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夜上大巴山



红四方面军在大巴山下的村庄里休整了几天,总部命令七十三师打前锋为大部队打通道路,把十师的二十九团拨给他们一起行动。

十二月中旬末,王树声带领七十三师二一七团和十师二十九团作为先遣队出发了,茫茫雪原分不出哪里是可行的道路,先遣队在前面插上标识,为后面的大部队爬雪山带来方便,就算是有人掉队也不会走错方向。

先遣队的同志非常辛苦,踏雪砍树在沿途搭建了简易草棚作为临时救护站,为需要救护的红军指战员提供方便。

前卫部队走了两天,大部队也准备行动。凌晨两点,部队在出发前吃到一餐热腾腾的饭,小战士干粮袋里只有几根玉米棒子,指导员让他们多吃点。

从半夜两、三点开始大部队陆续出发,夜晚的雪山下红旗招展,每支部队的红旗手都站在队伍前面,雪山下站着黑压压一片整装待发的部队,看上去威武而雄壮。

山下有医务人员在宣传爬雪山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山上被积雪掩盖下的种种危险,指导员听了提醒小战士,“听清了吧,你们千万要注意了,后面的人要踩着前面的脚步走,一定不要乱走。”

寒风扑面而来,小战士跺着脚直喊冷。指导员见战士们干站着山下等待出发,越站越冷,他大喊道:“学兵连!把嗓子亮出来!”指导员这一喊,学兵连一帮战士唱起军歌,正在爬雪山的同志们精神为之一振。

总部令红十师走后卫,师里只有二十八团和三十团,二十九团已随红七十三师先头部队走了,为防止敌人追赶上来,师部带领两个团负责断后。

他们是最后一批翻越大巴山的部队,学兵连战士直到三十团出发他们才归队,团长对指导员喊道:“快来,这是团里专门为学兵连小鬼买的油纸伞,用来遮雨挡雪,告诉他们千万不要用伞打闹,更不要当拐棍在雪地上杵,油纸伞很容易弄坏。”团长指着身后战士们扛着的油纸伞,指导员回身向

学兵连招手,小战士高兴的向他跑去。

一把黄色的油纸伞发到小战士手里,炎林撑开伞发现这伞不但能防雨雪,还能防风,真好。面对阵阵袭来的寒风,小战士斜打着伞把脸和身体挡住,虽不能御寒,却也好了许多。

大巴山绵延四省,当地的老百姓都说:“大巴山有二百一十里,上山七十里,下山七十里,山上还有七十里。”

二百一十里地听起来并不是很远,来个强行军也就是一天的路程。然而大巴山地势险峻,山上能走的道路尽是羊肠小道,又是在冰天雪地里,寒冷的夜晚气温只有零下三十度,红军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爬大巴山。

徐向前总指挥对这次的行动路线极为重视,选择的路线是一条无人走过的崎岖山路,走险路就是让敌人意想不到,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条路线给红军带来很大的难度,决不是简单的翻越雪山,尽是难以行走的羊肠小路,挑选无人攀登的险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天寒地冻连呼吸都困难,走到险处,战士们只能单独一个个的攀爬雪坡峭壁。学兵连随红三十团来到一个峭壁前,小战士看到这里的险境都吓了一跳,搞不好就掉下悬崖裂隙,连长、指导员和排长站在最危险的地方伸出手又拉又推把小战士弄上去。

本来在大巴山下休息了几天,炎林冻伤的脚已被房东大叔给治好了,在大巴山零下三十几度的夜晚,还没爬上山顶脚上又冻开新的裂口,炎林穿着大嫂为他做的新布鞋,新的裂口虽然疼痛,但比起穿草鞋要强多了。

好多小战士的脚早已化脓一直未好,炎林把另一双布鞋送给表弟詹明天,他在鄂豫皖根椐地就烂脚了,战士们踩着前面的脚印前行。

因为是在半夜爬雪山,整天没有休息的小战士在爬雪山的路上又冷又困,刚开始路好走一点,他们大都闭着眼一个拽一个往上行走。越走雪越深,深深的积雪淹没到小腿,最深的积雪处已有一米,积雪防

