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日落长河—(十)

樊哙终于要出场了。

实际上,这也是一位猛男,可我在讲这段故事时,为了让事情变的清晰一些、简单一些,所以哪件事情没闹的天翻地覆是不愿意着笔的。因此,很多人物亮相的机会并不多,冒泡次数很有限。但这么一来,对很多人不公平,例如这个樊哙同志。

记得小时候读漫画书,樊哙是上镜率比较高的一位仁兄,然而在我的这本书里很是对不起他,我应该向他致歉。

樊哙是刘邦的嫡系之一,早在刘邦混黑社会时,樊哙跟的就比较紧,出了不少力。在同时代的将领中,能和樊哙比身份的人没有几个,似乎只有那个叫卢绾的人稍占优势外,其余能和樊哙比肩的人并不多。况且樊哙还娶了吕雉的妹妹吕须,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的亲戚,他的这种身份,想不牛叉都难。

樊哙的确很牛叉。当然,他也是有资本牛叉的,因为这么多年来,他的确为刘家天下贡献了不少力量,刘邦所干的每件大事,几乎都有樊哙忙碌的身影,这真是难能可贵。

久而久之,让樊哙养成了一个习惯,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别人不敢办的事,他敢办。再后来,甚至让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每逢不好办的事情,大家就会撺掇樊哙出头,其余人跟在身后帮衬。而樊哙却一点也没觉得不妥,大有舍我其谁的感觉,咋咋呼呼地进去,咋咋呼呼地出来,进宫如同回家。

他虽然表现的很扎眼,但一直以来并没让刘邦生气,反而还挺喜欢。原因其实很简单,刘邦自己也不是一个消停的主,他比较爱热闹。

刘邦碰到规规矩矩、客客气气的家伙,就非常讨厌,比如儒生,还往他们帽子里撒尿。然而,却喜欢流里流气、满嘴脏话的主。但是,自从叔孙通捣鼓的礼仪下发后,群臣在刘邦的面前,如同老鼠见了猫,一个个夹着尾巴做人。这种局面,虽然让刘邦觉得自己很排场,可心里并不是太舒服。

唯一剩下一个异类,就是樊哙,虽然也按礼节办事,但还保留着曾有的本色,扯着嗓子说话,瞪着俩眼骂娘。樊哙的举止虽然有些出格,但让刘邦很欣赏,也很鼓励。刘邦的这种态度,让樊哙有些张狂,甚至一些举动还有些过火。

早在黥布刚开始造反时,恰逢刘邦生病,讨厌见人,整日把自己关在宫中,不见群臣。

黥布越闹越离谱,群臣越来越着急。刘邦睡的很惬意,而满朝文武急的一天到晚在宫门外踱方步,地砖踩烂无数,可就是没能进去。连周勃、灌婴这些硬角色都一筹莫展、望门叹气。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十几天。

就在大家万般无奈之时,有人开始给樊哙戴高帽了,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功夫,就把樊哙捧上了天。樊哙听的美滋滋、飘飘然,脑袋一热吼了声“跟我来”,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樊哙带队,其他人紧随,黑压压一片跑到了宫门口。门卫刚准备上前阻拦,早被樊哙一巴掌扇的眼冒金星,躺到了一边。

就这样,这群人冲了进去,一直跑到了刘邦的床前。纵观古代史,这种场面是不多见的,在开国帝王身上更是凤毛麟角,而刘邦就亲身体会了一次,真是值得庆幸。

身靠宦官,斜躺床上的刘邦见此情景也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些人还真够胆大,尤其这个樊哙,的确张狂。不过他忍住了,刘邦是一个很能隐忍的人,通常情况下,他都会以一个合适的姿态应对一些不太协调的局面。他是一个天生当皇帝的料。

樊哙等人奔到床前,跪了一地,嚎啕大哭,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刘邦业已作古。

哭完之后,樊哙说话了,他说的话还是很有水准的,真弄不明白这个粗人,骂人的水平会这么高。樊哙的话是这样说的,“陛下病重,群臣惶恐。然陛下不见群臣议国家大事,难道和这个宦官一起诀绝天下?难道陛下没见赵高篡权之事?”

