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清底

秋涵服侍着文同宽衣解带。雷州的冬天不冷,浴室里又加装了铜管式水循环空调。冬天利用热水加热空气。秋涵已经调节好了室温。本时空温度表还属于稀缺管制用品,即使贵为元老也没得私用。所以温度是否宜人全靠女仆用自己的身体来感受。

屋内暖意融融,文同在秋涵的服侍下很快脱光了衣服,躺到了浴缸里。暖洋洋的水温沁人心脾。鼻端不时传来幽幽的香气。文同满意的吁了口气。

“老爷,水温还合适吗?”秋涵说着宽衣解带,露出了新汉服下熟透了的女体――秋涵个子不高,身材丰腴,属于本时空审美观下的美女。皮肤洁白,有着本时空标准下丰满的胸部,束缚在无托的黑色丝绸胸罩里。黑色真丝高开叉三角裤包裹着饱满的双股。遗憾的是一双解放脚有些畸形。她知道文同不喜欢这双脚,所以即使睡觉也穿着一双白色棉袜。此时她着一双软底锦面绣花便鞋。在瓷砖地上不容易打滑。

这身火辣的内衣是轻工业部服装厂的特需处专门制造的,目前仅供元老购买和少量外销使用。没有莱卡这一高弹性化纤材料,使得在17世纪复制21世纪的女士内衣的计划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又事关元老们的福祉。莫笑安花了不少时间组织人力武力解决这一问题。

“……在轻工业人民委员会、元老院办公厅的直接关怀下,在以多位元老的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之下,特需处提出‘利用现有条件,排除万难,全力贯彻为元老服务的方针’,经过多次试验、翻阅大量技术资料,先后利用本时空的各种材料仿制成功了多款真丝、全棉内衣;试制成功真丝长袜、网袜、棉质半统袜……并且使用钩针法手工制造出来了特需处当时急需的蕾丝花边……”

――《元老院办公厅特需供应史?服装卷》(内部资料,仅供专业人员参考)秋涵小心拿起一块天然海绵,在一只盛满纯天然的皂角洗浴液的邢州白瓷缸里浸泡了一下,跪在一旁等候他的吩咐。

文同扫视了一下她白净丰满的身体,“先按摩一下!”

“是。”

在比自己体温稍稍高一些的热水里浸泡过一阵,他从浴缸里起来,坐在专门的香柏木的浴凳上,秋涵拿起海绵,接着搓揉起泡帮他擦背。

擦背的力道就如同她的人一样柔和,整天的疲惫似乎都慢慢消除了,不过更令他愉悦的是背上的不时能够感受到的软腻肥满的揉搓触感和不时喷吐在他耳畔的如兰如麝的气息。

文同舒畅的吁了口气,常师德被调走的不愉快也渐渐消散了。老常固然不错,但是他在元老院的名气很坏,现在离开雷州倒也不失为给他消消火,免得总是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等以后摊子大了有得是重新合作的机会。

秋涵用热水冲洗着皂沫:“现在帮您按摩吗?”

“来吧。”

女人在宽大的柏木的浴凳上铺上一条雪白的浴巾,让文同俯卧在那里,然后在他的背上抹上一层按摩的皂液,屈指伸展了几下,开始按摩起他后颈上结实的肌肉。她的双手使劲而有规律按摩的推揉。手从他的脖颈,移向肩部和脊背,随后停下,转向腿部,按摩起大腿后侧的肌肉。

“嗯,嗯,”文同发出舒服的呻吟声,在凳子上挪动了下身子,含糊不清的说道:“秋涵,你家里还有什么亲戚没有?”

