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

害怕了的审食其慌忙进宫,把郦商的话原封不动地给吕雉复述了一遍。

看着紧张审食其,吕雉也陷入了沉思。的确,郦商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要说吕雉也并不是没有想到此举的危险,事实上她是做了一些准备的。但所有这些准备都基于一个前提——暗自做为、突然下手。然而现在这似乎已不是一件隐秘的事情了。既然郦商能听到消息,可以想象会有更多的人已在暗自准备。

“诛杀群臣”的确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下边跪着的那些人平时看起来都老老实实,谁知道会不会留有一手?

更何况,这件事情牵扯极广,那些必杀之人定会狗急跳墙,更可怕的是自己准备留下来的那些人也可能会跳出来反对。因为这种事情,最终结果揭晓之前,任何人都是热锅上的蚂蚁,谁都不敢确定自己是安全的。

吕雉已经不是“犹豫”两个字可以概括了,她现在简直是恐惧,她甚至想象到了群臣造反的场景。

吕雉不自觉地向审食其投去了一眼。审食其仰着那张煞白的脸,茫然地望着自己。吕雉清楚,眼前这个人已经被吓破了胆,如果硬着头皮继续搞,这个人已派不上大用场了。

吕雉盯着审食其,长长地吐了口气,冷峻的脸上流出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笑意,然后开口说话了,“传召!皇帝驾崩,大赦天下!”

刘邦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死,直到四月二十八日才得以大丧天下。在床上多躺了四天后,吕雉方为他准备棺材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随着大丧的诏令下发,笼罩在西汉王朝的阴云渐渐散开。这场由吕雉挑起来的风波,差点让刘邦辛辛苦苦开创的帝业毁于一旦。

不过事实证明,吕雉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她不仅仅会玩弄权术,更重要的是她能够审时度势,能够用合适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难题。

对群臣而言,一场灭顶之灾随着大丧的诏令而烟消云散,从今天开始,他们也真正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朝代。在这个新的朝代里,他们面临的也许是机会,也许是挑战,但更多的却是抉择。

无论他们将面临些什么,但有一点可以是肯定的。在过去的日子里,他们以打仗为主业,以身体强壮程度和消灭对手的数量来决定自己的身份地位;而从今天开始,他们需要换一种姿态应对眼前的局面。

事实证明,在朝堂的明争暗夺中,生存的难度系数并不比战场上小,甚至可以说是更大。这是一场淘汰赛,能笑道最后的,绝不能以身体强壮程度来确定,因为还需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商,另一个就是关系。

吕雉终于着手刘邦的后事了,就在举哀天下之时,一位仁兄终于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这位仁兄就是陈平。

陈平已经在路上跑了很多天,并不是我不想介绍他。关键是他出生的年代不是太好,既没飞机又没火车,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大马,况且柏油路还没顾得上修建,以至于让心急火燎的陈老兄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

不过还好,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如果陈平早几天回来,可能面临的困难会更大,因为刘邦正在装活着,吕雉也不会让他进去探望,甚至会让他早一点歇菜。应该说,陈平回来的挺是时候。

陈平刚到长安,刘邦的灵堂也刚好修缮完毕,不早不晚,正是时候。

他跌跌撞撞地跑进宫中,跪倒在刘邦的灵前,放声大哭。

不过陈平很清楚,哭是打动不了人的,尤其打动不了坐在一旁的吕雉,因此他准备说些话。陈平的话比较上路,可谓一针见血。

陈平一边哭一边说道:“陛下,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已把樊哙押解回京,可您怎么就走了?”

陈平的智商绝不是白给的,这句话看似说给躺在棺材板里的刘邦,而事实上却是在向吕雉表功。

吕家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吕雉甚至还上前宽慰了一句:“君劳,出休矣!”

