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对子

一直以来,李逵给李云的印象不外乎几个,爆李、大魔王、贼子……

反正李逵恐怕这辈子都没有做过好事。

要是顺着捋一捋李逵的过往,这个印象基本上都对。

不过这次李逵总算是作对了一次。这家伙竟然误打误撞的帮着他掂量了解氏兄弟的手上功夫。能够用空心锤的武人,还能算是纯粹的武人吗?

在李云眼里,解千也好,解万也罢,从有点实力的对手,变成不入流的角色。

可即便是不入流的角色,李云也能感受到解氏兄弟对他的敬意,多半来自于苏门子弟的名头。可由于他人设的崩塌(解试惨败),这些敬意也越来越稀薄,甚至有种想要和他平起平坐的想法。

让李云不甘心的是,这俩小子竟然对李逵却愈见敬重。

一来,李逵技压群雄,虽说是沂州这等小地方,但能够获得解元身份,已经说明了李逵拥有他们需要仰望的实力。大宋是一个仰慕强者的时代,当然最强的时代强人不是天下无双的战将,而是妙笔生花的文臣。李逵符合一切小地方土包子们仰慕的条件。

其次,李逵的名头——打虎英雄。

这两个优点综合在了一起,就给人一种文武全才的高端之感。

不跪李逵,难不成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李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他可不是那种心胸开阔的君子。再说了,这俩家伙还花着李云的钱,却要投靠李逵。这简直就是吃里扒外的叛徒行径,他必须要狠狠的治一治解氏兄弟。

“别愣着了,你们两个,一起上!”

要不是李逵掂量出了解万的成色,李云也不敢这么嚣张。他打从跟着李逵一起闯荡以来,江湖上的好手着实是遇到了不少。张横、张顺兄弟,李俊、李立兄弟,穆弘、穆春兄弟;还有落单的史文恭,百丈村的李全,再有就是路上遇到的那个庞万春。

至于其他人,李云也看不上。

这些人之中,他也就是能够欺负一下穆春和李立,而且还是需要单打独头好一阵,大战五六十个回合才能分出胜负的强力对手。

倒是庞万春似乎功夫不怎么样,但问题是这家伙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简直让人有种匪夷所思的错觉。李云甚至认为自己和庞万春对上,还没有靠近庞万春,就已经被射成了筛子。

至于,其他人,他都打不过。

以至于连李云都开始怀疑,家传的【劈风刀法】是不是江湖上的大路货,苦练十年的功夫,连沂水县都扑腾不出去,更谈何行走江湖了。

终于有机会让自己嚣张一把,李云怎肯轻易就放过,对解氏兄弟大声道:“一起上,爷们好好见识见识你们兄弟的手段。”

出于武人的尊严,或者是觉得李云失心疯了,解千迟疑了很久,才好心的开口道:“云哥儿,你都瘦弱的不成样子了,就别逞强了。别看你手中的朴刀似乎挺沉,可很多东西不能看表面。”

李云气地差点翻白眼,他还是被看轻了。自己身材不算高大威猛,至少比不过解氏兄弟的魁梧,和李逵相比,更是气势全无。可他有什么办法?容貌是爹妈给的,他也拒绝不了。再说了,他又不是力量型的武者,靠着一身腱子肉涨气势。好不容易按捺住心头的烦躁,提刀遥指解氏兄弟,大声嚷嚷道:“赌斗,要是小爷输了随便你们处置。但要是你们输了,就必须得奉我为兄长。”

“你比我们岁数都小吧?”

“达者为先!”

……

演武场顿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武器碰撞声,还有李云嚣张的喊声:“没吃饭吗?”

“有气无力的装娘们,腿软了?”

且不说李云。

李逵跟着刘管家走出了后院之后,穿过回廊,来到了前厅。范双庆正一脸紧张的捂着腰间,眼神兴奋地冒着绿光。

“走啊!怎么回事?病了?”

