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

送走刘戊,刘濞放开嗓子在营帐里大喊大叫,把能想到的几个名字拉出来,反反复复的臭骂了一通。

的确够气人的,造反形势原本一片大好,可经那几个废材一阵瞎折腾,竟搞成了这么局面,真是始料不及的。如果再给刘濞一次机会,相信绝不会再有造反的念头。

骂完盟友,就轮到了梁王刘武。这家伙竟如此结实?硬抗了近一个月,害老子在冰天雪地里喝冷风,一点也不考虑大家的感受。

就在刘濞大发淫威时,田禄伯上前进言:“既然粮道受阻,大王何不绕过睢阳,奔袭荥阳?若荥阳一破,敖仓储粮则为我属,我军无忧矣。”

应该说,这是一条很不错的建议。

事实上,早在起兵前,有位姓桓的年轻将领就曾提议:所过城邑不必攻取,只需绕道西进,迅速占领洛阳,控制荥阳,以洛阳武库补充军需,取敖仓粮食以供军用;否则,大事危矣。

当时,老将们对此项建议嗤之以鼻,认为不夺城池太过傻帽,并且后路不稳。最终,大家把姓桓的嘲笑一番后,干脆利落地否决了这条建议。

而事情的走向却和姓桓的预料不谋而合。

陷入了僵持,吴楚大军是危险的。这一点,现在的刘濞深有体会。

田禄伯旧话重提,刘濞似乎会认真考虑一番。而这个人打肿脸充胖子,又一次暴露了他的本性——狂躁。

刘濞扭过头,瞪眼看了他一番。扯着嗓子说出了一句很能体现性格的话。“久围而不破。让天下人耻笑。放出话去,就说睢阳储量极丰,破之可食。”这句话很好理解:想吃饭,那得卖力攻城;要不然,就接着饿肚子。

田禄伯舔了舔嘴皮,把到口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只能说,刘濞太有才了,临到此时还不忘记忽悠人。粮路不稳本就很危险。现在他竟用以此鼓动大老伙,真算是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搞法。当然,很多人的确用过这个办法。只不过人家是投入战斗前主动用的,而刘濞是在军心将临涣散的境况下被迫用的。办法虽好,但时机不对,用此,只能是找死。

漂亮话说完了,给楚王刘戊的承诺还是需要兑现的。刘濞咧嘴坏笑了一下,冲侍从吼道:“给楚军送五车军粮;并告诉楚王,全力攻城!”

当侍从把粮草送过去后。刘戊一蹦多高。你娘的,敢忽悠老子。这么丁点粮食。哪够四五万人吃饭啊?熬个汤还差不多。夸张的是,竟然还给老子分派任务。

刘戊蹦完后,自己也很无奈。当初是自己主动求人家一起造反的,首倡这顶帽子自己完全有资格戴上。本以为刘濞实力雄厚,能闹出个所以然来,没想到搞到现在全都是忽悠人的把戏。就这点能耐,当初还大言不惭地讲:钱到处都是,花都花不完。

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现在想收手,似乎已没那个机会了。

楚军却不干了。不叫吃饱饭还让干活,哪有这等扯淡的安排?大家抛家弃小跟你混,不是饿肚子来了。因此,大伙很不满,当即就有人溜号;更有一些愣头青,竟然没头没脑地冲进了吴军大营,动手抢粮。

事情越闹越过火,刘濞也被搞的很被动。不得已,砍了几个人的脑袋,然后很不情愿地又给楚军送去一批粮食,这才勉强稳定了局势。

不管怎么说,赶紧攻城吧。再不攻城,可就真就要断粮了。

当天,刘濞挥动大军,开始了新一轮的挖城墙工作。

事实上,此时的梁军也绷到了极限。被围一个月,先不说兵力、粮草够不够用,仅军需消耗就让刘武受不了,连城内的石头都快被扔完了,刘濞竟没一点退兵的意思。因此,刘武一边组织抵抗,一边扯着嗓子骂周亚夫。

刘武这次也算是豁了出去,连卫队都给派了上去,他几乎成了十足的光杆。夸张的是,他本人不但要亲自上城头督战,甚至还得抄家伙干架。

仗打到这种地步,已临近分晓了。仅存的,就看谁更能坚持。

这一仗从早打到晚,从晚攻到早,打打停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整整两天一夜,双方都很忙。当晚霞掩去最后一丝残光,吴楚大军终于消停了。

当然,他们并没能进城,依然在城外喝风。应该说,他们很想进去,可刘武是个硬骨头,偏就不答应。一天到晚折腾,错过了好几个饭点,早就前心贴后背。夸张的是,刘濞有点不地道,鼓动大家干重体力活,却顿顿熬些稀汤凑合,这种待遇,任谁都受不了。久而久之,军中怨言四起。

应该说,此时的三个当事人都很绝望。

楚王刘戊是第一位。他的确应该绝望,楚军已少吃短喝地支架好几顿,再这样下去,自己这支部队得先行散伙。

刘濞也丧失了信心。远眺着眼前的这座城池,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何以会如此坚固?

城内的刘武也濒临抓狂。几年来攒下的家底,眼看就要被兜完了,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也得贴进去。

几乎所有人都陷入绝望时,刘濞又抽了一次筋。他决定放弃这座城池。

这也合情合理的想法。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粮草问题,要么退守吴楚,护好粮道,整军再战;要么西进荥阳,抢夺敖仓。简单点讲,哪里有粮食就去哪里闹,解了燃眉之急再说。

而刘濞却很有创意,纵观他的造反路数,怎么干扯淡他怎么来。

他的决定是这样的——率军北上,攻取昌邑。

不得不承认,他脑子有点灌水,这完全是在没事找抽。周亚夫拥兵十万,静等他来攻,已经等的快坐不住了。如果刘濞此时四处乱窜,也许真能搞出些花样,说不定会牵着周亚夫的鼻子走。而刘濞却自认为兵力雄厚,捏软柿子有些大材小用,偏要找个实力强劲的角色会会。

说白了,刘濞有些心急,迫切寻求决战,以期一战定乾坤。然而,他打错了主意。

最起码,此时是不适合决战的。原因很简单,自己缺粮。没了粮草,人数越多,负担越大。刘濞不腾出手来解决眼前这个难题,却甩掉刘武而去和周亚夫叫板。只能说,他太没认清自己,也太不了解人性。更重要的是,他也太小瞧周亚夫这个人了。

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一节 国丧(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2章 覆灭—第十一节 吕氏败亡(四)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一节刘恒进京(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一)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八)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二节 掌控朝局(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一节 医之圣手(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8章 红霞万里—(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9章 争储——第十二节 伏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二节 冲动(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12章 覆灭—第七节 吕雉驾崩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5章 楚汉争锋—(四)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七节刘兴居的抉择(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3章 乱世纷争—(五)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一节 医之圣手(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六节 明争暗斗(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8章 红霞万里—(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7章 烽烟再起—(四)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3章 乱世纷争—(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三节天才陨落(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六节 明争暗斗(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