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兴龙节

“少爷,你们怎么……”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去园子包场,绝不可能当天去,当天来,不过夜的道理。真要是不过夜,绝对是还没开窍的雏,纯粹糟蹋钱。

可李逵和阮小二,不仅神奇的回来了,身上还散发着不可名状的臭味。

有点像是莲藕没洗过的味道,却要更重些。

“二爷我去试了试汴河水,可凉了!”

李逵没开口,阮小二却嚷嚷开了:“遇到了对头,滑不溜秋的跳河里了,好在爷们也是会水的行家,要不然还让他给害了!”

“二哥,那人呢?”

“跑了!”

说起刘唐,阮小二也是颇为无奈。谁能想得到刘唐在水里比他不差多少,几个猛子下去,就不见了人影。

京城又是水系比较发达的地方,光入城的运河就五条,最小的金水河,是皇城内的水系;最宽的是汴河,穿城而过。想要在水里抓住刘唐真不好办。

家里人也不敢耽搁,这时节掉河里容易生病。就算李逵是主动跳河里的,也不能避免着凉引起的风寒。好在李逵和阮小二都是有经验之人,两人一路跑回家,连马都没有骑,全身都出了汗,只要泡个澡就能将进入身体的风邪去了。

洗完澡,李逵来到后院给三叔公请安。

却发现,三叔公穿着官袍比划着作揖,看到李逵的那一刻,老头很洒脱的扬了扬衣袂,明明是老树根一般的老人,却自以为是偏偏少年郎的感觉。

“人杰,你看三爷爷的气势能压住李利德吗?”

李利德是李云的爷爷。他穿上了官袍,像是唱戏的官差,相貌太凶,反而穿不出官员的那种官威。而三叔公李利广穿上了官袍,也不怎么样。

绿袍的官袍是低级官员的官袍,李逵就有好几身。

可问题是,不是官员穿官袍,是要被论罪的。当然,三叔公的年纪,可以不用追究,朝廷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太纵容了,基本上能免的罪责都免去了。但家里头少不了要罚钱,罚钱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要是在街头上被人扒下了官袍,这脸就丢大发了。

“三爷爷,你这官袍哪儿来的呀?”李逵一开始还以为是三叔公拿着他留在家里头的官袍改成的袍子。想要嘱咐三叔公,在家穿穿过瘾没事,可不要穿出去。

三叔公得意地扬着下巴对李逵挤眉弄眼道:“说起这官,老夫得来可不容易。陛下看得起老夫,经常让老夫出谋划策,这不,老夫也算是劳苦功高,这才得了诰命。如今也是六品的高官了。”

六品可不算是什么高官。可对三叔公来说,他大半辈子都活在沂水县,整个沂水县几万人,都没个六品的官呢。

“有官身?”

“那可不,要是没官身,咱也不敢穿着出门啊!”

说话间,三叔公指着李庆对道:“去把老夫的官身诰命拿来!”

“三爷爷,这官身诰命您老都是随身带着的,不用我拿吧?”李庆一脸无语,京城的李府就三叔公做主。如今李全和胖春夫妇也再次回到了京城,只是李母回老家了,学士巷子里的命妇不少,她老人家成不了人圈子里的中心,反而回老家自在逍遥。

再说,儿子也不在身边,在京城也没啥意思。

李逵看了官身文书,是礼部发出的公文,盖了大印的文书,属于官员敕身,一点问题都没有。只不过,三叔公好像弄错了身份:“三爷爷,你这是六品散官。”

“怎么了,是六品啊!”

“五品以上才称诰,六品以下称敕。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六爷的敕命比你低一级,你算是他老人家的上官。”李逵混迹官场也有两年多了,对于大宋的官职要比三叔公清楚多了,嘱咐道:“不过以后就不能说诰命了,说了让人笑话。”

“这……”三叔公这才回忆起来,前段日子他刚得官,出门遛弯穿着官袍,往日走动也穿着官袍,就算是没事,在街头闲逛,也穿着官袍。仿佛周围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知道他做官了。只是他说自己的诰命的时候,有些人揶揄着偷笑。

这才明白了原由,老头羞怒道:“京里没好人!”

