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防疫

第405章 防疫

当太阳自东方缓缓升起,绚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原本还有零星骚乱的江陵彻底恢复安宁。

在多日残酷血战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下,江陵城中堪战之士仅剩三千,一夜过后,被杀者数百人,降者两千余,能够突破刘景军封锁逃出生天者,百中无一。

占领江陵后,刘景的首要任务是防疫,这是眼下的当务之急,没有什么事比防疫更重要。

而防疫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要有一个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因此刘景经过一番考虑后,表拜右司马徐庶为南郡太守,主持江陵防疫事宜。

刘景之所以提拔徐庶为南郡太守,除了徐庶本人才能杰出,通晓律法,足以胜任太守之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千金市骨。

徐庶出身寒门,昔日在襄阳求学时,也不过是稍有名声而已,如今投奔刘景还不到两年,就一跃成为南郡太守,这足以体现刘景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对于刘景的任命,着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连徐庶本人也大感意外。

徐庶心里颇有自知之明,不管是论资历、论亲疏、论功绩……哪怕是论才能,他都不是首选,而刘景却偏偏选了他。

徐庶觉得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跟随好友诸葛亮一起南下投奔刘景。

想他二十九岁前,寄寓襄阳,一事无成,因看不到前路,而时常陷入迷茫。今南下不过二载,便已为两千石太守,刘景之殊遇,令徐庶感激涕零。

刘景挽着徐庶的手,说道:“元直,当前江陵疫情颇为严重,此时入城恐有风险,元直不如暂时留在津乡治事,待城中疫情有所缓解,再入主郡府不迟。”

徐庶想也没想就婉言拒绝了刘景的提议,道:“刘景升为人优容,施政以宽,素有恩于民,今江陵虽克,人心未附。眼下江陵疾疫肆虐,士民惶恐,正当入城施恩惠、抚人心,若畏惧疾疫,裹足不前,必失众望。”

刘景岂能不知这个道理,见徐庶态度坚决,执意要入城,当即不再说什么,点头道:“好吧,不过元直务必要多加小心,保重身体。”

“诺。”

事不宜迟,徐庶随即拜别刘景,在士卒的护送下进入江陵,他抵达郡府后,立刻召集郡吏。

由于太守刘琦死于非命,加上心底不认同新的统治者,应召而来的郡吏还不到半数,功曹、主簿、督邮等郡府大吏更是一个没来。

徐庶对此毫不意外,汉代视郡如邦国,尤其功曹、主簿、督邮等大吏,作为刘琦的门下亲近吏,在故主被杀的情况下,不管心中想法如何,都不能妥协,否则必声名尽毁,为人唾骂。

徐庶下达的第一条政令,便是诸吏家中有染疫者,即使身体无恙,也要即刻归家隔离三十日,届时身体无异常,方可回来。敢有隐瞒疫情不归家者,斩!

“……”诸吏不由面面相觑,这个命令未免也太严格了。只是徐庶这位新任太守容貌刚毅,神情冷峻,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他们也不敢提出异议,当即就有十余人告退归家,偌大的郡府正堂,顿时变得更加空旷了。

徐庶并非自作主张,而是按照刘景拟定的防疫条令行事。这个隔离三十日,正是防疫条令的第一条,毕竟瘟疫若开始在官吏间传播,防疫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官吏防治可谓是重中之重。

