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数据,数据!

关于“保大”、“保小”的律条终于还是在八月下旬颁布出来。

惩罚的重点放在了产婆上,而且需要产妇娘家的配合。

如果那产妇的娘家人不疼女儿,都不愿意去告亲家,那就没法子了,这年头还没有检察院呢,能做多少就先做多少。

朝廷以增加人口为理由添加了这条律法,并通过邸报向全国通报,紧接着各地文宣团也接到任务,写出新的剧本来宣传这条律法。

不过这些作用都不怎么大,这年头好些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对于许多地主乡绅来讲,更是家法大于国法。

宋清月这里倒是比朝廷的宣传力度更大呢,昭月小学里所有教健康卫生课的老师都在向学生们宣传新的律条。

宋清月则在家里琢磨着为健康卫生课画一套连环画绘本做教材。

同一时间,昭月旗下第一所寄宿制的精英小学正式开学。

学校采用七日制,每七天休息一天,到了月末的时候,如果是二十九天的小月,就休息两日,如果是三十天的大月就连休三日。

给大家发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除了一大套校服配饰,还有一本《学生手册》,里面非常详细地写了校规,要求大家严格遵守。

在开学这一日,除了个别男同学带了玉佩,个别女同学簪了不属于学校发的发饰,大多数孩子都按规矩只穿戴学校发放的衣物来了学校。

那些佩戴私人物品的孩子们在校门口就被王府的婢女们拦下了,私人物品会被没收后统一放入仓库,等一个月后放假的时候再还给他们。

孩子们走进校园的时候,就发现整个院子的布局都发生了变化,宋清月几乎将宅子里原本的建筑物全部都拆掉了,重修了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还有一个操场。

这次的建筑,首次尝试用了钢筋水泥构筑,最高为六层,成为整个太原城最高的建筑。

钢筋是太原兵工厂用新的机械制造出来的,韧度和刚度在熟铁和生铁中达到了一个平衡,因为这种钢筋就是用熟铁和生铁按照一定比例用冲压机不断加热、击打制成的。

若非钢筋制造取得了突破,这次的教学楼也没法用钢筋混凝土造呢。

宋清月替开发钢筋的师傅向朝廷写了表功的奏折。

这钢筋可是好东西!

可以解决混凝土强度够不够的问题,宋清月甚至在奏折里给皇帝画了一个水坝的示意图,说有了这个钢筋,不仅可以建造更高的建筑,甚至可以尝试建造蓄水的水坝了,可以让工部的大佬们研究研究。

为了美观,宋清月让工人在教学楼外头抹了一层白色石膏,不然灰突突的,自己看着就觉得埋汰。

对于学校的新样子,李小琨是最兴奋的。

这么高的一栋大楼!老远就能瞧见!

一群混小子在李琨的带领下,一股脑冲到宿舍楼的楼顶上,宋清月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就能瞧见自家混小子站在楼上一边朝下头挥手一边大喊大叫。

“母妃!母妃!这里好高啊!啊啊啊啊!母妃,看到儿子没呀!这里好高呀!”

这不是我生的!

绝对不是!

宋清月气得就往校外走,不想再看这个臭小子一眼。

这个大号算是练废了,重练个小的吧!现在肚子里这个,绝对不交给李昭教育了!

瞧瞧给教成什么鬼样子了!

回家之后,她还要继续琢磨那本健康卫生课的连环画绘本。

大约到九月中旬的时候,皇家印刷厂接到了一批连环画绘本的印刷订单。

《健康与卫生》?

说一次头印制十万本,其中有几页要彩印的。

这可是大大大订单啊!

而且还是晋王王妃送来的呢,宋建鸣当即丢下手头的事情,迫不及待地看起内容来。

里面都是一篇一篇简洁短小的故事,画面也有趣,而内容,就连宋建鸣这个自认见多识广的看了之后都觉得耳目一新。

次日,这本《健康与卫生》的连环画绘本就被送到了皇帝的手上。

第一章:喝开水。

内容就是一个小孩子喝了从井里直接捞上来的水,肚里长了虫,生了病,去看大夫花了好多钱,家里甚至还卖了两亩田地。但后来学校的老师告诉他,水要烧开了才能喝,他就一直健健康康的啦。

