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愚公移山赋

丘鸿渐

丘鸿渐,贝州(今河北清河县)人,丘绛之父。大历中检校司勋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凤翔府少尹。生平事迹略见《元和姓纂》卷五。存赋一篇。

此赋载《文苑英华》卷二九、《全唐文》卷六二一。《列子·汤问》载:太行、王屋之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聚室而谋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不听。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作此寓言的意思是说:一切事物,包括人们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都是相对的,愚公似愚而智,智叟似智而愚。但却具有鼓励人们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意义,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心,锲而不舍地做下去,任何事情都会成功的。1946年在延安作《愚公精神》的讲演,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帝国主义,一座叫封建主义……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选集》第三卷第1102页)丘鸿渐将此寓言故事改写成赋,其旨也同于《列子》。《列子》向被归入道家,唐人崇尚老庄之说,《列子》地位也很高,天宝元年列子被封为冲虚真人,即是证明。

止万物者艮[1],会万灵者人[2];艮为山以设险,人体道以通神。是知山之大,人之心亦大,故可以议其利害也。昔太行耸峙[3],王屋作固,千岩纠纷[4],万仞回互[5]。蓄冰霜而居夏凝结,连源流而飞泉积素。爰有谆谆愚叟[6],面兹林麓,怆彼居之湫隘,惩祁寒之惨毒[7]。激老氏之志[8],且欲移山;当算亥之年[9],宁忧就木[10]。乃言:“日月无私照也,山则蔽之;春夏无伏阴也[11],山则藏之。倾阻我比屋,拥隔我通逵[12]。我将拔本塞源,使无孑遗[13]。得则为功之美,否则为身之耻。终当贻厥孙谋,施于翼子[14]。”

于是协室而一乃心力,荷担而三夫杰起[15]。畚斫斯备[16],其功聿修,于涧于沼,爰始爰谋。一之日土垦石凿,二之日崩崖陨崿,三之日夷峰弥壑。云林摧以盖偃[17],火石迸而星落。尔其洞突堙塞,阴阳交错。飞禽走兽,魄褫气慑[18],而不复巢居穴托;王乔偓佺[19],低佪频蹙[20],而无所骖鸾驾鹤。山神操蛇闻之[21],乃壮其功,深其计,将惧不已,先谒于帝。命夸娥二子[22],发神威,振猛厉,始将怒目决眦[23],终欲飙举电逝。遂乃斡砀莽[24],挟崔嵬[25],下拔乎三泉,上冲乎九垓[26],突兀云动,磅礴天回[27],遽投雍朔而不复来[28]。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

倘若不收遗男之助[29],荷从智叟之辨[30],则居当困蒙,往必遇蹇[31],终为丈夫之浅。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理或相假,多歧在于亡羊[32],齐物同于指马[33]。我修词而忘倦,彼移山之不舍。君亦安知夫无成与有成,谅归功于大冶[34]。”

(《文苑英华》卷二九,中华书局影印本)

[1]艮(gèn):卦名,八卦之一。下艮上,山之象。《周易·艮》:“艮,止也。”

[2]万灵:《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3]太行:山名,在今河北与山西交界处。王屋:山名,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

[4]纠纷:此处义同“垒聚”。

[5]回互:互相遮蔽。

[6]谆谆:年老无力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十者,弗能久矣。”

[7]祁寒:大寒。《尚书·君牙》:“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

[8]老氏:《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列子》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大概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9]算亥:亥位于十二支的末位,“算亥”亦即计算到最后之意,谓生命即将终止。

[10]就木:入棺,指死亡。

[11]伏阴:指盛夏时出现的寒气。《左传·昭公四年》:“则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杜预注:“伏阴谓夏寒。”上述两句的意思是说:日月无私照,山却把阳光挡住了;春夏没有气候反常,山却经常使夏天寒冷。

[12]通逵:通达的大路。逵,大路。

[13]孑(jié)遗:残存,剩馀。《诗经·大雅·云汉》:“周馀黎民,靡有孑遗。”

[14]“贻厥”二句:《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郑玄笺:“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谓使行之也。”对《诗经》此二句的解说颇多歧义,此赋用此二句,当是将功业传留子孙,使子孙后代以受益之意。

[15]三夫:三人。

[16]畚(běn)斫(zhuó):筐和凿子。凿石运土的工具。

[17]盖偃:形容树木像车盖一样地倒下来。

[18]褫(chǐ):夺。魄褫即夺去魂魄。 www¤ттκan¤¢○

[19]王乔: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偓佺:《列仙传》卷上:“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

