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杀鸡

早读后,学长陈葵找到傅云英,告诉她管干有事寻她,要她去藏经阁一趟。

“傅云,管干在藏经阁等你。”

傅云英想起那封信,取下自己的书袋交给身后的傅云启,“九哥,你先去斋堂吃饭,我一会儿就来。”

“你一个人?”

傅云启还记得昨晚的事,望一眼左右,压低声音说,“还是我陪你一起去吧。”

英姐这么小,他不放心。万一杜嘉贞趁她落单的时候欺负她怎么办?虽然他胆子小,但多个人起码声势壮一些,还可以帮英姐挡拳头。

“大白天的,谁能把我怎么样?”

傅云英不和他多废话,转身便走。

傅云启追了几步,眼睁睁看着她走远。手上提着抱着一大摞书,压得肩膀手臂酸痛,只好按她说的先去斋堂。

东斋前院,几个身材明显比旁人高壮的学生看到傅云英撇下傅云启,一个人往位于山谷的藏经阁去了,相视一笑,拔腿跟上去。

…………

学生们都去斋堂用饭了,通往藏经阁的长廊空荡荡的,庭院深处的竹林里隐隐约约传出刷刷的扫地声。

傅云英走着走着,忽然脚步一顿,低头抚平宽袖的皱褶。

余光扫到身后几个因为来不及躲闪而撞到一起的熟悉身影,她嘴角微翘,笑了一下,继续往前走。

绕过凉亭,走近月洞门,甬道两边栽种了许多低矮的橘树,肥厚油绿叶片间挂满红彤彤的橘子,像灯会上撑开的硕大伞盖吊着一盏盏小灯笼。

穿过橘林,眼前豁然开朗,一条清澈小溪蜿蜒而过,竹木掩映中一座雕梁画栋的四层阁楼渐渐展现在她眼前。

一个穿襕衫的青年男人站在台阶前,支使正办、副办和藏经阁的杂役把一张张长方桌、矮春凳搬到阁前的大广场上。

众人忙碌着,藏经阁几面槅扇全被取下来了,四面大敞,杂役们进进出出,广场很快摆满方桌春凳,小角落的地面上也铺了一层毡子,彼此之间只留下一条条窄窄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缝隙。

傅云英拾级而上,拱手朝管干致意。

管干正和正办说话,看到她,细细打量几眼,微笑道:“你就是傅云?”

刚才早读前明明见过,这会儿又来问她。傅云英扫一眼唯唯诺诺、眼神躲闪,额前隐隐冒出汗珠的正办,道:“正是晚辈。不知管干因何事唤我?”

“你写给山长的条规我看过了,很好。”管干道,“不过要所有学生前来晒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真让那帮臭小子全过来了,谁管得住他们?晒书可不仅仅只是把书搬出来摊开晾一晾那么简单,这晒有讲究,收也有讲究,没有章法的话,一天下来也晒不了几本书。”

藏经阁的藏书和世家私人藏书不同,重在收集和实用,所以并不追求版本,只要于书院有用就行,因此不如私人藏书稀罕。但即使如此,也不表示书院的藏书就不珍贵了。学生们毛手毛脚,没做过管理图书的事,管干怕让毫无经验的他们过来晒书导致最后乱上加乱。

现在藏经阁的书至少还有个大致的分类,等学生们一窝蜂涌进去把书搬出来再搬回去,只怕连基本的编目都会被打乱。

傅云英思忖片刻,答道:“晒书之事晚辈有一个建议,学长以及四堂堂长领头,按照书籍的四部分类,一堂负责一类,甲堂学生负责甲部经部,乙堂学生负责乙部史部,丙堂学生负责丙部子部,丁堂学生负责丁部集部。四部再往下分,经部有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史部有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十三类,子部有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一十四类,集部有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每堂学生们根据斋舍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十人,负责一小类。如此管理清晰,各司其职,事有专管,层次分明,不至于造成混乱,也不容易遗失东西。又因书院收藏的这四部中,经部、史部典籍最多,子部、集部最少,甲堂、乙堂的学生忙不过来,可将书院的杂役零散分至两堂不同小组中,杂役不认字,只需帮学生们传递书本就行。这样人手差不多能凑齐。”

