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

一时间,朝廷告示贴遍了全国大街小巷。内容很长,但意思很简单:袁盎的死是羊胜、公孙诡背着梁王干的;这两个家伙很坏很孬种,梁王很无辜;朝廷定将二人绳之以法。

个别不地道的,甚至把告示贴到了梁王府的大门口。

有法律常识的人可能会疑惑。缉捕犯人通常是很隐秘的事情,可刘启人还没逮就搞的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实际上,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梁王犯没犯法,皇帝很清楚,梁王自己也很清楚。皇帝准备要办人情案,怎么着也得通知一下梁王,免得自己这位二杆子兄弟不明就里,一激动干出什么过火的事情。先通告再逮人,虽属下策却较为安全。

羊胜、公孙诡慌了神,这俩家伙做梦都没想到能有机会背这么大的一个黑锅。对视一番,两手一伸,没个主意。没办法,只好去求梁王帮忙了。

无头苍蝇似的跌跌撞撞奔进梁王府,“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展开脖子使出了最后一招——哭。一边磕头一边哭,亲爹死时都没苦这么痛,苦胆差点没把吐出来。

事实上,刘武目前也处于半晕厥状态。虽然朝廷文书里只说要逮捕这二人,可刘武心里却怵的很,因为到底犯没犯法,自己很清楚。朝廷既然能查到羊胜、公孙诡身上,自己的所作所为皇帝肯定已知晓。所以。刘武的心里一点也不比羊胜、公孙诡轻松。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还闹不明白皇帝这一招是准备干什么,是要放自己一马。还是在步步为营把自己逼上绝路。

刘武勾着脑袋想了一阵。当然,浆糊一样的脑袋根本想不出个所以然。不但把自己弄的更迷惑,反而越发气愤。

刘武看了看两个不争气的家伙,气不打一处来:你俩二货给我个骚主意,事情没办成,反把我拖下了水。

虽然恨的牙痒痒,可刘武还是不愿意把他俩交出去。当然。并非他们之间有多么深的感情,只恐二人被逮后会胡说八道。

最终。刘武铁青着脸开口了:住我宫里,我看谁敢进来抓人。

他这边刚安排停当,朝廷那边的缉捕队员就赶了过来。

这些人在梁国晃荡几天,连羊胜、公孙诡的一根毛都没找到。几经周折终于站到了刘武的面前。规规矩矩的行过礼,客客气气地说明来意。

刘武冷冷答道:本王也很久未见二人,你们如果找到了,还望告知我一声。

刘武这种胡搅蛮缠的精神让缉捕人员无可奈何,毕竟人家是皇帝的亲兄弟,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老几位根本惹得起。没办法,只好扭头回京向皇帝汇报。

最近一段时间。皇帝本就很恼火,现在梁王又这么个态度,可谓火上浇油。推桌子摔板凳。大发雷霆闹了一通,若不是碍于老娘的面子,刘武当即就能被列进缉捕名单。

总而言之,皇帝很生气,后果自然也很严重。

刘启举动就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多日连下诏令,缉捕羊胜、公孙诡。

字面意思似乎看不出什么出奇之处。但深究起来却很有意味。也就是说,刘启下了道一模一样的诏书。却派去了几波、十几波、甚至几十波人。具体多少波人我也不清楚,史料里没细说,不过有一句原话可以验证——“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解释起来就是很多人几乎结伴去了梁国,去宣读一份内容一模一样的诏书。

这么一来,该梁王刘武难受了。

这位老兄一连多天啥事不干,从早闹到晚,专接圣旨,内容还一模一样。夸张的是,饭也不让吃,一顿饭功夫就要被喊出去两三次;觉也睡不好,衣服穿了脱、脱了穿,搞的刘武焦头烂额。

最终,刘武抓狂了。一天到晚这样的闹法,他要不抓狂才是怪事,

当然,他也处于极度恐惧之中,唯恐哪一道圣旨会突然变了内容,把自己的名字也给添进去。因为他清楚,皇帝这次是要和他较真。

刘武挠了挠头,没办法,忙里抽闲,找来了几个人商量对策。

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除了摇头,谁也不愿意开口。就在一片沉默中,丞相轩丘豹站了出来,他准备说句话解决掉自己一直以来很讨厌的两个人。其实不用我讲,大家也清楚这两个人是谁——羊胜、公孙诡。

轩丘豹讨厌这两个人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这俩家伙太热衷于进步,一天到晚陪刘武取乐,久而久之,其他人都得靠边站,连轩丘豹这位梁国丞相也没多少话语权,日子过的窝憋。现在不趁机会为俩人下剂猛药,简直太对不起自己了。

轩丘豹的话是这样说的:内史韩安国多有奇谋,大王何不召见?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轩丘豹有意弄死羊胜、公孙诡,为什么不自己提出来呀,把韩安国扯出来什么意思?如果你真这样认为,说明太不了解政治。

政治这种事,只要不到万不得已,话是不会说绝的,因为变数太大,风险也高。很多时候,一句话可能还没弄死对手,却先把自己给摆平了。所以在很多时候,大家都要兜着圈说话,听起来似乎很平常,其中却大有深意,也暗藏利刃。

轩丘豹和韩安国有没有关系我不清楚,可他这句话却怎么听都觉得是在拉兄弟一把,因为韩老兄目前正在牢房里逮虱子呢。

但我个人认为,轩丘豹绝没这么好心,也没这么单纯,他只是想借用韩安国的嘴表达自己的意思罢了。理由很简单,韩安国吃了羊胜、公孙诡的大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把韩老兄放出来,不反咬两人一口才是怪事。

刘武也相当配合:我怎么把那个老家伙忘了?叫他来。

轩丘豹暗喜,却装作颇为作难:大王忘了?他还被关着呢。

刘武如梦初醒,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怎么还关着呢?快去请来。

受了几个月罪的韩安国终于可以露头了。()

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三节 掌控朝局(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一节 医之圣手(一)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一节刘恒进京(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五节刘兴居的抉择(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五节薄昭的结局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2章 覆灭—第十二节 吕氏败亡(五)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9章 日落长河—(九)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四节 改正朔(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五节薄昭的结局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二节 伏笔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1章 起点——(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四节 曹参拜相(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三节 掌控朝局(三)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12章 覆灭—第十七节 吕氏败亡(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5章 楚汉争锋—(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节 串谋(一)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三节改正朔(十)第5章 楚汉争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