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初见成效

陈际帆和参谋总部费尽心思才搞出来一个适应进攻需要的集团军编制,可陈际帆自己都知道,没有独立的军工作为保障,部队也许能打一两次战役,可绝对经不起长期消耗。

案头上已经摆满了发展委员会递上来的报告,主要还是一些数据,但这些数据虽然看上去不错,可离陈际帆心中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首先是子弹的产能,受原材料(铜)的影响,产量一直不高,而且品种单一,基本上只能生产步枪弹和手枪弹(驳壳枪、MP系列冲锋枪)。

第二就是枪械的仿制,仿德式步枪技术难度不大,产量虽低还算稳定,但是离陈际帆要求仿制并改进MG-34、捷克式等还有距离。尤其是捷克式,虽然这种机枪装弹小,枪管易过热,可射击精度高,很适应中国战场,中国士兵中的佼佼者几乎不用培训就能熟练操作。

第三是炮弹的产量,原因和子弹一样,也是受限于材料。

唯一的亮点就是传统的木柄手榴弹,杀伤力已经和原装德国木柄手榴弹区别不大。可陈际帆知道光有手榴弹是打不赢战争的。

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军工厂在淮南郊区八公山下,这里离日军占领区相对较远,比较安全。淮南现在已经成为安徽的重工业中心,从长江沿岸各地中小型铁矿通过铁路运来的矿石在淮南变成了铁水。再变成各个行业需要的钢铁,钢铁厂就建在淮河边上,这里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煤炭几乎用不完。在钢铁厂的周围密布着一些新建的机械厂,南面则是化工基地,发展委员会第一期规划中的硫酸、硝酸和苯等工业已经建成投产,但是规模不大,产量不多,只能勉强供应军工厂的需要。

其他的冶金工业也分布在淮南附近,由于严重缺乏原料,产量更小。

在市区中心,是发展委员会科学家们建立的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建立是陈际帆的主意,为了集中科技资源,陈际帆让科技工作者全部集中在一起,实现、科研资源和成果共享。

陈际帆带着警卫排一路驱车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心情进去,因为报告上的数据让他感到很失望,作为一个军人,此刻他也许更能体会一个国家在重工业方面的落后和战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部队就像是美国人的雇佣军,人家出枪,自己出命。不行,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

枪械工厂的陈茂昌总工程师没有来迎接这位最高首脑,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新型步枪的仿制工作,这还是一年多以前陈际帆交给他的任务,这个任务一直都是在绝密情况下进行。不管是人员的遴选还是研制过程都要受到情报部门鹰眼的严密监控。

陈茂昌对自己团队的创造力感到非常满意,因为总司令给他的样枪很多地方使用了非常先进的材料,他们目前根本不可能仿制,但是他的团队却能抓住主要矛盾,对该步枪的主要结构和原理进行认真仿造,对枪托、弹匣等其余部件以自己的生产条件进行简化,变成了一款全新的步枪。

陈际帆出示证件后,由保卫人员带领一直到军械厂这个最隐秘的部门。

一脸疲惫的陈茂昌见到陈际帆的第一眼,就兴奋得上前报告,他和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工作,终于仿制出了属于“神鹰”的第一款新型步枪。

这款山寨版的03式突击步枪现在被擦拭一新放在工作台上,陈茂昌一脸期待地想看看总司令的表情,可他看到的却是陈际帆脸上先是惊愕,继而忍不住发笑的表情。

因为在陈际帆眼中,这活脱脱的就是AK-47!不不,应该叫56式自动步枪可能还要贴切些。

“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我是说你们真了不起,能把步枪做成这个样子,就是不知道性能如何?”

其实陈际帆也知道这是多此一问,如果该枪的结构完全按照03式仿制,只要是材料差距不太大,性能上问题应该不大。

果然,陈茂昌给了他很大信心:“听说总司令枪法如神,您不妨试试看!”

陈际帆拿起枪熟练地拉拉枪栓,问道:“使用什么口径的弹药?”

