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无为的技巧 (2)

伯昏无人是一位成道的师父。列子本身在稍后也成道了,这个故事是他还在追寻的时候所发生的。列子本身凭着他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师父,但这是他成道之前的故事。

列子展现……

想要展现的是无知头脑的一个。你为什么会想要展现?你为什么会想要人们来知道你?那个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你要将展现看成你生命中那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你要让人们认为你是非常重要的、不平凡的人物?因为你没有一个“自己”。你只有一个自我——它是“自己”的代替品。

自我是没有实质的,“自己”才是有实质的,但是关于这个你并不知道,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我”的感觉是没有办法生活的。没有“我”的感觉是很难生活的,这样的话,你要从哪一个中心来运作?你需要一个“我”,即使它是虚假的,它也会有所帮助。如果没有“我”,你将会解体!谁要来做那个整合的人,谁要来做你里面的发动者?谁要来整合你?你要从哪一个中心来运作?

除非你知道“自己”,否则你将必须带着一个自我来生活。自我意味着一个代替性的自己,一个虚假的自己;你不知道“自己”,所以你创造出一个你自己的“自己”,它是一个心理的创造。就如同你对其他虚假的东西一样,你必须去支持它,展现可以给你那个支持。

如果有人说你是一个很美的人,你就开始觉得你是很美的;如果没有人这样说,你将会很难觉得你是美的,你会开始怀疑、猜疑。如果你继续对一个很丑的人说“你很美”,那个丑将会从他的头脑消失,他将会开始感觉他是美的,因为头脑依靠别人的意见,它会搜集意见,然后依靠它们。

自我依靠人们对你怎么说,如果人们觉得你很好,自我就觉得很好;如果他们觉得不好,自我就觉得不好。如果他们不给你任何注意,那个支持就被抽回去了;如果有很多人注意你,他们会喂养你的自我,那就是为什么人们持续地要求很多注意。

甚至连一个小孩都会要求注意。他或许静静地在玩耍,但是当有客人来……母亲告诉那个小孩,当有客人来,他必须保持安静:“不要制造噪音,不要制造麻烦。”但是当客人来,那个小孩就一定会搞出一些什么,因为他也想要被注意。而且他要得更多,因为他正在累积自我,他的自我正在成长。他需要更多的食物,而大人却叫他要保持宁静,那是不可能的!他一定要做些什么,即使他必须伤害他自己,他或许会跌倒。伤害是可以被忍受的,但是一定要有别人来注意他,每一个人都必须注意,他必须变成注意的焦点!

有一次我待在一个人的家里,那里的小孩一定被告知,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不要制造任何麻烦,他必须保持安静,而且要很乖。但是小孩无法保持安静,他想要我的注意,所以他就开始制造噪音,在那里跑来跑去,丢东西。他母亲很生气,她告诉那个小孩很多次,训诫他:“听着,如果你继续这样做,我会打你。”但是他不听。最后她告诉那个小孩:“听着,你马上给我到那一张椅子上坐着!”

从那个姿势,那个小孩了解到:“现在他已经太过分了,她将会打他。”所以他就跑到椅子那里,坐在椅子上,瞪着他的母亲,说出了一句非常有意义的话:“好!我坐着,但那只是在外在,在内在我是站着的。”

从孩提时代到最后你要死的时候,你都一直在要求注意。当一个人要过世的时候,他头脑里面唯一的概念一直都是:“在我死后,人们会怎么想?有多少人会来跟我作最后的道别?报纸上会怎么刊登?有报纸会为我写社论吗?”这些就是人们的想法。从一开始到最后,我们都一直在注意别人怎么说,它一定是一个很深的需要。

注意是自我的食物,只有达到“自己”的人会抛弃那个需要。当你有一个你自己的中心,你就不需要要求别人的注意。那么你就可以单独生活,即使在群众之中,你也是单独的;即使在世界里,你也是单独的,你会在群众里活动,但你是单独的。