第二章:讲卫生,勤洗澡,除四害,保健康。

书中,将老鼠、臭虫、苍蝇以及蚊子定义为四害。

这章的小故事依旧跟生病有关系,宋清月将细菌和病毒画得很大,还有眼睛有鼻子的,它们从老鼠和苍蝇身上蹦下来,跳到人类的身上,人就生了病。所以,要讲卫生勤洗澡,爱护猫咪,积极地杀灭“四害”。

第三章:生病了,找大夫,道士和尚都骗人。

这一章的内容就比较劲爆了,这个里头竟然说,鬼怪神仙都是人编造出来的。上头画了一个卷头发的佛朗基神仙,一个长着大象鼻子的身毒神仙,一个一头卷头发的释迦穆尼,还有一个白胡子的南极寿星。

还说你看,神仙都跟当地人长得一样,为何中土就没有长着大象鼻子的神仙呢?因为咱们这儿没有大象啊!这些足以证明,神仙都是凡人编造出来的。

之后又讲了些和尚道士骗人的把戏,内容都是从宋清月抓捕的和尚道士口中逼供出来的,比如手上抹了白磷就能冒烟、符纸上事先涂了特殊药剂,跟另一种药剂一碰就能变红,只是骗人的把戏,并非是真的血,也并非真的可以通灵云云。

第四章:远离赌博,保命保财。

这一章的内容就让人好接受多了,也就是说了一个家中开胡椒铺子的老板如何因为赌博而将家产败光,害死全家,最后独自死在大街上的。

第五章:喝酒误事,伤己伤人。

跟上一章的内容差不多,也就是讲了一个酒鬼如何因为喝酒跟人打架,丢了工作,最后失足掉进河里淹死的故事。

第六章:拒绝家暴,保护自己。

这一章就比较有意思了,讲了一个能干聪慧又漂亮的女人,不幸嫁给一个喜欢喝酒的赌鬼,常年遭受家暴,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之后她找到昭月小学的老师和校长,勇敢说出自己的故事,在学校老师和校长得帮助下,成功与丈夫和离,自己立了女户,通过织毛衣,自力更生,之后又去昭月小学的识字班学习写字和算数,又成功被昭月银行应聘为前台,后来跟铁盆厂一位工匠看对了眼,结了婚,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小故事。

看到这里,皇帝嘶地抽了一口凉气,心想自家这个儿媳妇真的是胆大啊!竟然公开在学校里传播这样的内容!

不过这里头的内容没有哪一条不符合大周律。

女人明明每日被虐待得快要死了,还非要人家对着丈夫从一而终,似乎也很不合情理。在外头对着别人点头哈腰,被人欺负了连个屁也不敢放的,回了家却敢拿自家婆娘撒气,对着女人拳打脚踢算什么男人?是孬种!

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皇帝啧啧两声,翻过这一页,继续往后看。

第七章:生育和避孕。

这一章的内容比上一章还劲爆。这里头直接有母亲如何生孩子的绘画示意图。

画了一个产妇生孩子的小故事。

产房内,产妇难产,产婆出来询问,是保大还是保小,产房外头,婆婆说要“保小”,丈夫也满脸冷漠地跟着说了“保小”,产婆就拿了剪刀,直接将产普肚子剪开,取出孩子的血腥画面。

后面,这产妇的家人去官衙报了案,县太爷派了仵作前去查验尸体,发现孕妇的肚子被产婆活活剖开,因此确认乃是产婆行凶,杀了产妇,夫家为从犯,判了产婆绞刑,还打了这产妇的丈夫五十杖。

最后产妇的全部嫁妆需归还给娘家,孩子也要归还娘家,甚至还赔了一大笔银子。

看完这个小故事,皇帝又是跟着啧啧了两声。

шшш• тt kan• C ○

再往后翻,就全是文字了,不过内容依旧挺劲爆,里头提到了安全期避孕法、鱼泡羊肠避孕法,最后更有一组吓死人的数据:

十四岁生产,孕妇死亡率高达百分十之六十四;

十六岁生产,死亡率约为百分之五十五;

十八岁生产,孕妇死亡率约为四十七;

二十岁生产,死亡率约为百分之三十七;

二十二岁生产,死亡率约为百分之三十二;

二十四岁生产,死亡率约为百分之二十七;

