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进

就在董遵诲率军清剿泽州乱兵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开封府皇宫中,也在举行着一场紧急的御前会议。范质、王溥、魏仁辅、韩通四个大佬全都在席,商议的对象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指挥使、淮南军节度使李重进!

韩通向坐在龙椅上昏昏欲睡的郭信行了一礼,然后对范质三人说道:“末将有确切消息,那李重进近期就可能起兵谋反!”

范质皱了下眉头,不由得压低声音说道:“消息可靠吗?”

韩通点了点头:“绝对可靠,前些日子李重进所部就在收拢防线,整顿兵马,只是因为粮草短缺,这才没有立即起兵。可是前几日,李重进以咱们大周的名义,向唐国索要大批钱粮。如今唐国已经向咱们称臣纳贡,面对李重进的使者,不敢轻慢,一面筹集粮草,一面派人向枢密院报信。现在我大周主力全都奔赴潞州,开封府甚是空虚,如果李重进现在起兵,危害甚大啊!!”

范质看了下王溥,对方却没有什么好主意,又把眼神盯向了魏仁辅。魏仁辅皱着眉头说道:“依我说,要不派人去安抚他一二,赐给他铁卷丹书,尽量拖延他起兵的时间!关键就在董帅,如果他能够迅速解决李筠所部,那李重进就会心有顾忌,不敢公然亮出反旗。”

众人纷纷点头,于是派遣六宅使陈思诲前去扬州,赐给李重进丹书铁劵。喻以朝廷旨意。许他与国同休!

陈思诲快马加鞭,很快赶赴扬州,将那丹书铁劵交给了李重进,李重进打开一看,上面只有四个大字:“永不相负!”他不由得有些犹豫,这时陈思诲又对李重进说道:“陛下和数位重臣都一起嘱托我,让我一定要在扬州看着将军收下这丹书铁劵。将军乃是陛下(郭信)的长兄,更应该忠于社稷,不要中了奸人的挑拨离间之计!”

这时李重进麾下第一谋士张崇诂说道:“将军,不要中了敌军的缓兵之计!现在李筠将军在潞州起兵。已经攻占了泽州,正在威逼天井关。朝廷派出董遵诲率领大军讨伐李筠,开封府中定然空虚,现在朝廷派人来安抚将军。正说明了群臣的不安。将军不如立即起兵,统御大军入京勤王。即便将军碍于兄弟情义,不愿意登上皇位,也可以做个辅政大臣,拨乱反正!”

陈思诲心中一惊,他来不及多想,便哈哈大笑,果然吸引了李重进的注意力。

李重进皱着眉头问道:“陈思诲,你笑什么?!”

陈思诲笑着说道:“将军,你的这位谋士所提的建议。实在是让人发笑。那李筠不过是三万老弱,哪用得着朝廷的数十万大军去平定?!现在朝廷军马正在开封府集结,将军如果非要自投罗网,那就请便!只是将军兵败之日,别埋怨我事前不加以说明!”

看着自信满满的陈思诲,李重进也有些犹豫。李筠麾下只有三万士兵,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朝廷最近对各地兵马进行整顿,确实也抽调了不少精兵劲卒。朝廷虽然向西北部派出大军,可是军队的数量却严加保密。李重进曾派出不少细作前往开封府,结果这些细作统统落网,一个也没有逃回来。

正在李重进犹豫的时候,有名士兵从屋外急匆匆跑进来,对李重进行了一礼。一边急喘气,一边大声说道:“朝廷派人快马送来邸报。董遵诲将军在碾子谷大败李筠,斩获甚多。李筠麾下大将儋珪狼狈逃窜,不知所望;李筠仅以身免,辎重全无!”

这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李重进连忙从那士兵手中接过邸报,仔细查看。他麾下的张崇诂、湛敬等人也连忙上前,盯紧了邸报上的信息。倒是陈思诲长松了一口气,差点儿瘫倒在地。

邸报上写的时间、地点、歼敌数量、缴获物资数量很是详细,尤其是上面还附着一副李筠所部被俘将官名单,应该做不得假!

