长起来,似这种独当一面的机会,刘景根本不做他想,诸葛亮必是首选。

用甘宁为将,是因为历史上周瑜顿挫江陵城下时,便是其向周瑜献计先取夷陵,断江陵西援,这也成为了南郡之战的转折点。甘宁是最适合的领军人选。

四大校尉中,黄忠、魏延勇冠三军,可重要性却不及霍峻、霍笃兄弟,二人出身枝江,而大军西进的第一站,就是枝江县。

霍峻主动向在场众人介绍起家乡枝江的情况:“枝江之名,源于境内江汜枝分,东入大江,故称枝江。枝江县县治设于江中的百里洲上,百里洲因周围百里而得名,亦谓之中州。”

“百里洲上虽能种植桑田瓜果,却不足以自给,且县治城小墙低,难以守备。大军登陆百里洲之日,我族游说于内,枝江吏民必举城归附。”

霍峻敢这么说,自然有原因,早在刘景军抵达江陵之初,霍氏兄弟便奉刘景之命,派人悄悄潜回枝江,联络族人。

霍氏乃枝江大族,出任县职者不在少数,甚至就连县中大吏廷(五官)掾,亦为霍氏族人。

枝江既不能守,又有霍氏为内应,除了投降,别无他路。

刘景微微点了点头,而后手指地图上夷陵的位置,对诸葛亮、甘宁等人道:“此番西进,重在夷陵。正所谓兵贵神速,夺取枝江后,不可久留,应趁着上游诸县无备,迅速溯江西进,攻占夷陵。夷陵一下,分兵把守峡口,即可立于不败之地。届时不管是回师夷道、佷山,还是进军秭归、巫县,无不遂意。”

所谓的峡口,也就是三峡夷陵峡之口,三峡西起益州鱼复,经巫县、秭归,至夷陵为止,长达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极其险恶。

由于刘表素与刘璋不睦,因此靠近益州的巫县、秭归设有一支数千人的驻军,以备西方。刘景军扼住夷陵峡口,巫县、秭归之兵立刻便会成为瓮中之鳖。

诸葛亮对三峡的了解,全部来自于书籍、地图,甘宁则不然,当年他兵败益州,走入荆州,横穿七百里三峡,纵然过去了八年之久,至今仍记忆犹新。

离家八载,甘宁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心中对刘璋可谓恨到了极点。让他稍感欣慰的是,亲手将他赶出益州的赵韪,也没能逃过兔死狗烹的下场。

刘景对甘宁了解甚深,特别告诫他道:“我们当前之敌,乃是刘表,刘表未除前,不宜另树大敌,异日入峡,若是遇到蜀军,尽量不要与之发生冲突。”

甘宁一脸桀骜地道:“那若是蜀军主动攻击我等呢?”

刘景反问道:“你认为可能么?”

甘宁一时哑然。

历时大半年,波及半个益州的赵韪之乱才过去一年,这一战令益州元气大伤,刘璋正忙着休养生息,哪顾得上荆州。

刘景之后又与诸葛亮、甘宁等人商议良久,直到人定时分才散会。

次日,霍笃、霍峻兄弟为前锋,将轻舟千人,先行出发。诸葛亮、甘宁率水步四千,大小舟舰百余艘,尾随其后。

此时长江已为刘景军内湖,江陵无寸板入江,几乎与瞎子无异,是以刘景军西进,刘琦、蔡瑁完全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本章完)

第513章 斩当第357章 邓芝第508章 南昌第181章 弃婴第498章 城破第332章 徐庶第525章 刘晔第425章 中箭第400章 大雨第62章 拔刃第115章 纳彩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第443章 韩暨第175章 授田第307章 谈判第89章 桃板第79章 命案第349章 玺书第296章 捷报第13章 张羡第190章 三窟第327章 西鄂第115章 纳彩第389章 战死第39章 自负第21章 未婚妻第45章 弩第46章 马周第464章 上书第235章 军市第314章 贤妻第326章 相遇第129章 双戟第231章 劝降第48章 取字第363章 揽才第465章 出使第167章 收获第265章 再胜第336章 区景第375章 返回391.第391章 大败第259章 送礼第180章 回乡第478章 黄钟第447章 高义第454章 委蛇第94章 族宴(感谢盟主七月流风帝)第473章 回归第179章 到来第38章 诸葛玄第96章 建安第390章 责备第443章 韩暨第378章 策反第114章 襄阳第446章 入城第272章 魏延第12章 质书救邻第395章 悲凉第449章 隐户第224章 溃败第115章 纳彩第111章 归来第407章 烽火第298章 归来第365章 刘备第75章 百石第292章 救治第23章 赴任第184章 七夕第511章 开战第407章 烽火第231章 劝降第516章 夜取第349章 玺书第68章 侠客行第171章 结束第370章 同州第403章 破城第383章 李严第77章 赤骥第354章 屯田第207章 合兵第75章 百石第380章 津乡第277章 急报第339章 出战第367章 跛马第173章 南下第326章 相遇第272章 魏延第508章 南昌第95章 别部司马第156章 邀请第63章 突袭第320章 来投第53章 道歉第354章 屯田第385章 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