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悲凉

第395章 悲凉

宿于当阳馆舍的王粲被一阵阵惊天的喊杀声惊醒,他起身披衣,推开窗户,遥望城西。

此时夜色极浓,根本看不清具体情况,只有络绎不绝的喊杀声,回荡在当阳城的上空。

“主人、不好了……”两名僮仆慌手慌脚的撞门而入。

“慌什么。”王粲回头斥道。

感到恐慌的不只是他的僮仆,整个馆舍都已乱成一团,尤其当城门失守的消息传来,这让原本就混乱不堪的馆舍变得更加不可收拾,相比之下,王粲从始至终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袭城者,当是刘景军无疑,以他和刘景的关系,绝无危险,甚至心里还隐隐有一丝喜意。

至于他为何会出现在此,他乃是奉刘表之命,为张允传达救援夷陵的指令,只是他抵达当阳时,张允已经先一步离开。

王粲难得走出那个让他郁郁不得志的襄阳,便暂在当阳住下。

发觉城中厮杀逐渐平息,王粲合上窗,对身后侍立的二仆道:“没事了,回房,继续睡。”

“诺。”二仆心中惊叹主人的淡定,惴惴不安的退下。

王粲重新躺回榻上,一时间思绪万千,他之前认为刘表或许进取不足,但稳守有余,毕竟如曹操、袁术、孙坚、孙策等一干当世雄杰,都奈何不得荆州。孙权举江东之众而来,亦落得丧师数万,大败而逃的下场。

刘景虽然强势崛起于南方,可想要吞并荆北,可谓难矣。然而刘景跨江以来,驻军江陵,西取夷陵,突袭当阳,手段之高超,刘表简直被玩弄于鼓掌之上。这不禁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王粲卧于榻上,辗转反侧之际,蔡升率兵直入县寺,自县令以下,百余官吏皆一网成擒。

接着,蔡升派兵巡视全城,平息骚乱。同时通告全城,让百姓安心待在家中,敢有外出者,皆视为贼人,格杀勿论。

刘景军奔走半宿,直到次日平旦,当阳才彻底安定下来。

蔡升一天一夜未合眼,才睡两个时辰,就被叫起,头脑一时昏昏沉沉,可当他看着木片上写着“山阳王粲再拜,问起居,字仲宣”,登时清醒过来。

昔日他随刘景北上迎亲,与王粲有过多日接触,对这位身材瘦小,容貌鄙陋,却才华盖世的中原名士印象深刻。也知道刘景对王粲极为重视,因此不敢怠慢,简单梳洗一番,便赶往前堂。

“王君……”

“足下别来无恙……”王粲一边含笑还礼,一边打量起武弁戎装,潇洒倜傥的蔡升。

当年蔡升只是刘景身边一介剑客护卫,不值一提,若非王粲有过目不忘之能,早就将他忘了。如今蔡升却已是今非昔比,数年来追随刘景纵横荆南,威震楚地,就连刘表都闻其威名。

“王君何故在此?”蔡升邀王粲入座,好奇地问道。

王粲也未隐瞒,悉数告知对方。

蔡升听罢笑道:“夷陵现已被诸葛军师攻克,张允此时前往夷陵,无异于自投罗网。”

张允前脚离开,蔡升后脚就到了,王粲哪还不知刘景西取夷陵,是为将张允引出,却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攻下了夷陵。尤其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领军之人竟是诸葛亮。

王粲感慨道:“我素知孔明才略过人,乃天下奇才,但世间又有几人敢让年仅二十出头的他当方面之任?仲达好魄力。”

诸葛亮投奔刘景还不到两年时间,不仅出任军师要职,现今更当方面之任,再想想自己的怀才不遇,王粲一时间百感交集。

当初刘景席卷荆南,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南下投奔刘景,只是荆南下湿,瘴气滋生,丈夫早夭,他身体一向不好,冒然南下,染病的概率极大,是以只能作罢。

蔡升笑道:“将军识人之鉴,当世无双,如我这等市井闾里之徒,都能受到将军的重用,更何况是诸葛军师这等人杰。”

王粲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蔡升又道:“将军自与王君分别,返回长沙,每次举办酒宴,皆为王君设虚坐。常言:‘王仲宣国士也,空有惊世才华,却不得重用,甚是可惜。’”

王粲长叹道:“世间知我王粲者,刘仲达是也。”

蔡升提议道:“王君与将军情谊甚笃,阔别多年,必然极为想念,眼下将军就在江陵,不如我送王君南下,与将军相见。”

“这……”王粲面露难色,他的家人目前皆在襄阳城中,刘表若是知道他转投刘景,必会祸及家人,刘表或许碍于他的名声,不敢将事情做绝,但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要王粲抛妻弃子,投奔刘景,他实在做不到。