李重进不由得苦笑一声,对陈思诲说道:“大人远来辛苦,请至驿馆休息,我这就写一封感恩的书信,不久就会派人送至开封府。”

陈思诲也知道李重进他们要偷偷商议对策,自己再强留下来,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反正有董遵诲的大胜在这里撑着,李重进也得有所顾忌。于是他欣然离开,去驿馆梳洗一番,这几日连续赶路,早就出了一身臭汗。

等到陈思诲走后,张崇诂长叹一声:“没想到又让那董遵诲立下功绩,这邸报上写得甚是详细,应该不是朝廷伪造,可惜啊可惜……”

李重进也长叹一声:“没想到这李筠居然如此不堪,枉费了我对他的期望!现在咱们该怎么办,大家都说说看。”

翟守珣上前说道:“将军,不管朝廷取得了何种胜利,他们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咱们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粮食,只要有粮,心中不慌!要不然一旦朝廷切断了咱们的粮草补给,咱们的军队就可能出现哗变!”

李重进叹息道:“唉,粮草,粮草!顾不得郭荣将我发配到这里,原来是看准了这一软肋!去金陵的使者有没有送回来消息,那李煜究竟给不给咱们粮草?”

翟守珣连连摇头,“唐国那些个大臣只是敷衍,就没有什么实际行动,现在使者还待在金陵,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好消息!只可惜咱们与唐国隔江对峙,要不然咱们早就起兵抢他们了!”

张崇诂皱着眉头说道:“将军,不能再犹豫了,如果让董遵诲继续取得大胜,并移师南下,咱们就算起兵也于事无补。微臣建议再次向唐国派出使者借粮,并许诺归还淮南之地!”

翟守珣大吃一惊,急忙说道:“你疯了吗?!咱们现在的根基都在这里,如果把淮南归还给唐国,咱们能去哪里?!”

“开封府!”张崇诂大声说道:“将军,只有给唐国一个不能拒绝的诱惑,才有希望与他们结盟,获得咱们紧缺的粮食物资。等咱们武装完毕,就可以北上开封府,夺取大周的政权。如果退一万步,咱们无力北上,也能凭借这些借来的粮草维系军队,让朝廷不敢对咱们下手!”

李重进来回走了几步,拿定了主意,大声说道:“你说的很对,马上派出信使,以淮南之地为质,向唐国借粮!只要唐国借给咱们粮食,大军北上之后,就会向他们归还淮南之地!同时马上向泽州、潞州方向派出细作,我要知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董遵诲还有多少力量,李筠是否还能吸引朝廷的主力?”

就在李重进迫切需要李筠的时候,董遵诲正在率人将李筠的骨灰装殓入盒,与烧得变了形的甲胄一起,置于棺木之中。

慕容延钊向董遵诲施了一礼,对他说道:“大帅,现在已经统计完毕,府中共有四十七人与李筠一同纵火自焚,他们的骨殖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全都用最好的棺木收敛,合葬!”

董遵诲点了点头,对众将说道:“虽然李筠被权势冲昏了头脑,但他也有自己的一份尊严,无论如何,也算是敢作敢当!而他这些部下也算是忠心,比起儋珪来,强上许多!”

见慕容延钊不解,石守信在旁边低声解释道:碾子谷大战结束后,儋珪单枪匹马杀出重围,纠结了千余溃兵,在泽州附近据险而守。但他觉得我军势大,又拉不下脸面投降,不但没有入城协防,反而抢劫了李筠在城外唯一的储粮基地,将李筠为数不多的粮草抢光。现在儋珪凭借那些个粮草,正在太行山中落草为寇。

慕容延钊听到此处,不由得说道:“当年李筠总说自己有儋珪枪,足以纵横天下。没想到他最最信任的将军,居然如此不堪,还不如这些个无名士兵懂得忠义二字!”