[20]低佪:徘徊。频蹙:皱眉。频通颦。

[21]操蛇:古代神话中的山神都手握着蛇。

[22]夸娥:神话中的大力神,或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夸父为同一人。

[23]决眦(zì):把眼眶睁裂。形容发力。眦,眼眶。

[24]斡(wò):运转。砀(dàng)莽:乱石杂草。

[25]崔嵬:此指大石。

[26]三泉:三重泉,指地下极深处。九垓:天空极高处,犹言九重天。

[27]突兀:高貌。磅礴:盛大广阔貌。

[28]雍朔:雍州和朔州。

[29]遗男:《列子·汤问》载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30]智叟:《列子·汤问》载:“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1]困蒙:困于蒙昧。蒙为卦名。《周易·蒙》:“困蒙,吝。”遇蹇:遇到艰难。蹇亦卦名。《周易·蹇》:“蹇,难也。”

[32]亡羊:《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3]指马:《庄子·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34]大冶:技术高超的冶炼者。词出《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此处指造物主。

此赋说:“多歧在于亡羊,齐物同于指马”,便是对《庄子》《列子》中的相对主义的阐发。又说:“君亦安知夫无成与有成,谅归功于大冶”,实际上承认造物主(即“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但此赋并未流于枯燥的说理,而是用赋的形式、赋的语言描写了愚公移山的整个过程。又在适当的地方发挥想象,如写愚公移山时:“飞禽走兽,魄褫气慑,而不复巢居穴托;王乔偓佺,低佪频蹙,而无所骖鸾驾鹤。”用以渲染移山时惊天动地的情景,便相当精彩。

(尹占华)

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赋第73章 幽怀赋并序第63章 反舌无声赋第92章 大明宫赋第6章 游北山赋并序(4)第91章 湖南观双柘枝舞赋第108章 勾践进西施赋第105章 春愁赋第21章 丽色赋第59章 墨池赋第37章 温汤御毬赋第6章 游北山赋并序(4)第3章 游北山赋并序(1)第100章 后雪赋第93章 渔父辞剑赋第105章 春愁赋第29章 驾幸温汤赋第77章 观兵部马射赋第13章 涧底寒松赋并序第18章 灵台赋(2)第1章 唐五代赋概述(1)第40章 纸鸢赋第92章 大明宫赋第107章 馆娃宫赋第86章 阿房宫赋第46章 含元殿赋并序(4)第76章 秋云似罗赋第76章 秋云似罗赋第38章 裴将军剑舞赋并序(1)第76章 秋云似罗赋第72章 囚山赋第24章 云中古城赋第62章 别知赋第70章 瓶赋第21章 丽色赋第82章 欹器赋并序第89章 虱赋第77章 观兵部马射赋第91章 湖南观双柘枝舞赋第7章 尘赋并序第13章 涧底寒松赋并序第62章 别知赋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赋第56章 出门赋第41章 天狗赋并序第2章 唐五代赋概述(2)第53章 渥洼马赋第7章 尘赋并序第21章 丽色赋第79章 华山赋并序第43章 含元殿赋并序(1)第35章 夜闻山寺钟赋第105章 春愁赋第61章 闵己赋第22章 江上愁心赋赠赵侍郎第42章 晴皋鹤唳赋第33章 大鹏赋并序第104章 桃花赋并序第44章 含元殿赋并序(2)第51章 愚公移山赋第105章 春愁赋第13章 涧底寒松赋并序第54章 伤望思台赋第9章 麦秋赋应制第27章 荔枝赋并序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赋第43章 含元殿赋并序(1)第44章 含元殿赋并序(2)第32章 奉和鹘赋并序第55章 蟋蟀鸣西堂赋第52章 林表吴岫微赋第76章 秋云似罗赋第16章 蟾蜍赋第9章 麦秋赋应制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赋第60章 蒙泉赋第87章 晚晴赋并序第94章 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第13章 涧底寒松赋并序第29章 驾幸温汤赋第66章 由鹿赋并序第73章 幽怀赋并序第51章 愚公移山赋第108章 勾践进西施赋第100章 后雪赋第56章 出门赋第13章 涧底寒松赋并序第77章 观兵部马射赋第88章 越裳献白雉赋第16章 蟾蜍赋第89章 虱赋第100章 后雪赋第10章 穷鱼赋并序第42章 晴皋鹤唳赋第18章 灵台赋(2)第44章 含元殿赋并序(2)第30章 吊轵道赋并序第94章 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