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闹事

身为臣子,不把皇帝当回事,可能会倒霉,倒血霉。

苏轼当年制科三等的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他老人家就飘了。没把大老王当回事,连带着还没把皇帝当回事。还不把皇帝和大老王一起投入了无数心血的‘变法’大计不当回事。

然后他老人家就吃上了官司。

事情本来不严重,幸亏大宋的皇帝对于文臣相对宽厚,苏轼最后也没有死。只是把小伙伴们都拉出来当成‘同伙’,其中有驸马都尉王诜,亲兄弟苏辙,弟子黄庭坚等人。然后在狱中他写了一份悔过书,事情就结束了,但过程很惊险。

这就是‘乌台诗案’的始末。

好几次,苏轼都认为自己要归位了,最终却神奇的没有死成。

让李逵没想到的是,范冲也有这毛病。好在范冲名气比当年的苏轼差远了,李逵也不必太担心成为范冲的‘同伙’。

倒是范冲很随意,也挺兴奋。在放礼台的边上,还很好奇的问李逵:“人杰,这国宴到底吃什么,要是龙肝凤髓,我得多带一点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还龙肝凤髓?做梦呢!”

李逵想起自己之前参加的太后寿宴,嫌弃道:“也就是那回事,口感尚可的也就是肉饼。还是冷的,不怎么样,羊肉冷了就不好吃。量也少,还没有你提着的点心值钱。”

李逵记得范冲一直在京城,即便是太后寿宴他级别太低,没办法参加,但这两年难道皇帝不过生日啦!

不可能的,那不成范冲还不知道兴龙节的流程?

他不由好奇道:“你不是参加过吗?还问!”

“人杰,你这是打击报复,我之前是校书郎,才九品。今年才升了著书佐郎,这么小的官职,怎么可能有机会参加官家的兴龙节?”范冲幽怨不已,面对李逵的疑惑,他大倒苦水:“皇城里的衙门,只有七品以上才有机会参加,皇城外的衙门是从六。要不然京城的官员都来,宫里头也坐不下。”

“著作佐郎不是七品?”李逵怀疑道。

他好像记得是七品官来着,难道是记错了。

“八品,是八品!要不是这次官家大操大办,我等这样的小官,哪有机会参加宴会?”

范冲即便和额李逵关系不错,知道李逵没心没肺惯了,内心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这朋友还能不能要了?李逵之前就在秘书监做过官,时间不长,但范冲不认为李逵会不知道。

当然,李逵那个直秘阁的官职,虽说是秘书监的属官,但实际上不在秘书监坐衙。反倒是李逵却爽朗地笑起来:“别说你这八品官做的不如意,再不如意有比钱廖不如意?”

“他好像在礼部。”范冲回忆起来之前皇帝带着官员去太庙祈福,钱廖好像站在祭品边上:“他在礼部,似乎地位很高,很重要。上次官家去太庙祈福,我就看到他站在高台边上。一般人肯定上不去。”

官场的等级森严,绝对不是说说的。存放祭品的高台,基本上就是礼部的官员主持仪式。一般主持由尚书或者侍郎,皇帝念祷文,钱廖能站在高台上,肯定深受大佬的器重。

李逵没好气道:“今日他也该在大殿之中忙碌,到时候你去问他好了。”

范冲是情商不高,但智商是杠杠的,要不然也不会轻松考中进士。他听出了李逵的话里有话。顿时不解道:“难道还有隐情不成?”

“钱廖在礼部膳食司做膳令,主要管理祭品和宴会食物。”李逵戳穿道。

范冲想到膳令的日常,忍不住战栗了起来。原来不是钱廖地位高,深受礼部大佬的欢喜。而是这家伙竟然是管理祭品的倒霉蛋,钱廖别看在献祭的高台上,可他比祭品的地位还不如。礼部虽然清贵,但也有不少倒霉蛋。钱廖的官就是这样的倒霉实缺。范冲哆嗦道:“要是让我去,我宁愿辞官。”

“干嘛辞官?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辞官多可惜。”李逵道。

“两位大人,你们的礼单可否拿给咱家?”

