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陈年旧事

1856年,太平天国生了一件后来被称为‘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的事件——天京事变。由于东王的骄横,天王召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进京除杨。韦昌辉和秦日纲先到一步,这二人与东王有仇,进京之后,迅包围东王府,将杨秀清满门上下数千口全部砍杀。

天王洪秀全得知之后,下令让北王,燕王停止杀戮,免伤天国根本。北王,燕王害怕东王部署日后复仇,拒不执行天王命令,将已经缴械投降的东王麾下将领士卒全部格杀。

当时是东王负责天国全部军事,所以被除的‘东党’基本都是天平天国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事后计算,大约杀掉了太平军两万人。

天王得知事件已经恶化到如此地步,初始曾下旨谴责北王韦昌辉,不过此时北王,燕王已经控制了天京,洪秀全便将此事隐忍了下来,并未深究二人抗旨之罪。

十几天之后,翼王石达开返回天京,见到如此惨状,当即大怒,谴责北王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翼王,结果翼王提前得到消息,连夜偷跑,韦昌辉就将石达开全家杀死。

石达开跑到安庆,起兵要诛北王,向天王请命。韦昌辉是杀红了眼,得知石达开起兵的消息后,生恐天王将他交出,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带兵围攻天王府,想要诛杀天王洪秀全,取而代之。

太平天国以宗教立国,天王地位崇高无比,天王威信近乎于神。洪秀全一声令下,北王许多部署都不听北王指挥,回归天王麾下。经过两日厮杀,北王被诛杀,天王将韦昌辉的头颅送到安庆石达开处。其后,燕王秦日纲也被翼王诛杀。

北王死后,其党也多遭屠戮,但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韦昌辉的亲弟弟韦志俊。此时韦志俊正死守武昌,武昌是重镇,有了武昌,天平天国就相当于占了整个长江流域,半壁江山,丢了武昌,太平天国就困守东南。

由于洪秀全和石达开对韦昌辉的憎恨,导致对韦志俊也猜忌万分,洪秀全见到如此重镇被围,竟然不兵救援,最后韦志俊困守几个月之后,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只好撤退。

洪秀全听到韦志俊撤兵,竟然不顾自己不救援的事实,反倒怪罪韦志俊。幸亏石达开还算明事理,和李秀成一起保住了韦志俊的小命。

从此以后,韦志俊屡屡受到天王洪秀全猜忌,若不是韦志俊手握重兵,恐怕难逃一死。

这是天京方面的压力,另外就是地方上。在离池州不远处,就是赣东地区,此处是杨辅清的地盘,杨辅清乃是东王杨秀清的族弟,东王被北王灭了满门,杨辅清将这笔仇恨都记在了韦志俊的头上。

韦志俊知道哥哥欠了人家的,所以也尽力补救,但凡杨辅清在赣东和清妖对阵,韦志俊必定带军往援。但相反的是,杨辅清丝毫不领情,反倒处处设计想要弄死韦志俊,对韦志俊可谓是恨入骨髓。

前几日,韦志俊突然得到消息,洪秀全免了蒙得恩的中军主将,任命杨辅清继任为中军主将,韦志俊也要听命于他。

韦志俊思来想去,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他要被当作乱贼处死,胜利,洪秀全必定卸磨杀驴,不胜不败,两军作战,如果听命于杨辅清,那也是死路一条,所以,无论什么结局,他都必死无疑。

在困守武昌的时候,清军就多次劝降韦志俊,虽然当时他已经知道哥哥被诛,但他仍然拒绝投降。突围之后,本来忠心耿耿的他受到了太多的猜忌和不公正待遇,导致此时韦志俊心灰意冷,甚至可以说对太平天国怀有很多的怨恨,所以他打定主意投降清军。

在听众人介绍的过程中,李明峰注意观察众人的神色,觉虽然一部分将领对洪秀全和杨辅清愤恨不已,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并无激奋之色,甚至有几个还微微皱眉。看来,韦志俊投敌也并非得到所有将领的拥护。

李明峰听众人说完,沉思半天才说到:“不知韦将军可否与在下私下里谈谈?”

韦志俊大手一挥,朗声到:“有什么话就这么说就行我这些兄弟都是从武昌城里和我一起杀出来的,生死之交,无话不谈”

李明峰见状,无奈之下,只好直说到:“韦将军的意思在下已经明白,而且在下可以断定,韦将军绝对是诚心投降,绝非诈降。不过,人各有志,将军想要降清,可曾问过麾下众将?”

韦志俊听了这话,略带怒气的说:“李大人怎么说这话?我们兄弟一心,同进同退,我要归顺朝廷,众位兄弟难道还能和我对阵不成?”

韦志俊说完这话,几个将领迅站了起来,齐喝道:“兄弟一心同进同退”当然,有几个人仍然是面无表情的坐着没动。

这时,韦志俊也觉事情不对,阴个脸在打量着没表态的众人。

黄文金、刘官方、古隆贤、赖文鸿四人坐在那里冷汗直冒,心道,韦将军不能无视多年兄弟之情而灭口。

黄文金壮起胆子说到:“黄某得大人看重才有今天的地位,早就打定主意以死相报。如果战阵之上,大人遇险,黄某绝对舍身以救。不过,黄某乃是天国的将领,对天王的忠心绝不动摇。”

赖文鸿起身说道:“就一句话,大人要老赖这条命那就拿去,不过要想让老赖背叛天王,投降清妖,那是绝不可能”

李明峰见状,摇了摇头,走了出去,韦志俊需要点自由空间来解决内部问题。

第306章 内宅第106章 经略寿春第315章 讨价还价第186章 丧命第47章 攻营第53章 夜谈(上)第55章 池州密议第265章 预谋裁军第37章 故人惨事第74章 出访欧洲第84章 再遇额尔金第68章 各方觊觎第307章 启程赴京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283章 改变战略第246章 巷战第264章 东北开禁第275章 水师学校第76章 密谈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337章 抵达神户第190章 受降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116章 充满变数的未来第54章 夜谈(下)第169章 毒计第336章 日本国内局势第80章 探监第10章 心忧天下第301章 嚣张的沙俄将领第255章 王爵封滥第61章 景德镇之战(三)第210章 新的发展第251章 女营第56章 整编第125章 慈安第208章 战第1章 外国精神病患者第337章 抵达神户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5章 逃命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153章 柏葰案第256章 李昭寿和李秀成第73章 抵达欧洲第301章 嚣张的沙俄将领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27章 破绽第70章 改组第96章 贪财的龚半伦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262章 乾清宫大宴第23章 广州富商第106章 经略寿春第230章 意外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53章 夜谈(上)第162章 后膛枪第10章 心忧天下第5章 兵进广州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264章 东北开禁第307章 启程赴京第147章 廷辩第246章 巷战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钟粹宫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39章 覆灭第29章 授权谈判第83章 老熟人第310章 朝堂暗斗(下)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273章 劝降洪仁玕第29章 授权谈判第285章 中弹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29章 逃了!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260章 袁家后事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第197章 麻烦第58章 浮梁城第202章 末路第328章 惊变第201章 河南战局第254章 《资政新篇》第268章 阅兵第168章 再入钟粹宫第50章 渡江第199章 南书房议新军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钟粹宫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171章 血溅钟粹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