碍了前进的速度。

越往上走雪地就越滑了,小捣蛋从前面一直滑到炎林跟前,被他卧在雪中拦住。

“真滑啊!”小捣蛋被摔得鼻青脸肿,战士们就是再小心翼翼的也免不了滑倒,一个接一个的跟头摔着,这下把战士们的磕睡都摔没了。

狗蛋冒了一句:“要是前面每段距离都有个木头桩子就好了,再用绳子拉着往上走,那就轻松多了,再滑也不会摔跤了!”他也知道这不可能,说完后摇摇头。

“哪有那样的好事,尽做梦!”小捣蛋又和他杠上了。

狗蛋不经意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指导员,照这样走下去战士们太吃亏了,弄不好人就被摔到别处不知哪里去了,小路上到处是悬崖峭壁留下的裂缝,稍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实在是太危险。

指导员和连长商量后他大喊道:“咱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开个短会!”

连长点头接过话说道:“是啊,再这样摔下去把战士们都给摔坏了!”

指导员提议说:“我看这样,以班为一个中心,先把稻草集中到最前面,由前面的班长把稻草垫上,后面战士踩在谷草上通过,由最后的副班长来收稻草,再传到最前面,这样就不会摔跤了,只是速度稍微慢些。” 这办法听起来不错,虽然慢了些,但安全多了。

九班长爬雪山摔了一跤把脚给扭伤了,炎林便自告奋勇走在九班前面铺稻草,狗蛋留在最后面收稻草,战士们不再滑倒。大巴山上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炎林蹲在雪地铺稻草一起一伏的,时间一长站起不来了,身后的小战士喊道:“副班长,你怎么啦?”

“快拉我一把,我站起不来了。”

“你先别动!”小捣蛋和后面的战士上来把他拉起来,炎林这才觉得两条腿麻木的不能动了,几个小战士在炎林的腿关节上捶捶打打一阵,好一会儿才能活动。后面的小战士替换他铺稻草,大家轮换着往前铺路,上大巴山真难。

(本章完)

第三节 行军赶路忙第二节 始料未及第二节 翻越秦岭(上)第二节 下山第五节 英明决策第五节 果断撤离第十节 回到主力第一节 冒死抢夺军装第七节 中原军区第四节 妇女独立团.马玉莲第六节 翻雪山.过藏区第一节 欢迎会第六节 忠诚第一节 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第四节 翻越秦岭(下)第四节 妇女独立团.马玉莲第一节 红四军医院(一)第三节 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第六节 忠诚第二节 秀才改名第二节 护送青年干部队(一)第三节 结婚进行时第三节 红四军医院(三)第六节 夜上大巴山第四节 舍身炸碉堡第二节 有趣的皮凉鞋(上)第四节 翻越秦岭(下)第二节 始料未及第四节 动员参军第二节 紧急营救.再起风波第四节 敌情复杂第三节 悲壮的西路军第八节 保卫根据地第九节 收容队第四节 心连心第五节 一次侦察失误第二节 有趣的皮凉鞋(上)第八节 潢光战役及麻城之战 (下)第七节 革命尚未成功第七节 八路军过年国军凑热闹第二节 入朝参观团第二节 夜渡汉江(下)第三节 克敌制胜第五节 全军大练兵第七节 艰难的决择第七节 纵身跳崖第四节 舍身炸碉堡第六节 忠诚第二节 翻越秦岭(上)第四节 救命的小纸条第四节 重返河口第三节 戏中有戏第十节 回到主力第五节 放牛娃第一节 初过草地第六节 短期整训第三节 有趣的皮凉鞋(下)第三节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七节 消失的战友第五节 英明决策第三节 新天地第三节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六节 忠诚第七节 革命尚未成功第二节 战斗中负伤楔子第七节 前线救护第二节 战斗中负伤第二节 战斗中负伤第五节 放牛娃第二节 一支干部武工队第九节 凯旋归来第四节 舍身炸碉堡第四节 激战进行时(下)第二节 挺进会宁第九节 悟仙山下的战斗第五节 转移途中第六节 五龙台下的轿子第二节 各显身手第一节 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第一节 秘密武装交通员第三节 克敌制胜第六节 西行岁月(上)第六节 激战汉中(下)第二节 迫在眉睫第六节 激战汉中(下)第一节 冒死抢夺军装第一节 跳出包围圈第三节 站岗放哨第四节 报案的粮贩第八节 严惩叛徒第三节 悲壮的西路军第九节 收容队第三节 豫西独立支队游击大队第三节 翻越秦岭(中)第三节 壮士断腕第七节 革命尚未成功第四节 报案的粮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