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局势变化

1860年2月,咸丰十年正月,三法司会审李明峰通敌卖国案。鉴于可能牵扯到一些大人物,所以会审是在私底下进行的。

刑部正堂上摆着三方大案,中间坐的事刑部侍郎载龄,左边是大理寺少卿,右边是都察院的左副都御使。

“李明峰,这上面的罪名你可承认?”刑部侍郎载龄问到。

李明峰看着手中的诉状,上面罗列了罪名不下二十条。李明峰冷笑一声说到:“这么麻烦做什么?只要一条就够砍了我的脑袋了”

载龄一拍惊堂木,喝道:“李明峰,不用你嘴尖牙利。你不招是?来人用刑”

李明峰听了这话,连忙说道:“别别用刑。我身子骨弱,何桂清给了几板子,我就受不了了,你们这刑部的刑具更是齐全,我肯定受不住这套玩意。反正你就说,你说什么,我认什么。”

“你的意思是我们冤枉你?”旁边陪审的大理寺少卿问到。

“不是冤枉,我确实是替洋人工作过。既然朝廷准备扫清洋毒,那我这假洋鬼子肯定要当其冲的被你们拿下,我没什么怨言。”李明峰说道。

“你可知此罪作实,按律当诛啊?”都察院的左副都御使问到。他见李明峰如此谈笑风生,不像自知必死之人,所以出言提醒。

李明峰微笑着说到:“我也自知难逃一死,不过,我希望诸位大人看在我有功于朝廷的份上,让我多活一阵子。”李明峰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只要能熬到联军入京,那自己这条小命就算保住了。

这一场会审异常顺利,犯李明峰在铁证面前迅认罪,从犯陈星翰和蔡宜群也在李明峰的劝解之下认了罪。

三法司最后认定,犯人毕竟是有过战功的,所以网开一面,判了三人秋后问斩,让李明峰多活几个月。

自从判决下达,林婉儿就再也没去过大牢探望李明峰。老李心中知道,她肯定是怕两人见面,太过伤感,所以才不忍前来。

在狱中,有林德海照看,李明峰三人也没吃太多的苦,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了下来。

李明峰在监狱中混着日子,外面的英法联军终于动手了。

1860年4月,英法联军攻占舟山。5月,英军占大连,6月,法军占烟台,整个渤海湾被英法联军彻底的控制。这一军事部署就表明,英法联军这次是要来大的了。

咸丰皇帝向来懦弱,小胜既骄,小败又馁。大沽小胜一场,咸丰就妄想彻底驱洋,如今洋人连连攻克水师重镇,咸丰帝又惧怕起来。

咸丰帝下旨给僧格林沁,说明‘仍存先战后和之意’‘总须以抚局为要’。大战临头,咸丰不思死战,反倒先考虑起求和来。

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自打败英法联军以后,心中信心暴增。在他看来,英法之所以多次击败大清,所仰仗的不过是坚船利炮。只要联军上岸,他麾下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必定能让英法联军吃个大亏。

僧格林沁认为,洋人不会愚昧的抛弃自己的长处而从陆路进攻,这次的联军应该和往常一样,都会先攻大沽口。

结果,8月1日,英法联军从北塘登陆,数日后,攻击塘沽。塘沽遭袭,僧格林沁派三千蒙古铁骑往援。即使是世界上最精锐的骑兵遇见火枪队也只有惨败一个下场,僧格林沁以少击多,以弱击强,结果可想而知。

塘沽一败,僧格林沁惊觉,原来英法联军的陆战实力更是强悍。又数日,塘沽被联军攻占。

塘沽一失,大沽口炮台相当于腹背受敌。英法联军水陆齐攻,大沽便吃不消了。僧格林沁分析局势,认为大沽守不住了,遂果断撤离大沽炮台,经过天津,撤退到通州。

僧格林沁一撤退,大沽当日便被攻下。三日后,英法联军又占领天津城。消息传到北京,大清朝廷巨震。

天津是北京屏障,天津一丢,京师震动。上至咸丰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生出逃命的想法。幸好有肃顺,端华,奕?等人阻拦,咸丰帝才没弃京而逃。

怎么办?到了现在这局面,是战是和?

