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东洋消息

大院君和李明峰经过商讨,最终都认同东学党应该被收编到体制内这个基本原则。目前东学党在民间影响力很大,如果要是想**,恐怕就会演变成全国性内战,大院君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李明峰说道:“东学党会在两个月内解除武装,其党徒也会回乡耕田种地,要是有人敢试图反抗,我常胜军一定会坚定的站在大院君这边。”

表态完毕,李明峰又满怀忧虑的说道:“但是目前朝鲜土地分配不平均,很多贫民没有土地耕种,我希望大院君能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否则这早晚也是个隐患。”

大院君李是应点了点头,深有感触的说道:“多谢太师大人提醒,这点我也知道,等局势稳定,我就会重新丈量土地,定会让耕者有其田。”

李明峰又道:“普通的东学党党徒还好处理,但是崔时亨等东学党高层,还是要以高官厚禄加以笼络。论公,他们确实有功于国,理当厚赏;论私,他们在朝中无亲无故,将来还不是大院君大人的嫡系人马吗。”

当然,李明峰有一层意思还没有说出来,如果大院君无法让崔时亨等人满意,那东学党恐怕也绝不会解散。东学党可不是软柿子,手中有人有枪,还有常胜军隐隐约约的支持,大院君对东学党也只能采取拉拢的方式来争取他们。

李是应沉声道:“太师大人放心,崔时亨此人念过些圣人文章,也算是个读人,我给他留了个吏曹判的位置。其麾下脑,也各有封赏。反正总不至于让他们心有怨怼便是了”

李明峰听了这话,不禁望了大院君一眼。

好家伙,老李也没料到李是应竟然这么大方,肯把吏曹判也就是吏部尚的位置拿出来给崔时亨。

感觉到李明峰在向自己望来,大院君露出神秘一笑,李明峰心中恍然,原来大院君还是被自己说服了。看来李是应现在也开始布局防止闵氏夺权了

崔时亨是底层上来的读人,心中对王室还算有那么些愚忠,因为底层百姓饱受门阀氏族的压迫,所以他最恨门阀氏族。李是应把崔时亨放到中央政权,相当于给闵氏的崛起制造了一个敌人。

崔时亨不是一般人,他靠着东学党的人脉和威望,完全可以拉起自己一股势力,即便是闵氏,也休想轻易将崔时亨代表的东学党势力瓦解。东学党依靠百姓的支持,依靠显赫的军功,依靠隐藏的军事实力,几乎就是朝鲜的湘军。

曾国藩在大清永远不会在政治斗争中失利,崔时亨也同样是这样,他也不会被政治斗争击败。所以,让崔时亨掌权,既可以妥善解决东学党问题,也可以为闵氏树立一个几乎不会被击败的敌人

李明峰和大院君这次谈的十分融洽,谈完东学党事务时候,两人又开始谈朝鲜新军的事情。

如今朝鲜精选了两万人马在平壤城外接受常胜军训练,据李明峰估计,再有三个月,这两万人马就可以粗通西洋火器了。但是要想培训出有经验的各级军官,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战火的洗礼。

不过,这不是老李关心的,老李只想把两万朝鲜兵当成炮灰用,各级军官完全可以让常胜军士兵担任。

李明峰获知朝廷动向之后,给远在新疆的陈星翰、广西的秦诚、华北的邱青林等人都了密函,布置行动。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老李还是留了一手,没有告诉他们生了什么,而是直接下达军事命令。

法国人退出汉城之后,大院君和国王李熙、闵妃等王室成员,还有朝鲜满朝文武数百人都返回了汉城。

法国人还算讲究,汉城虽然被他们控制了小半年,但是基本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城池完好无损,法国人甚至都没有进入朝鲜王宫。这总算给朝鲜人留了几分颜面,让大院君心情开阔不少。

国王回京,本来逃出王京的百姓也从各地纷纷赶了回来,总算是有了点太平盛世的样子了。李明峰收拢平壤附近的常胜军,也随朝鲜国王进了汉城,活跃在汉城附近的东学党也就地解散。崔时亨也不傻,他还是保留了几千最核心的精锐人马私藏在全罗道,以防变故。

不过,当李明峰刚刚随李熙一行进驻汉城之后的一周,东洋方面也有消息传来了。

1868年1月23日,同治七年十二月九日,东洋日本帝国给刚刚收复王京的朝鲜王国来公文,公文名称是《王政复古大号令》。

全文如下:德川内府奉还前所委任之大政及辞退将军职位二事今已断然获准。原自癸丑以来,遭蒙未曾有之国难,先帝频年为之所苦,扰虑之情当众庶所知。因此,圣意已决,实行王政复古,树立挽回国危之基。自此废除摄关、幕府等,先暂设总裁、议定、参与三职,使之处理万机。诸事应按神武创业之始,无缙绅、武士、堂上、地下之别,皆需尽力表至当之公议。圣意欲与天下同休戚。故望各自勉励,一扫历来骄惰之陋习,以尽忠报国之诚意努力奉公为要

后面还有具体的官职表,和几个重要事项的安排,其含义只有一个,就是向日本全国和周边各国宣布——日本天皇要收回权力也就是说,日本天皇要结束施行了七百多年的幕府统治

李明峰看到《王政复古大号令》之后,心中暗喜,事情的进展比老李的预计还要快些。老李心中暗想,看来老天爷还是很照顾自己的,这样一来,自己的计划成功率又会高上几分。

第262章 乾清宫大宴第72章 再会埃洛斯第125章 慈安第334章 东洋消息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6章 议和大臣第267章 来去自由第88章 北巡木兰第328章 惊变第241章 太平门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72章 再会埃洛斯第317章 政治挂帅第235章 诛妖五策第216章 反复第277章 到达嘉峪关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200章 飞速发展第356章 江户城破第346章 歇多万第252章 擒获第81章 局势变化第202章 末路第232章 群策群力第250章 圣库第235章 诛妖五策第46章 厮杀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84章 营破第103章 庐州战役(一)第97章 回京第33章 再会二相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9章 贪得无厌第49章 撤退第三百四十八章第48章 赴死第196章 意外 绝对是意外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266章 内部矛盾第290章 近代医学鼻祖第200章 飞速发展第264章 东北开禁第2章 留辫子的老头儿第4章 四国代表第254章 《资政新篇》第296章 挑拨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347章 法国军事顾问第279章 初战受挫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334章 东洋消息第28章 初入天津第6章 城破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87章 血战八里桥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27章 龚半伦第166章 大败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116章 充满变数的未来第279章 初战受挫第323章 劝降第79章 刑部第127章 破绽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172章 出宫第37章 故人惨事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89章 战前准备第269章 美国公使第186章 丧命第20章 启程第12章 大成国第142章 入宫第15章 逃命第322章 大院君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267章 来去自由第201章 河南战局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325章 内乱第33章 再会二相第27章 龚半伦第137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98章 暂居林家第24章 票号第159章 投资和留学第176章 小村谈判(上)第74章 出访欧洲第106章 经略寿春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15章 谁是谁非?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