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别无选择

想到这些年教育上的投入和非议,杨震有些感慨的道:“我们以全国一隅之地,为我们这个国家培养了现在七成多的理工科大学生。整个理工科的大学生,包括本科和专科在内,是关内大学现有学生数量的十几倍。人家多大的地盘,多少的人口,我们才多大的面积?”

“这每年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之下,东北人民政府从未没有拖欠过一分钱的教育经费。可以说东北现在是勒紧裤腰带,为全国在培养人才。我们现在做这么多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我们今天的所遭受的,永远不会在我们下一代身上再出现吗?”

“政府做了这么多,做到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人能够做到的地步。现在只是让一部分的学生,暂时放弃他们喜欢的东西。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国家发展做出一些贡献,这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有收获就必然要有牺牲,既然他们处在这个时代,那么这个牺牲对于他们来说别无选择。”

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杨震,这个男人却是始终搞不明白,眼前的这个年轻军人,究竟是什么身份。杨震此时身上只穿了一身军便装,没有携带军衔等标志。让他实在摸不清楚,这个对整个东北政府政策掌握这么透彻的人,究竟是做什么的。

并不清楚杨震真正身份的他,不知道眼下整个东北解放区的所有教育政策、法规,从九年义务教育制的推行,到高中毕业生的计划统筹分配。从各个综合大学与专科学院建立,到财政投入的比例。都是眼前这个比他年长不了几岁的军人,一手制定并强力推行的。

在保证教育经费投入这一点上,是杨震的逆鳞所在,至少在东北没有人敢去触碰。就算每年都在上涨教育经费和支出,给东北解放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在教育投入上也没有缺少过一分钱。

这些东西如果此刻站在他面前的,这个推行人还不清楚的话。恐怕也没人能够解释清楚,东北在教育投入上如此巨大,还采取如此一个在所有人看起来,都有些荒诞不经,甚至是有些不近人情的计划上学方式的原因。

当他带着疑惑问起杨震身份的时候,杨震笑了笑道:“我具体是做什么的,你不久之后会知道的。现在暂时还不方便告诉你,要是什么都知道了,咱们可就不会谈的这么轻松了。有些事情知道的太多了,只能让我们失去了原本想要的本意了。”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还是会有机会在见面的,也许还有机会在一起工作。到那个时候,你会清楚我究竟是什么人的。至于现在,我就是你在这漫漫旅途之中,无意之中结识的一个新朋友。”

虽说杨震没有告知他自己的真正身份,不过这个人倒也是豁达的人,杨震这么一说也就闭口不问。一路上两个人谈笑风生,倒是谈的热烈的紧。直到火车抵达哈尔滨城西一个小站,两个人才结束谈话。

考虑到上车时候发生的风波,杨震还是决定不在哈尔滨车站下车。到时候又是搞的鸡犬不宁,恐怕很多人要指着自己背影骂娘的。搞不好看到自己这张还算年轻的脸,以为又是那个官二代在这里摆谱,这是会影响到民心走向的。

所以火车快要抵达哈尔滨的时候,他让人给军区司令部发电报,让他们到城西的一个小站来接自己。至于携带的通讯车等需要卸载的装备,等火车进入终点站,旅客全部下车之后,在转到哈尔滨车站货场卸车。

当杨震乘坐的列车,抵达他指定的那个实际上已经废弃小站时,袁芷若已经带着人等在那里。下了火车之后杨震也没有耽搁,立即让人安排一部吉普车,将这对自己半路上结识的夫妻,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看着这夫妻乘坐的吉普车自己离去的背影,杨震转过头来对身边的参谋道:“告诉政治部派人去《解放日报》查一下这个人,如果政审上没有什么问题,调到军区司令部工作。告诉他们,这个人是我要的。”

杨震的话音落下,一路上看着一号与这个人聊的风生水起的参谋,会意的将这件事情记下。在返回军区司令部后,立即向政治部做了汇报。知道是杨震亲点的人选,政治部的动作也很快。会同社会部和军区保卫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这个人内查外调一个一清二楚。

当一个月后这位还不知道列车上的一次谈话,就此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人,接到抗联总司令部的调令。在百般抗议无效的情况之下,只能穿上军装来到军区司令部报道。完成三个月的学习和保密训练,接手杨震秘书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当时与自己谈话的那个年轻人真正的身份。

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杨震究竟是谁的这位老兄,虽说被吓了一大跳,但总算心里素质过硬。他这才知道刚刚在报社工作上手,与军队从来没有过任何交集的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的接到调令穿上了军装,还是不许讨价还价的调令。

好在这位老兄也是豁达之人,虽说对自己莫名其妙,被强迫穿上了军装很是不满意。但发现自己服务的对象是自己相当钦佩,但以为已经无缘再见面的人之后倒也愉快的上任。只不过被改变了生活的人,可不单单是他一个。

身为杨震的秘书,也是杨震身边最亲近,而且掌握大量核心秘密的人之一,这安全性和保密性也一样受到相当的重视。他的妻子自然也不用在找工作,被直接安排进了军区子弟中学,家也搬进了军区司令部的宿舍。

这位曾经担任过教师、编辑,名字叫做刘洪波前通辽师道学校的教师,自此开始了与杨震长达十余年的配合。成为自袁芷若调离后,杨震历任秘书之中最满意的一个。直到五十年代,如果不是担心比自己仅小五岁的他,在自己身边工作十多年,这年龄也不小了。在继续待下去前途会受到影响,杨震还不舍得放他走人。