圆明园长春园内,咸丰帝召集军机大臣,六部尚和内阁学士等朝廷最高核心共十余人讨论战局。

“如今洋人占了天津,看那势头,恐怕不日就要进兵,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可以御敌?”咸丰皇帝今年刚刚二十九岁,正是心高气傲,要做事业的年纪,却哪料到,刚登基洪秀全就造反,没几年,这洋人又打到了京城,这位少年天子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了。

听到皇帝询问,众人皆闭口不答。尤其是领侍卫内大臣兼户部尚,协办大学士肃顺,更是低头不语,自洋人在咸丰七年底进犯广州,肃顺就一直强烈主战,如今战局不利,肃顺也不敢再开口了。

咸丰见众大臣都沉默不语,怒道:“尔等既然无计可施,那便迁都西安”

“不可”众大臣听了这话,都乱了阵脚。

军机大臣,兵部尚穆荫害怕皇帝再说出什么骇人的话来,连忙献计到:“僧王尚有精兵六万驻扎通州,直隶境内也有八旗绿营兵不下十万。洋人虽然侥幸得胜,却没伤我兵勇主力,只要圣上下旨调直隶附近兵马入京勤王,与洋人死战,以奴才浅见,胜数起码在八成。”

“不可”吏部尚花沙纳急忙说到。

“有何不可?”穆荫问到。

“绿营八旗战力已经不高,所起作用有限,僧王铁骑如此悍勇,尚且在洋人手中吃亏,更遑论他们了。再者说,兵家有云,夫战事,当未虑胜,先虑败。穆大人也说胜算仅有八成,但是如果败了,那可如何是好?”花沙纳说到。

大学士桂良也出来附和到:“确实如此如果现在和谈,许以洋人些许好处便可。一旦开战,朝廷再吃了败仗,恐怕京师都要保不住了,到那时候,丢的恐怕就是我大清的万里江山啊”

桂良说完,就跪在地上,磕头不已,哀号道:“老奴恭请圣上以江山社稷为重,莫要因为一时意气,轻启战端啊”

肃顺这时候实在忍受不住,也叩头说到:“圣上,洋人不过靠着火器犀利,侥幸胜了几场罢了。我大清乃是天朝上国,沃野万里,军民万万,岂能与蛮夷和谈?这次若是不给这些洋鬼子点厉害,恐怕他们将来还要三番五次的来我大清打秋风啊”

这时,又有一人说到:“诸位大人莫要争了,在下有一策可让众位大人都满意。”

第26章 议和大臣第249章 遇刺第288章 西征缘由第234章 朝阳门第182章 初战(中)第68章 各方觊觎第159章 投资和留学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52章 陈年旧事第52章 陈年旧事第185章 又一支洋枪队第250章 圣库第237章 密会第14章 探子秦诚第291章 攻占迪化第201章 河南战局第97章 回京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347章 法国军事顾问第36章 再遇故人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08章 战第14章 探子秦诚第285章 中弹第97章 回京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185章 又一支洋枪队第242章 夺门第270章 购舰计划第172章 出宫第140章 请罪第60章 景德镇之战(二)第359章 遇袭第56章 整编第134章 火器初显威第312章 李氏朝鲜第20章 启程第182章 初战(中)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86章 通州之战第202章 末路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66章 翻脸第264章 东北开禁第158章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12章 李氏朝鲜第250章 圣库第224章 重逢司马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190章 受降第340章 黄金之国第11章 夜宴第33章 再会二相第249章 遇刺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131章 谋划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61章 弗兰克第153章 柏葰案第337章 抵达神户第336章 日本国内局势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347章 法国军事顾问第282章 英国也不是个好鸟第242章 夺门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04章 庐州战役(二)第71章 故人复东来第45章 抵达第103章 庐州战役(一)第315章 讨价还价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68章 阅兵第279章 初战受挫第266章 内部矛盾第244章 蒙时雍第221章 开城投降第183章 初战(下)第4章 四国代表第39章 毁约第197章 麻烦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295章 犯险第139章 覆灭第254章 《资政新篇》第6章 城破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82章 初战(中)第225章 曾国藩第251章 女营第360章 俘虏第237章 密会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第340章 黄金之国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