蔡升见王粲不愿,道:“既然王君心有顾忌,在下也不敢强求,只是适才谈话,王君已得知我方不少秘密,没有得到将军的允许,在下万万不敢放走王君,所以只好请王君暂住当阳。”

“这个自然。”王粲暗松一口气。以他对刘景的了解,后者知道他的情况,十有八九会放他回襄阳,绝不会让他为难。

两人又聊了片刻,王粲起身告辞,并自愿与被俘的当阳县令、丞同住一舍,免得日后回到襄阳,没有人证,难辨清白。

却说张允率军渡过沮水,又行十余里,进入夷陵县境。

然而不久之后,派出的斥候就传回“夷陵已被南贼占领”的噩耗,张允不由大惊失色。

夷陵若是未失,他在外遥应,尚有几分把握逼退刘景军,而今夷陵已失,他等于是孤军奋战,想要以寡击众,击败敌军,夺回夷陵,简直比登天还难。

张允没有一丝犹豫,当即下令撤退。张允不可谓不果断,无奈诸葛亮以有心算无心,张允根本没有逃脱的可能,纵然其等一路亡命狂奔,仍被刘景军追上。

张允望着前方宽阔的沮水,又看了看后方正在列阵的刘景军,顿时心凉了半截,不过他亦不愿束手待毙,急吼道:“列阵、迎敌……列阵、迎敌……”

甘宁乘骑一匹黑色骏马,以鞭遥指对面,冷笑道:“背水结阵,乃是兵家大忌,张允小儿落入死地,还想继续负隅顽抗,莫非以为自己是韩信复生吗。”

黄忠洪声道:“中郎,敌军逃亡良久,心气大衰,趁其等立足未稳,阵列不齐,可一战而定,末将请为先登,必破其众。”

不等甘宁开口,魏延在旁急道:“黄校尉之前攻打夷陵,已立下大功,这次就让给我吧。”

黄忠哪肯相让,一口回绝。

看着黄忠、魏延争论不休,甘宁同样心痒难耐,只是他身为一军统帅,却也不好和手下争功,开声道:“别吵了,你们二人,并为先登,共破敌阵。”

黄忠、魏延相视一眼,齐声道“诺。”之后二人各归阵地,亲援枹鼓,率士卒突击敌阵。

双方的兵力大致相当,皆为三千人左右,然而双方的斗志,却天差地别,面对如狼似虎,疾冲而来的刘景军,张允军士卒远发弓弩尚可,一旦近身肉搏,立刻便落入下风。

“杀……”黄忠、魏延披甲执锐,为士卒先,在二人的带领下,刘景军先登无不以一当十,张允军阵列本就不严,如何能抵挡两位无双猛将的突袭,一个又一个的方阵被冲得支离破碎。

张允虽然熟读兵法,可他本身却非智勇之将,只是因为刘表外甥的身份而成为领兵大将,担任副将可能没什么问题,可若要其独挡一面,就显得不足了。

就像现在,身处逆境之中,张允彻底陷入慌乱,根本想不出有效的应对之法。

张允麾下本就新卒多,老兵少,又摊上这么一位无能的统帅,面对数量相当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更要命的是,他们的背后就是沮水,无甲者还好,若是身披重铠,一旦落入水中,再善泳的人,也免不了溺亡的下场。

黄忠、魏延二人,犹如两道利箭一般,分别从两个方向朝着张允杀来,所过之处,波开浪裂,不可阻挡。张允下意识吞了一口唾沫,眼中惧意几乎溢出。

就在这时,风中隐隐传来震动声,张允下意识扭头看向南方,很快他就知道震动的来源,那是骑兵,大股的骑兵……

“轰隆隆……轰隆隆……”

黑压压数以千计身披重铠,手持刀矟的骑士自南驰入战场,刘景军士卒欢呼不已,可黄忠、魏延却面有不悦,骑兵这是来与他们争功的,这让他们怎能高兴得起来。黄忠、魏延收回视线,加速杀向张允,必须赶在骑兵之前,斩杀张允,抢下首功。

刘亮见敌军师老兵疲,几不能支,当即也不停下整顿,而是直接向张允军侧翼发动冲锋。

本就行将崩溃的张允军士卒,面对上千甲骑的全速冲锋,根本不敢与之相抗,双方未等接战,侧翼的张允军士卒便一哄而散。

“杀……”刘亮率众马踏敌阵,追击溃卒,手中长刀左劈右砍,马前之敌,悉数被他斩杀。

他的目标,同样是张允。

黄忠、魏延、刘亮不知道的是,张允的将旗虽然仍高悬于战场,可他早在刘亮抵达战场的那一刻,就带着数名亲卫,弃军而逃了,此时其已成功通过沮水之桥,逃到东岸,成功脱险。

也亏得他当机立断,若是再迟疑片刻,全军崩溃,士卒争渡,届时他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黄忠、魏延、刘亮三人几乎同时杀到张允的军旗下,然而却是不见张允踪影,三人忍不住面面相觑。