目前你没有办法单独。如果你现在到喜马拉雅山上,进入一座浓密的森林里,坐在一棵树下,你将会等待有人经过,至少有人能够携带信息给世界说你已经变成一个伟大的隐士。你会等待,你会常常睁大眼睛看——是不是有人来?因为你听过一些故事说,当某人抛弃了世界,整个世界就会来到他的脚边,但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人来——没有新闻记者,没有采访的人,也没有摄影师,什么人都没有!你无法到喜马拉雅山上。当那个被注意的需要消失了,不论你在哪里,你都是在喜马拉雅山上。

列子展现他射箭的技术……

为什么要展现?他仍然顾虑到自我,他仍然在找寻注意,他展现他的技术给伯昏无人看——伯昏无人是一位成道的师父,是一个非常老的人。那个故事里面说,当列子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快九十岁了,已经非常非常老了。为什么要特别展现给伯昏无人看?因为他是一位知名的师父,如果他说“是的,列子,你是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弓箭手”,它将会是一个很有能量的食物,一个人可以永永远远地靠它生活。

当他拉满弓的时候,他将一杯水放在他的手肘上,然后开始射。

甚至连一滴水都不可以从他手肘上装满水的杯子溢出来,而他就在这种情况下射箭!

第一只箭一射出去之后,第二只箭已经搭在弦上,然后没有间断地又射出第三只箭。在那个时候,他站着不动,就好像木头人一样。

这是多么伟大的技术,但是伯昏无人并没有被感动,因为当你想要展现的时候,你就错过了。想要展现的努力就表示你还没有达成“自己”,如果你还没有达成“自己”,你的外在可以像木头人一样地站着,但内在是跑动的——流向很多动机、和梦想。在外在你或许是不动的,但是内在有各种动作同时一起在进行,你跑向很多方向。你的外在可以变成一个木头人,但那并不是重点。

据说布克由曾经说过:他到他的师父那里,有两年的时间,他坐在他的师父面前,靠近他,就好像一个佛陀的大理石雕像一样。在第三年开始的时候,师父来,重重地敲了布克由一下,并且告诉他:“你这个傻瓜!我们在这里已经有一千零一尊佛陀的雕像,我们已经不需要更多了!”因为这个师父住在一座庙里,在那里已经有一千零一尊佛陀的雕像。他说:“那些就够了!你在这里干什么?”

雕像是不需要的,需要的是一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外表上静静地坐着是很容易的,那有什么困难呢?只需要一点点训练。我曾经看过一个人,在印度非常受到尊敬,他已经站着十年,甚至连睡觉都站着。他的脚变得很肿胀、很粗,以至于没有办法弯曲。人们非常尊敬他,但是当我去看他,他希望单独跟我见面,然后他问我:“请告诉我要如何静心,我的头脑非常混乱。”

就像雕像一样站了十年!——他没有坐,没有睡觉,但那个问题还是一样:要如何静心,内在要如何变得很宁静。外在是不动的,但是内在有很多动作,他们的内在或许比你的内在动得还厉害,因为你们的能量是分散的,身体的活动需要很多能量,但是一个站着不动的人,他的整个能量都会向内移到头脑里,因此他的内在变成发疯的,但是人们尊敬他,那变成了一种展示。自我被满足了,但是找不到“自己。”

伯昏无人说:“你射箭的技术不错,但这是有自我的射箭,而不是没有自我的射箭。”

这或许有一点困难,因为在禅宗里面,他们说射箭的技术只是开始,知道如何射箭只是开始,但是知道如何不射,好让那个箭自己射,那才算是知道终点。

试着去了解:当你在射箭的时候,有自我存在,有做者存在。而不射的艺术是什么?在那个当中箭还是会射出去,在那个当中箭还是会达到目标,但目标并不是重点。它或许甚至会错过目标,但那不是重点。重点是内在不应该有做者。那个源头才是重点。当你将一支箭放在弓上面,你不可以在那里,你必须好像不存在一样,完全成为空的,让那支箭自己射。内在没有做者,那么就不可能有自我。你跟那整个过程非常合一,没有分裂,你失去在它里面。那个行动和那个行动者并不是二,甚至连一点分别都没有,没有“我是做者,而这是我的行动”。它需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如果你不了解,它是很难达到的;如果你了解,那个可能性就产生了。