二十六岁生产,死亡率约为百分之二十六;

二十八岁生产,死亡率约为百分之三十;

三十二岁生孩子,死亡率约为百分之三十八;

三十四岁生孩子,死亡率约为百分之四十五;

三十六岁生孩子,死亡率约为百分之四十七;

……

下面还标注,以上数据为京城妇科医院成立五年以来对北直隶地区的统计数据,样本是四千五百七十八个,其中城市产妇占百分之三十,乡野产妇占百分之七十,她们的档案可在京城妇科医学院资料室查阅。

标注上这番话的意思是,这组数据乃是有事实证据作为依托的,想要反驳,也请拿出证据来。

“这倒是……有点意思。”

皇帝看着这组数据若有所思,他家大儿媳妇似乎总能拿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这就好比宋建鸣辞官前与群臣的那场辩论,数据一拿出来,多么直观,多么叫人无话可说,辩无可辩!

别的不说,皇帝倒是再一次领略到了“数据”的力量。

书里甚至没有直接建议多少岁结婚,多少岁生孩子合适,只是将数字赤果果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想要多少岁生孩子,大家自己掂量着办。

几天后,皇家印刷厂的刻工们开始加班加点,按照宋清月送来的画稿,原封不动地开始制作印刷模板了。

而昭月小学里,老师们已经开始向学生们传播绘本里想要传达的思想和知识了。

皇帝也是没想到,那昭月小学对于某些事情的传播能力,比朝廷的邸报还要厉害。

也就一个来月,顺天府府尹已经接连接到了好五个关于产妇娘家告夫家不顾产妇死活,伙同产婆剖产妇的官司了。

其中三起官司都闹到了开棺验尸的程度,另外两起,夫家直接认了是自己要求保小的,并强烈主张,自己无罪。

多少年了,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过来的,还说前年有个邻居如何如何,大前年,隔壁街道有个谁家如何如何,凭什么那两家啥事儿没有,自家就又是要打板子,又是要赔钱的,甚至自家孙子还要被亲家抢走,简直没有天理了!

顺天府的推官大人可管不着,该怎么判怎么判。

这律条乃是皇帝亲自同意增加的。

五个产婆陆续被拉去菜市口砍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她们拼命磕头求饶,说自己不知有新律条,求推官大人饶命。

然而没有用,现在朝廷明摆着就要用她们的脑袋给所有产婆敲一敲警钟,朝廷是真的会砍脑袋的哟!

至于那群倒霉丈夫,也被当众绑在凳子上,打了五十大棍,其中有个身材瘦小的,直接就给打死了。

一家子披麻戴孝,坐在在顺天府门口哭天抢地。

事情闹得挺大,但没什么用,在满地权贵的京城,小老百姓再闹也闹不出什么名堂来。

差不多的事情在其它地方也上演了,唯独没有因为“保小”闹出事情来的,就只有太原府了,原因嘛,就是太原府所有的产婆都已经妇科医院接受过教育,再敢“活剖产妇”保小的,就要等着被朝廷砍脑袋,还有谁敢这么干呀?

再说京城,一个月的闹腾之后,倒是再没闹出类似的事情,但出了一件更加骇人听闻的案件:有个产婆大半夜的,疯跑到应天府衙门击鼓,说要状告左都御史潘大人家的大奶奶,逼着她对产妇实施活剖,她不愿从命,那位潘家大奶奶竟然让身边的嬷嬷拿着剪刀,将她儿媳妇开膛破肚,取出了孩子,事后还想将过错推到她脑袋上。

她请求顺天府的各位大人给她一个公道。

现在的顺天府府尹终于换人了,之前的史大人不知怎么的,有一天与同僚一块喝酒,突然撅了过去。太医被请去的时候说是已经迟了,脑子里有个血管爆了,大罗神仙也救不回来。

现在的顺天府府尹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姓苏,江西吉安府人士。

这位新府尹也是个十八岁考上进士的少年天才,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十来年地方官了,官声不错。说来也是巧,这位回京述职的时候,碰上一位穿着布衣的妇人正被人欺负,他上前打抱不平,并且在听闻对方乃是魏国公府家的下人之后,依旧不见丝毫退让,这一幕正好就让陆老大人瞧见了。