“目前我们能够自制的,就只能是步枪弹,所以这款步枪使用的是这种弹药,它的有效射程为300米,它的火力大,适合短兵相接,结构简单,分解容易;容易清洁和维修,勤务性好;操作简便,经久耐用。可以在半自动、全自动的情况下自由转换射击状态。缺点是,我们在枪管和内部的一些部件上由于材料缺乏,无法维持该枪的强度。”

“已经不错了!”陈际帆说,“这第一款就做成这样的水平,你们很了不起,今后随着咱们科技和工业水平的提高,我相信枪械会越来越好,产量怎么样?”

“为了保持精度,现在还无法事先大批量生产,不过,我们有信心达到每个月生产500-600支的水平。”陈茂昌一脸兴奋。

陈际帆让两个警卫员和他一起到试枪室试枪,他现在心中已经有了主意,第一批步枪用来装备特种部队,因为特种部队战士体力好,使用这种大口径步枪问题不大,如果能把毛瑟步枪、MG通用机枪也一起仿制出来,那么师级部队的特种部队就能使用全部统一口径的武器,这将大大减小部队的后勤压力。

试枪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陈际帆自然不用说,能担任总司令身边警卫的战士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陈茂昌看见陈际帆爱不释手地拿着枪,将它从头到尾拆解开来,又认真地重新装回原样。

“总司令,给这支枪取个名字吧!”

取名字?陈际帆心想总不能还把他叫做AK-47吧,这可是正儿八经中国人的创造,是他们“神鹰”的创造,“就叫‘神鹰42式’突击步枪吧,他是大伙集体智慧的结晶,‘神鹰’不单单指军队,也包括我们这些在后方忘我工作的科研人员,我们是一体的。将来有一天,我们不光能造枪造炮,还要造飞机坦克,还要造导--恩,火箭炮。”

陈际帆差点把导弹说出来,不过他真的很想拥有“神鹰”自己造的火箭炮,那玩意儿能覆盖大片的战场区域,确实是大兵团作战的必备武器。

没想到陈茂昌来了兴趣,“什么是火箭炮?”

陈际帆一时想不出什么语言告诉他,干脆转移话题问道:“对MG-34通用机枪的改造如何了?”

“总司令,您对枪械的眼光已经可以和专业人员相差无几,德国人的MG-34机枪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机枪,国民政府没有引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东西简直是弹老虎,没办法持续作战。而且这种枪的工艺比较复杂,我们即使能仿造,产量和质量都没办法保证。”

陈际帆问道:“咱们工厂的冲压设备如何?如果能把机枪的零部件全部改成冲压件的话,产量应该会大幅提高。”

“冲压?”陈茂昌很惊讶,总司令只不过是一个军人,怎么能想出这个绝妙的主意,很明显,如果枪械部件改为冲压件,将大大缩短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只是这个质量恐怕没法保证。

“对,就是冲压,首先是冲压设备比较容易制造,磨具的开发也不难,其次就是冲压件可以实现大批大量生产。”

陈茂昌赞叹道:“我们这些一辈子搞军工的人,眼光越来越窄了,总司令是站在实战的角度提要求,而且提得这么专业,佩服佩服。”

“陈工,”陈际帆的脸色又严肃起来,“我们这里多生产一支枪多造一颗子弹,战士们就能多消灭一个鬼子。我今天来很高兴,咱们有了自己的突击步枪,但是我也有一个要求,造枪我们要造最好的,至少要造这个时代最好的枪。什么才是最好的枪呢?站在实战的角度,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冲锋枪最好能统一口径。既然我们现在能够制造七九子弹,那就主攻这一系列的枪。毛瑟步枪也要仿造,它的射击精度一直很好,但是要把枪身适当加长一些,战士们拼刺刀的时候不至于吃亏,改造MG34通用机枪的事情要抓紧,前线等着用。”

“您放心,按照您的思路,我们一定能拥有自己的制式武器。”