老头怒气来的快,去得也快,对李逵眉飞色舞道:“等李利德来了京城,老夫好好招待他这老小子,当年敢在你三爷爷面前摆谱,哼哼。”

这招待,肯定也是什么好招待。

三叔公看了看天,站起来对阮小七道:“小七,拿老夫的鸠仗来,老夫要巡街去了!”

说完,老头就全身武装,带着跟班出了院子。

李逵问李庆:“三叔公的官职是怎么来的?”

李庆苦着脸道:“也不知道是这么回事,我们李家不少人都得了官职。三叔公,四叔,五叔,还有李全,李达都得了官职。可只有五叔李林得了实缺。”

李逵这才明白,他收复青塘之后,李家已经今非昔比了。当然,朝堂给的官职都不会太大。只是他想不出来,五叔这样不服管的人做官是什么样子?好奇道:“五叔在那个衙门里做官?”

“城外的粮仓,仓头,还是个副的。好在做官第一天就被撸了……”

李逵很意外:“这是为何?”

“五叔这人二哥你也知道,不服管,他上任第一天就被上司指着鼻子骂没规矩,他脑子一热,当时就动手了。好在人没事,要不然还可能会吃官司,可这官做不下去了。”李庆一脸庆幸道:“二哥,你做官也这么憋屈吗?”

李逵摸着下巴不太好说,大宋的官员也分三六九等,一等的是进士出身,尤其是考过制科的官员,基本上几年清流之后,就能被重用。二等是赐进士出身,皇帝亲信。

基本上,进士出身的官员,前途都不会太差。

四五等的官员就不用说了,底层,被盘剥的对象。大部分都是荫补的官员。五叔李林不是荫补官员,但特敕官也差不了多少。在衙门里要不是熬个十来年,根本就不像是当官,反而更像是差役般无趣。

至于三叔公,他老人家的官当得太随性。

李庆等三叔公出了门才偷偷对李逵道:“二哥,三爷爷魔怔了,自从他当了这个官。天天出门就不说了,可他街面上的事啥都要管,不服的他还动手。您这宅子周围的邻居,他老人家都得罪光了。穿衣不正经要管,乱丢垃圾他也管,甚至随地小解,他老人家都要拿着鸠仗捅人家,如今方圆三里之内,人人见他都躲。”

“算了,他老人家的事我也管不了。你呢?你准备做官吗?”

李逵如今是五品的实缺官职,三年可以荫补一个族人。李庆要是有心做官,李逵倒是不介意将这个机会给他。

可李庆老大不乐意道:“这破官谁愿意当?”

他如今一天的收入都快抵得上九品官半年的收入,让他去做荫补官,简直就是要了他的命。再说了,他也不是没点数,做官要参加选官,文官武将都要通过最初等的考试。他字都认不全几个,怎么可能通过考试?

只能去做最低级的职官。

仓、监、关,这种连衙门都没有的官职,他哪有兴趣?

李逵也不强人所难,浑不在意道:“随你。对了,最近京城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兴龙节了,最近内城的各家府邸在码头上运送的货物可不少。听说今年的兴龙节,大内要大办。二哥既然已经回京了,过两日,礼部应该会有请柬来家里?二哥,你说我们府里要不要也给皇帝送礼?”

李逵摆手道:“用不着。王公大臣才要献礼,我这官不需要。”

兴龙节是皇帝生日。

皇帝赵煦的生日是十二月七日,为了避讳太宗七日生辰,该成了十二月八日举办。

这也是京城的重要节日之一,衙门休沐,入宫参加酒宴。

没过两天,李逵就接到了礼部官员的请柬,凭借这份请柬,他可以去皇城参加宴会。只是国宴的座次让他不太满意,他的位子竟然不在大殿之内,反而在偏殿。这地方他熟啊!当初太后寿宴的正宴也是在大庆殿举办,当时他才七品官,还能挤进入大殿,如今升官了,却让他去偏殿,这是瞧不起人呐。

李逵觉得自己被忽视了,礼部官员对他很不重视。

这是对待朝廷功臣的态度吗?

