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董遵诲站在船头,诗兴大发,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有大把大把的诗词可以剽窃,而且他也有作诗词以纪念的资格。现在的董遵诲,作为皇帝的姐夫、殿前司点检、开国侯、知枢密院事,根本就不用他提点,就有许多人主动为他歌功颂德、做诗词以贺。

看着奔流向前的黄河浪涛,看着围拢在他身边、翘首以盼的将士们,董遵诲大声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还没等他说完这句话,众人就有些个腹诽:拜托,这里可是黄河,和长江有什么事啊?董遵诲的几个亲信将领更感觉自己要维护领导的威严,纷纷引导大家散去,免得董遵诲恼羞成怒、有失威望。石守信大声说道:“都散了,都散了,接下来我们要与董帅商讨南征之事,这可是机密!”

众人发出善意的笑声,全都离开。董遵诲哭笑不得,这《临江仙》可是明代杨慎所写,后世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这样的大杀器,怎么就没起作用呢?

慕容延钊如今与董遵诲的交情很好,就听他低声劝道:“大帅,写诗作词这样的文墨事,您作为全军统帅,即便有所欠缺,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大家习惯于舞刀弄枪,真要是一下子变成文绉绉的书呆子,还有些个不适应!”

石守信等人连连点头,对董遵诲表示同情与肯定,董遵诲无奈之下,也只有主动转移话题,向众人谈起了平定李筠之后的善后之事。

这时慕容延钊低声说道:“大帅,有这么一个事,我们在清点李筠的往来书信中发现,他曾经向赵国公李谷行贿五十万贯!”

董遵诲眉头一皱:“五十万贯?!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有没有确凿的证据!”

慕容延钊点了点头,“末将不但发现了李谷亲笔署名的收据,还发现了他与李筠的往来书信,信中对范公等人大力贬斥,对李筠却很是赞扬。而且李筠在起兵之前也曾与李谷进行过不少联络,相信李谷为李筠的起兵提供了不小的情报支持!大帅,要不要我安排人弹劾这李谷?”

董遵诲正要点头,却又摇了摇头。他对慕容延钊说道:“当年我随太祖(郭威)平定李守贞的叛乱,也曾缴获了李守贞与朝中众臣的往来文书,其中还有不少效忠的书信。当时为了平稳政局,太祖命人公开将这些书信付之一炬!”

慕容延钊低声说道:“现在朝廷的局势跟当时差不多,也需要稳定。那大帅的意思是隐匿不报,真便宜了李谷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董遵诲摇了摇头,“当年太祖将这些书信烧毁之前,曾经命我将那些个书信悄悄换了包装,所有书信太祖都曾亲自阅读,并根据当时的局势做了进一步处理。现在咱们虽然不能公开追究李谷的责任,却也能散播小道消息,影响李谷的选择!放心吧,范公知道如何处理此事。何况李大人如今也已经五十七岁,他肯定不愿意自己一辈子的清名毁于一旦,你放心就是!”

慕容延钊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后将那些个李谷结交李筠、密谋造反的证据交给了董遵诲。董遵诲立即命人将这些证据火速送往开封府,交给范质处理。不久,李谷就收到了誊写后的书信。当月,有着司空、门下侍郎、兼修国史差遣的李谷医治无效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范质等人对李谷非凡的一生做出了高度评价,号召朝廷上下继承李谷的遗志,为后周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处理完李谷之事后,石守信笑着说道:“大帅,有这么一个人,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印象?就是那中书舍人赵逢侍。”

董遵诲对他岂能没有印象,当日董遵诲决定领军出击,平定李筠的叛乱。众将全都宣誓跟随,众志成城,那中书舍人赵逢侍却觉得董遵诲有去无回,对朝廷的前途很是绝望。他当时为了不随董遵诲出征,居然自己从奔马上跳下来,故意扭伤了脚踝,然后以此为借口,请了长期病假,离开了董遵诲的大军。

董遵诲轻轻点头:“对他我倒是有些印象,怎么,又有他的什么消息?”

石守信撇了撇嘴,“这家伙忒无耻,听说朝廷大军顺利平叛的消息后,当天腿脚病情就有所好转,据说现在正在上蹦下跳,试图在潞州谋个有油水的好位置。”

董遵诲轻轻点头,对石守信说道:“我们一定要对这些个有进取心的官员们多加照顾,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朝廷的温暖。虽然赵逢侍其志可嘉,可他毕竟是腿脚有伤,不便外出做官。朝廷虽然很欢迎这些有志之士,但也不能不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我建议给那赵逢侍放个长假,只要他养好腿脚,就让他立即去潞州上任。”

石守信明白了董遵诲话里的意思,这样的投机者,这辈子的腿脚肯定好不了。朝廷相应官员一定会表彰他的急功近义,并耐心劝说他回家休养,直到……直到他去世。

董遵诲与众将商议完这些善后之事,又提起那李重进来。这些日子,大军斥候捕获了许多李重进派来的细作,恰好说明了这李重进居心叵测、其心可诛!

石守信诧异地问道:“大帅,咱们如今乘船返回开封府,虽然能让士兵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可是也失去了时间。要知道兵贵神速,咱们为啥不直接转道淮南呢?要是这李重进趁机作乱,淮南定将不保!”

董遵诲微微一笑,看着众将低声说道:“你们被李重进往日的战绩所蒙蔽,居然忘记了查看李重进所占地盘的特点,这才会被李重进吓倒!

