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

大院君听了李明峰的解释,心中虽然恼火,但是仍然耐着性子说道:“太师大人,东学党毕竟是一帮乱民,太师给他们提供武器,即便能让他们将法国人赶跑,但是将来这东学党恐怕尾大不掉啊。”

李明峰说道:“大院君所虑,十分在理。不过,大院君未免太过高估东学党了。想那几十万乱民,根本就是乌合之众,虽然看似势大,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那东学党头目崔时亨对东学党的掌控也十分有限,将来法国人被赶走,其内部必然会产生争端,到时候,大院君大人只需使用少许计谋,东学党还不是要归大院君所有吗?”

此刻的朝鲜东学党类似于后来的大清义和团,两者都是以反洋为目标的,并不是真的想造反。但是当政者却不这么看,现在的大院君担心,即便驱洋成功,东学党恐怕也会成为一个比洋人的侵犯还要大的问题。

所以李明峰希望大院君对东学党进行收编,这样大家才有共同的利益可言。到时候,东学党就会成为李明峰、大院君共同的势力,两人可以通过东学党来干涉朝政。不过,现在的大院君完全掌握着朝鲜政务,他可以直接控制朝廷,完全没必要假借他人之手来掌握朝政,所以老李需要说服大院君来支持东学党。

果然不出李明峰所料,听了李明峰的建议之后,大院君不以为然的说道:“朝鲜乃是我儿的江山,我要这东学党势力何用?”

李明峰笑着解释道:“大院君大人虽然是国王本生父,尊崇无比,但是国王毕竟是国王。如今国王陛下已经十六岁了,这朝鲜大政恐怕就要在三五年内移交给国王陛下了。国政交给陛下倒是无妨,但是我就怕这大政到时候会落到别人手中。”

大院君闻言,语气提高了几分:“朝鲜是我李家的朝鲜,何人胆敢染指?”

大院君也知道,他早晚都要把朝政交给自己的儿子,但是他并不甘心这样。要知道,大院君今年刚刚四十七岁,正是如日中天的年纪。此人又好大喜功,想要做一番事业,现在想让他放权,那是不可能的

幸好大院君知道,自己的儿子性格懦弱,不喜欢掌权,所以大院君心中也有自己的算计。即便三五年后李熙成年,出掌朝政,大院君也希望依靠自己特殊的身份依旧控制真正的大权。

李明峰也知道大院君的算计,不禁缓缓的说道:“虽然我入朝时间不久,但是以我近日观察,国王陛下性格沉稳,对政务不感兴趣。而王妃闵氏却对政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旦大政移交给国王陛下,恐怕不需多久,真正掌握政权的人就会变成闵妃到时候,安东金氏的故事就很有可能重现”

大院君闻言,脸色一变,李明峰此言正中他的软肋。

朝鲜外戚干政甚至已经成了惯例,数百年来,清州韩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相继掌权,其权力甚至盖过了王族。

就说最近百年权势最旺的安东金氏,其上代族长金左根身兼吏部、兵部、工部三大尚,总揽朝政,甚至连上代国王哲宗都是其一手册立的。大院君当时可是王族,但是仍然受到了金氏家族的欺凌,大院君年轻的时候和一帮破落户厮混,弄得和乞丐无异。所以大院君对外戚门阀向来没有好感。

上代国王哲宗在四年前去世之后,哲宗的妻子神贞王妃的本家丰壤赵氏趁金氏内乱之机,从外地找来一个破落王族的儿子来继承王位。这个破落王族当然就是如今的大院君李是应了,新国王就是高宗国王。

因为李是应毫无背景,所以丰壤赵氏才立他的儿子为王,最终丰壤赵氏和李是应联手,将安东金氏驱逐出了朝廷。神贞王妃依靠本家的力量,出来垂帘听政,当时大院君虽然为国王生父,但是地位仍然在神贞王妃之下,他这个摄政王也处于赵家的压制之下。

不过,李是应也非凡人,他替自己的儿子选择了闵妃为王妃,击破了赵氏的阴谋,在一年以前才最终逼迫神贞王妃交出政权,实现独掌大权的目的。

所以,外戚势力对大院君来说是心腹大患。大院君年幼的时候受到金氏压迫,即便他儿子当了国王,他也受到赵氏胁迫。所以,虽然他在一年前真正掌权了,但是大院君对外戚的防备却无时无刻都存在。

闵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参政愿望,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这对大院君来说,是个很大的威胁。数年之后,等到大院君将权力移交给国王李熙,闵妃完全可以依靠特殊地位,在朝廷内部安插自己家族的势力,到时候,安东金氏、丰壤赵氏的故事又要在骊兴闵氏身上重演。

大院君之所以选择闵氏做外戚,是因为大院君的母亲、妻子也都是闵氏。选择闵氏,大院君认为更可靠。但是现在看来,这点也可能是最大隐患

大院君的母亲、妻子也都健在,也就是国王的亲生母亲、奶奶也在人世。到时候,国王的奶奶、母亲、妻子都站在统一战线,支持闵氏掌权,大院君恐怕就会落到孤立无援的境地

想到这一点,大院君冷汗直冒。

看到大院君这个神态,李明峰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忍不住笑道:“所以我说吗,还是早做准备的好,别到时候措手不及的被闵氏夺了权”

大院君定了定神,沉吟片刻之后道:“但是我即便需要早做准备,也没有必要用东学党这帮乱民”

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272章 再见龚橙第292章 埃米尔第6章 城破第243章 洪宣娇第69章 新形势第21章 再遇秦诚第275章 水师学校第36章 再遇故人第71章 故人复东来第97章 回京第159章 投资和留学第256章 李昭寿和李秀成第247章 常胜军入城第292章 埃米尔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11章 自相残杀第81章 局势变化第343章 再见载垣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249章 遇刺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124章 小宫女第136章 困境第262章 乾清宫大宴第195章 婚庆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47章 攻营第30章 初会二相(上)第280章 刀客杨嘉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0章 启程第64章 景德镇之战(六)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221章 开城投降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88章 北巡木兰第85章 天子上谕第85章 天子上谕第162章 后膛枪第252章 擒获第92章 巴夏礼来信第240章 决战前夕(下)第40章 护关洋枪队第159章 投资和留学第118章 朝会第75章 英国首相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42章 淘汰品第265章 预谋裁军第63章 景德镇之战(五)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184章 营破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75章 英国首相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223章 安庆城外第104章 庐州战役(二)第289章 输血第99章 恭王府第291章 攻占迪化第72章 再会埃洛斯第253章 洪仁玕第106章 经略寿春第189章 诛杀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29章 授权谈判第314章 贝尔蒙多第161章 弗兰克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47章 攻营第241章 太平门第267章 来去自由第224章 重逢司马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20章 单方面屠杀第356章 江户城破第308章 热情的北京市民第140章 请罪第300章 围困喀什第175章 容闳来投第312章 李氏朝鲜第146章 围攻崇文门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142章 入宫第169章 毒计第142章 入宫第242章 夺门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52章 陈年旧事第261章 再见慈禧第162章 后膛枪第251章 女营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200章 飞速发展第32章 龚氏父子第255章 王爵封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