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战略上的短板

甚至英国人心中未必没有与中国公开撕破脸皮,将这些人往自己损失惨重的重轰炸机部队里面一塞,部分解决自己远程轰炸机飞行员因为伤亡率过高,导致合格飞行员数量始终不足的想法。

反正在英国人看来中国人距离英国十万八千里,满洲周边也没有英国的殖民地,他们也威胁不到英国人的任何利益。只要没有了日本人的威胁,英国人是不会在意中国人的想法的。这一切对于英国人来说,只是浪费了一些航空汽油而已,几乎是无本买卖。

只是英国人的这个新算盘打的很精,却不知道相对于他们在装备上注定有相当一部分,只能是象征性的援助,杨震最看重的却就是英国空军现在独一份的远程轰炸能力。尤其是作为岛国,所特有的越洋轰炸能力。

德国人轰炸英国,都是直接从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起飞,其作战半径并不算远。可以说渡过一条并不宽的英吉利海峡,就是英国本土。但是英国人要想空袭德国,就需要飞过整个北海和大半个波罗的海,或是飞跃大半个西欧。

英国人对德轰炸整个航程,远在德国人之上。相对德国人来说,对于导航和飞行技术的要求也就更高。而无论是导航技术,还是英国人现在所具备的远程轰炸能力与经验,却是抗联整个战略最急需的,也是最欠缺的。

目前抗联进行的轰炸,基本上都是战术轰炸。即便是伊尔四这种勉强可以作为战略轰炸机使用的飞机,都是用来进行战术轰炸,几乎没有进行过战略轰炸。没有办法,眼下可进行战略轰炸的目标,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城市。想要轰炸,这真的是投鼠忌器。

除了上半年一次对旅顺日本海军基地的一次空袭,以及上半年对朝鲜清津钢铁基地几次空袭之外,抗联的航空兵即便是有再大的雄心,也只能暂时收敛着。没有办法,要是真的采取大规模的空袭,先不说现在的资源能不能撑得住。单就是一枚炸弹下去,死的更多的都是中国人。

日本人对中国城市可以不分青红皂白,按照他们的战略需求轰炸。死多少中国人,他们自然不在意,甚至只能是更加的高兴。但是中国人自己,却是不能对我不分,将自己的骨肉同胞也做为轰炸目标。

因为那样一来,恐怕更高兴的是日本人。战略轰炸的主要作用,除了摧毁敌方的战争资源,以及维持战争下去的潜力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从心理上,摧毁敌国百姓的战争士气,彻底的瓦解其国民维持战争的决心。

别看日本人占领东北已经整整十年,但是他们很清楚,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与他们并不是一条心。目前的恭顺,只是高压下的一种态势而已。中国人从来没有和他们一条心过,今天离开关东军刺刀的保护,明天这个满洲帝国政府就得倒台。

那个在刺刀之下建立的满洲国,只是一丛漂在水上的浮萍而已,是没有根系的。一个浪头来了,就一切皆空。如果中国人的轰炸,能瓦解这种抵抗的心态,对于关东军来说自然是上上之选。

至于在轰炸之中,死伤多少中国人,跟他们并无半点关系,更不会影响日本人打下去的决心。他们不会为了中国人的死亡数字,而有丝毫的动摇。而且对于日本人来说,中国死的越多越好。

抗联如果将满洲境内的城市,也作为轰炸目标,不仅不能起到瓦解地方士气的作用,反倒是寒了中国人自己的心,更容易激起中国人自己内部的纷争。相对于这一点,即便是轰炸南满工业基地,对削弱关东军作战潜力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更大的反作用,使得这个好处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上半年航空兵出动伊尔四轰炸机,对鞍山昭和钢铁厂、本溪湖钢铁厂、奉天兵工厂、抚顺石油炼化厂的几次空袭,都曾经挨过杨震的狠批。那里的炼钢和军械生产工人中的中国人,对于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无价之宝。日本人可以不心疼,但是中国人自己不能不心疼。

你这一通炸弹下去,你就能保证炸死的都是日本人?误伤了一个技术工人,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如果不是战略上的需要,外加暂时的鞭长莫及。但凡有一点可能,杨震恨不得将这些工人都搞过来。还能批准他们去狂轰滥炸?

这么一通狠训下来,航空兵在制定计划和执行的时候更是束手束脚。在制定轰炸目标时候,当然只要是中国的,都不敢在放到计划里面去。一号那次发的火气,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可还是让航空兵记忆犹新,而对朝鲜的空袭,毕竟那里有价值的战略目标数量不多。所以抗联航空兵的战略空袭能力,并没有与战术作战能力那样,在实战的锻炼下,得到飞速的提高。虽说不能算是没有,但在太多的方面也是一片空白。而远航程的导航能力,更是抗联目前最大的一个弱点。

日本本土周年的形势与英国一样,都是四面临海的岛国,进出都需要飞越大海。虽说相对于不算宽的英吉利海峡来说,东北到日本需要飞过整个日本海的航线,在海面上的距离要宽的多。但是毕竟英国人在这方面,经验要丰富的多。

而且英国人虽说不是战略轰炸的开山鼻祖,但是对于战略轰炸的重视,却远非一般国家可以相比的。而且在对战略轰炸的研究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之处。那位杜黑老兄的理论,他们研究的可是相当的深刻。

别看现在被德国人地面上打的几乎无还手之力,但是在空中,除了开战之初,英国人因为观念有些保守的问题,吃了点亏之外。到了不列颠战役开始之后,可是就没有吃过太多的亏。自西欧战事爆发之后,对德轰炸却是自不列颠战役开始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其重轰炸机的研制与发展,也是目前所有参战国中最重视的,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与更加重视中型轰炸机、战术轰炸机研制与发展,或是没有能力制造类似轰炸机的德意日相比,英国人的轰炸机才是真正的战略轰炸机。