陈际帆和陈茂昌等工程师一道,在军工厂里讨论了一个下午,最终形成共识,吸收日本三八步枪的优点改造现在的毛瑟步枪,使之射击精度更佳,射程更远,可靠性更强;大量仿制捷克式轻机枪,但是将20发弹匣改为30发;以冲压工艺改造MG34通用机枪,使之产能大幅提高,性能更加优越,并且争取通用机枪所有的附件全部自产,使之不仅可以装备步兵,还能在战车、坦克、船艇装备,并且能够用于低空防空等等;开始投产“神鹰42式”新型突击步枪,并且吸收前线实战的需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

最终形成口径的步兵武器家族,然后再配上自己生产的高强度刺刀,最终装备第二个集团军。

在现有产能情况下,可以暂时停止MP系列冲锋枪的仿制。但是在生产中要不断改进工艺和科研水平,最终达到生产精度射击步枪的程度。

从枪械厂出来,陈际帆挨着到弹药厂、炮厂等去视察,他很佩服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创造力,居然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起一定规模的工厂,只是有一个问题他很不满意,还是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大炮还好说,工艺相对简单,只要解决好炮管本身的问题,其余的铸造件问题不大。可是炮弹的产能就很低了。

工程师、厂长和熟练技师们在视察座谈会上提得最多的是专业化,他们认为目前子弹和炮弹在一起生产,无法更好地组织生产,常常是刚赶完子弹的活,又要赶炮弹的工。还有就是由于炮弹生产本身的高危险性,也不适合将这么多工艺放在一起。

专家们建议,在郊外秘密设立两座专业化工厂,一座生产引信,一座生产炸药,城里的这座工厂必须扩建,专门生产炮弹壳,并且要在合金技术方面加大科研力度。

如果说陈际帆在枪械上还有些所谓常识的话,那炮弹生产就是个外行了,在他的记忆里,只记得书本上提到一个叫吴运铎的专家,好像就是干这行的。

其实陈际帆应该感到幸运,在安徽的知识分子中除了几个民国民人外,他一个都不认识,可是他不知道,光是在淮南,就有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甚至是后期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毕业化学系、物理系等的多名优秀人才在安徽全心全意地研究炸药、雷管,这其中还有悄悄从美国、法国、英国赶回来的机械、材料、力学专家,甚至有电子、电气类的专家。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神鹰”在与日寇作战上的决心和成功,让苦于报国无门的知识分子们找到了在黑暗中的曙光,其次是陈际帆等在安徽实施的相对自由的制度,尤其对教育和科研,除了在经费上一力保障外,几乎是任其发展。资源委员会的专家们都是有号召力的科学家、导师,在他们的主导下不仅建立了多个科研机构,而且还亲自下到工厂指导生产。第三,就是陈际帆的法制观念,为了对知识产权表示尊重,安徽特区早在两年前就颁布了自己的专利法规,专家们根据这个法规成立了专门的专利机构,负责登记和在全国乃至世界申报专利。

陈际帆不在安徽这一段时间,正好是知识分子大规模聚集的时期,在这些科技工作者看来,这里除了能得到尊重以外,没有国民政府的官僚作风和专制的空气,似乎在科研领域都是他们自己在主导自己的命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吸引力的吗?

这么多科研人员在这里忘我地工作,成果自然是有的,以安徽大学为核心的基础科学研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专家们在安徽大学建立了涵盖现代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此外还在淮南和蚌埠分别建立了一所工业专科学校,在巢县建立了一所农业学院,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各种医学院、医学专科学校和护士学校也应运而生,制药、医疗器械等产业开始建城投产。

发展委员会现在在安徽的分量越来越重,很多科研人员甚至都没有见过陈际帆等人,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只是和发展委员会打交道。

陈际帆仅仅在淮南周边调研了几天,头就开始大起来,这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是---钱!前期陈际帆根本不用发愁,因为安徽的粮食、煤炭和其他经济作物能够在国内其它地方换回大量的黄金银元,马寅初等人之所以敢打发行货币的主意,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些黄金的底气,可现在花费越来越大,仅仅靠贸易是远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的。

陈际帆如果不是军人而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商人的话,说不定他现在马上就会去发展委员会询问新货币发行的事情,因为如果自己能够印钞票的话,那钱的问题将永远不是问题。可陈际帆不是,他只是一个军人,他没有什么钱财的概念,对他而言,土里长的粮食,矿洞里挖出的煤炭,工厂里出产的产品才是实在的东西。

