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冈村宁次的苦心

仅仅在向北策应装甲一旅的这个加强营,向北推进的进攻路线上,日军就部署了大量的重机枪,以及梅花型的机枪工事、几十个的暗堡。外加四门两磅炮,两门九七式而二十毫米步兵自动炮,还有一门日军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

虽说正镶白旗境内的日军阵地,在地毯式轰炸之中几乎大部被毁。但是向北没有受到轰炸地域的日军工事群,还是相对来比较完整的。这支部队从突破口向北穿插,却是正好在日军未受损的火力网最核心地带作战。

而且日军的作战意志,以及单独编制作战能力之强,也让大部分国家的军队汗颜。即便在正镶白旗南线主要防区的防御,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但是未受到轰炸波及地区的日军,还在拼命的顽抗着。其抵抗力度,并未受到南线的影响。

这些机枪与反坦克炮,连同日军部署在纵深的一个装备了三八式野炮的炮兵中队,以及两门英制三点七英寸山炮的不计代价的火力支援之下,让这个加强营北上策应的战斗,几乎在出发不久便立即陷入苦战。

日军的炮兵射击精度极其高,炮弹的落点几乎是跟着向北突击部队走。尽管后方的炮兵为了保证突击部队,动用了一个野炮营进行火力压制,掩护突击部队向北的行动,但是却始终未能彻底打垮这股突然冒出来的日军炮兵。

从已经打开的突破口,向北推进策应装甲一旅的这个加强营,连同配属的坦克连。推进还不到一千米,就遭受了四面八方的火力打击。短短三个小时的激战下来,配属给这个团的一个T二六坦克连的十辆坦克,在周边火力夹击之下,全部被侧面打来的火力击毁。

尽管在身后炮兵的火力支援之下,利用加强的无后坐力炮,以及配置的火箭筒,击毁了而大量的日军工事群。并击毁了日军十余挺机枪以及几乎所有的反坦克炮。但是自身在日军火力打击之下,也伤亡惨重。

经过一夜的激战,虽然一鼓作气向北突进了十余公里。但是发起攻击的加强营也伤亡三分之一,教导员、副营长相继牺牲,营长负伤,全营干部伤亡近一半,已经无力继续向北突击只能就地转入固守。

在装甲一旅方面正面攻势全线受挫,北上策应的部队伤亡惨重,却迟迟无法打开局面,让陈翰章显得很头疼。综合装甲一旅以及北上策应部队的战报来看,陈翰章心中有股子莫名的感觉,自己推荐刘长顺接替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人选。

为了更好让刘长顺在接替自己之前,利用实战锻炼一下自己的指挥能力,陈翰章将他调动北线指挥作战。以便尽快的根据战况,为下一步掌握全局做好准备。但是目前来看,可以说刘长顺的表现让他很是失望。

但涉及到一个老战友的能力问题,陈翰章犹豫了良久最终只是将他撤回了指挥部。改为以参谋长王明贵代替他,负责指挥北线作战集群。并派司令部作战处长杨继财,作为自己的代表加强北线指挥。

其实陈翰章不清楚,北线攻势的进展缓慢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刘长顺在战术运用上过于保守,以及日军北线工事群并未受到重大打击这两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日军之前制定的反坦克战术,几乎是为抗联在第一阶段会战之中主力坦克,T二六量身定制的。

华北方面军在详细的考虑了第一阶段会战之中,林西与通辽方面作战的经验之后。发现手中的这些日制反坦克炮,即便加上大量缴获的英制两磅炮,也很难从正面击毁抗联经过改装的T二六坦克。

除了那些缴获的英制两磅炮,以及新式的,数量寥寥无几的一式速射炮之外。日军手中其余的反坦克武器,即便是贴近开火,也几乎无法击穿经过改装的抗联T二六坦克正面装甲和炮塔。

