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日本国内局势

老李当年的四大亲兵邓鸿、丁藻林、傅禹、胡鹏如今都各自升迁了,邓鸿和傅禹是常胜军的高层统领,丁藻林负责管理海军学校,胡鹏管理情报组。李明峰如今身边的亲兵是刚提拔上来半年的新人。

说是新人,实际上也跟着老李打了七八年仗了,忠诚度绝对没有问题。新的亲兵统领都是江南人士,三个人分别叫周鼎、郑化龙、林伟贤。如今站在李明峰面前听候垂询的正是江苏人林伟贤。

“载垣参没参与鸟羽、伏见之战?”李明峰问道。

林伟贤恭恭敬敬的答道:“载垣共有两千多兵马,原本驻扎在江户城外。日本国王宣布王政复古之后,德川庆喜考虑到江户附近他的嫡系人马太少,所以连夜出城赶到京都。德川庆喜是从京都重整的兵马,这才和日本国王生战争。

德川庆喜离开江户之时,为了保密没有通知载垣。德川逃离江户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日本国王立刻派兵讨伐驻扎在城外的载垣。载垣促不及防之下,吃了败仗,带着不足五百兵马潜回京都,所以没有参与鸟羽、伏见之战。”

李明峰带着神秘的微笑道:“这老鬼倒是因祸得福,他要是参加了这场大战,恐怕他小命也难保住。”

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之后,李明峰又问道:“西方列强在日本都有什么动向?”

如今的世界,还是日不落帝国的世界,还是西方列强的世界。任何政变都要有西方的支持,否则很难成功,李明峰很关注西方那帮洋鬼子在王政复古问题上的态度。

林伟贤答道:“西方列强态度不明显,英、法、美本来有支持德川庆喜的意思,但是德川家的迅失败,可能会使西方列强转向。根据密报,实际上萨长方目前也正在频繁的接触西方列强的使者,企图拉拢西方列强。”

十四年前,日本在美**舰的威逼之下宣布开国,当时主政的正是德川幕府。德川幕府是最先体会到西方的船坚炮利的,所以积极支持和西方“亲善”。

德川幕府的“崇洋媚外”导致了武士阶层的极度不满,四大强藩萨摩藩、长洲藩、肥前藩、土佐藩纷纷谴责德川幕府的卖国行为。四大强藩积极主张排洋,逐渐的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在之后的几年里,萨摩藩和长洲藩和英法列强生了数次军事冲突,结果是无一例外的惨败而归,这让主张“攘夷”的武士阶层震撼不已。实际上,近年以来,意识到西方诸国是不可战胜的萨长联盟已经不再那么高调的宣布排洋了。

德川幕府面临的危机,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德川家积极和西方列强来往,四大强藩就以此为借口进攻的德川幕府。也正因为如此,英法美等国还是希望见到德川幕府的统治能继续下去。

不过,德川家的军队太不争气了,只一战就遭到惨败,元气大伤,这让西方列强感到惋惜。这个时候,萨摩藩、长洲藩的年轻武士们也趁机向西方列强示好,这就更让西方列强们举棋不定了。

支持德川家,但是德川家的军事力量已经处于劣势了,支持四强藩和天皇,却担心四强藩曾经的“攘夷”立场。

李明峰笑着说道:“他们举棋不定,我就帮他们催化一下”

说到这,李明峰毫不犹豫的下令道:“吩咐下去,各军抓紧整备,如今大院君已经在釜山准备了战舰三百条,足够运送我常胜军全军的了。两日之内我军就要出征”

“是”林伟贤应道。

李明峰对日本垂涎已久,如今日本内乱,老李要是不趁机捞一把好处那就不是咱们的老李了。

现在的日本还没进行工业化改革,国力很弱。日军虽然有一部分火器,但是数量稀少,而且日军还没有能够熟练的使用西方火器。最关键的是,日军总数较低,幕府方面如今能调动的军队只有两万多人,天皇方面的军队还不足四万。老李自认为,常胜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占有优势,此时正是侵日的好时机。

至于侵日的借口,更是简单。如今德川庆喜的幕府政权即将崩溃,老李只要能伸以援手,德川庆喜是绝对非常乐于出求救信的。

想到这,李明峰看着桌子上的《王政复古大号令》低声道:“更何况,那小天皇自己也给老子找了一个由头”

师出必须有名,哪怕是一个牵强的理由也需要有,这才能在政治上占据优势。明治天皇好大喜功,他在国内搞王政复古,竟然还给国外诏,这就落下了口实。

日本国主上千年来一直自称天皇,但是中原王朝却不承认其皇帝的地位,只给予其国王待遇。日本派来中国的使者也很明白事理,在中国的时候,遣唐使面见中国皇帝,他们都称日本国主为国王,自动降格。但是回国之后,他们却丝毫不提在华的“自动降级”的事情,反倒称中国皇帝也承认日本皇帝的地位。

反正中国皇帝和日本皇帝是不可能见面的,在封建时代,交往不算密切的两个国家的外交官在中间耍些小把戏也是无伤大雅的,有些明白其中关窍的人物也懒得扯开这层虚伪的客套。

这次的王政复古大诏令,是明治天皇颁布的。明治天皇在诏中,处处以皇帝自居,不但如此,在诏中,明治天皇还明显视朝鲜和琉球为日本属国。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生了,朝鲜也见怪不怪了,这次大院君在接到日本国之后,看到其中有“不合礼制”的话语之后就立刻让日本使者将国拿回去了。

这些事情,不较真还罢,但要是较起了真,还真是个大事情区区小国的国主,不但自称皇帝,还敢把大清属国当成自己的属国对待,这岂是小事?

就凭这个诏,李明峰就完全有借口可以征讨日本

第10章 心忧天下第145章 醉仙楼(下)第127章 破绽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74章 出访欧洲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27章 龚半伦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第118章 朝会第295章 犯险第347章 法国军事顾问第197章 麻烦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81章 初战(上)第102章 上海纪事第18章 再回林家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17章 避暑山庄第44章 请缨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62章 后膛枪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169章 毒计第4章 四国代表第21章 再遇秦诚第175章 容闳来投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33章 再会二相第12章 大成国第20章 启程第144章 醉仙楼(上)第37章 故人惨事第17章 霉运连连第343章 再见载垣第264章 东北开禁第86章 通州之战第27章 龚半伦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39章 毁约第313章 再遇弗兰克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97章 麻烦第24章 票号最终章中华帝国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271章 辽东半岛第362章 来使第322章 大院君第232章 群策群力第96章 贪财的龚半伦第181章 初战(上)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275章 水师学校第317章 政治挂帅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35章 初临沪上第334章 东洋消息第35章 初临沪上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229章 逃了!第246章 巷战第312章 李氏朝鲜第127章 破绽第209章 张皮梗 本领强!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40章 护关洋枪队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45章 抵达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283章 改变战略第310章 朝堂暗斗(下)第16章 林家父子第314章 贝尔蒙多第354章 江户城下第10章 心忧天下第230章 意外第54章 夜谈(下)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155章 保定第19章 家法第9章 贪得无厌第94章 入京第237章 密会第98章 暂居林家第80章 探监第125章 慈安第110章 刘铭传第153章 柏葰案第54章 夜谈(下)第72章 再会埃洛斯第16章 林家父子第38章 靠山归来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116章 充满变数的未来第102章 上海纪事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283章 改变战略第223章 安庆城外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