李逵伸手摸了摸双庆的额头,没感觉出发烧的样子。反而双庆却像是绽放的花儿,笑的那个叫灿烂。

“二哥,我明天能来找你吗?”双庆压根就没注意李逵的反应,而是献媚道。

双庆找他?

就双庆年少老成的性格,要是没点好处,能眼巴巴的赶来?李逵不用多想,就琢磨出味来了,沉下脸来诈他:“双庆,你小子收了刘管家的钱了吧?”

反倒是刘管家在边上打哈哈道:“应该的,应该的。范相的晚辈能来家里,要不是小老二手上不方便,真想多给几个。”

对于刘家来说,刘家没有发迹之前。七品以上的文官派身边人来家里,都是不敢想的事了。刘葆晟可不是淮阳军的指挥使,他不过是个都虞候,在淮阳军中也仅仅是三把手,上面还有指挥使和副指挥使管着,淮阳军的事轮不上他做主。文官和武官本来就不相往来,一来是文官阶层生来的优越感,鄙夷武官阶层;而来是但心皇帝忌讳。

突然有宰相的后辈身边人敲开刘家的大门,这让刘管家惊吓之余,还有点受宠若惊。

别说临沂刘府了,就算是京城刘府。

刘葆晟面对京城的大人物们也还是战战兢兢,他是外戚,文官们不找他的麻烦,他就已经烧高香了。哪敢指望宰相门人的拜访?

“给了多少钱?”

李逵拖着双庆往外走,一听李逵的话,还以为李逵和范纯仁一个性子,要见面分一半,双庆委屈的都快哭出来了:“有二两银子。”

白银虽不是大宋的主流流通货币。但和金子一样,都是硬通货,比交子有面子,比铜钱方便。双庆长这么大,自己的私房钱从来都没有超过百文。突然一下子有了二两银子,顿时有种穷人乍富的感觉。他哪里想的到,仅仅是跑腿让门房通报一声,自己不出钱给门房跑腿钱,还能有意外收钱的惊喜。

双庆甚至有种错觉,他一定是被老天眷顾了。

李逵也就是和他说闹,更多的是询问范纯仁找他的原因。

解元他得到了,这时候的范纯仁对他来说,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老范虽说是老好人,但同时也不是个安分的老好人。

“我也不知道。”双庆惊魂稍定,知道李逵对他的私房钱没兴趣之后,脸色终于好看了许多。冲着这飞来的横财,双庆换算成糖葫芦一百多串、京城的烤肉,能吃上小半年……想一想,心里美得不行。投桃报李,说什么也要帮一帮李逵:“不过李逵你可小心点,我家叔祖突然收到了京城你家师叔祖写来的信之后,心魂不定的犹豫了很久。这才让小子来找你过去。”

“我家师叔祖?”

李逵恍然,原来是苏辙。可让他不解的是,他可和苏辙没有多少来往。

平日里也不写信,更不要说见面了。尤其是他家的叔祖童心未泯,就算是和小孩也能玩起来,但是师叔祖苏辙,李逵真不知道该这么说他老人家。

他不相信苏辙给他哥写信,他老人家猜不到拆开信件的人是谁?

苏过、高俅、还有就是李逵。

可是李逵呢?

经常看到苏辙给他哥哥上眼药,横竖看不顺眼李逵和李云这对沂水县的‘刁民’。或许在他老人家看来,练武之人投入苏门,本来就已经是有辱门风的错事。尤其是苏轼还留着李逵和李云,更是让这位远在京城的师叔祖认为为他俩是小人,要不然他哥苏轼怎么可能会被两个武夫给骗了,放在身边?

不得不说,李逵对苏辙的印象也不怎么好。

主要是这位太严肃了,虽说怀疑李逵等人用心不良的信件,多半是在颖州时期所写。

可是给李逵心头刺下的伤,可没有那么容易愈合。明摆着是看不起他呀!