李逵当即拿着请柬去了礼部,接待他的官员还是熟人,和他同科的进士钱廖,遇到熟人只能忍了下来。

“季康,这请柬有问题。”

钱廖可不敢让李逵在礼部闹,拉着李逵去礼部外头的教坊边的酒楼,不时有教坊的姑娘来唱曲,被他打发了。讪笑着解释道:“在礼部当差就这点不好,边上就是教坊,钱不经花。”

两人找了个包间,等酒菜上来,钱廖客气的给李逵倒上了酒,这才叹气道:“人杰,你的座次是被上官定下的,这事我这个小官是不能管,也不敢管。”

“那你还特意请我来吃酒干嘛?你告诉我,是谁干的,我不说出去。”

李逵的嘴巴很牢,他肯定不会说出去,但多半会当面去找人晦气。关键是这事是左侍郎吩咐下来的事,礼部的堂官郎中们都不想出来和李逵交涉。

他们也怕李逵闹腾。

只要将钱廖这个和李逵同科的倒霉蛋推出去,想着他们毕竟是同科进士,至少还会给点面子。

“谁针对我,我在京城可没啥仇人!”

李逵瞪眼叫屈道:“想我当初在皇城当差,连个正经衙门都没有的苦命人,还给我安排进了内殿参加酒宴,如今我这么说也算是为大宋立过功流过血吧?可为何连正殿门口的为位子都没了,还讲不讲道理啦!”

“直秘阁是秘书监属衙,有正经衙门。”钱廖却羡慕的提醒道。

李逵却撇嘴道:“连个正经官舍都没有。不说这事了,你是不是知道谁给我换了位子?”

“这个,人杰你也别为难我了。兄弟能办的尽量给你办了,这样吧,宴会分三等,一品的王公大臣,三品以上的大人才能享用。二等的是京官五品以上的待遇。人杰你虽是五品官员,如今还没有选官吧?”

李逵摇头道:“没有,还没来得及去吏部报备。”

“这只能是赴京官员来算,只能安排第三等酒宴。”钱廖当即拍着胸脯表示,他将李逵的规格升成第一等:“人杰,我这么给你说吧?今年的兴龙节宫里头要大办,朝臣要更随两院百官恭贺陛下,还有各国的使臣。正殿的位子安排不过来,再说了,就算是正殿里,靠门的位子冷的很,还不如偏殿暖和。兄弟我别的不能答应你,但是将你的酒宴规格提升为一等,你总该满意了吧?”

“你是参加过一次国宴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门道。”

李逵点头道:“说是这么说,可……”

李逵不耐烦的摆摆手,无奈道:“算了,我大概知道为什么会将我安排在偏殿了。女人最记仇了,再说了陛下的生辰日,我和她去计较个什么劲。”

“慎言,人杰,还是少说两句吧!”

钱廖感慨于李逵终于想起来了之前参加国宴,他到底做下了何等天怒人怨的事。但是李逵敢说向太后的不是,钱廖却不敢。

他偷偷擦着额头的冷汗,低声道:“人杰,你且放宽心,在正殿里你做门边上。但是在偏殿里,你是整个偏殿最显耀的位子给你留着。而且你看菜单,这是一等的菜单,与各国的使臣王公大臣的一个品级。”

李逵这才明白,原来太后对他的怨气还还没有消。在正殿看到李逵,向太后还能高兴的起来吗?

虽说太后只是走过场而已,但保不齐李逵这厮又要闹幺蛾子。

李逵看着菜单,嘟哝道:“就这么点?吃不饱!”

钱廖做吏部官员日子也不短了,还没听说过参加国宴为了吃饱的。当然,皇帝大宴群臣,真要是让人吃不饱了,也没脸说。

钱廖咬着牙对李逵道:“我给你准备双份。”

“烤全羊来一只。”

“不行,皇帝面前才放整只的烤全羊,你的……”想起了尚书、侍郎的嘱咐,只要李逵要求的,不太过分的要求都满足他。钱廖咬着牙对李逵保证道:“可以,但是头得去了。”

烤全羊去了头,就不能算是烤全羊了。自然也不会被御史们揪住不放,当成僭越了。当然也不是没有风险,容易引起人的嫉妒和不满。毕竟,一等国宴才是烤羊腿而已。但是钱廖有办法,把全羊烤熟之后拆开,就看不出来了。

再说,羊头的肉也不多,李逵当即表示:“可以!”