淮南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刚刚爆发过饥荒的地方!李重进所部每日耗费的粮草物资都需要从各地向他调度,根本不能做到自给自足。李重进缺少粮草辎重,这是他必将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当年咱们跟随先帝征战淮南,当地的许多居民抛弃土地,前往江南躲避兵祸。在我军收复淮南之后,百姓们只有部分返回淮南,大多数依然滞留在江南。李重进就算是起兵,也缺少民众的支持,尤其是青年民众的支持,这是他必将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眼下陛下主政,我与范公等人执掌全局,这是先帝划定的权限,世人皆知。而李重进为了一己之私,起兵谋反,不过是想谋夺皇权。可他恰恰忘了,他麾下虽然有数万将士,可是主力部队却是朝廷派去的两万大军。而这两万大军的家眷妻儿都在朝廷腹地,岂能与那李重进一同谋反,害了家人的性命!这是他必将失败的第三个原因。

朝廷对于李重进不是没有防备,一方面掐紧了他的粮草供给,不给他屯粮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淮南军各部加以区分,对于李重进的嫡系部队加以整编、缩编。而且,朝廷还在淮南一带驻有相对独立的水军,这些水军的家眷都在开封府,他们对于朝廷很是忠心,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如果李筠起兵造反,水军就可以迅速封锁扬州与各地的联系,包括与南唐的联系!而李重进只重步兵和起兵,麾下没有成器的水军,这是他必将失败的第四个原因!

有了这四大因素,李重进不起兵则已,一旦起兵,必将失败,甚至没有李筠据险而守的有利条件!到时候朝廷大军一到,李重进所部就会土崩瓦解,被我军一鼓而平!”

众将全都为董遵诲的战略预见力而叹服,对董遵诲更是钦佩,这才明白为什么在平定李筠之乱后,董遵诲立即轻松下来的原因:如果李筠与李重进南北勾结,再加上皇帝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朝廷很容易陷入被动。到时候李筠登高一呼,凭借他的资历,一定有地方节度使来投机呼应。而现在朝廷兵马轻松平定了李筠的叛乱,威震四方,加上各地节度使刚刚轮岗履新,还没有切实掌握住各地兵权,无力反抗朝廷的大政,李重进即便起兵谋反,也不过是一地一城的叛乱,朝廷很容易加以平定。而且朝廷在淮河一线驻有相对独立、战斗力较强的水军,直属于枢密院管理,李重进即便动员整个淮南地区起兵谋反,也会在朝廷大军和水军的夹击下迅速失败!

明白了这些,众将也都对讨伐李重进的行动建立了极强的信心。数日后,董遵诲率军抵达开封府,不久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紧急会议。在会议中,董遵诲列举了李重进的这四大败因,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认同。

时任枢密副使的赵普更是进一步总结道:“李重进依仗江淮的有利地形,修缮扬州城防,采取守势。既无恩信,复伤士卒。外绝救援,内乏资粮,朝廷对其急攻急取,缓攻缓取,李重进必亡!”

七月一日,经范质、董遵诲等五人商议,皇帝郭信颁布诏书,任命中书令、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为平卢军节度使,移镇青州,克日即行!

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260章 劝降刘赟第67章 从贤侄到兔崽子第434章 五千水军战辽兵(上)第294章 李家庄之战(下)第315章 御营密谈(上)第221章 寻医问药第359章 瞄准皇帝,射击!第19章 义结金兰(上)第47章 城门争夺战(下)第373章 重创刘仁瞻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331章 殉国(下)第487章 匕首现第78章 酒楼巧遇(上)第305章 再战北汉(1)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97章 走镖(二)第471章 猛张飞第101章 曹州兵变(下)第487章 匕首现第320章 党进大战杨继业(上)第259章 奔袭刘赟(下)第48章 紧急救援第42章 小巷刺杀(下)第200章 郭威返京第82章 联想的力量!第493章 暗斗第194章 居于开封(下)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261章 郭威称帝(上)第427章 三碗酒!第118章 浴血搏杀(6)第391章 溃逃?反击!第424章 张彦卿的末路第82章 联想的力量!第176章 所向无敌(下)第238章 刘子陂大战(6)第158章 大战王景崇(5)第404章 斩将夺旗(上)第86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17章 父子密谈(上)第160章 大战王景崇(7)第101章 曹州兵变(下)第221章 寻医问药第442章 董遵诲大婚第74章 襄州巨变(下)第471章 猛张飞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117章 浴血搏杀(5)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258章 奔袭刘赟(中)第258章 奔袭刘赟(中)第100章 曹州兵变(中)第158章 大战王景崇(5)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32章 刘庆义入彀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118章 浴血搏杀(6)第23章 首次见面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309章 高平之战(3)第491章 内讧第430章 南唐事变(下)第209章 大政变(2)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39章 痛打赵匡胤(三)第360章 截流!?第106章 争斗(中)第166章 食君禄 不惜死(中)第288章 敷衍了事的夜袭(下)第351章 转行工程兵?!第52章 赵匡胤的出走(上)第225章 逐鹿撵虎!第392章 奋起追击第8章 云韶坊中话拔钉(下)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263章 增援晋州第108章 直入邺都(上)第322章 攻破晋阳城第74章 襄州巨变(下)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计(上)第302章 楼观道(下)第284章 发红包与抄家第169章 挖沟筑墙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175章 所向无敌(上)第459章 主帅间的较量第244章 义释百姓第212章 大政变(完)第211章 大政变(4)第269章 大战长寿村(中)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119章 浴血搏杀第155章 大战王景崇(2)第268章 大战长寿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