清点礼物的宦官见李逵和范冲竟然在他面前聊了起来,有点怕后面等着的官员不悦,开口提醒道。

李逵和范冲这才将礼单给递了过去。

“安西州知州李逵,什锦糕点一盒!”

“秘书监著作佐郎范冲,什锦糕点一盒!”

“两位,还请里边走。”

范冲看对方的眼神,似乎认识他,不觉好奇道:“公公看着眼熟?”

“咱家说起来还跟着两位大人学过麻将。两年前两位大人来宫中和陛下打麻将,那天奴婢就站在另外大人的身后,跟着两位大人学了麻将。尤其是跟着李大人学会了点炮之后,在宫里头走到哪里都能受到善意。”宦官笑呵呵道:“就是俸禄有点不够用。”

范冲记起来了,那天他赢了不少钱。而李逵似乎一直再给下首的皇帝喂牌。想到又一个被麻将给祸害的宦官,他心里听不落忍的,多嘴道:“为何不学我的牌技,大杀四方不好吗?”

宦官苦笑道:“与其在宫中被人到处厌恶,还不如到处借钱,却能在宫中获得旁人的好感。”

这是生存之道。

李逵暗自颔首,觉得宦官的智商在线,至少会做人,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他笑道:“公公好人缘,必将前程似锦。就此别过。”

“谢李大人吉言,奴婢恭送李大人!”

宫里的宦官不把范冲当回事,但绝对不会不把李逵当回事。

这位可是在皇帝陛下心中都有很大分量的能臣,他将来要巴结的对象。不久之后还是皇帝的连襟,也是皇亲国戚。

进入皇城。

嗅着久违的气味,李逵阔步走过太史局,之后是天章、龙图等馆阁。

嗅着空气中略带沉闷的气息,嘟哝了一句:“还是那口腐朽的味道。”

“人杰,为何你朝着偏殿走?”

“请柬上的安排,你说这么大的日子,我敢随便乱走?”

李逵经过钱廖的解释,早就看开了。向太后看他不顺眼,又有什么办法?

他又不是刑部尚书邢恕,即便向太后同样不待见邢恕,可问题是朝廷的二品大员是有数的,她就算是再不乐意,也只能干受着。

李逵满不在乎道:“为何要和都堂高官们在一起,你我兄弟重逢难道不好吗?”

等他们两人到了偏殿,李逵才发现了自己的突兀。参加皇帝的生日宴会,穿常服肯定不合适。大庆殿的偏殿有两座,一座安排武将勋贵,一座安排文官。规模当然比不上大庆殿。但是算上宽大的宫内回廊,地方也不算小。

李逵觉得不妥当的原因是,他成了一水绿色之中的那一抹唯一的艳红。

周围都是绿叶,称托出了他的与众不凡。

这还是他的官职决定的,大宋五品以上官职穿绯袍,也就是红色的官袍。而五品一下,穿绿色的官袍。至于三品以上,就是紫色官袍了。

李逵放眼看去,偏殿之内,就他一个五品文官。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还是有点不太适应。

京城虽然官员多,但真正衙门里的正经文官,五品以上的官职真不多。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属衙,五品官就不多。三个大衙门加起来也不到三十人五品以上文官。

各监正,四品文官。比如说秘书监正,就是四品文官。但是佐官就很差劲了,有的是八品官。比如说少府。

李逵做过少府丞,八品小官。虽然在外头,别人客气也叫他少府。可实际上,真正的少府,是四品文官。他的少府丞。

除去这些,六部有不少五品以上的文官。郎中就是四品官职。加上左右侍郎,尚书。六部加起来,超过五品的文官也不超过五十人。

大庆殿是科举殿试的考场,能够安排六百个考案。也就是说,至少能摆下六百个食案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京城的文官五品以上,就算是加上六品文官,也就二百多人,加上武将人数也不多。真正能够在大庆殿上与天子同乐的官员坐不满。但是加上勋贵,就能够坐满了。

但没资格去大庆殿参加国宴的官员,基本上六品文官都能去成。剩下的七八九品的文官,只能去偏殿待着了。

李逵在偏殿里那么一站,还真的非常显眼。

好在钱廖眼尖,看到殿中来了个穿着红色官袍的官员,就知道是李逵莫属了。

“人杰,这里来!”