也幸亏他不大懂现代经济理论,否则安徽恐怕将会在短期内走上重庆的老路,超过社会负荷的投资肯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针对专家们对钱的渴望,陈际帆一方面承诺设法通过缩减军费开支、行政开支等解决,另一方面他要求增加对各个行业的开发力度。虽然说了这些,可在陈际帆的内心,还是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打仗收复失地的冲动。

军人嘛,在解决这类问题上最容易想到就是开疆拓土,多占资源,不,现在是多从日本人手里夺回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山、工厂、商铺、银行、学校等都是资源。

几天下来,陈际帆感觉比打仗还累,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军人的渺小,仅仅是半个安徽他就已经感觉复杂之极,中国那么大,单单靠一个人或者是他的小团队根本就不足以胜任任何管理责任。陈际帆在内心钦佩那些老一辈革命家的同时,也在暗暗担忧,历史会因他们在这里使劲搅动而有多大程度的改变。不过陈际帆一直认为,无论历史走向怎么变,小鬼子不会乖乖地让出侵略的土地,北方的老毛子更不会放弃在远东的任何利益,这一切只有靠强权去争取。是非对错他不管了,只要能对得起中国军人的称号,只要能给中华民族谋取利益,管他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人生几十年,能够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还奢求什么呢?

他现在有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战友全部找来,告诉他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紧锣密鼓抓紧进攻准备。

陈际帆第一次感觉时间这么紧!

其实不只是他感觉时间紧迫,胡云峰、钟鼎城、高焕捷等人哪一个不是在抓紧备战呢?

第473章 初到柏林第54章 杀鸡儆猴第559章 环环相扣第331章 总统特使第百六十四章 东线捷报第20章 四方关注第430章 变态战绩第432章 智慧较慧量第百十六章 两栖攻击第百九十八章 再起炉灶第392章 文以载道第495章 敌后坚守第354章 众望所归第556章 遍地刀兵第1章 特战分队第420章 寻求突破第563章 迫在眉睫第384章 络绎不绝第515章 直捣敌巢第537章 世纪空战第427章 不动如山第百九十八章 再起炉灶第317章 紧锣密鼓第595章 七星重聚第439章 前沿视察第238章 兵围合肥第78章 军界新星第582章 唇枪舌剑第19章 力战脱身第588章 登陆准备第323章 菏泽大捷第229章 立煌谈判第365章 江南旋风第471章 重心转移第216章 大闹虹口第70章 混入南京第427章 不动如山第350章 民心所向第379章 精锐之路第百二十五章 师出有名第546章 艰难支撑第596章 实业巨擘第339章 兵围济南第219章 酝酿改制第353章 针锋相对第百十二章 特工学校第345章 再建殊勋第百四十章 乘势进击第95章 建军理念第383章 “七.七”阅兵第240章 引人注目第629章 激战新宿第413章 向北出击第310章 惊天手笔第569章 反击开始第330章 血浓于水第235章 火中取栗第70章 混入南京第41章 民主政权第232章 利益至上第377章 斗智斗勇第497章 趁火打劫第560章 地毯轰炸第429章 周密策密划第538章 西线突变第554章 死生之地第13章 神鹰之怒第622章 “猎鹰”着陆第539章 紧急回撤第475章 巨额交易第百六十五章 新兵初战第529章 从容撤离第62章 再袭巢县第79章 媒体盛会第百四十一章 地狱天使第580章 计划启动第617章 仙台外围第481章 有备无患第269章 昂首赴渝第593章 战略轰炸第240章 引人注目第360章 战区前沿第348章 有惊无险第538章 西线突变第615章 最后策划第222章 耐心寻敌第626章 醉翁之意第476章 示敌以弱第316章 初见成效第352章 剑指江南第349章 借题发挥第211章 确定目标第355章 交浅言深第420章 寻求突破第327章 扭转战局第537章 世纪空战第98章 围三阙一第448章 微小挫折第464章 喜中有忧第百六十一章 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