她一口气说完,微微一笑,看到一旁的管干和正办都满脸惊异之色,四只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自己发怔,眼眸微垂,看着脚下的莲花纹青砖地,仿佛有些腼腆,“管干和正办、副办管理藏书阁多年,是真正的内行,晚辈只是外行看热闹,见识浅薄,想法粗陋,让管干见笑了。若晚辈的法子有可行之处,愿为藏书阁尽一份心力,若实在不堪,还请管干一笑置之。”

她说的东西并不复杂,稍微有学识的学子都懂。不是她故意卖弄,而是她看得出管干故意拿简单的事情来问她,分明有考验她的意图,所以她才长篇大论。

管干回过神,盯着她看了许久,点点头,忽然笑了,打趣道:“莫非你家中有长辈也曾当过书院管干不曾?”

傅家没有人当过管干,不过魏选廉和魏家几位少爷都曾短暂在馆阁任职。馆阁是朝廷藏书之所,看似只是个不起眼的藏书之地,实则是储备高级官员的地方,以前入馆阁是官员升迁的重要途径。魏家的藏书就是严格按照馆阁条规整理的。

认真说起来,傅云英真正整理图书的经验不多,上辈子帮哥哥们和崔南轩整理藏书,再就是这一世一次次不厌其烦打理傅云章那间和他本人外表极其不相称的书房。

经验少不要紧,反正书院的书不需要她亲自动手整理。她要做的就是先把办法提出来,具体实施步骤一步步完善,藏经阁这么大,库房堆积的新书那么多,先解决当务之急,再将新书登记入册,这么多人一起动手,总比管干和正办、副办领着一群不识字的杂役跟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要强。

…………

商量好流程,管干去北斋找山长姜伯春说明情况,末了,大咧咧道:“山长,我要找您借点东西。”

姜伯春问:“借什么?”

“借书院的学生!让他们脱了宽袍大袖衫,跟着我这个管干当几天搬书匠!”

姜伯春会意,看一眼窗外瓦蓝的晴空,捋须淡笑,“可。”

这样风轻云淡的好天气,学子们一起整理藏经阁的图书,说说笑笑,忙忙碌碌,既能让他们认识到藏书借阅的繁琐,学会珍惜藏书,还能在劳作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

“还有,藏经阁需要一名学生帮正办、副办分担书目编纂和登记造册的事,我看傅云对藏书管理知之甚详,不如就选他?”

见姜伯春犹豫,管干连忙加了一句,“不会耽误他的功课。”

傅云是新一届学子中教授们最喜欢的小官人,他哪敢把人家强扣在藏经阁料理杂务,实在是确实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罢,若傅云自己愿意,这事随你安排。”

…………

从藏经阁出来,傅云英飞快穿过橘林,径自往斋堂的方向走。

快到月洞门时,她似乎察觉到不对劲,迟疑了一下,抬起头,脚步陡然放慢。

眼前忽然一黑,七八个学生从橘林里钻了出来,手中抓了一只面口袋,往她头上盖下来。

事情发生得太快,几乎就在眨眼之间。

七八个人,十几只手从不同方向扯她的胳膊,按她的肩膀,捂她的嘴巴。

一人难敌四手,何况她面对的是一群准备已久、遽然暴起、人高马大、年纪大她好几岁的生员。

面口袋就要罩住她了。

她却没有露出慌乱之色,右手抓住离自己最近的生员,左手直接朝他脸上那双写满得意猖狂的眼睛招呼过去。

这是韩氏以前教她的,打架的时候明显悬殊太大时,专挑别人的弱点下手,不必心软,谁先动手谁活该。

韩氏没了丈夫,背后无人撑腰,敢抄起铁锹和卫所的男人厮打,靠的就是一股不怕死的泼辣劲。

傅云英既不像傅老大,也不像韩氏,韩氏曾笑言,她全身上下可能也就力气大这点随了傅老大。

她每天早上坚持练拳,不敢说自己身手利落,至少对付一个外强中干的酒囊饭袋还是绰绰有余的。当初在渡口被贼人劫持,她便是趁着贼人不备时突然大力挣脱,贼人以为她不过是个娇弱小娘子,根本没有防备她,让她找到一线生机。

和冷静凶悍的贼人相比,书生那点手段根本不值一提。

“啊!”没想到她被按住手脚时还能反抗,生员猝不及防之下,被她戳中双眼。

一声轻柔的,但是令人头皮发麻的擦声过后,被她戳中双眼的生员蓦地发出一声凄厉惨叫,松开紧紧攥着她衣袖的手,捂住自己的眼睛,踉跄着往后退,脚后跟碰到台阶,一屁、股摔在地上,疼得满地打滚,惨痛哭嚎,“我瞎了!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我瞎了!”