钱廖急匆匆赶来,国宴这天对礼部的膳食司来说,是一年之中难得全员动员的日子。员外郎去了正殿,而两个七品的令,来偏殿安排国宴。

钱廖忙里忙外已经小半天,额头亮晶晶的冒着热汗,风风火火的过来打招呼。看到范冲的那一刻,钱廖还惊喜的客套道:“元长兄,可是稀客啊!”

“季康老弟,可苦了你!”

范冲是个感性的人,听李逵说了钱廖的遭遇,心中是万分同情。可惜,他也没能耐去帮忙,只能跟着哀叹。这和女人之间遇到了倒霉事,没本事帮忙,只好在一起落泪是一个道理。

钱廖胖嘟嘟的脸上顿时有了明悟,幽怨地撇了一眼李逵。

心中暗道:“人杰,你这破嘴也不知道收着点?”

好在李逵是个讲义气的,李逵答应办他脱离苦海,自然是说话算话。想到以后要离开礼部这个倒霉地方了,钱廖的心也宽了些,自嘲道:“都是为朝廷做事。有道是干一行爱一行……”

说到这里,钱廖的嗓子眼有点干涩,再也编不下了。关键是自己的内心格外的真实,就算是自我欺骗,也难受接受经常和祭品站在一起的痛苦,好像那一刻,他也成了祭品似的,让人绝望。

好在他不是那种喜欢哀怨的人,想着最后一次在礼部效力,有道是有始有终,保持了脸上的笑容:“两位待会儿,先领你们去食案。”

至于今后,钱廖觉得跟着李逵混,肯定要比在礼部的前途光明不是一星半点。说不定,过两年,他也能穿上曾经让他羡慕不已的绯色官袍,成为五品官中一员。

“人杰,钱兄仿佛是乐在其中?”

“为何这么说?”

“他胖了!”

整天看着祭品,琢磨着食物,他能不胖吗?

不过很快,范冲就发现了古怪。他的食案仿佛比李逵的小了一大截。

可按理说,参加国宴,坐在差不多地方的人,不应该用一样的食案和餐具吗?

他看出食案大小不一样,也不奇怪。范冲食案上防着四个冷盘,有饼,有糕点。但是放上四个碟子,食案已经占据了一半的地方,可是看李逵呢?

李逵的食案上也摆着四个碟子,可就像是没放东西一样,空荡荡的冷清。尤其是范冲低头看自己食案上的酒壶,小气吧啦的比他巴掌大不了多少,好像皇帝也舍不得让他们这等小官喝舒坦似的。可李逵食案上摆放着酒瓮,比他脑袋还大。都是一样参加皇帝的生日宴,送的礼还一样,还区别对待。

范冲心头顿时酸了。

周围已经有官员在攀谈,还有频频的敬酒声。

“王兄,请!”

“周老弟,请!”

范冲觉着自己也不能太过分,拿起酒杯,看到了李逵手中的酒盏,再次酸了:“人杰,干了!”

“干!”李逵大口龙吸,一碗酒下肚,顿时暖洋洋的舒坦起来。

酒宴开始,宦官们端着食盘往食案上送热食。

最让人期待的或许就是那烤羊肉了,基本上每个食案的份额都差不多,一盘子还在吱吱冒油的羊肉送上来,还有刚烙好的热饼,卷起烤肉放嘴里,那叫一个美。

可是轮到李逵,所有人都瞪眼看着两个宦官,抬着个二尺长,一尺宽的餐盘,送上了堆积成小山一样的烤羊肉。李逵伸手从食盘中捞起一直羊腿,一口撕下大块的羊肉,一口酒下去,满心舒坦,高兴道:“畅快!”

不过,很快他就畅快不起来了,发现偏殿里参加兴龙节的官员,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然后盯着他们自己食案上的羊肉碟子里,切成麻将大小的肉块,虽然一样滋滋冒着热油,虽然一样香味扑鼻。可看着李逵的肉山,在看自己的份额。突然间有种被朝廷遗弃的酸涩,有些官还真的平日里没有多少机会吃羊肉。

就像是范冲,要是没有富婆的嫁妆冲门面,他也吃不起肉。一个月就二十贯的官俸,其他福利只有一年一身官袍两双布鞋,除去雇佣仆人,租房子,平日里的应酬,他这点月俸根本就不够用。

京城里的文官,尤其是品级低的文官,基本上都是这等样子。

这也是当年晁补之在秘书监做官不爽要求外放,理由就是,京城的官员月俸太少,根本就不够用。

可晁补之什么人呐!