众人全都点头,董遵诲在一旁暗自高兴,这一次借助李筠的下场,对全军中层以上军官进行忠义教育,也算是取得了一丝成绩。这时王全斌上前禀告道:“将军,据俘获的乱兵供述,李筠的妾侍刘氏身怀六甲也在府中,但是尸首中并没有发现女性尸体,很可能潜逃到城中躲藏起来。”

董遵诲叹息一声:“一个弱女子,也算是可怜!李筠落个如此下场,就让他留份骨血在世吧!马全义,你身受数创,留在这里暂任泽州防御使,其余众将随我北上。传令下去,全军结束休整,继续北上,攻击潞州。”

众将纷纷听命,于是跟随董遵诲率领大军北上。这时北汉刘钧派出的援兵被折德庡所拦截,无力南下;而李守节得知父亲全军覆灭的消息后,也失去了分寸,惶惶不可终日。

数日之后,董遵诲率军来到潞州城下,承诺只要李守节率部弃械投降,就能既往不咎,保全性命。

此时李守节内无大将、外无援兵,军中士气更是低落至极,根本没有坚守的信心与勇气,思量片刻,竟束手投降。

幸好董遵诲比较讲求信誉,将李守节所部缴械之后,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屠杀。除了几个冥顽不灵的将军,其余全都既往不咎。李守节也被董遵诲临时任命为舜州团练使,带着父亲的骨灰,安心上任。

平定潞州之后,董遵诲留下必要的守备兵马,立即指挥军队南下,目标直指淮南!

第49章 大战城门洞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464章 决战碾子谷(下)第294章 李家庄之战(下)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385章 夜袭紫金山第273章 辽国剧变(下)第18章 父子密谈(下)第70章 浴血城头(三)第328章 空城计(下)第169章 挖沟筑墙254 谁为皇帝6第260章 劝降刘赟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407章 单挑床弩!第202章 将相失和(上)第211章 大政变(4)第402章 先灭水军先锋第467章 文臣不惜死,武将逃命忙第346章 攻克凤州第247章 打劫!(上)第264章 城头伏击战第399章 断人念想(上)第248章 打劫(下)第60章 告别与行军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318章 炮兵指挥使(中)第116章 浴血搏杀(4)第151章 驰援咸阳(上)第501章 劝降专业户丁德裕第338章 平边策第489章 背叛第325章 北上抗辽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88章 误食砒霜(下)第276章 漫长血夜(中)第467章 文臣不惜死,武将逃命忙第412章 较量(中)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316章 御营密谈(下)第435章 五千水军战辽兵(下)第364章 赵普来投第107章 争斗(下)第477章 风雨扬州城第240章 刘子陂大战(完)第67章 从贤侄到兔崽子第244章 义释百姓第465章 神兵突降第390章 中计入彀第506章 文治三事第318章 炮兵指挥使(中)第229章 占据滑州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169章 挖沟筑墙第85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310章 高平之战(完)第224章 田间地头第270章 大战长寿村(下)第54章 赵匡胤的出走(下)第432章 北疆巨变第397章 攻克浅滩第7章 云韶坊中话拔钉(上)第295章 雨落幽燕第163章 转战西关城第238章 刘子陂大战(6)第27章 行军途中第115章 浴血搏杀(3)第107章 争斗(下)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曹州兵变(中)第337章 全国海选第252章 谁为皇帝(4)第54章 赵匡胤的出走(下)第374章 刘仁瞻之殇第53章 赵匡胤的出走(中)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128章 西行平叛(4)第381章 放火?自焚!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276章 漫长血夜(中)第283章 贿赂皇帝郭威第394章 河上斩蛟龙第54章 赵匡胤的出走(下)第479章 好大一场火(下)第343章 断我粮草?第133章 侍卫亲军新儿郎(上)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386章 将帅失和第77章 化装入城第334章 断后(上)第391章 溃逃?反击!第333章 气死刘崇第424章 张彦卿的末路第205章 逼退辽军第151章 驰援咸阳(上)第64章 夜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