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解缙献图

大天界寺依旧是那么的静谧美好。

远远就能看到,天王殿中有不少善男信女,正在焚香祈福。

“大师!”

忽然,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

只见一名小和尚飞奔了过来,对着正在与朱棣对弈的道衍说道:“大师您快去看吧!”

“哦?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我...我说不清!大师快随我来!”

朱棣刚从诏狱回来,此时心情大好,示意道衍不用管他。

听小和尚语气似乎很急促,平静状态下甚至显得有些慈眉善目的道衍,跟着小和尚走下钟楼,微笑道:“阿弥陀佛,慢些走,莫要摔倒。”

“多谢大师提醒。”

那小和尚恭敬地点头后,立即转身向前跑去。

道衍跟随在后面,口中轻念佛号,脚步却没有任何停顿。

当二人来到正佛殿时,不少香客都已经围拢在那里,议论纷纷。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请让一让……”

道衍双手合十行礼,随后从众人中间穿梭而过。

等他站定抬眼望去时,神色不由得微微一怔。

却见一身官袍的著名才子解缙正拿着一根绳子,测量墙壁上的尺寸,怀中还抱着一张卷轴。

而地上则是被撕毁的佛门画卷。

“大师,您可算来了。这人实在太过分,竟敢如此无理,将大师所绘的佛土给撕毁掉了。”

“唉!真是不识好歹,我大天界寺乃是缘法之处,怎容他如此胡闹。”

周围的香客见到道衍出现,立马七嘴八舌的指责起了解缙,并且对其怒斥连连。

在劝散了诸位香客后,道衍关上了天王殿的大门。

“解侍读这是做什么?!”

道衍本以为,像解缙这样的聪明人应该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才对,毕竟,解缙虽然是太祖高皇帝看中并留给建文帝的文臣,可眼下早已是江山易主。

解缙一个城破投降时靠站队混来的侍读,如何敢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

受到众人指责的解缙却不慌不忙地微微一笑,只说道:“道衍大师,解某觉得自己的这幅画,倒是更适合挂在这里呢。”

道衍三角眼微微眯了起来,手中念珠转动,语气淡漠。

“陛下在老衲这里不假,解侍读若是想在降臣里出个挑,也委实犯不着如此行事。”

解缙生来性情傲慢仰慕权势,但也终究晓得“黑衣宰相”的分量,知道自己小打小闹不会让道衍计较,但若是再折腾下去,自己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解缙反倒前倨而后恭,长身一礼后诚恳说道。

“让道衍大师见笑,解某急于求见陛下却被锦衣卫阻拦,不得已出此下策,还望大师海涵。”

“跟老衲过来吧。”

道衍点了点头,黑色的袈裟在天王殿投射下的光线中,泛起阵阵微尘。

守在钟楼外围的锦衣卫们,见刚刚被驱赶出去的解缙又被道衍大师亲自带了回来,不由地有些诧异。

解缙昂首挺胸,本想轻哼一声,最后却硬生生忍住,夹着腋下的画卷,便随道衍登上了钟楼。

解缙缓步登上钟楼,正窥见朱棣凭栏远眺的背影。

朱棣今日也穿了一身燕居常服,仅用一根白绳束着腰,没有故作高深地负手,而是就如同游客参观一般,一双有力地大手放在了栏杆上撑着身体。

看不出皇帝心情好坏,解缙倒也从容,

放下卷轴后俯身行礼。

“臣侍读解缙参见陛下。”

“起来吧,什么事?”