陆老大人非常欣赏他,那时候史大人又刚刚不幸离世,陆老大人这就顺手跟皇帝推荐了一下这位小苏大人。

皇帝招这位小苏大人来勤政殿聊了聊,亦觉得他很顺眼,朱笔一挥,直接将人从正五品府同知提拔成了正三品的顺天府府尹,叫这位苏大人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升官是好事,但成为顺天府府尹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了。

纠结归纠结,事情还是要好好做的,这位苏府尹上任以来,表现颇为可圈可点,胆大而心细,同时又十分公正无私,很是对陆次辅的脾气,多次在皇帝跟前表扬这位年轻人。

有了皇帝撑腰,这位小苏大人的腰杆子就更硬,断案的时候胆子就更大了。

这次的案件涉及到了左都御史潘大人家的大奶奶。

产婆涕泪横流地说,产妇的肚子是潘大奶奶身边的嬷嬷剖开来的,不关她的事情,求府尹大人一定要查明真相,可潘家的奴仆们却口径一致地说,人是产婆杀的。

按照直觉来讲,人必定不是产婆杀的。这产婆跟产妇无冤无仇的,没必要做出这等恶事。

但要如何证明呢?

这桩案子在京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大家都想知道,这案子到底要怎么判,茶馆酒肆里,老百姓都在讨论这件事。

李昭将案件拍给了宋清月知晓,连宋清月也好奇起来,那位信任顺天府府尹小苏大人,到底要如何判案。

第313章 火器营的餐标第235章 没说出口的训斥第103章 真正的男主第455章 买不起房的帅司长第39章 我祝姑娘得偿所愿第40章 鸡飞狗跳一家子第235章 没说出口的训斥第346章 大侄子出生啦!第171章 谓之科学第81章 祭奠肃王妃第127章 新媳妇敬茶(四更)第337章 投桃报李第396章 土地与统计学(四)第178章 偷情第77章 翻滚的思绪第342章 心结第471章 烟片乳胶第301章 孟晚枫出山(一)第295章 哭灵治丧第102章 上赶着送钱的女配第30章 肃王府的王妃和侧妃第444章 抢钱界的扛把子第61章 压寨夫人第206章 田雪芳第527章 电报费与雇工联合会第87章 他不是男主。第321章 直达天听第346章 大侄子出生啦!第442章 军户第302章 孟晚枫出山(二)第540章 娱乐花边小报(二)第531章 快报发行第1章 小哑巴突然说了话第361章 购地税(四)第101章 煤炭第173章 小妖精第196章 回京第526章 变天的京城第500章 晋王府二公子第530章 解脱第256章 花式割韭菜第431章 烧掉两艘船第368章 分而化之(二)第170章 谭家事【二更】第289章 来得不是时候第51章 话本子的下册第66章 进宫第434章 勤政殿里的王妃娘娘第487章 铁器贸易第93章 会试放榜第201章 小枣儿【二更】第19章 强买股份第11章 庶得不能再庶了第147章 神仙洞府第177章 集资建厂【二更】第519章 女官(一)第311章 宁家当何去何从第544章 融资 股票 债券 杠杆第379章 土地与统计学(二)第13章 潮州城第124章 大婚三第271章 平替第68章 拜见徐皇后第331章 邢状元第335章 鸳鸯第173章 小妖精第291章 昭月小学第3章 宋老四牌辣椒酱第254章 风起第312章 刘瑾公公的下场第214章 大猪蹄子第399章 打脸文伯府第439章 微积分第471章 烟片乳胶第299章 全村的希望第293章 招生啊招生!第493章 担不起责任第37章 男女主相遇的地方第18章 月考嘿嘿第238章 郭芸儿献茶第423章 求人办事的态度第156章 生辰宴(三)第31章 宋家不差钱第505章 一脚天堂一脚地狱第442章 军户第469章 各干各的第493章 担不起责任第328章 狼狈第232章 离家小住第7章 模范农户与农书新编第270章 义气宋小五第281章 哄媳妇回家第130章 撒娇的大狗子(三更)第498章 神魔乱斗(二)第257章 世子妃发疯第373章 蜡烛第405章 宫中有人好办事第352章 大周第一场算学考试第111章 王府下聘第3章 宋老四牌辣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