晁大少,他家官宦世家,大宋立国一百多年,他家就做了一百多年的官。而且太傅,太师这样的正一品官员也有几个。他会没钱?他就是在京城憋屈了,先要离开而已。

但不少寒门出来的官员,还真的没钱。

面带菜色都有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说京城品级低的文官收入低了。

遇到难得一见的烤羊肉,放外头馆子里,半贯一斤的价格,他们吃得起?

好不容易赶上了不要钱的机会,却突然发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酸楚,比吃肉更重要。偏殿之中的文官,有一个算一个,美食在前,却都没了胃口。而他们根本就不敢找李逵理论,品级差在哪里呢?只能找钱廖这个安排膳食的礼部小官。

“膳令钱廖,为何他那么多羊肉,为何我等这么少?”

钱廖还一肚子气呢?

为何你们坐着、吃着、喝着,他却要脚不沾地的忙碌?

面对和他一样小官的质问,钱廖就冷哼了一声:“要是你们能够在一年之内收复青塘千里之地,你们就算是要吃牛肉,官家也说不定给你上。”

敢于质问礼部官员的文官虽然品级低微,但年纪一大把,要是年轻的,根本就不敢出头。大有倚老卖老的意思,面对钱廖如此不给情面的驳斥,气地脸色煞白,捂着胸口怒道:“你,你,你个后背晚进,竟敢如此和老夫说话!”

两人纠缠在一起,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

第539章 混入护国寺第032章 贯日第537章 投名状第323章 李全的转机第228章 诗言志第394章 歪主意第601章 可怕的天赋第675章 苏门的以德服人第330章 爷也是有脾气的人第670章 替父出征第436章 快到爸爸的炮口来!第123章 自救第44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72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720章 铁憨憨第455章 又一个好人倒下了第414章 关键时刻还得看李逵第241章 师伯的死亡之瞪第107章 懵圈的周元第144章 史文恭第440章 窃喜第385章 李氏凶猛第795章 下套第471章 白脸的宋奸第474章 执念第309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642章 男人都是大猪蹄子第178章 第一个破产的倒霉蛋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178章 第一个破产的倒霉蛋第119章 扎心的高俅第131章 低头第791章 死战不敌真英雄第311章 京城规矩大第076章 这弟子还能要吗?第792章 爱兵如子王敬之第507章 小名不是瞎叫的第440章 窃喜第705章 十三太保第721章 凶名赫赫第502章 比倒霉第550章 梁家的废物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记上了第468章 阴险小人第396章 谢谢你全家!第572章 请命第104章 家族发迹第012章 大力出奇迹第353章 榜下滞销货第476章 横空出世的大宋护国神器第586章 自荐第186章 穆氏兄弟第216章 大宋好人第029章 大郎回来了第386章 双鞭将第361章 暴露了第137章 莫须有第409章 下聘第312章 你嫂子膨胀了第788章 正经人谁做雇佣军吗?第672章 狂的资本第194章 狠人呐!第216章 大宋好人第041章 大气第033章 英雄不超过三秒的大郎第747章 现场教学攻城第244章 官官相护第768章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第588章 我不服第40章 乞丐版皇亲国戚第365章 完成小目标第301章 史阎王第695章 痛打落水狗第455章 又一个好人倒下了第439章 高俅的新技能第087章 人身攻击第116章 从平庸到惊艳第738章 公报私仇第137章 莫须有第145章 封仓锁粮第517章 手下太专业这么办?第192章 不对,这厮要跑!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503章 二老爷升堂第650章 姑爷被扣了第301章 史阎王第735章 海军才是大宋的未来第268章 落难公子第284章 命换命第322章 我家二哥是解元第303章 哥哥救我!第693章 禽兽之学第419章 老夫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第156章 惨遭打脸第387章 骑虎难下第151章 天下第一票第147章 打草惊蛇第117章 计划有变第278章 进献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