秋涵的脸色微微一变,手指上的按摩也停顿了下,马上又继续按摩下去了:“没有了――若是有,当初也不会求阿朱妹子请老爷收留了。”

“喔,要是有的话,如今临高正缺人,到临高去招工从军读书,几年下来肯定能过上好日子,要有点悟性,以后大有可为……”文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正好老常要回去……”

“常老爷要回临高去了?”秋涵小心翼翼的问道“嗯,老常回去另有任用,走了一个好兄弟。”文同的话里露出了遗憾的口气。他忽然象是想起了什么,说道,“下周二预备一顿宴席。你上次做得那个狗肉不错,也要预备着。”

秋涵是雷州的土著,做得一手当地好菜。尤其是她做得白切狗肉和沙姜鸡,在经过符合元老口味的改良之后成为雷州站招待“中央”来人的必备菜肴。

“是,老爷。”

“嗯,还有明天你和阿朱两个把自己的三代履历都写好,在哪里住过,有哪几个亲戚什么的,全都写明白。有不认得的字来问我。”

秋涵又是一顿,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紧张,忍不住问道:“老爷,秋涵在世间早就没了亲人,就有几个远房的亲戚也是多少年不来往了……”

“不在人世的也要写清楚,这次是来搞政审。每个人的底细都要查明白――不能大意。”文同被按摩和热气弄得晕乎乎的腾云驾雾,随口说道。

“不能不写吗,全写些没了的人有什么意思。”秋涵趴在文同的背上,用胸部讨好似得挤压着他宽阔的脊背,“这你就不懂了,这叫人人过关,个个清底。你现在是没有名分的女仆,要过了政审才算是正式有编制,办公厅会登录你的名字……”文同被她的按摩弄得舒服的呻吟起来,“喔,喔……你怕什么:阿朱家里是海盗呢,说清楚就好了嘛。”

秋涵紧张的按摩着,她的面色变得凝重而紧张。

当初她托阿朱帮忙混进华南糖厂来服侍澳洲人。的确是抱着为哥哥为老爷报仇的心思。一开始她不敢造次,老老实实的悉心服侍文掌柜,准备获得了足够的信任之后再动手。然而日子久了报仇的心思却慢慢的淡了:文同毕竟是个年轻汉子,当然要比祝三爷这种半老头子来得精壮生猛,21世纪的男人,在对待女性上多少还有保留着一些讨好女性的思维和技能。虽然上了床要花样百出,生活上反而对待她和阿朱颇为尊重――这种体会在过去她是完全没有过得:不管是在当初收房的主家还是后来的祝三爷那里。

人际关系反差让秋涵对“澳洲人”的仇恨感愈来愈淡。要不是哥哥古大春死在他们手里,她早就乐不思蜀,安安心心死心塌地的当文同的通房丫鬟了。

她觉得自己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杀死文掌柜。但是想到一旦报仇之后自己的后路,秋涵又退缩了。不管自己的复仇是不是能得手,结果肯定是九死一生――当初澳洲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人头送进内宅,还有在乡下宅邸里晚上烧死祝三爷的神秘大火让她充分领会了澳洲人的厉害。退一步说,就算她能够远遁逃出生天,下半生又靠什么生活,哪里再去找这样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呢?

古大春虽然是她嫡亲的哥哥,但是她从小就给人当丫鬟离开家,将近20年里相聚见面的时间不超过三十天。只是一种天生的血缘关系才让她有了要为哥哥报仇的心思。但是要为这个哥哥抛头颅洒热血赔上性命或者后半生就此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她实在难下这个决心。

现在澳洲人居然要来“摸底”,莫非他们已经对自己的来历起了疑心吗?秋涵在文同身边,耳渲目染,知道澳洲人心思缜密,办事一丝不苟。真要给临高来人查出自己是古大春的妹妹,恐怕立刻就会把自己变成“非人”――意思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这个人。

秋涵心乱如麻,手法渐乱,文同正沉浸在享受中,没有注意到女人的表情变化。只是觉得按摩的不大到位,不满的“哼”了一声,秋涵赶紧把心收回来,悉心服侍文同。心里暗暗打着主意。