后来才明白,苏辙不是对李逵他们担心,而是担心他亲哥苏轼。这位护兄狂魔也太小心了。误会解开了,但是对李逵来说,他对苏辙恐怕这辈子都亲近不起来。

双庆也不管李逵的思绪已经飞出去千里地外的京城去了,自顾自道:“对了,解试当天我家叔祖给朝廷写了奏章,连带着将二哥考试所写的策论都送去了汴梁。之前通判严明还向我家叔祖畅言,要将你的策论送去京城。”

“他也不想一想,庙堂上的事,是他一个小小的六品通判该管的事吗?老家叔祖心里早有决断,将二哥的策论送去京城,直接投入尚书省。官家都能看到,二哥,你要出名了,名扬天下也不是不可能。”都说宰相门下七品官,就双庆对严明鄙夷的语气,恐怕七品也不够。

双庆得了一注横财之后,对李逵愈发吹捧起来。

李逵这才回过神来,没挺全双庆对他说的话,只是听到范纯仁将他写的策论送去了京城这段,便傻傻问:“双庆,你刚才说什么?我的策论文章送去京城了,为什么?”

“二哥,听你语气似乎还有点不乐意?你就偷着乐去吧?”双庆觉得李逵的反应有点不对劲。他哪里知道李逵的策论看起来绝妙无比,但实施起来,是地狱级别的,而且完成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双庆笑道:“二哥,莫不是高兴傻了?”

“鬼才高兴呢?”李逵心中暗骂了一句。表面上看,这是范纯仁提拔后辈的拳拳之心,可提拔也要分时候啊!如今改革派和保守派在庙堂上剑拔弩张,谁敢跳出来出风头?就不怕秋后算账?

他只想稳稳当当的通过解试,然后去汴梁参加省试、殿试,最后弄个功名回家。没人注意他,也没人在意他。让他安安稳稳的琢磨自己的小产业,说不定哪天就让大宋惊出一身冷汗。但在此之前,他可没有被朝廷大佬盯上的念头。

当初,遇上章惇,完全是意外。他当时是去救人,哪里知道从屋顶上跳下来的时候,整个沂州的官员都看到了他?

如今他想要低调,却发现范纯仁根本就不给他低调的希望。用脚丫子想,堂堂副相,要不是琢磨一些阴谋诡计,会大费周折的将一个解试士子的策论文章送去汴梁。还正儿八经的写上一封周章给皇帝。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这压根就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变法派和保守派斗得死去活来,自己突然一下子被仍在中间,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想到这里,李逵觉得自己必须自救。范纯仁是个老好人不错,但老好人发起狠来,连自己的命都不顾惜,难道会在意他的小命?

来到州衙。

通判严明正好出衙门办事,看到李逵的那一刻,明显的愣了一下,随即不太习惯的笑着对李逵勉励道:“人杰,本官一直以为你有大放异彩的机会,但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年轻人,简直不可限量,自当砥砺前行,莫辜负我等的厚望。”

李逵笑着打哈哈:“严大人说笑了,小子不过是个乡野村夫而已,哪里有什么远大前程?”

可心里头却腻味不已。就六品的推官也想来自己面前攀人情,还想着要李逵记住他的提携之恩,做梦去吧!他连副相范纯仁的都不想搭理。之前他还鄙夷范双庆看不起通判严明,如今论上他,就完全不一样了。他觉得严明笑起来是个奸臣模样,压根就不像是好人。

一通不着边际的夸奖和勉励之后,李逵终于见到了范纯仁。

此时此刻,李逵对范纯仁的心情很复杂。他觉得自己应该恨他,可同时又希望范纯仁仅仅是好心。大宋好人不多,真要是连范纯仁这等忠厚之人都变坏了,这天下还有一点让他感觉到温暖的地方吗?

范纯仁迟疑中,缓缓从书案上将一份拆开的信笺递到了李逵的面前,开口道:“人杰,这是子由写给老夫的信,不过……你应该也看一看。”

师叔祖苏辙字子由,李逵是早就知道的,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来。

可当他忐忑的拿起了信,心里却越来越没底。

他没想到自己在解试胡乱写的文章,竟然被拿到朝会上研究了。这就像是个笑话一样荒诞,难道满朝文武都看不出这策论有问题吗?