这一次虽说搞的有些疲劳了一些,但不仅就东北战场,在下一步的战略走向,有了一个明确的思路,以及有了一个决心。还路上不经意之间,为自己捡了一个合格秘书,这倒是出乎杨震的意料。

不过返回哈尔滨后的生活,也正像是杨震当初预料的一样。在返回东北之后繁重的工作,让他根本就沉不下心来考虑问题。他这边刚一返回军区司令部,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办公桌上已经就堆满了请示、报告。

看着堆满一桌子的报告,杨震摇了摇头,倒是盼望着自己路上捡到的那个合适秘书人选能够快点上任。这要是在这么下去,自己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别的问题。只不过杨震也知道,自己挑的那个人选,至少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不经过社会部与保卫部严密审查,这个人无论自己在相中,也不可能到自己身边工作。不仅社会部不会同意,就是自己也不会同意的。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掌握着大量核心的机密,要是放上一个不可靠的人,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犹豫了一下,杨震还是先拿起文件看了起来。好在刚刚完成了手头一部分工作的袁芷若,看到自己丈夫面对着满桌子的文件大摇其头。知道他对自己调离后,选拔来的秘书都不是很满意。也就没有急于离开,帮着他整理了一下文件。

满桌子的文件,让杨震一直看到半夜才大致全部过了一遍。看完这些文件之后,杨震的第一个考虑,就是该调整一下自己几位副司令员的分工了。这事无巨细,全部都推到自己这边,自己就算累死也搞不完。

自己在工作之中,是有些霸道了一些。哦,用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话来说,有些过于独裁了。可自己也不是死抓着所有的东西都不放吧,这些文件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东西,几位副司令员就完全可以处理的,现在怎么都堆在自己这里了?

放下手中的文件,杨震拿起电话想要将郭炳勋找过来。但是看看手表上的指针,已经指向了两点半,犹豫了一下还是将电话又放了回去。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杨震看着窗外已经开始见绿的树木,在转过头看着在沙发上已经睡过去的妻子,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当晚杨震与袁芷若没有返回自己的那个小窝,就在办公室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早,还没有等杨震去找郭炳勋,郭炳勋自己却来了。见到显得很疲惫的杨震,郭炳勋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口中的话咽了回去。

看着有些犹豫的郭炳勋,杨震皱了皱眉头道:“老郭,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咱们两个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正好,你不来找我,我还要找你去。关于下一步的战略考虑,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研究一下。”

杨震的话音落下,郭炳勋沉思了一下最终还是道:“老杨,有一件事情,你听了别激动。老彭,在上个月于军区总医院病逝了。因为当时战事正紧,考虑到你承受的压力,李政委还是决定这件事情暂时先不通知你。”

“导致老彭英年早逝的原因,还是他在伪满监狱内受刑时受的内伤。在美国这几年,虽说也请了几个医生治疗。但老彭的伤势实在太重了,再加上在日军细菌战基地,以及突围后的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其实到美国之后,就已经是基本上束手无策。”

“再加上老彭不舍得用拨给的经费治疗,在美国又舍不得吃一些营养品,甚至连一片药都不舍得吃,也影响了他的治疗。他把总部拨给他的治疗和营养费用,都买了一些科技书刊和实验设备运回了东北。”

“老彭这次之所以从美国回来,就是要死在自己的国家。实际上在回国的时候,他就已经要不行了。一路上全靠心中那口气,硬撑着才坚持返回北满的。勉强撑到哈尔滨的之后,就陷入了昏迷。”

“原本以为他能撑到战役结束你回来,可尽管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控制不住他胃内大出血。只可惜,老彭走的时候,我人虽在东北,却也没有来得及送他最后一程。咱们当年一个囚室内的战友,就剩下咱们两个人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调整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进(1)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群策山(6)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帜应该怎么树?第十一章 该死的情报部门第一百八十一章 归绥之战(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联队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远水救不了近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计时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个拳头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内外的差别第三百二十二章 温鸣剑的劝说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广武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251章 坦克劈入战第九章 无线电干扰飞机第六十三章 日军参谋的习惯第二百五十九章 态度坚决第三百零三章 软柿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谋划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场难啃的战斗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们说话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学问的第一十八章 杨震的算计第十三章 束手无策第261章 思念第三百六十四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第四百四十一章 国崎登不是傻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与难题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勋的建议第六十二章 秘营(1)第二十五章 行动(5)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陆作战准备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四百零六章 轰炸目标的选择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复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绥之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头落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国境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乱想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驹林的直觉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四百七十四章 这就是性格第五十章 关心则乱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军到了第一十六章 引诱对手犯错误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关门嘴子山第三十九章 总攻击令第一百五十一章 败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罗外道第五十九章 杨震的警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开山的心思第四百二十八章 发了疯的梅津大将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勋的秘密第二十六章 日军内部的分歧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之才的杜开山第一百章 那就是敌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袭(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慑手段第二百二十一章 顽强的日本海军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惊蛇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严厉的处罚第三百六十二章 时局如棋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们的脸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第三百八十四章 咱们也可以发笔战争财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来搅局的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四百三十四章 细菌战部队的覆灭第五十章 突然袭击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气炮弹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继财眼中的日军战略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七章 军婚保护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谦吉的最后疯狂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寿夫的野望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从自身找起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论飞机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门的情报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春生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墙的日军第二百零八章 各怀鬼胎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坟第一百一十七章 编筐窝篓全在收口第二百二十章 决定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惊喜还是惊吓?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震的怒气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一百三十五章 辉煌的开端(3)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三百四十九章 时机还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