他好奇道:“对了,第三等的国宴也有烤羊肉吗?”

“有,只有夹饼子的量。”身为资深国宴安排官员,钱廖对此非常清楚。

想着自己吃烤全羊,别人只能吃羊肉饼子,李逵觉得还不赖,至少面子上给足了。勉为其难的点头道:“算了,这事就这么办吧!对了,季康兄,你在礼部的面子很大啊!连酒宴的菜品都能随意安排,得是个郎中吧?”

钱廖的脸色当即垮了下来,郎中是五品官。他才中进士两年多,怎么可能进入部堂做郎中。当即摆手道:“做不了。”

“是员外郎?”李逵略带嫌弃道。

钱廖原先还把李逵当朋友,现在朋友都不想做了,摇头苦笑道:“员外郎也不小,我资历浅,怎么可能当得上。”

李逵有点为自己国宴的菜品担忧起来,连员外郎都不是,恐怕没资格给他定国宴规格吧?

钱廖支支吾吾道:“人杰且放心,别的不敢说,答应你的事,肯定给你办妥。礼部有个膳食司,主官是员外郎,我是膳令,从七品的小官。但是往大了说,朝廷要举办国宴,要祭祀太庙,这些庆典,从活物到菜品,从杀牛到杀鸡,水煮还是烧烤都需要我去监督……”

说着说着,钱廖眼角流露出些许的泪花,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竟然改行做了厨子头,冤呐!

他爹要是知道他在京城做这样的窝囊官,还不如留在老家继承家里的万贯家产呢。

第625章 谁说青塘不服王化?第137章 莫须有第358章 大庆殿中搏功名第189章 看不起人第508章 出塞第542章 有勇有谋李人杰第664章 公报私仇?第393章 太师也穷第788章 正经人谁做雇佣军吗?第354章 急公好义第708章 牛顿的苹果,李逵的拉面!第666章 吃空饷第045章 县令门徒第155章 权宜之计第152章 牛皮吹上天第765章 谨慎第399章 高出天际的水平第746章 兵临城下第679章 官字两张口第454章 柳暗花明的小苏第452章 出城第016章 欺人太甚第408章 给朝堂喂了一波药第752章 御驾亲征第114章 吓唬人第453章 庙堂之上第601章 可怕的天赋第242章 读书人骂街第286章 虎骨酒第001章 李二第313章 宰相了不起啊!第155章 权宜之计第406章 加猛料第319章 人老成精第236章 苏门下场第084章 你来凑什么热闹?第476章 横空出世的大宋护国神器第225章 首阳书院第161章 疯狂的竞价第637章 兴龙节第151章 天下第一票第805章 扬帆远航第767章 无敌铁林第721章 凶名赫赫第289章 将功折罪第109章 书林小学生第247章 李逵的科举后援团第290章 贼窝第266章 小爷的牛肉喂狗了第600章 耿直老种第047章 你的死劫到了第768章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第117章 计划有变第435章 火铳第659章 王舜臣第503章 二老爷升堂第620章 和尚疯了第515章 被通缉了第521章 李大师第471章 白脸的宋奸第365章 完成小目标第595章 绞杀第512章 太后克星第285章 扫地出门第187章 还是太年轻第584章 大王莫慌第484章 谈崩了第758章 初生牛犊第533章 抱上了弟子的大腿第667章 被山贼套路的官军第563章 绝户计第487章 暖心人第736章 要当爹了第576章 老阴货第782章 太子,江山为重啊!第023章 科举学区房的优势第078章 无中生有第213章 准备告御状吧无题第089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758章 初生牛犊第367章 门第第609章 要你命三千第384章 杀生成仁第198章 喧宾夺主第513章 坑人玩意第700章 兵统局终于干正事了第266章 小爷的牛肉喂狗了第456章 援军被围第771章 大辽版步坦协同第066章 你咋不上天呢?第202章 天杀星第138章 不甘心第657章 低调有内涵第629章 难办的铁券丹书第638章 给富婆跪了第684章 元长,你办事我放心第257章 神魔九变第308章 威逼,还是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