可惜,李逵的策论对于大宋的文官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合作,互助,共同致富。

大从三皇五帝之后,就没有出过这等念头,但是立意又高端的不得了。

大宋的文官们觉得这是一条坦途,既不会让既得利益集团损失,又能让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功德无量。

变法,变法,不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变法的吗?

只不过范仲淹的变法也好,王安石的变法也罢,都是从这个篮子里拿走鸡蛋,放到另外一个篮子里。本质上来说,这是变法,更是劫富济贫。贫者得到了好处,却让大户出血,怎么可能获得朝堂上大多数人的支持。

可皇帝支持,才是最让人无奈的地方。

说白了就是左手换右手的把戏,算不得高明。可以说,他们的变法,注定会阻力不断,险阻重重。

真要是有更好的办法,为什么不用?

这是章惇第一次发现李逵这小子似乎已经从不入流,进入到了可堪一用的高度。

范纯仁静静的坐着,等待李逵看完信件之后的反应。等到李逵平静的放下信件,主要是他脸上也看不出是否是黑还是白,总之平静且凝重。范纯仁这才开口:“人杰,你也该知道,这事要是做成了,将是为我大宋谋取了万世的基业。如果朝堂有所决定,必然一年内会有所行动。到时候,你可是风云般的人物。”

李逵脑袋有点疼,他能说自己的策论是胡说八道的吗?

这时候说,肯定晚了。

“小子当不起此等大任,还请范相另请高明。”李逵感觉自己的手都开始哆嗦了起来,老范你也太坑人了。

大家相安无事的将解试办完,岂不是更好?

再说了,李逵觉得范纯仁在骗他。

“人杰,办法是你想出来的,你敢说自己没想法?”说到激动处,范纯仁突然从书案后绕出来,站到了李逵的面前,语重心长道:“人杰,这是机会,人生有几次机会可以搏?这次你不抓住了,以后想要获得这等机会就难了。”

“不可能是机会,只能是坑……”

“你说什么?”范纯仁挑眉问。

李逵支吾道:“小子年纪轻,不稳重,派老成持重的官员前去岂不是更好?”

“糊涂!”范纯仁突然高声怒道:“你小子那么聪明,怎么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好处?再说朝廷怎么可能派你去主持地方执政?你的作用是在旁补充完善此法,其他的与你一概无关。”

“什么好处?”李逵压根就没有看出来。

范纯仁道:“翰林学士李清臣出任明年春季的省试主考官。你的文章说起来真一般,尤其是沦。策倒是不错,不过他是被欧阳永叔称为和你师祖齐名的文坛大儒,你以为在他手里,你通过省试的机会有几何?但真要是搭上了这个机会,老夫敢保证,他一定会将你的考卷拔贡,只要通过了省试,殿试的时候由章子厚主持,他要用你,就不会吝啬一个进士名额。一甲他做不了主,二甲难道他也做不了主?”

“而且,你应该知道,变法派虽说行事激进了一些。但是给官那是真痛快。你只要中了进士,一年之内六品通判之位唾手可得。我大宋文官升迁自有法度纲常,这已经是状元的待遇了,你小子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仿佛李逵要错失人生最好的机会,作为长辈的范纯仁痛心不已。可是李逵……说不心动是假的,可他明白一个道理,天上掉下来的好处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逵,此时嗓子眼有点发干,当初他按住老虎脑袋的时候都没有这等紧张。再说,范纯仁虽说地天花乱坠,但李逵自始至终都觉得是个诱饵,很香,吞下去会死的很难看。

他觉得有必要自救一下,不用别人,就刘清芫妹子吧?

她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李逵正色道:“范老伯,你也知道我的难处。我和刘家走的很近,而且刘家如今是外戚,今后……”

“不就是女人吗?抱在老夫的身上。”范纯仁大包大揽的表示,他的面子很有用,天大的事也能给李逵平息了。

李逵哪里是是这个意思,他只是想用刘家的敏感身份让范纯仁打消念头,脸色凝重道:“我没想要悔婚?”