其他几个人僵住了。

他们还是半大少年,虽然常常合起伙来祸害其他学子,但顶多把别人提溜到角落里揍几顿,抢走别人的膏火钱,以欺辱别人为乐,还真不敢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眼睛受伤的学子仍在地上滚来滚去,儒巾早就不知滚到哪里去了,衣袍脏污一片,披头散发,嚎啕大哭,涌出的眼泪流经伤口,又是一阵刺痛,叫得愈发凄惨。

“谕如!”

他叫得实在太悲惨,绝对不是假装,傅云竟然下手这么阴毒,真的把他的眼睛戳瞎了!

生员们冷汗涔涔,又是惧又是怒,惊骇得说不出话来,哪里还顾得上傅云英,丢下面口袋,扑到地上惨叫的学子身边,“谕如,支持住,我们这就去请郎中!”

周谕如捂着双眼惨嚎,根本听不进旁人的劝慰,手指间溢出两道鲜红的血液。

黏稠的液体飞溅到脸上、身上,像毒蛇爬过皮肤,阴森可怖,生员们吓了一跳,甩开周谕如,手脚并用着爬开。

傅云英站在台阶前,听着周大郎一声更比一声尖利绝望的哭喊,眼帘微抬,扫一眼周围惊慌失措、浑身瑟瑟的生员们,淡淡一笑。

生员们惊惶万状,躲开她的眼神,不敢和她对视。

真是个疯子!他们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他却弄瞎周大郎的眼睛,他就不怕被抓去蹲大牢吗!出了这样的事,他们以后还怎么参加科举考试?

众人胆战心惊,无比后悔惹了这么一个不要命的煞神,看他年纪小,以为他好对付,哪想到阴沟里翻船,闹出人命了!

傅云英环顾一圈,轻启朱唇,“众位学兄,好玩吗?”

没人应声,只有周谕如的惨叫声回荡在橘林上空。

众人双手握拳,额前青筋暴起,牙关咬得咯咯响:一点都不好玩!

“你竟然还笑得出来?”

生员中的一人面色惨白,眼圈发红,“枉你还是入院考试的头名!心思竟然如此歹毒!你、你等着给周大郎赔命罢!”

他缓过劲来,压下心头惊恐,大踏步朝傅云英冲过来,大手一张,恍如鹰爪一样,猛地朝她抓过来。

“哈哈!”

“好玩好玩,我觉得好玩!”

“我也觉得好玩!”

寂静中,传出几声窃笑,橘林深处和月洞门后头跃出几个身影,七八个人钻出藏身的地方,叉腰往傅云英周围一站,将她护得严严实实的,抬起下巴,大笑道:“我们就是笑了,你想怎样?”

生员还没靠近傅云英,就被跳出来的袁三一把攥住手腕,咯咯几声关节响,剧痛袭来,他脸上五官皱在一起,神情痛苦,闷哼几声,栽倒在地。

“有本事一对一,专门干这种隐私之事,还有脸指责别人?哼,小人行径,和你们同窗读书,我羞死了!”

袁三一脚踢开躺在地上呻、吟的生员,拳头捏得咯吱作响,“来,谁不服,和我打一架!”

傅云启和其他几个学子哄然大笑。

忽然跳出一群不相干的人指着自己大骂,生员们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傅云的圈套!他早就知道他们跟着他!打发走傅云启只是做戏骗他们上当而已!

“傅云,周大郎的眼睛盲了,你要怎么赔他?”生员阴恻恻道,“没错,我们不对在先,可你下手就毁了周大郎的眼睛,你毒辣狠毒,简直不是人!”

傅云英恍若未闻,抬起手,指尖点一点周大郎的方向,“抬他去东斋广场。”

东斋广场就是晨读前她领着学生背诵书院院规的地方。

袁三和傅云启飞快答应一声,搓搓手,抓起周大郎。

“你们要做什么?!”生员们胆寒,“放下他!”

袁三翻个白眼,冷哼一声,轻轻松松抓起和他差不多高的周大郎,往肩膀上一摔,扛猪肉似的,“走咯!”

