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夜袭

第394章 夜袭

夷陵地理位置实在太过重要,敌人若知夷陵被围,绝不会坐视不管,问题是,援军将从何来?江陵?当阳?襄阳?……

在出兵之前,诸葛亮和刘景、徐庶、蒋琬、邓芝等人有过讨论。

他们最希望当阳出兵,如能引出张允,歼灭其军,反占当阳,便可截断襄阳与江陵的联系,到时候刘景就能够毫无顾忌的收取包括江陵在内的南部十县。

其次是江陵,若刘琦、蔡瑁派兵救援夷陵,自身必将陷入兵力不足的窘境,届时无疑会大大降低刘景夺取江陵的难度。

最后是襄阳,只能起到削弱刘表的作用,对当下战局帮助不大。

而不管敌人最终如何选择,他们都有应对之策。

诸葛亮按下心思,一面派人通知刘景,汇报战果,一边分遣斥候,巡视四方,侦察敌情。

…………

刘景军围困江陵已有近一个月之久,却始终没有攻城,对江陵的封锁也远谈不上严密,是以辅匡派出的使者借着夜幕掩护,顺利突破了刘景军防线,进入江陵城中。

诸葛亮、甘宁一路连破数县,动静不小,刘琦、蔡瑁不可能毫不知情,如今夷陵使者前来求援,算是坐实了此前的传闻。

难怪刘景一直不打江陵,原来是在暗地里谋划夷陵。

不得不说,刘景此举可谓是一举击中了他们的要害,本来江陵、当阳防线,兵精粮足,固若金汤,他们只需静等刘景来攻即可。谁知刘景另辟蹊径,西取夷陵,攻其必救,化被动为主动。

“辅校尉忠义刚烈,誓死不降,然夷陵城中兵不满千,难敌荆南虎狼之师,请府君、军师出兵相救,迟则晚矣。”夷陵使者面见刘琦、蔡瑁,连连叩首,用力之猛,额头都磕青了。

刘琦与蔡瑁相视一眼,面有难色地道:“足下涉险而来,应不难看出,城外南贼兵力之盛,我等自保尚且艰难,实在没有余力援救夷陵。”

夷陵使者知道刘琦所言不假,可他身负重任,只能硬起头皮,一再哀求。

刘琦面上渐露不耐之色,对夷陵使者道:“张中郎目前正率领五千人马驻扎于北面的当阳,你不如去他那里求援。”

蔡瑁不由皱眉道:“张中郎扼守当阳,未可轻动。”

刘琦叹道:“当阳重要,夷陵就不重要了?我等为南贼所围,无力救援。而襄阳仅剩万余兵,再抽调兵力南下,必将不稳。军师,你说,现今除了当阳,还有哪里能派出援军?”

“……”蔡瑁一时无言以对。

刘琦又道:“进攻夷陵的南贼偏师仅数千人,张中郎完全可以留两千人守城,派三千人驰援夷陵,南贼兵少,久攻不下,见援军至,必会惊走。”

蔡瑁这次没有再反对,因为这已是现阶段最好的办法了。

接下来刘琦、蔡瑁又事无巨细的询问夷陵使者刘景军情况,直到夜浓,使者才入舍歇息。

次日鸡鸣时分,使者潜出江陵,跋涉百余里,进入当阳。

对于夷陵使者,张允一度怀疑其是刘景的人,目的是骗他出城,直到对方取出辅匡、刘琦的信笺,张允才算彻底放下怀疑。

张允看完刘琦的信后,陷入沉思,危急时刻,刘琦暂时放下了对他的私怨,言辞十分诚恳。

并且刘琦向他保证,他若愿出兵救援夷陵,刘琦和蔡瑁会配合他的行动,出城进攻刘景军军营,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刘琦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张允自然没理由不答应,毕竟双方乃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这时再因私而废公,无异于自寻死路。