“都已经……”范纯仁突然笑了起来,有点为老不尊道:“老夫理解,少年人爱慕美色也是情有可原。听说刘家的小女长的出水芙蓉一般的角色,你小子有福了。再说了,刘家不过是外戚,又不是刘家的儿子,不碍事。不会耽误你当官。”

范纯仁一点点的堵死李逵的退路。

最后李逵无奈,问:“您老刚才说一年升官通判?”

“没错,真要是章子厚看重了你。省试殿试自有变法派的人帮你,到时候你小子可是洪福齐天,挡也挡不住。我和你说,六品通判,而且还是实缺,状元都要羡慕你的运气。”范纯仁一个劲的吹捧,说起来他也感觉奇怪,似乎李逵的抵触情绪大的有点不可思议。

李逵在心里琢磨了一阵,通判,那么既然要实现小农庄经济,就不得不派遣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主持试点州县的政务。

这个人是谁?

李逵突然问:“知州是谁?”

范纯仁微微错愕之后,随即掰开了揉碎了帮着李逵分析:“这个人要有能力。改革派中有能力的人不少,但是能够主持地方变革政务的人不多见。蔡氏兄弟是把好手,但是蔡卞不可能,他身份太高,不日也会晋升副相。而且章子厚也不可能放他离开庙堂;其次就是曾布,能力有,但是倨傲难以相处,也不是合适的人选;李清臣虽说清贵,但长于阿谀奉承之辈,能力不足……老夫和你师叔祖的猜测,这个人多半会落在蔡元长的身上。”

第306章 攘死了第596章 不信邪第431章 魔王出渊第673章 不讲武德第135章 义仓第719章 越丑越好第483章 真的是亲戚第626章 索大官人第562章 讲道理的人最没道理第345章 暴打高衙内第589章 出征第155章 权宜之计第785章 投献第694章 人人都爱李二郎第537章 投名状第481章 书生有毒第585章 彞叔,认命吧!第283章 小爷和你拼了第588章 我不服第244章 官官相护第124章 你也有今天?第679章 官字两张口第350章 开启无敌模式第814章 算他倒霉第422章 李直秘,凉了!第232章 两年之期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298章 兵败九龙滩第156章 惨遭打脸第355章 炼体小成第734章 君辱臣死第377章 差点儿子上万第251章 金莲不姓潘第749章 收复涿州第455章 又一个好人倒下了第470章 反攻开始第782章 太子,江山为重啊!第649章 科技之光第347章 懵圈的李全第721章 凶名赫赫第171章 没杠杆,不欢乐第505章 大人,您就从了吧!第410章 打死也不说第523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第592章 这是看不起谁呀!第055章 羊入虎口第340章 二楞第343章 被逼婚了第660章 迁坟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608章 大宋新武器展第190章 人艰不拆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第763章 文化霸凌第455章 又一个好人倒下了第168章 交易所第818章 雄兵十万第035章 天下第一的凶名第152章 牛皮吹上天第710章 魔镜第330章 爷也是有脾气的人第446章 破城第182章 恐吓皇亲第034章 围观打老虎第448章 大救星!第738章 公报私仇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108章 人人都爱苏学士第336章 圣旨到第683章 人才呐第451章 和尚、屠夫和莽汉第806章 魔王出海第305章 子母雷第404章 杀手锏第558章 压力第014章 画风不对劲了第376章 谁还没点黑历史?第722章 要被玩坏的禁卫军第370章 选官就是装孙子第729章 梦里的事能当真吗?第140章 激怒老实人第474章 执念第805章 扬帆远航第642章 男人都是大猪蹄子第072章 黑吃黑第168章 交易所第267章 心头好第640章 叛徒第541章 抢他!第564章 送瘟神第527章 伏击第415章 肥羊第741章 心态崩了第092章 忍辱偷生第026章 考验第483章 真的是亲戚第566章 弟子服其劳第500章 皇城之内皆朋友第332章 爱心午餐第083章 有惊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