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一节好一根搅屎棍七

汉军陆陆续续抵达了目的地。

前边提到过,刘恒为这一仗,先后派了四支大军北上,却有三个目的地。

有兴趣的话,可以翻开地图看看。

北地在长安西北,距离很近,这也是稽粥此次南下会选这条路的缘由了。

上郡在北地东北,离长安稍远。但相对北地而言,却如悬其头上的一把利刃;

陇西在北地西南,离长安最远,却像暗插在北地腹部的一把尖刀。

稽粥此次选择了离长安最近的路线——北地。距离近了,但弊端也相应多了。

因为这个地方几乎已深入汉朝腹地,若匈奴以闪电战高歌猛进的话,很快就能赶到长安,刘恒的布局将被搅乱。可一旦陷入僵局,身处北地将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若上郡一军挥师向西,一时三刻就能截了北退后路;陇西若有一军向东挺进,也将堵住他西溃路线。

况且,刘恒并不光在这两个地方做文章,因为魏速五万大军的目的地恰好就是北地。

魏速似乎是迎着稽粥去的。可他并没如此直接,因为他兜了个大圈,躲过稽粥的正面,经天水,过安定,闷着脑袋往稽粥的屁股后边钻。正因如此,这位老兄虽然距目的地最近,可真正进入战场的时间却比较靠后,别人已经打的热火朝天了,他还在路上跑步。

刘恒的意图真是太明显了。这是一个瓮中捉鳖的布局,说白了,他是要包稽粥的饺子。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

当然,为把这个布局做好,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少不了的——稽粥的正面。如果正面挡不住稽粥的脚步,上边所做的一切都是闲扯淡。

刘恒在稽粥的正面是投了大本钱的——张相如、董赫,率军二十万。

刘恒的布局的确挺好,但打仗,在很多时候打的是时间差。如果在汉军完成布局前,匈奴骑兵很不配合地南下长安,牵着汉军鼻子转两圈,这个布局也就很难凑效了。

然而,刘恒忙着布局时,稽粥正在回中宫搞“打砸抢”活动。稽粥自己为汉军“争取”了一些时间,真是难能可贵。

就在匈奴大军在回中宫惬意地烤火时,张相如、董赫二十万大军及时地抵达了彭阳。

由于匈奴人受生活习惯影响,当初攻下彭阳后,并没怎么设防,这让张相如轻轻松松地找到了个栖息地。汉朝二十万大军开进彭阳城后,稽粥继续南下的道路也基本上被堵死了。

这个消息让稽粥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刘恒的动员能力如此强劲,短时间内竟然能组织一支庞大军团。

稽粥是个不服输的人,虽然前期是突袭,但既然敢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跑来,就不怕打硬仗。因此,整顿人马,直指彭阳。

可稽粥这第二次光顾,就没以往那么顺利了。他打马跑到彭阳城外,张相如很不客气地用弓箭招呼了他一顿,把马背上的稽粥气的哇哇乱叫。

可城内的张相如却乐的大笑。手下二十万大军,稽粥却用十四万骑兵攻阵,他要不乐得开花才是怪事。说实话,他就怕稽粥不来彭阳,而在汉军四壁合围完成前,四处乱窜。现在你稽粥来了,正中下怀。

稽粥在城外攻打了两天,毫无结果。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身边的中行说讲话了。这个汉奸的花花肠子很多,给他的老祖宗们填了不少麻烦。

中行说的话是这样说的:“大单于何不示弱汉军,假装退却,诱敌出城而歼之。”

稽粥狞笑着看了中行说一眼,用马鞭指着他,冲身边的人说道:“就按他说的办!”

当日,匈奴大军退后二十里。

次日,再退二十里。

这个状态一连持续六七天。

匈奴人的举动让彭阳城内的张相如和董赫坐不住了。说白了他们这次就奔着挨打来的,如果稽粥现在撤出战场,扭头回家则罢了,但要是突然抽筋,绕道往长安跑,闯出祸来,刘恒肯定饶不了他姓张的和姓董的。

没办法,出去吧,就是送也的把稽粥送回他老家,不能让这位老兄再四处乱转了。

但这两个人并没有傻着脑袋倾巢而出,留张相如继续守城,董赫率军十万出城追击。

大军出城了,这是一次危险的举动。应该说,此举正中稽粥下怀。

幸运的是,董赫身边待了一个年轻人,名字叫程不识。

也许有人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可在汉朝,这个名字却和那个“李广”是并列的,甚至要排在“李广”之前。

就在董赫撩裤腿追击匈奴时,程不识站了出来:“将军勿急,可将大军分为四队,前后两军为步兵,徐徐前行;两翼之军为骑兵,左右护卫。若有变,亦可应之。末将愿率前军前往。”这句话,救了董赫的命。

董赫点了点头,按程不识的建议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阵型。在经典游戏“三国群英传中”有一个玄襄阵型,在游戏中,这个阵型很扯淡,玩家们通常不喜欢这个造型。然而在实战中,这却是一个挺不错的布阵方式。

就这么个阵型,与其说这是在追击匈奴,不如说是列队游行。你想,步兵在前提两条腿去和匈奴人的大马赛跑,想想都觉得是件很无厘头的事情。

然而这个无厘头的布局,决定了整个战役的局势,因为这是一个步步为营的打法,稽粥这次算是深有领教。

提着两腿走路汉军很快追上匈奴骑兵。当然,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他追上了匈奴人,而是他还没追出多远,匈奴人就主动扑了过来。

匈奴骑兵的确不是盖的,很快把最前边的程不识围在了中间。

这个局面,稽粥应该很快乐。而事实上,他也并没有高兴起来。因为他刚把程不识围起来,汉军后队也很快跟了过来,并不失时机地把一些匈奴人给围了起来。如果仅是如此也就罢了,关键是汉军两翼骑兵却在匈奴骑兵的屁股后边频繁骚扰。

你围我,我围你,汉匈两支大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搅合到了一起。更为关键的是,就在两支部队难舍难分之时,彭阳城内的张相如也不甘示弱,立即带队又在最外层设置了个包围圈。

骑兵若发动不起冲击,威力立马减半。这个景象,在白登之围时曾出现过。冒顿当初很是头疼的事,稽粥也适时地体会一把。

仗打到这种地步,稽粥这次旅游活动基本上可以收场了,因为刘恒这次派了四路大军,仅这第一路已让他头疼,其他三路若要赶来,说不定还真能包了他的饺子。

然而,稽粥不是孬种,咬着牙和汉军对阵了几天。当然,在这几天里,过的最难受的非程不识莫属,因为这位兄弟被围在正中央。。.。

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5章 楚汉争锋—(七)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一节 败亡(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五节 筹备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一)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4章 军挺咸阳—(四)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四节 改正朔(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四节 曹参拜相(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五节刘兴居的抉择(一)第7章 烽烟再起—(八)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三)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九节最后的日子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19章 争储——第十五节 开会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一节 医之圣手(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八)第3章 乱世纷争—(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八节审食其的尴尬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9章 争储——第十二节 伏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九节最后的日子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四节 明争暗斗(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九节 改正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