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赴死

第404章 赴死

蔡瑁虽然最终没能逃脱,但不管怎么说,他好歹逃出了江陵城,只是因为刘景提前派兵封锁了城外道路,才导致功亏一篑。

而刘琦则是连江陵城都没能逃出,他居住在城东北的郡府太守舍,当刘景军从北门进入城中,对于近在咫尺,且为江陵中枢的郡府,自然视为主要目标。

因此即便刘琦当机立断,被发出逃,但也只是堪堪逃出郡府,就被刘景军骑兵撞个正着。

刘琦心中大惧,立刻调转马头,拼命打马疯逃,可他的骑术哪里能比得上弓马娴熟的刘景军骑兵,眼见对方越追越近,刘琦自知逃脱不了,只好放弃逃跑,驻马回身,大声呼道:“诸君勿杀我,我能让诸君得富贵……”

不想冲在最前方的刘景军骑兵乃是一名披头散发,神色狰狞的羌人,他根本没听刘琦说什么,策马冲到刘琦面前,照头就是一刀。

霎时间,刘琦惊恐的表情凝固在脸上,好大头颅,冲天而起,斜飞着落在地上,而其马上的尸身,几乎同时着地。

羌人出手太快了,电光火石间就将人杀了,后面的汉人同伴根本来不及阻止,纷纷责备道:“驴掌,你怎么把他杀了,你没听到他的喊话么。”对方敢说让他们得富贵,肯定是敌军重要人物,擒获比杀死价值更大。

驴掌喜滋滋的从地上捡起刘琦首级,放入马侧的皮囊中,听到队友们的质问,粗糙泛红的脸庞满是茫然:“他说了什么?”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刘琦出逃匆忙,被发单衣,身上没有能够表明身份的东西,驴掌只好将其首级呈交,一连经手数人,最后送到刘亮的面前。

刘亮当年随刘景北上迎亲,曾在襄阳见过刘琦数面,当年刘琦作为荆州少主,身份尊贵,权倾襄阳,风光无限,给刘亮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哪怕时隔多年,他仍能一眼认出对方。

看着刘琦死不瞑目的脸庞,刘亮摇了摇头,心中感慨万千,当年的刘琦,宛如天上的明月,而他则是地上的石头。谁能想到,七年之后,刘琦竟然会死在自己手下一名羌人骑兵手里。

刘亮又看了看候在一旁,略显紧张的驴掌,不由笑骂道:“你这羌儿可真会杀,你知道你杀的是谁吗?——他便是荆州牧刘表嫡长子,南郡太守刘琦。”

驴掌闻言大喜,继而恨恨道:“当年我们跟随杨将军南下荆州,被刘表打败,我弟弟就是在那时被刘表军杀死,当年刘表杀我弟弟,今日我杀他儿子!”

刘亮赞赏地点点头,道:“我们汉人有一句俗谚:‘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对于杀害兄弟的仇人,要随时携带兵器,遇见就杀。你这羌儿,心里始终不忘报兄弟之仇,却也当得起大丈夫之名。”

刘亮随后又对驴掌道:“你这次立下了大功,我会禀报将军,为你请赏。”

“多谢校尉。”驴掌喜道。

刘亮接着又派人随驴掌,去寻刘琦的尸身,准备将尸首缝合,让他不至于做个无头之鬼。

说到底,双方虽是敌对关系,却并无深仇大恨,且同为高祖苗裔,应该给予其基本的尊重。

刘琦、蔡瑁这两位江陵主事之人一死一擒,加之有北城守将蔡勋为内应,刘景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整个江陵,当黎明来临之际,城中已大体平定。

刘景坐在主位,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下面衣甲血污,狼狈不堪的蔡瑁,半晌含笑道:“足下乃荆州豪杰,名著楚地,我少时便常闻足下之大名,今日才得以相见。”两人此前从未见过面,当然,战场上远远观望不算。