一伙人簇拥着毫发无伤的傅云英,扬长而去。

…………

“先生!先生!傅云把周大郎的眼睛弄盲了!”

生员们跟着追到东斋,连滚带爬跑进课堂,扑到正对着教簿喃喃自语的副讲吴同鹤脚下,大哭道,“傅云那厮阴险狠毒,只因一时口角,竟然生生毁了周大郎的双目!可怜周大郎寒窗多年,终于入院读书,却遭了这样的辣手,后半辈子都毁了……”

生员们一路哭着奔过来求救,路上的学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紧紧跟在他们后面,这会儿终于听清楚他们在哭嚎什么,面面相觑。

一片哗然。

吴同鹤大惊,“果真?周大郎在何处?请了郎中不曾?傅云呢?”

生员还不及回答,一个学子冲进课堂,收不住动作,撞翻门口几张桌椅后,才将将站稳,上气不接下气,道:“先生,您快出来看看!”

…………

广场月台前,“嘭”的一声,袁三将周大郎摔在地上。

周大郎瘫软成一团,显然正忍受着极大的痛苦。

刚吃过早饭返回东斋的学生们哗啦一下围了过来,月台前密不透风。

一片吵嚷声中,生员们推开几个看热闹的学子,拉着吴同鹤上前,泣道:“先生,你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周大郎的!”

看到周大郎脸颊上的血迹,吴同鹤愕然,心道不好,几步冲到周大郎身边,蹲下,痛惜道:“傅云,果真是你下的手?同窗之间以和睦为贵,你怎能伤人?”

周围的学子先是一阵寂静,然后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一样嗡嗡炸出轰鸣。

学子们目瞪口呆,一脸不可置信,视线转向站在周大郎旁边的傅云英。

各种各样的目光,鄙夷的,蔑视的,惊疑不定的,畏惧的,痛恨的,幸灾乐祸的……

“告官府!一定要告官府!”

“让他给周大郎赔命!”

“太狠毒了……”

……

咒骂声此起彼伏。

傅云英不语,抬起头,扫一眼众人。

目光清澈而无畏。

面对她坦然的目光,在生员们的鼓动下不停叫嚣着立即扭送她去官府的学子们没来由一阵心虚。

喊声慢慢停了下来。

人群里,一个曾找傅云英探讨过问题的学子小声说,“傅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一定是周大郎他们陷害的……”

他的声音在发抖,但旁人还是听清他说什么了。

“对,傅云不会害人的!”

附和人越来越多,很快盖过刚才那一片整齐的叫骂声。

生员们挑事不成,睚眦目裂。

一双双眼睛望着自己,有的是愧疚,有的是怀疑,有的是同情,当然也有置身事外的冷漠。

这情形其实比想象中的好多了,不必她开口就有人为她说话,说明她的好心没白费。

傅云英慢慢收回视线,低头俯视脚下的周大郎,一字字道:“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是江城书院的院规,也是天下所有书院的院规,周谕如,你身为书院学子,可有将学规熟记在心?晨读前,你对着刻有院规的石碑背诵出这几句话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她话音落下,无人敢吱声。

众人屏息凝神,广场上鸦雀无声,连呼吸声也仿佛消失了。

“拿来。”

傅云英突然道。

“在这!”

傅云启响亮地应一声,从袖子里掏出一只葫芦水壶。

傅云英接过水壶,扒开塞子,对着周大郎的脸倒出一注清透水线。

水珠倾泻而下,周大郎哇哇大叫起来。

吴同鹤到底是师长,心思转得快,震惊过后,摇头失笑,伸手拉开周大郎捂在脸上的手。

随着葫芦里的水一点点浇在周大郎脸上,那些触目惊心的血迹转瞬变淡,黏稠的胶状物一块块冲散,露出一双瞪如铜铃、血红血红的眼睛。

“我、我没瞎?”周大郎呆了一呆,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继而狂喜,“我没瞎!”

生员们再料不到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张大嘴巴,久久回不过神。

傅云英垂目道:“只是一枚熏眼睛的丸药罢了,不会伤到你一丝一毫。我年纪小,你们八个人一下子冲过来,我打不过你们,心里害怕,只能用这种法子拖延时间,等别人来救我。”

周大郎器量狭窄,入院不久,喜欢用拳头说话的名声已经传开了,他又年长于傅云英,加上傅云英俊秀无双,气度出众,而且一直是个无私帮助同窗、品德高尚的好学友,光听她说话众人就不由自主信了她,不必周大郎再开口狡辩,大家基本上能把事情的大概猜得八九不离十。

袁三早就忍耐不住了,刚才生员们挑拨其他学子叫嚣着把傅云捉去送官,他气得差点蹦起来,这会儿头一个笑出声:“哈哈,你们这是咎由自取!想欺负我们老大,先回去长长脑子!一脑壳浆糊!”