刘亮气急败坏道:“张允鼠辈,何其无胆!”他数日间行数百里,几乎是以一日百里的速度赶到战场,结果却什么功劳也没捞到,这让他怎能不气。

黄忠、魏延同样也很遗憾未竟全功,不过毕竟他们正面击溃了敌军,却是比刘亮强多了。

刘亮随后将气撒到了张允军士卒身上,立刻投降还好,稍慢一步,便被其斩杀当场。

最终张允军三千士卒,战死、降者多达两千余人,能够如张允一般逃脱者不过二三百人。

张允与数名亲卫,不惜马力,日夜兼程,回到当阳,正当他们准备渡过漳水时,忽闻当阳陷落,张允立时惊骇欲绝。

其实他在路上已经隐隐有所担忧,但他在当阳城中留有两千兵卒,足以抵挡万人进攻,而刘景若是调动上万兵力,很难不被江陵察觉,刘琦、蔡瑁定会竭力阻止,因此张允不断在心里安慰自己,当阳必然无忧。

张允打破脑袋也想不通当阳是怎么丢的,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他断了渡河之念,沿漳水北上,经由编县回到襄阳。

看着伏跪在地的张允,刘表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张允并不是擅自行动,他亦派遣王粲命张允救援夷陵,只是王粲抵达当阳时,张允已经先行出发。所以要真论起张允战败失城的责任,他也逃不掉。

其实近来他心情甚佳,黄祖成功击败孙权,虽不像他自己在信中所说的那样斩俘数万,楼船千艘,但杀敌过万,却是无疑。

至于黄祖同样损失惨重,刘表却根本不放在心上。

经此一败,加之江东大乱,孙权至少两三年内不敢再觊觎荆州,如此一来,东部压力大减,他就可以专心对付刘景了。

没想到还没高兴多久,就接连接到当阳、夷陵陷落的消息。尤其是当阳的失陷,等于切断了他和江陵方面的联系,自然也失去了对当阳以南十县的控制权。

“大人,我等皆中了刘景狗贼的奸计了……”张允自知此次罪责极大,而刘表亦非心狠之人,因此连连叩首,涕泗横流,以求得到刘表的宽恕。

刘表确实不是一个能对亲人狠下杀手的人,特别是这几年来侄子刘虎、刘磐接连战死沙场,令刘表屡屡白发人送黑发人,一见张允痛哭流涕的模样,刘表心中没有怒意,只有悲凉。

(本章完)

第410章 中箭第175章 授田第489章 太史慈第6章 葛生第469章 重法第153章 龚氏第210章第78章 晒书第333章第370章 同州第173章 南下第155章 拜访第415章 庞统第184章 七夕第384章 招揽第513章 斩当第35章 马周第303章 复仇第98章 高利贷第346章 青绶第350章 归来第119章 内忧第189章 噩耗第247章 病逝第196章 招揽第201章 北上 (感谢盟主浮沉一年间)第299章 兵临第349章 玺书第70章 摊牌第94章 族宴(感谢盟主七月流风帝)第469章 重法第33章 示众第409章 诈降第372章 召见第267章 比箭第226章 死第157章 仁和第33章 示众第361章 巨楼第421章 三英第280章 投靠第38章 诸葛玄第51章 区雄第420章 评价第63章 突袭第58章 折扇 (感谢盟主sofia若冰)第110章 主簿第159章 退让391.第391章 大败第219章 开战第458章 斩羽第152章 改名第85章 囚徒第22章 交谈第172章 出兵第321章 浏阳第496章 铁壁第143章 县丞第274章 攻城(下)第168章 募兵第233章 圊溷第338章 乌浒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第111章 归来第101章 招抚第169章 奔袭第66章 徙边第164章 动手第74章 变化第90章 朝会第6章 葛生第504章 进兵第136章 婚宴第135章 归来第287章 自刎第532章 用意第351章 班底第160章 抢权第260章第403章 破城第327章 西鄂第171章 结束第224章 溃败第241章 蒋琬第510章 计成第265章 再胜第345章 骑兵第205章 失望第95章 别部司马第532章 用意第53章 道歉第184章 七夕第462章 郊迎第208章 斩杀第32章 求字第448章 下马威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430章 落幕第343章 斩将第367章 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