蔡瑁略微沉默了一下,开口道:“我之所以束手就擒,前来见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想要亲眼看看,屡屡在战场上击败我,让我徒唤奈何的刘仲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何?”刘景好奇问道。

蔡瑁如实说道:“不如我所想。”

“哦?”刘景闻言不觉失笑。

蔡瑁解释道:“足下未出世前,我纵横荆州,未尝受挫,足下出世后,我数年之间,屡战俱败。我曾费尽心思,试图击败足下,可到头来仍难逃败局。我心中的足下,如天人也,非人力所能抗。今见足下虽英姿挺特,气度宽宏,却仍是凡人。”

刘景大笑道:“没想到我之前在足下心中,竟如天人。不知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

蔡瑁死死盯着刘景,问道:“是谁为足下打开了北城门?”

刘景道:“足下不是早就猜到了吗。”

“真的是子固……”确认了心中所想,蔡瑁此时心情复杂极了,良久而叹道:“这样也好、这样也好……”蔡勋归顺刘景,也算是为蔡氏保留了一份元气,不至于因为他一人,而使整个蔡氏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蔡瑁再无疑虑,缓缓闭上双眼,说道:“如今我心愿已了,足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足下可愿降?”尽管知道希望不大,但刘景还是问出口。

蔡瑁不禁冷笑道:“刘仲达,事已至此,又何必再辱我。”

刘景摇了摇头,即便是蔡瑁这等历史上佞邪秽政,爱恶败俗的小人,亦能在军败之际,慷慨赴死,这怎能不让他心生感慨。

刘景命侍卫将他带出,并给他一把剑,让他于军门前自裁。

“多谢足下成全。”蔡瑁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刘景,长叹道:“我死以后,荆州再也没有人能阻挡足下了。”说罢转身离去。

“……”刘景怔然。

蔡瑁自刎后,刘景命人将其尸体装入棺木,不久刘琦的尸体亦送归大营,刘景对此大感意外,没想到连刘琦也死了。

随后他亦将其装入棺中,准备将二人尸体送归襄阳,就如之前送归蒯越的尸棺,既能显示自己的仁慈,又能打击刘表,还能起到震慑襄阳士族的作用。

(本章完)

第202章 冲城(感谢盟主浮沉一念间)第512章 伏兵第343章 斩将第126章 六礼第539章 所求第390章 责备第236章 看清第415章 庞统第421章 三英第477章 要求第63章 突袭第446章 入城第438章 劝降第320章 来投第334章 洗兵第340章 部督第116章 再见第100章 大船第333章第536章 邀请第172章 出兵第413章 潘濬第300章 召集第307章 谈判第394章 夜袭第370章 同州第488章 柴桑第222章第440章 匕见第119章 内忧第100章 大船第246章 名字第488章 柴桑第326章 相遇第233章 圊溷第409章 诈降第308章 遗愿第371章 慰问第20章 南阳来客第16章 决定第22章 交谈第385章 夷陵第295章 召见第543章 刺孙第356章 请婚第11章 带经耕锄第70章 摊牌第271章 火攻第242章 三爵第75章 百石第250章 说服第444章 东曹掾第486章 主力第340章 部督第97章 目的第432章 献计 (2)第145章 离开第540章 国士第408章 试探第200章 兵临第204章 曲辕第177章 施恩第544章 葛周第293章 奇策第177章 施恩第344章 中箭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213章 女诫第334章 洗兵第206章 逃亡第85章 囚徒第238章 求援第324章 膝席第347章 郁林第350章 归来第385章 夷陵第536章 邀请第541章 有望第336章 区景第379章 屈服第137章 洞房第79章 命案第101章 招抚第38章 诸葛玄第184章 七夕第96章 建安第353章第160章 抢权第276章 张津第306章 遣使第385章 夷陵第299章 兵临第241章 蒋琬第333章第203章 魄力第47章 冲突 (三千字)第48章 取字第333章第20章 南阳来客第458章 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