有一个德国的求道者,哈利格尔,他在日本跟随他的师父修了三年。他本身是一个弓箭手,当他到日本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弓箭手,而且是很完美的弓箭手,因为他百发百中,射箭对他来说完全没有问题。当他到日本的时候,他就像列子一样,已经是一个弓箭手。但是师父笑了,他说:“是的,你射箭的技术很好,但是关于不射的部分怎么样呢?”

哈利格尔说:“不射是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过。”

师父说:“那么我可以教你。”

过了三年,他的技术变得越来越好,目标变得越来越近,他变得非常完美,什么都不缺。他开始烦恼,因为……这是西方头脑的问题:东方看起来很神秘,不合逻辑,但东方却是有它的独到之处。他无法了解这个师父,他是一个疯子吗?……因为现在他已经变得非常完美了,师父已经找不出任何毛病,但他还是继续说:“不行!”这就是困难之所在——在面对生命的时候,东方和西方的方式之间的鸿沟就是困难之所在。师父继续说不行,继续拒绝。

哈利格尔开始觉得很挫折,他说:“但是缺点在哪里?请你指出缺点,我就可以学习如何超越它。”

师父说:“没有缺点,你就是缺点。你的箭术很完美,没有缺点,但那并不是要点。你就是缺点;当你在射箭的时候,你在那里,你太过于在那里了。那支箭会正中目标,那没有问题!但那并不是要点。为什么你要那么过分地在那里?为什么要展现?为什么要有那个自我?为什么你不能够只是射箭而不在那里?”

当然,哈利格尔继续争论:“一个人怎么能够不在那里而射箭?那么要由谁来射?”——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问话:那么要由谁来射?

师父一定会说:“看看我。”哈利格尔也感觉到他的师父具有一种不同的品质,但是那个品质很奥妙,他抓不到。有很多次他都可以感觉到它,当师父在射箭的时候,那个状态的确有所不同,就好像他变成了那支箭和那个弓,就好像师父已经不在那里,他是完全的“一”,一点都不分裂。

然后他开始问要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样,师父说:“这并不是一种技巧,你必须了解,你必须越来越融入那个了解,沉入它里面。”

三年过去了,哈利格尔才了解到这是不可能的。要不然就是这个人疯了,要不然就是要达到这个不射对西方人来讲是不可能的,我已经浪费了三年,现在该走了。

所以他就直接问师父,师父说:“好,你可以走。”

哈利格尔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份证书,载明我跟你学了三年?”

师父说:“不行,因为你什么都没有学到。你跟我在一起三年,但是你什么都没有学到。一切你所能够学到的,你都可以在德国学,不需要来到这里。”

当他要离开的时候,他跑去道别,师父正在教其他的门徒,在示范。当时是早晨,太阳正在升起,有小鸟在歌唱。这个时候哈利格尔已经不烦恼了,因为他已经决定了,一旦作了决定,烦恼就消失了,他已经变得不烦恼。这三年来,他的头脑都是紧张的——要如何达到?要如何满足这个疯子所设下的条件?但是现在已经没有烦恼了,他已经决定要离开了,他已经安排好了,到了晚上,他就要离开了,然后这一切的恶梦就可以被抛在脑后。他在等师父教完他的门徒,然后他就可以跟他道别,感谢他,然后离开。

所以他坐在一张长椅上,突然间他首度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他看着师父,师父正在拉弓,就好像他并没有走向师父,他突然发觉他自己站起来,离开椅子,走到师父那里,他从师父那里接下那个弓……然后箭离开了弓,师父说:“很好,你达到了!现在我可以给你证书。”