按理说,陈平这个时候应该磕磕头,说一句节哀顺变,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如果陈平真的这么搞了,那他可能就真的完了。但陈仁兄不是一般人,他做事绝对是滴水不漏,“防患于未然”这句话他理解的还是比较透彻。

陈平规规矩矩地磕了磕头,然后又说话了,“臣愿意值守宫中,服侍太后和新君。”

陈平这句话是很有意思的,他现在跪到这里实际上算是一次违规行为,说的专业点就是“抗命”,不要忘了,在他回来之前是先得到一个诏令的,诏令的内容是“戍守荥阳”。

陈平没敢去荥阳,而马不停蹄地跑回了长安,这本身就是与人口舌的事情。如果不借着机会得到吕雉的首肯,他这份罪名迟早会被坐实的。

更重要的是,陈平很有自知之明,因为他有两个长项,一个是耍阴谋诡计,另一个就是贪污。

他第一个特长很得刘邦的赏识。但毕竟吕雉不同于刘邦,他和吕雉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情。更重要的是,这个特长本身就是招来杀身之祸的油头。从古至今栽在这一条上的人数不胜数。如果不趁此机会和吕雉套套近乎,那以后就不用再混了。

如果第一个特长比较危险的话,那他第二个特长就更加危险了。好像“贪污”这个词从来没被当做褒义词用过,无论哪个落马官员,都能很幸运地被扣上这顶帽子。

虽然在古代,贪污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就怕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拿出来做文章,你还别不信,这个罪名还真得屡试不爽,很多牛人就栽在这条大家心照不宣的罪名上来,的确难能可贵。

陈平很清楚,这些年来自己捞了不少钱,但也得罪不少人,如果自己拍拍屁股走人的话,相信前脚刚走,举报信一时三刻就会被送到吕雉的案前。

更夸张的是,这次还阴了樊哙一把,并把他捆的给粽子似得给拉了回来,虽然没砍掉他的脑袋,但那个二百五却一点也不承情。也就是说,待得樊哙回京,就是与他陈平撕破脸的日子。别人可以不在乎,但樊哙这个人,陈平不得不引起重视,因为他的老婆叫吕须。

陈平的心机真是太重了。

陈平跪在吕雉的面前,请求一次,吕雉没答应。那就接着跪,接着求,几次三番后,吕雉终于松口了。还拜他为郎中令,辅助新皇。

陈平留京,为他顺利躲过以后的明枪暗箭做足了准备。

十几天后,樊哙也坐着自己的专用囚车回京了。刚进长安,吕雉就下令打开囚笼,放出樊哙,并恢复他的爵位封邑。

樊哙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扯着嗓子把陈平全家问候个遍。还好,陈平已经做了些准备,这个滑头又一次安然过关。

实际上,在此时还有一些人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当然这几个人我们也是做过介绍的。

一个就是前边介绍过的卢绾,因为此时的他正勾着脑袋奔向了匈奴。

还有戚姬和刘如意,自从刘邦病重,戚姬就没能再临榻前,不是她不愿意去,而是没那个机会,因为她和刘邦之间隔着吕雉,那个女人成为她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对母子走到了命运的转角。

还有一个人就是审食其,这个并不算聪明的人,站到了舞台的中央,不过他的表演不能算出彩。

要说还有很多人的命运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不过在此时,这些人是顾不上考虑这些的。因为现在的重点工作是刘邦的大丧,还有新皇的登基。

事情进展比较顺利,刘邦驾崩两个月后,也就是公元前195年6月26日,刘盈继皇帝位,吕雉荣升皇太后。

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7章 烽烟再起—(一)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九节 群臣定主(六)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1章 起点——(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9章 日落长河—(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2章 覆灭—第十一节 吕氏败亡(四)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八节最后的日子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九节 天才陨落(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8章 红霞万里—(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四节 医之圣手(四)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19章 争储——第五节 刘启的那些女人们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1章 起点——(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九节 败亡(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九节好一根搅屎棍(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七)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七)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三节改正朔(十)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12章 覆灭—第十二节 吕氏败亡(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二节 冲动(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一节 开始吧第4章 军挺咸阳—(七)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3章 乱世纷争—(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一)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二节 伏笔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一节走上前台(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七节 改正朔(四)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12章 覆灭—第十二节 吕氏败亡(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5章 楚汉争锋—(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七节刘兴居的抉择(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三)第1章 起点——(四)第1章 起点——(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五节薄昭的结局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