所谓的防疫条令,乃是刘景两年制订,当时荆南经过多年战乱,加上又爆发水患,以致不少地方皆生瘟疫。

刘景为防治瘟疫,集合将军府众幕僚及吏民诸医,经过数日商议,编纂而成,条令林林总总,足有数十条之多。

正是得益于防疫条令,使得荆南各地的疫病尚未开始大规模爆发,就被及时遏制住了势头。

此次江陵城中爆发瘟疫,而宿于野外的刘景军却安然无恙,不得不说皆是防疫条令之功。

防疫条令,总结了古往今来十余种常见疾疫,如痢疾、疟疾、伤寒、祸乱、鬼注、肺痿、苦风病、水毒病等,及应对之法。

从江陵城中染病者多上吐下泻等症状来看,似与霍乱相似,夏月暑时,正是霍乱的高发季节。

霍乱多起于饮食,受污染的水和食物是霍乱滋生的罪魁祸首,发生战争时,饮食通常无法得到保证,因此霍乱是战争中最容易爆发的疾疫之一。

随后医曹吏也证实了徐庶的推测。

确定城中疾疫为霍乱后,徐庶心中便有了成算,眼下主簿、功曹、督邮等大吏皆空缺,必须尽快补上,不然郡府难以运转。

徐庶现在没时间仔细挑选心腹,只能随意挑几名诸曹掾暂时先顶上来,若是防疫期间表现良好,未尝不能坐实大吏之位。

接着,徐庶亲笔写文:“世人皆云疫者,役也,言有鬼行役,或刻桃符、或燃爆竹,以逐疾疫。此大谬也,夫疫病者,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饮食不周所致,非有鬼神,药石可医……”

徐庶洋洋洒洒写了千余字,让人将此文布告全城,继而正式颁布政令:

首先江陵被围数月,死者无数,积尸甚众,必须尽快将尸体运出城外,就地火化。

华夏崇尚入土为安,若有百姓接受不了火化,则自掘深坑,埋尸于地下,覆以生石灰,确保彻底隔绝尸体里的疫毒。

其次是隔离,在城中划定区域,建疫所、备医药,以安置军中染疫者。而百姓染疫者,则居家隔离,期间所有染病者及家人,皆不得随意出家门,一月之中,敢越里门者,杀无赦!

再次,告诫百姓不要饮生水,要多饮开水,至于百姓缺少木柴的问题,徐庶会下令诸乡,让人多上山采伐,供应城中所需。

最后是组织城中吏民,清理粪水垃圾,灭除蚊虫蛇鼠等。

随着徐庶的一条条政令下发,一时间诸吏四处奔走,军民齐心协力,整个江陵热火朝天的投身到防疫、抗疫之中。

(本章完)

第452章 自白第162章 免役第127章 襦铠第127章 襦铠第505章 周凤第347章 郁林第511章 开战第322章 马鞍第362章 临冲第1章 重生第456章 房陵第351章 班底第404章 赴死第199章 撤离第186章 八月第218章 楼船第419章 猛将第360章 献计第225章 勇悍第420章 评价第247章 病逝第117章 清茶第433章 坚韧第60章 跋扈第131章 嫁妆第7章 剑术书法第258章第306章 遣使第454章 委蛇第415章 庞统第104章 军法第121章 王粲第184章 七夕第417章 柤中第320章 来投第365章 刘备第523章 南下第363章 揽才第14章 市井第503章 饿虎第228章 斩首第375章 返回第443章 韩暨第270章 医所第19章 桓阶第130章 亲迎第14章 市井第437章 薨第498章 城破第511章 开战第144章 褚方第128章 甘宁第481章 团圆第22章 交谈第542章 出兵第316章 禁酒第483章 定议第144章 褚方第145章 离开第400章 大雨第397章 攻城(1)第449章 隐户第301章 城破第230章 败走第244章 生子第543章 刺孙第290章 可惜第285章 败逃第237章 监九县第419章 猛将第128章 甘宁第253章 战死第420章 评价第184章 七夕第537章 茂才第315章 甘宁第252章 周岁第430章 落幕第18章 刘蟠第521章 倾出第525章 刘晔第306章 遣使第256章 说客第148章 警鼓第125章 新野第119章 内忧第136章 婚宴第40章 悲歌第60章 跋扈第195章 韩广第409章 诈降第532章 用意第277章 急报第418章 预备第140章 二年第119章 内忧第201章 北上 (感谢盟主浮沉一年间)第497章 来投第133章 邓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