哈利格尔说:“是的,那一天我达到了,现在我已经知道那个差别。那一天有某件事自己发生了,我并不是那个射手,我根本就不在那里。我就只是坐在椅子上休息,一点紧张都没有,没有烦恼,也没有去想它,我处于一种漠不关心的状态。”

要记住这件事,因为你们现在也是碰到一个疯子。很难满足我的条件,几乎不可能,但它也是可能的。唯有当你做尽了一切你所能够做的事,当你来到了要说再见的点,当你来到了想要离开我的点,它才会发生。唯有当你来到了那个点,在那个点上你想:“放弃所有这些静心和每一样东西,这整个事情是一个恶梦。”事情才会发生在你身上,那个时候你是没有烦恼的,但是不要忘了来跟我道别,否则你可能会没有达成就离开。

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16章 问‘路’ (3)第12章 愤怒之美 (3)第26章 眼见方为实 (2)第3章 花雨满天 (1)第31章 回答的智慧 (3)第10章 愤怒之美 (1)第20章 生和死的奥秘 (3)第28章 眼见方为实 (4)第19章 生和死的奥秘 (2)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31章 回答的智慧 (3)第19章 生和死的奥秘 (2)第27章 眼见方为实 (3)第29章 回答的智慧 (1)第13章 愤怒之美 (4)第28章 眼见方为实 (4)第19章 生和死的奥秘 (2)第27章 眼见方为实 (3)第2章 原 序第32章 隐藏的真实 (1)第37章 道就在眼前 (1)第18章 生和死的奥秘 (1)第7章 静心的艺术 (2)第12章 愤怒之美 (3)第31章 回答的智慧 (3)第3章 花雨满天 (1)第43章 当空乃发生 (3)第11章 愤怒之美 (2)第20章 生和死的奥秘 (3)第15章 问‘路’ (2)第33章 隐藏的真实 (2)第2章 原 序第29章 回答的智慧 (1)第40章 道就在眼前 (4)第9章 静心的艺术 (4)第2章 原 序第19章 生和死的奥秘 (2)第20章 生和死的奥秘 (3)第24章 无为的技巧 (3)第43章 当空乃发生 (3)第9章 静心的艺术 (4)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20章 生和死的奥秘 (3)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22章 无为的技巧 (1)第32章 隐藏的真实 (1)第14章 问‘路’ (1)第14章 问‘路’ (1)第29章 回答的智慧 (1)第32章 隐藏的真实 (1)第43章 当空乃发生 (3)第5章 花雨满天 (3)第7章 静心的艺术 (2)第41章 当空乃发生 (1)第5章 花雨满天 (3)第37章 道就在眼前 (1)第22章 无为的技巧 (1)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41章 当空乃发生 (1)第6章 静心的艺术 (1)第3章 花雨满天 (1)第36章 隐藏的真实 (5)第4章 花雨满天 (2)第26章 眼见方为实 (2)第5章 花雨满天 (3)第1章 译者序第5章 花雨满天 (3)第17章 问‘路’ (4)第8章 静心的艺术 (3)第21章 生和死的奥秘 (4)第28章 眼见方为实 (4)第27章 眼见方为实 (3)第34章 隐藏的真实 (3)第39章 道就在眼前 (3)第26章 眼见方为实 (2)第14章 问‘路’ (1)第10章 愤怒之美 (1)第40章 道就在眼前 (4)第7章 静心的艺术 (2)第19章 生和死的奥秘 (2)第7章 静心的艺术 (2)第34章 隐藏的真实 (3)第11章 愤怒之美 (2)第29章 回答的智慧 (1)第22章 无为的技巧 (1)第41章 当空乃发生 (1)第32章 隐藏的真实 (1)第9章 静心的艺术 (4)第26章 眼见方为实 (2)第5章 花雨满天 (3)第2章 原 序第26章 眼见方为实 (2)第26章 眼见方为实 (2)第2章 原 序第28章 眼见方为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