要想遏制住抗联可能的装甲攻势,就必须集中火力打坦克的侧面,尤其是最薄弱的发动机部位。寻找这款苏制坦克之中,最薄弱的地方。在不就是使用反坦克地雷,先炸毁抗联坦克履带,然后以步兵靠近,使用集束手榴弹或是燃烧瓶击毁抗联坦克。

所以日军除了正面防御阵地之外,在纵深工事的修建上,可谓是下了相当大的苦心。与正面成线状的防御工事相比,在纵深地带则修建了大量的倒打火力点,以及射击口面向侧翼的暗堡。

并将加强的英属维克斯重机枪,以及自身装备的九二式重机枪。以及一多半的反坦克火力,全部都配备在这样的工事之内。这些工事拥有两个射击口。在一线阵地被突破之后,可以利用交叉火力封锁住跟随坦克突击的步兵,同时也从侧翼可以对付向纵深穿插的抗联部队。

同时考虑到抗联在地面炮火,以及装甲兵上的优势,日军在察东的整个防线,重点都是在二道防线,以及一道与二道防线之间的结合部。不过并不知道抗联拥有了美制战略轰炸机的冈村宁次,并没有预料到抗联会给自己来上地毯式轰炸这么一手。

一线与二线的防御纵深,并没有拉的太远。尽管要比日军在进行防御作战之中,典型战术中的两道防线距离远上一些。但是考虑到武器的射击距离,还是没有超出太远。但每道防线,说是一道防线,但是实际上是由三条近距离内防御工事群组成的。

这样,抗联无论是从正面迂回,还是从打开突破口之后,进行迂回穿插。除了一点点的硬啃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办法加快进攻速度。而且即便打开突破口,向纵深穿插的时候,其坦克与步兵也会遭遇到大量从侧翼打来的反坦克炮火,以及机枪火力的打击。

在冈村宁次亲自督促之下,重新进行了改造的日军防御阵地,所下的这番苦心没有白费。大量设计角度极为刁钻的,射界成交叉的机枪,以及反坦克炮阵地,给抗联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这位冈村大将可谓是苦心积虑,他唯二没有算计到的是,抗联居然会给他在正镶白旗境内的防御阵地,来了一场一百吨炸弹的地毯式轰炸。直接将他在正白旗境内的两道防线,全部给炸了一个底朝天。将这些他认为马蜂窝一样的工事群,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大部都被摧毁。

以及抗联居然装备了行动速度虽说有些缓慢,越野能力也有些差。但是装甲最薄处也有五十毫米,浑身上下犹如一块铁疙瘩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他的那些为抗联改装过的苏制T二六坦克准备的战术,对付这位钢铁夫人几乎没有任何的作用。

即便是威力最大的一式速射炮,在有效距离之内也无法穿透他的侧翼装甲。但除了玛蒂尔达二坦克仗着皮糙肉厚,可以横冲直撞外。T二六轻型坦克,对于日军这种防御战术,几乎没有太多的应对办法。

与全身都皮坚肉厚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不同,鉴于上次改造使得T二六坦克机动能力降低很多,对坦克的结构磨损相当厉害,机动能力也下降太多的教训。此次会战除了正面的装甲得到加强之外,炮塔上的附加装甲之外,坦克车身上的装甲全部被卸下。

以保证这种坦克的脆弱的发动机,能够支撑坦克的重量,在无可更换发动机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九十一马力发动机的性能以及可靠性。但是这样一来,这种坦克机动能力虽说比原来有所增加。但是除了正面之外,车体的防护能力与前一阶段会战已经无法相比。

而华北方面军在得知抗联装备坦克,是以苏制T二六坦克为主的情况之后。千方百计的从中国派遣军总部那里以及本土,调来了两辆从重庆方面手中缴获的同型坦克。利用这两辆苏制T二六坦克,进行了一番下苦心的训练。

这两辆重庆从苏联购买的T二六坦克早期型,虽说都是被日军反坦克火力击中行走装置而无奈之下放弃的。但是坦克车身基本完好,装甲部位也无大的损伤。虽说已经丧失了行动能力,但是作为试验目标还是完全可以的。

