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长春园

众人一瞧说话的这人乃是御前大臣景寿。

景寿说到:“如今洋人占据天津,形势对我大清不妙,主战者,乃是为保我大清颜面;主和者,乃是保我京城安危。依在下的看法,大人们都是为朝廷着想,为圣上尽忠,之所以意见相左,只不过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罢了。”

“景寿,你也别绕弯子了,你到底怎么想的,快点说”咸丰帝不耐的说到。

“是要奴才说呀,咱们要两面都准备。一面,圣上下旨让僧王在通州加紧战争准备,并且调直隶兵勇勤王。另一面,遣要员赴天津和谈。如果洋人还算知趣,那朝廷就多多少少的赏他们些好处,让他们退兵便是。如果这些洋人冥顽不灵,太过贪心,那时再翻脸也不迟。而且经过这一拖延,我方准备更加充足,打起仗来,胜算也能更大啊”

咸丰听了此言,连声说到:“好好好两手准备,所谓的先礼后兵。”

虽然这不是什么妙计,但却是唯一一个两方都能接受的行动方案,所以最终这些大员们都算同意了。

最后,咸丰下旨,命桂良为钦差大臣,回合直隶总督恒福,再度赴天津议和。

桂良虽然力主和谈,但是却不代表他想做这个钦差大臣。洋人的难缠,桂良可是深有感触。《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都是桂良做代表签的字,他又岂能不了解洋人的厉害之处?与洋人多次打交道之后,桂良现洋人并非像传说中那么愚昧,反倒是精明的很。

咸丰八年,洋人进抵白河,尚且要求开了许多通商口岸,赔偿白银六百万两等等诸多苛刻条件。如今洋人占了天津,还是挟恨而来,那得需要出让多少利益才能满足这些洋鬼子呢?桂良不敢想象。

如今桂良是骑虎难下,谁让自己主和来着,总不能让肃顺他们这些主战的大臣去议和。

离开圆明园,桂良并未回府,而是直奔刑部尚赵光家。因为这时候桂良这老家伙又想起了,办理洋务颇为得力的李明峰。

李明峰被下了大牢,判了秋后问斩,桂良都是知道的。但是当时大清刚刚胜了洋人,主战派气焰正高,桂良也不好替这假洋鬼子说话。

其实,即使能救李明峰,桂良也是不会救的,甚至他会落井下石。因为,李明峰一死,桂良就能多分一些票号的红利了。

这些龌龊事暂且不提,就说现在桂良又想起了李明峰,连忙到赵光家中去找这位刑部尚大人。

听了桂良来意,赵光连忙让人去放出李明峰。桂良对李明峰有些了解,知道他十分好面子,如此草率对待,恐怕李明峰要不配合。桂良连忙说要亲自去接,让赵光惊讶不已。

既然堂堂的东阁大学士都要去接,那赵光哪有不陪之礼,所以二人就一同去大牢接人。

虽然朝廷犯人,没得到赦免,不能擅自放出,不过有东阁大学士和刑部尚在,只要放的不是杀官造反的义军领就没有问题。况且如今战事紧张,桂良乃是钦差大臣,有临机专断之权,放出个无关紧要的死囚帮助和谈,也算合制。

桂良带着赵光,两个人坐轿子赶到了刑部北监。北监主事林德海得知本部尚来访,顿时手足无措,连忙出去迎接。

赵光哪有功夫理会这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员,下了轿子直接问到:“那个李明峰关在哪里?带我前去。”

听了这话,林德海脸刷的一下子就白了。

“怎么了,快点桂中堂他老人急着要人呢”看到林德海呆立不动,赵光焦急的催到。

这时候,桂良也赶到了,下了轿,桂良走到赵光身边问道:“为何不进去?”

林德海此刻脑袋上全是汗珠,硬着头皮领着两位大人进了北监。往常林德海身边总是跟着几个狱卒端茶倒水,可是今天他们都在里面,现在林德海想找个通风报信的人都没有。暗叫了声苦也,林德海带着两位当朝一品大员慢悠悠的奔李明峰的囚室走去。

一路上,林德海希望能看到个狱卒,好去替他报信,谁知道竟然一个都没见到。此刻,就连刑部尚赵光也感觉不对了,此处按理说起码应有狱卒上百人,外加各种小官,大概约有两百人。虽然监狱颇大,人被分散了,但是半天一个狱卒没碰到,确实有些诡异。

不过赵光倒不担心会生那种评中出现的劫狱情节,刑部大牢至今还没被劫过呢,而且就算有贼人,就凭身后的几十个武艺高强的护卫,赵光和桂良就不会有危险。

又走了几步,就听见喧哗之声隐隐传来,赵光眉头一皱,停步不前。桂良七十多岁了,听不清有喧哗声,还在径直往前走。赵光不好阻拦,恶狠狠的瞪了林德海一眼,只好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林德海此时叫苦不迭,心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我这六品小官,得也李明峰,失也李明峰。

桂良虽然年纪大了,耳朵背,但是当他走了几步的时候,嘈杂的声音就是聋子都能听到了。桂良皱着眉加快脚步向声音传来处走去,身边的护卫也将手放到了刀柄上,防止意外的生。

当老桂良走到声音来源处的时候,看到的情景差点没将他气死。

囚室中间一张大桌子,数十个狱卒和几个囚犯正在围着桌子推牌九桂良一眼望去,好家伙,坐庄的不正是他要来接的李明峰吗本以为这小子在大牢受了苦,所以桂良才亲自来接,算是赔罪,哪知这厮竟然过的如此快活

赵光跟在后面过来一看,也是气的半死。

刑部狱卒竟然和犯人一起聚众赌博,而且还是在当值时间,更是在犯人的囚室这一幕竟然被桂中堂看到了,赵光心中暗骂,就是赌钱你们不会挑个日子?非要等到桂中堂来的时候,当他面这么干?这不是明摆着下我的脸面吗?

PS:昨天答应爆一章的,结果临时有事,失约了,那就今天补上。

第204章 围杀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06章 勇猛无双第241章 太平门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123章 落难第124章 小宫女第347章 法国军事顾问第271章 辽东半岛第185章 又一支洋枪队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80章 刀客杨嘉第22章 广州城第70章 改组第237章 密会第144章 醉仙楼(上)第167章 隐秘第333章 朝法停战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5章 兵进广州第17章 霉运连连第242章 夺门第99章 恭王府第159章 投资和留学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63章 景德镇之战(五)第333章 朝法停战第308章 热情的北京市民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327章 风俗第317章 政治挂帅第221章 开城投降第155章 保定第359章 遇袭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97章 反叛第319章 主战和主和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4章 票号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38章 靠山归来第219章 炮战和壕沟战第207章 继续追杀第6章 城破第289章 输血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208章 战第188章 投诚第47章 攻营第23章 广州富商第343章 再见载垣第130章 昌平城第106章 经略寿春第116章 充满变数的未来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261章 再见慈禧第94章 入京第237章 密会第147章 廷辩第242章 夺门第79章 刑部第160章 容闳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81章 初战(上)第186章 丧命第75章 英国首相第94章 入京第115章 谁是谁非?第92章 巴夏礼来信第284章 战斗第190章 受降第50章 渡江第175章 容闳来投第230章 意外第125章 慈安第289章 输血第335章 日本帝国第275章 水师学校第310章 朝堂暗斗(下)第22章 广州城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66章 翻脸第130章 昌平城第136章 困境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34章 约成第145章 醉仙楼(下)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253章 洪仁玕第253章 洪仁玕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307章 启程赴京第254章 《资政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