张大疤拉提着个藤箱子,从跳板上走了下来。码头上,一群劳工们正在用扒杆、铁链和滑车往海湾里打着木桩。海边堆满了准备修筑码头和栈桥的大石条和装满碎石的藤筐。

这里是海安街,雷州糖和盐输出的重要港口。按照元老们的标准,这里的自然条件只能算是一个小型码头,除了距离临高近之外,谈不上有什么优势。

但是这个小小的码头,已经被选择作为对越贸易公司的目前的口岸。临高建筑公司正在这里承建一座新得码头,供很快就要正式开通的对越航线定期班船所使用。

雷州站的在糖业战争之后,不但吞并了祝安的船行,相继又整合吞并了其他一些经营沿海运输糖和盐的小船行,正式拥有了一支运输船队。成为继广州站的高广船行之后第二个站属货运船队。这支船队由熟悉对越航线的前海盗张大疤拉负责,专门航行在雷州-越南海阳、雷州-广州的远途航线和徐闻-临高的短途货运航线上。水手们和船只都来自雷州雷州当地,人员不属于正式的归化民,船只也不归属海军指挥。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节 普利安哥第二百二十三节 翻脸无情第四百五十一节 太平盛世第二百七十节 吴桥的蝴蝶第四百二十九节 糖衣炮弹第一百七十五节 大会(二)第二百七十一节 秋赋(三十六)第一百八十六节 利益问题第一百九十三节 桂江大桥三百一十九节 熬漆第八节 台湾还是海南第八十节 杭州城里的市场第一百五十九节 发布会第一百二十七节 绝境第二百六十一节 秋赋(二十六)第一百零九节 运作流程第三十一节 调查第五十三节 造币工艺第三百三十五节 马甲议事规则第十五节 热作种植园第一百二十二节 人力分配第八十五节 宽严并济第二节 文总的野望第四百零五节 巡诊第一百九十七节 调查(二十五)第二百六十六节 秋赋(三十一)第二百七十五节 开饭第二百一十四节 粤东八蚕四百四十七节 尘埃落定第二百二十三节 警政拓展第二百五十一节 京师(八)第三百一十八节 融资(二十三)第一百四十八节 舰队启程第二百八十五节 京师(四十二)第三十三节 烘炉第二百一十九节 决斗之前第一百三十八节 新出炉的说客第二百五十节 京师(七)第十二节 火攻船第一百零六节 焚楼(二十一)四百四十四节 土地税第一百二十五节 酸和碱(一)二百二十七节 润世堂旗舰店第四十六节 农庄新貌二百一十五节 深夜出击二百二十九节 唯生产力论第四十九节 信用(一)第一百九十六节 常青云和常浦第二百二十一节 及时的增援二百三十九节 除旧布新(二)第一百三十二节 船影第一百八十一节 调查(九)三百八十五节 与时俱进的史公子第二百八十八节 挑衅第二十节 柳工作第一百零一节 炼钢第六十二节 进占虎门第二百一十四节 粤东八蚕第一百二十四节 武装游行第八节 疟疾袭来第一百四十节 公司化改制第一百七十五节 大会(二)第六十三节 甜港风云--广州的银子第二百七十二节 新鲜出路的南洋公司(二)第二百零二节 俘虏营地第一百七十二节 中元节的计划第四百四十节 内幕消息第一百二十节 海陆纠纷第二百零八节 使者降临第一百五十四节 第一次贷款第二百六十三节 言者无心第三十七节 说服(上)三百五十二节 真题二百一十节 海上party(五)三百一十一节 成功潜入第一百三十二节 让新人表现第三百五十三节 划清界限第四百四十八节 出走第三百四十七节 海林的阴谋三百一十节 移民第九十六节 尼克的事业(一)第十二节 作战计划(三)第七十节 占领第六十节 发动群众(三)第一百三十八节 水着杂志第四十四节 策反第十七节 澎湖第三百三十节 预约第一百七十一节 擒贼擒王第三十七节 审俘(二)第二百四十三节 岗哨上的讯问第一百五十七节 赊叶第三百八十八节 访问第二百九十三节 农业公司(三)第四十七节 出征第四百零六节 医疗保险和省港医院二百二十节 活尸第一百零七节 因势利导第七十六节 狂想第三十五节 组织处新来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