樊哙这句话实际挺过火,他明目张胆地骂皇帝和宦官搞“玻璃”,如果是个普通人,肯定甩开膀子抡他一巴掌。如果你不信,大可到领导面前试试,要不挨顿打然后收拾包袱走人的话,那才是怪事。

然而,刘邦的反应却大出人意料——含笑而起。也就是说,刘邦还很高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收拾黥布的洪流中去了。

实际上,整个汉朝的皇帝们都好这一口,**佳丽三千,却仍不满足,还比较喜欢男宠。可能是刘邦开了这么个好头,文帝、景帝……一直到最后,几乎每位皇帝都要来这么一处,期间大有比刘邦还过分的。

由于我这部书的宗旨是弘扬正气的,对这些内容就不怎么刻意深究了。当然,随后一些帝王身上也会提到,但我绝不会对汉朝皇帝们这个重口味的喜好着意探讨。如果哪位心底比较阴暗的仁兄,喜欢此处环节,敬请自行翻阅史料或发挥想象。

也就是说,在当时,搞“玻璃”不是件丢人的事情,虽然没被拿上台面说事,但至少不是被批判的理论范畴之内。所以,樊哙的话虽然比较难听,但还是可以理解的。

那一次樊哙说的比较过火,而紧接着,他将说出更加过火的话。

“易储”风波再起,张良和叔孙通先后表演结束,最终的结果很不理想。现在的吕雉很着急,又一次把吕家人招进了宫商量对策,这一次樊哙成功参加。

你一言,我一语,最终也没商量个所以然。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樊哙说话了,“待宫车晏驾,必诛戚氏母子!”

好了,樊哙在这次“易储”事件中的工作就算做完了。

也许大家会很失望,以为樊哙会干出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吸引一下大家的眼球,然而不过就是这么一句话吗。的确,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要说在吕家这个小范围聚会上说这么一句话,也没什么大不了。可令樊哙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话由心生,樊哙的话说的很直白,可他的心里却很阴暗。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一个词来代替——谋逆。把他的话讲明白,就是刘如意如果当皇帝,那他就起来造反。刘邦还没死,樊哙就把刀子给掏出来了,的确有些张狂。

永远都要记住,绝对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只要敢说出一句过分的话,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原封不动,甚至会添油加醋地传到对手的耳朵里。可能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但迟早会兑现。当然,樊哙也为自己的这句话付出了些代价。

就在吕家人无奈地商量对策时,刘邦下诏群臣,搞个酒宴,要求太子刘盈、赵王刘如意参加。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吕雉等人,根本猜不透刘邦的想法,也不知道刘邦会下出什么样的棋。

就在万般无奈之下,吕雉灵光一现,她准备打出手中最后的一张王牌——“商山四皓”随太子与会。

这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可吕雉现在能想到的,也只有如此了。能说上话的人都说过了,能出力的人都出过力了,纵然如此,儿子刘盈的位置依然岌岌可危。现在,也只好让手中的这张王牌出马了。但吕雉的心中,并不清楚这一招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九节 群臣定主(六)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八节最后的日子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9章 争储——第五节 刘启的那些女人们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3章 乱世纷争—(六)第7章 烽烟再起—(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2章 覆灭—第十一节 吕氏败亡(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三节 贾谊论政(三)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二节戚姬的结局(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12章 覆灭—第五节 陈平的动作(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三节改正朔(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章 起点——(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九节 改正朔(六)第8章 红霞万里—(八)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七节 群臣定主(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一)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9章 争储——第十二节 伏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七节刘兴居的抉择(三)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二)第7章 烽烟再起—(四)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五节刘兴居的抉择(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四节 明争暗斗(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六)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五节 诸吕封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