“臣近日偶得佳作一幅,想献予陛下。”

朱棣转过身微抬下颌,示意解缙不要兜圈子。

解缙把准备好的说辞硬生生地咽了回去,面上却丝毫不变,依旧是恭谨地展开画卷。

只见画卷上是一只白额回首望身后幼虎,情状甚为亲呢。

解缙当即吟诗道:“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朱棣听了这首诗,却是有些触动。

前段时间因为立太子的事情,大皇子朱高炽和二皇子朱高煦闹得很僵,朝臣们也出现了站队的迹象,这让朱棣龙颜大怒。

二皇子朱高煦不知道是真耍脾气还是大智若愚,自己嚷嚷着进了诏狱。人家都自己进去了,朱棣不但无法罚他,反而隐隐有愧。

而大皇子朱高炽自是个宽仁的性子,上表请了闭门思过,朱棣也允了。

如今过去了一个月,解缙揣摩着朱棣怒气基本泄了,方才来了这么一出。

解缙的本意自然是想把他倾向的大皇子朱高炽给救出来,当初朱棣问他立储的意见,解缙明确支持的大皇子,但这幅画也有二皇子做个说辞,免得被诘问是不是结党营私......总之是心思玲珑的紧。

“你倒是个有心的。”

朱棣单手叉着腰,点了点解缙,旋即说道:“朕这些日子批阅奏折, 也着实有些乏了,刚跟道衍大师商量了一下,文渊阁需要几位学士替朕分担分担......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再加上你,明白了吗?”

解缙闻言一怔,随后就是大喜。

成为皇帝的秘书,帮助皇帝处理奏折,这可是通天的路子!

解缙方要谢恩,朱棣却似是想起了什么,复又说道:“解侍读,你是大明最出挑的才子,文章练达、才思机敏。洪武朝时太祖高皇帝便甚是赏识你,朕曾亲耳听闻太祖高皇帝跟你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如今朕正好遇到一点事,想听听你的意见,你也与朕知无不言吧。”

“臣定当如此!”

朱棣踌躇几息,干脆把姜星火所说的削藩第一点后遗症,也就是所谓朱元璋留下的“三条救命线”先讲了出来。

朱棣自然是要扫平漠北的,这件事不过是他的一个引子,想法便是接着解缙这位天下闻名的才子,来横向对比姜星火一番。

“臣昔年上书太祖高皇帝《太平十策》,便言‘近世狃于晏安,堕名城,销锋镝,禁兵讳武,以为太平,一旦有不测之虞,连城望风而靡’,两河中原山东诸多名城大邑倾颓,确有危害,这番话语也是知兵的中肯之见,臣是认同的......当然,天下知兵者,莫过于陛下,全凭陛下定夺。”

朱棣对解缙的马屁不以为意,他本就是实打实地当世第一名将,朱棣又将削藩的第二点后遗症,也就是宗室供养问题抛了出来,等待着解缙的答案。

第二十五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二十三章 屠龙术!道衍的震惊第五十七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第二十六章 朱高炽的任务第六十一章 白银货币化第二十五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五十四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谁第七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么看?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么看?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五十五章 全都对上了第六十二章 永乐牌常规动力印钞机第五十六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第五十三章 公平与平等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一十三章 国运论的疑问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七十六章 货币游戏:模拟元朝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五十三章 公平与平等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六十四章 什么神风?那叫亚热带低气压第六章 纠结的朱棣第二十三章 屠龙术!道衍的震惊第五十二章 没有吸血虫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二十八章 解缙的质疑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谁第十章 君不见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么看?第六十一章 白银货币化第八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六十七章 白银宝钞!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七十一章 谁赞同,谁反对?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六十章 《华夏货币史》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二十四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第二十二章 恐怖王朝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五十二章 没有吸血虫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七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十章 君不见第四十八章 总想给后人留一把伞罢了第七十九章 变钞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二十五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第五十章 道衍疯了第一十三章 国运论的疑问第三十七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为国师?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五十章 道衍疯了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对对对’第四十七章 摊役入亩第三十三章 朱棣与姜星火的初见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五十六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二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七十七章 变钞?我从这跳下去都不会变钞!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为国师?第三十七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六十章 《华夏货币史》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么看?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三十七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当之!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胆第七十九章 变钞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六十四章 什么神风?那叫亚热带低气压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六十七章 白银宝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