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东洋消息

大院君和李明峰经过商讨,最终都认同东学党应该被收编到体制内这个基本原则。目前东学党在民间影响力很大,如果要是想**,恐怕就会演变成全国性内战,大院君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李明峰说道:“东学党会在两个月内解除武装,其党徒也会回乡耕田种地,要是有人敢试图反抗,我常胜军一定会坚定的站在大院君这边。”

表态完毕,李明峰又满怀忧虑的说道:“但是目前朝鲜土地分配不平均,很多贫民没有土地耕种,我希望大院君能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否则这早晚也是个隐患。”

大院君李是应点了点头,深有感触的说道:“多谢太师大人提醒,这点我也知道,等局势稳定,我就会重新丈量土地,定会让耕者有其田。”

李明峰又道:“普通的东学党党徒还好处理,但是崔时亨等东学党高层,还是要以高官厚禄加以笼络。论公,他们确实有功于国,理当厚赏;论私,他们在朝中无亲无故,将来还不是大院君大人的嫡系人马吗。”

当然,李明峰有一层意思还没有说出来,如果大院君无法让崔时亨等人满意,那东学党恐怕也绝不会解散。东学党可不是软柿子,手中有人有枪,还有常胜军隐隐约约的支持,大院君对东学党也只能采取拉拢的方式来争取他们。

李是应沉声道:“太师大人放心,崔时亨此人念过些圣人文章,也算是个读人,我给他留了个吏曹判的位置。其麾下脑,也各有封赏。反正总不至于让他们心有怨怼便是了”

李明峰听了这话,不禁望了大院君一眼。

好家伙,老李也没料到李是应竟然这么大方,肯把吏曹判也就是吏部尚的位置拿出来给崔时亨。

感觉到李明峰在向自己望来,大院君露出神秘一笑,李明峰心中恍然,原来大院君还是被自己说服了。看来李是应现在也开始布局防止闵氏夺权了

崔时亨是底层上来的读人,心中对王室还算有那么些愚忠,因为底层百姓饱受门阀氏族的压迫,所以他最恨门阀氏族。李是应把崔时亨放到中央政权,相当于给闵氏的崛起制造了一个敌人。

崔时亨不是一般人,他靠着东学党的人脉和威望,完全可以拉起自己一股势力,即便是闵氏,也休想轻易将崔时亨代表的东学党势力瓦解。东学党依靠百姓的支持,依靠显赫的军功,依靠隐藏的军事实力,几乎就是朝鲜的湘军。

曾国藩在大清永远不会在政治斗争中失利,崔时亨也同样是这样,他也不会被政治斗争击败。所以,让崔时亨掌权,既可以妥善解决东学党问题,也可以为闵氏树立一个几乎不会被击败的敌人

李明峰和大院君这次谈的十分融洽,谈完东学党事务时候,两人又开始谈朝鲜新军的事情。

如今朝鲜精选了两万人马在平壤城外接受常胜军训练,据李明峰估计,再有三个月,这两万人马就可以粗通西洋火器了。但是要想培训出有经验的各级军官,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战火的洗礼。

不过,这不是老李关心的,老李只想把两万朝鲜兵当成炮灰用,各级军官完全可以让常胜军士兵担任。

李明峰获知朝廷动向之后,给远在新疆的陈星翰、广西的秦诚、华北的邱青林等人都了密函,布置行动。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老李还是留了一手,没有告诉他们生了什么,而是直接下达军事命令。

法国人退出汉城之后,大院君和国王李熙、闵妃等王室成员,还有朝鲜满朝文武数百人都返回了汉城。

法国人还算讲究,汉城虽然被他们控制了小半年,但是基本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城池完好无损,法国人甚至都没有进入朝鲜王宫。这总算给朝鲜人留了几分颜面,让大院君心情开阔不少。

国王回京,本来逃出王京的百姓也从各地纷纷赶了回来,总算是有了点太平盛世的样子了。李明峰收拢平壤附近的常胜军,也随朝鲜国王进了汉城,活跃在汉城附近的东学党也就地解散。崔时亨也不傻,他还是保留了几千最核心的精锐人马私藏在全罗道,以防变故。

不过,当李明峰刚刚随李熙一行进驻汉城之后的一周,东洋方面也有消息传来了。

1868年1月23日,同治七年十二月九日,东洋日本帝国给刚刚收复王京的朝鲜王国来公文,公文名称是《王政复古大号令》。

全文如下:德川内府奉还前所委任之大政及辞退将军职位二事今已断然获准。原自癸丑以来,遭蒙未曾有之国难,先帝频年为之所苦,扰虑之情当众庶所知。因此,圣意已决,实行王政复古,树立挽回国危之基。自此废除摄关、幕府等,先暂设总裁、议定、参与三职,使之处理万机。诸事应按神武创业之始,无缙绅、武士、堂上、地下之别,皆需尽力表至当之公议。圣意欲与天下同休戚。故望各自勉励,一扫历来骄惰之陋习,以尽忠报国之诚意努力奉公为要

后面还有具体的官职表,和几个重要事项的安排,其含义只有一个,就是向日本全国和周边各国宣布——日本天皇要收回权力也就是说,日本天皇要结束施行了七百多年的幕府统治

李明峰看到《王政复古大号令》之后,心中暗喜,事情的进展比老李的预计还要快些。老李心中暗想,看来老天爷还是很照顾自己的,这样一来,自己的计划成功率又会高上几分。

第176章 小村谈判(上)第261章 再见慈禧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77章 小村谈判(下)第142章 入宫第37章 故人惨事第136章 困境第127章 破绽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346章 歇多万第219章 炮战和壕沟战第237章 密会第45章 抵达第190章 受降第231章 全才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229章 逃了!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25章 北上第35章 初临沪上第262章 乾清宫大宴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360章 俘虏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85章 天子上谕最终章中华帝国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38章 靠山归来第264章 东北开禁第11章 夜宴第295章 犯险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229章 逃了!第55章 池州密议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141章 回銮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288章 西征缘由第32章 龚氏父子第161章 弗兰克第186章 丧命第331章 朝鲜局势进展(中)第76章 密谈第343章 再见载垣第310章 朝堂暗斗(下)第133章 各路援军第91章 激辩第180章 苏天福第260章 袁家后事第315章 讨价还价第93章 激战圆明园第243章 洪宣娇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86章 通州之战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81章 再战第92章 巴夏礼来信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第261章 太师府第133章 各路援军第95章 礼部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28章 韦志俊的劝说第177章 小村谈判(下)第39章 毁约第129章 逃离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172章 出宫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306章 内宅第356章 江户城破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97章 麻烦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314章 贝尔蒙多第102章 上海纪事第152章 列强有多强第168章 再入钟粹宫第314章 贝尔蒙多第176章 小村谈判(上)第26章 议和大臣第195章 婚庆第233章 应对之策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26章 议和大臣第64章 景德镇之战(六)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242章 夺门第188章 投诚第208章 战第204章 围杀第337章 抵达神户第99章 恭王府第28章 初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