张允当即召唤诸将,并于次日亲率三千人驰援夷陵。

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皆在刘景军谍人、斥候的注视下。

事实上夷陵使者尚未进入江陵时,就已被刘景军盯上,他之所以没有被抓,只不过是刘景想放长线钓大鱼。

如今,收网的时候到了,当张允率军横渡沮水,赶往夷陵之际,刘景命蔡升率三千精锐,出纪南大营,奇袭当阳。又命刘亮率两营骑士,奔赴夷陵,配合诸葛亮、甘宁,围歼张允。

当阳兵少,势必会多遣斥候,监视南方,未免被当阳斥候察觉,蔡升特意率军偷渡麦城,迂回至南漳水以西,再向东至当阳。

蔡升此举果然起到了瞒天过海的效果,一路有惊无险的到达当阳。攻城宜早不宜迟,每拖延一刻,都有暴露的风险,蔡升指挥将士伐木,紧急赶制了一批云梯,当夜便对当阳发起突袭。

当阳外紧内松,除了南面城墙,其他城墙守夜的士卒都不多,良久都不见士卒巡视城头。毕竟多日来,刘景军一直未有动作,他们也就渐渐放松下来。

蔡升见当阳防卫不严,放下心来,为以防万一,他又分遣千人,从北面登城。

之后蔡升大手一挥,士卒前后互搭肩膀,潜渡护城河。

待数百人成功来到当阳城下,竖起云梯,蔡升再按耐不住,快速渡过护城河,顺梯攀援而上。

第一批登城者皆为精锐中的精锐,个个身手敏捷,悄无声息间,便杀了七、八个守卒。

“啊……”一声凄厉的惨叫声,打破了当阳的寂静。

虽然泄露了行迹,不过此刻登上城头者已不下百人,以当阳守军的反应速度,短时间内绝难反扑,不出意外,大局定矣。

蔡升纵声吼道:“张允已死,当阳已破,降者免死……”

“张允已死,当阳已破,降者免死……”数千刘景军士卒共呼应,声震当阳,城中军民无不从梦中惊醒,神情大惧。

蔡升对左右道:“随我夺取城门。”

“诺。”

蔡升左举火把,右持长刀,率领数十皂衣玄甲勇士,顺梯而下,沿途所见当阳守军,很多都是衣衫不整,两手空空,惊慌失措,少有敢上前阻拦者。

直到打开城门,蔡升的刀竟然奇迹般未沾一滴血。随着城外的刘景军士卒冲入城中,当阳守军顽抗者寥寥,大多选择投降。

(本章完)

第374章 围攻第227章 火攻第354章 屯田第164章 动手第286章 军令第178章 来接第293章 奇策第265章 再胜第244章 生子第365章 刘备第343章 斩将第21章 未婚妻第450章 官学第7章 剑术书法第55章 邓瑗第143章 县丞第433章 坚韧第400章 大雨第316章 禁酒第481章 团圆第531章 放归第468章 射策(下)第482章 预言第469章 重法第25章 吏舍第512章 伏兵第130章 亲迎第136章 婚宴第113章 启程第140章 二年第285章 败逃第188章 三年第481章 团圆第179章 到来第68章 侠客行第264章 突袭第47章 冲突 (三千字)第531章 放归第526章 薄行第432章 献计 (2)第95章 别部司马第44章 单程第363章 揽才第315章 甘宁第488章 柴桑第356章 请婚第258章第471章 官爵第286章 军令第118章 刘表第75章 百石第46章 马周第66章 徙边第297章 除孝第340章 部督第209章 攻城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第539章 所求第305章 内附第389章 战死第510章 计成第315章 甘宁第396章 怒吼第341章 冲锋第290章 可惜第372章 召见第26章 市楼第219章 开战第244章 生子第67章 掌权第125章 新野第442章 破局第521章 倾出第119章 内忧第251章 入主第232章 负伤第542章 出兵第417章 柤中第103章 营垒第336章 区景第192章 开战第382章 西进第226章 死第86章 醉乡居第352章 尊卑第523章 南下第53章 道歉第221章 矢石第282章 建言第229章 鸣金第415章 庞统第343章 斩将第154章 县舍第447章 高义第211章 计划第40章 悲歌第231章 劝降第162章 免役第229章 鸣金第334章 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