当然有了通辽和林西的作战经验,华北方面军自然不会傻的以为抗联的同型号坦克,与手中缴获的这两辆相比,装甲没有经过任何的改进。他们不是用这两辆坦克,作为反坦克炮威力的试验。对付这款重庆方面曾经大量使用的坦克,他们早就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将这两辆坦克调来,是专门为了研究。装甲虽说可能得到加强,但是都是同一型号的改进型,结构是无法改变的。寻找出这种坦克在装甲得到大量增强之后的弱点,是冈村宁次不惜动用一切关系,将这两辆坦克弄来的最大初衷。

在摸索出这款苏制坦克在结构上的弱点之后,日军华北方面军严格训练反坦克炮兵,在射击的时候专门打这种坦克最薄弱的,也是最致命的地方,炮塔与车体的结合部,以及坦克的发动机。

甚至在正面射击的时候,要求第一炮就命中炮塔与车体的结合部。对于侧面,也要求将火力命中区集中T二六坦克侧翼车体狭小的范围之内,或是主动轮、拖带轮、发动机等坦克身上即便加强装甲之后,也是最脆弱的部位。

并利用林西战场以及通辽战场的反坦克经验,对这两辆坦克进行了改装。将其装甲增加到可以承受的极限,以试验英制两磅炮和一式速射炮,这两款对于现在的华北方面军,威力最大的反坦克武器,可以击毁这种坦克的最大距离。

至于其他的可以用来反坦克的什么九四式速射炮、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动炮,冈村宁次压根就没有想过这些老家伙从能正面击毁抗联的坦克。而是将这些老装备,直接放到了侧翼上。

经过多番实验,日军确定了手中各型反坦克火炮的可以开火的射程。并根据各型反坦克武器,对他们眼中的抗联主战坦克穿深距离和部位的不同,将手中各种反坦克武器成梯形配置。

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转折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结果第230章 发了疯的日军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讨论了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四百零八章 是谁毁约在先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一十章 苏英奇的感受第三十四章 胆寒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贞一的分析第七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2)第七十六章 你这是敲诈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七十七章 秋后算账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维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关内部队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须要习惯第三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战友两个字的含义第二百五十九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选择第十二章说好的战果呢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彻底分割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爱第三十二章 好饭不怕晚第一百七十九章 时间就是胜利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帜应该怎么树?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厉风行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问题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岗的决胜手段第五十五章 实在有些窝囊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弹的威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战坦克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267章从善如流第七章 两头冒尖的刺头部队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之间的矛盾与算计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种手段第一百四十九章 临阵磨枪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没有看错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关键在于速度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三百二十四章 气质上的差别第一百四十一章 应对第四十章 偷鸡不成蚀了老本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火再起第二百二十章 争吵第三百二十七章 绝对不能离开这里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战汤原(6)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没有那么大胃口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二百八十六章 职责与使命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国人的算盘第253章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第三十六章 重点放在北平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选择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团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价注定是要付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杨震的坚持第六十三章 日军参谋的习惯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四十一章 发现目标第六十一章 处置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窝孵蛋(2)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强的评价第六十一章 处置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强买强卖一次第三百六十四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种技术保障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国境第三百六十九章 战略调整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辽外围争夺战(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广武第二百一十七章 这是什么武器?第十九章 计划 (4)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战之初第一百零七章 余波中的余波第三百六十章 误解第三十七章 郁闷的手冢仲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尝不是一种幸运?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从心的日军第三百四十二章 粮食的问题第一百三十三章 辉煌的开端(1)第二百四十二章 损失惨重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样的坦克战第七十九章 糜烂的战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撑到了第十九章 绝对不能恋战第四十三章 补给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岩少将的悲歌(4)第三百二十章 过于保守的日本人第三百三十章 谈话之不择手段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缜的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