去年服役的哈利法克斯轰炸机,今年年初服役的斯特林轰炸机,眼下已经开始量产的兰开斯特轰炸机,都是性能优秀的战略轰炸机。尤其是哈利法克斯轰炸机与兰开斯特轰炸机,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是对德战略轰炸的主力。

斯特林轰炸机虽说在大航程的载弹量上,略微显得不足但那是分跟谁比。跟英军与美军的其他重型轰炸机相比,是差了一些。但是在一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时候,一千五百公斤的载弹量,所有的日军轰炸机都只能相形见绌。

而且这种轰炸机虽说在大航程载弹量上,与其他英军轰炸机相比略微差了一些。尤其因为结构的原因,无法挂载大型的航空炸弹或是一些特种炸弹,但是其皮实的程度,也是首屈一指的。也是整个二战英军所有战略轰炸机之中,最结实的、抗弹性最好的一种。

英国人研制战术飞机的眼光的确有些保守,直到西欧战争全面爆发,还在使用笨重的双座战斗机。但是这研制战略飞机的眼光,还是可以说相当一流的。短时间之内,就研制出三种性能优良的战略轰炸机。

再加上雄厚的航空工业、电子和通讯工业基础,英国人空军真正的综合水平,其实还在美国人之上。可以说是整个二战之中,表现最优秀的一支空军。别看德国空军一直表现的极其优异,但是在某些方面与英国人相比还是有距离的。

与英国人相比,德国人只能算是一支战术空军。对于杨震来说,他一直认为英国空军,才是整个二战之中表现最优异的空军,是真正的战略空军。他的战术空军虽不是最出色的,但是战略空军绝对是超一流的。

至于亚洲战场上,与英国人的轰炸机相比,日本的陆海军的所谓重型轰炸机连毛都算不上。除了部分轰炸机在航程上可以有的一比之外,其余的无论是防护能力,还是载弹量都相差悬殊。最大不过一吨的载弹量,与英军的轰炸机相比,也就是一个中型轰炸机的标准。

而日本人的海军航空兵的确是素质一流,但是过于依赖精英战术,却注定这支航空兵无法承受战争的高强度消耗。他们海军航空兵的战术运用,更适合应对局部战争,而不是一场世界大战。

再加上自西欧战争全面爆发以来,英国人以雄厚的电子工业为基础,研制的一批优秀导航设备,以及通过战争锻炼出来的导航人才,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不仅德国人无法相比,就连美国人也无法相比。

而对于英国人的这些经验和战略、战术,正是已经开始准备对日空袭作战,但却是除了缺乏相应的轰炸机,以及可以支撑长期对日轰炸资源之外,最缺乏的就是远程轰炸经验,以及相应的导航技术的抗联最急需的。

如果能够获取这些经验,将会在不远的未来,为抗联对日展开战略轰炸全面展开,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为抗联培养出自己的导航人才,以及为自行研制某些方面的特殊设备,提供一个相当不错的平台,并节约大量的时间。

对于已经下决心展开对日轰炸的杨震来说,英国人的轰炸机他倒不是很在乎。轰炸机的来源以及支撑对日轰炸的资源这个问题,随着某一天的越来越接近,是短期之内就可以解决的。

尽管是和别人分饭吃,但是毕竟不是不能解决的。但对日进行战略轰炸所急需的导航技术,以及战略远程轰炸的经验,却是抗联很难获得的。抗联也没有美国人的那个雄厚的本钱,拿装备去换经验。

更何况美国在二战中的战略轰炸,本身就是依靠英国人的经验起家的。英国人的这个建议,虽说在一贯对英国的提防,甚至还在苏联人之上的杨震看来明显别有用心。但无疑英国人的这个建议,正是解决了抗联在战略上最急需解决的短板。

第二百章 杨震的担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态度坚决第四百二十九章 这条路线不能走第三百六十七章 后续影响的隐患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九十七章 过于谨慎的穿插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决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八十章 迂回部队遭遇的麻烦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机以失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须要习惯第二百二十四章 敌情第二百七十四章 调整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选择第八章 打懵的宫下大佐四百八十四章 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第六十六章 重庆的压力第三百三十九章辽西之战之调整第八十八章 山东日军的困境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恶果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网大鱼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断上的失误第二百一十二章 难堪的第一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别样的负担第十八章 谷寿夫的节操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关东军第十二章 最后的准备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复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机会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对手的心理第七十七章 血色残阳(5)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五百零六章 头疼的李延平第四百二十三章 脑袋越要清醒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军出乎杨震意料的反应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动出击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锅?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觉第四百六十章 有杀错,无放过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执的刘长顺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维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群土匪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满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关键时刻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嘱第十八章 谷寿夫的节操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么是正确的战术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无底线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弹还能这么用?第六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1)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厉风行第九十章 下一步战局发展的可能第三百七十六章 杨震的苦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线撤退的第三军第六十六章 别无选择第二十二章 行动(2)第一百七十三章 铁妇人的威力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八十四章 关内外的差别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袭(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猎杀是需要耐性的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线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联队的最后疯狂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三百三十章 扩编与机械化之争第一百八十四章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第一百七十三章 铁妇人的威力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九十三章 很难被说服的杨震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决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变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带兵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将不如激将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厢情愿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许是一个办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关重要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执与坚持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墙的梅津美治郎第二百零二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四十八章 战斗小结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战术第十四章 誓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群策山(1)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群策山(2)第三百三十六章 谈话之潘多拉匣子第一百四十章 辉煌的开端(8)第三百九十七章 调整编制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线转入防御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战天津(二)第四十七章 你们是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