傅云启眉头皱了一下,“老大”这个称呼是怎么回事?他没有多想,跟着袁三一起冷笑,“云哥是书院这一届新生最小的,你们这多人欺负他一个,恬不知耻!”

“对,不要脸!”

……

叫骂声汇集成一道声浪,如潮水般涌向广场中心。

被众人指着鼻子骂得周大郎此刻心有余悸,根本管不了其他,摸着完好的双目喃喃:“我没瞎,没瞎……”

刚才帮他的几个学子被同窗们骂得面红耳赤,趁别人不注意,正打算偷偷溜走,却被身边人扣下了。

“别走啊,刚才不是说要告官府吗?”

几人又羞又气,张口结舌。

“今天我有防备,所以你们没能抓住我。”

傅云英抬头,一个一个指出人群里刚才和周大郎一伙的另外几人,“你们仗着自己年长几岁,欺辱弱小,为非作歹,就不羞耻吗?你们有没有想过,或许哪一次你们失手,可能真的不小心毁掉同窗中哪个人的双目,害他一辈子生活在痛苦黑暗中?牙齿还有咬着唇舌的时候,何况同窗之间?偶有口角纷争,本属常事,能开解的,大家笑笑便过去了。不能开解的,也有其他法子解决。何至于毒打同窗?”

几人避开她的眼神,恨不能把脑袋缩进脖子里去。

傅云英接着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之前,先要学会做人,你们连修身都做不到,将来如何齐家治国,如何为官,如何辅佐君王治理一方?”

一人咬咬牙,反驳道:“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们?难道你就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谁敢自夸说自己是君子?一旦这么说了,以后必定遭同窗耻笑,因为只要有一点点瑕疵,就会被旁人口诛笔伐。

傅云英瞥反驳的人一眼,轻笑一声,“我虽然不是君子,但自问不曾有害人之心,做人坦坦荡荡,行得正坐得直,我能不能成为君子,没人晓得,但我和在场诸人……”她环视左右,说,“我们都可以确信,君子绝不是你们这样的。”

周围的人静了一静。

然后同时爆出一声附和:“对!”

第49章 离别第23章 长更第117章 春耕第7章 八宝茶第130章 密道第101章 太子第121章 驾崩第19章 激动的四叔第33章 兄妹第105章 任命第67章 催书第119章 肉麻第32章 说定第86章 对峙第128章 小惩第152章 (三)第103章 仇恨第54章 写信(捉虫)第86章 对峙第1章 素馅馒头第93章 解决第63章 打击第66章 杀鸡第167章 结局(六)(崔)第97章 选秀第66章 杀鸡第5章 羊肉大葱蒸饼第47章 起哄第60章 再见第98章 选中第127章 为难第67章 催书第147章 跑马第158章 (九)第36章 泥人第108章 试探第21章 拜师第37章 冤枉第107章 怀疑第149章 赔偿第25章 贵人第20章 借书第14章 糍糕第40章 故人第108章 试探第12章 烤红苕第22章 惊闻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捉虫)第56章 双陆第79章 坦白第121章 驾崩第2章 酱菜第42章 偷拿第103章 仇恨第21章 拜师第79章 坦白第133章 凉粉第90章 驿站第108章 试探第86章 对峙第146章 过年第145章 银荒第17章 上课第149章 赔偿第139章 并肩第89章 得救第31章 心事第27章 善后第134章 选择第31章 心事第96章 钟声第68章 旁听第62章 公布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00章 回京第41章 道理第148章 华人(捉虫)第71章 考课第37章 冤枉第57章 江城书院第90章 驿站第7章 八宝茶第49章 离别第78章 逃出第114章 回来第71章 考课第27章 善后第29章 建议第164章 结局(三)第22章 惊闻第82章 制艺手册第35章 高人第157章 (八)第59章 道歉第10章 松花皮蛋第97章 选秀第98章 选中第104章 杀良第91章 错过第134章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