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博士披香

眼前之人,正是身份讳莫如深的一亿贵女。

“下妾拜见王上。”贵女身披华服,满头珠翠。虽做妇人装扮,却仍是处子之身。莫问刘备如何知晓。臂上朱砂,便是明证。话说,刘备旁敲侧击,皆未能窥破身份之冰山一角。莫非是……先帝妃子。

“夫人免礼。”刘备收拢思绪。

见蓟王略显迟疑,左国令士异,遂进言道:“穆夫人乃太妃礼聘之披香博士。”

“何为披香博士?”刘备倒是初闻。

“宣帝时,有披香博士淖方成,白发教授宫中,号‘淖夫人’。”士异答曰:“披香殿,乃前汉宫阙。班固《西都赋》有:‘茞若椒风,披香发越’之句。披香博士,便是在披香殿,传授后宫礼仪之女博士。见宫人渐多,太妃亦将王宫,仿前汉分列五宫。设:昭阳、飞翔、增城、合欢、兰林、披香、凤凰、鸳鸯,等宫室。披香殿,便设在南宫之中,乃传授王宫礼仪之所。‘穆夫人’,便是首任披香(殿)博士。”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话说,贵女姓穆?

刘备却终未能想出是何来历。

穆夫人举手投足,优雅高贵,绝非常人。必然久居深宫。话说,此时敢以真面目示人,却不知是否与党锢已除有关。

想想亦无妨。居于深宫,除去蓟王亲近之人,外人素未谋面。穆夫人安全自是无虞。

“披香博士,食俸几何?”刘备问道。

“与太学博士同,食俸六百石。”士异答曰。

“能传授汉宫仪之人,又岂能等闲视之。当与博士祭酒同。”刘备言道。

“喏。”士异领命。

博士祭酒,乃博士之首。掌,教授经学;备,顾问应对。食俸一千石。统领蓟国太学坛,诸多太学博士,及隶属于各城学馆的五经博士。换言之,蓟国太学坛,已建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太学之下,乃是分设在各城的“学馆”、“校馆”。

如前所说,时下学、校有别。设在郡(王国),则称为“学”。设在县(侯国),则称为“校”。

蓟国又有不同。校馆,为适龄儿童开蒙,属于蒙学。学馆,为青少年继续研读,属于行学。学馆、校馆,设馆长一人。另设五经博士、六艺博士等,数人乃至十数人不等。开设《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灵宪》等课程。

馆长食俸六百石,博士食俸四百石。国中学、校,皆统归太学坛掌管。蓟国太学坛,则由博士祭酒,及众太学博士,共管。蓟国适龄子弟,先入校馆,再入学馆,后升太学坛,成为“太学生”时:依汉制,蓟国太学坛亦分设策试之法,择其优良者,补缺国中官吏。蓟国今有十一县。城邑众多。能三百石出仕,已是众多太学生梦寐以求。即便不能,百石少吏,亦衣食无忧。百石少吏,民爵第五等“大夫”。据大汉《田律》、《户律》:授田五顷(250亩),得五宅。

二百五十亩蓟国美田,实在是太值钱。

今,博士祭酒,乃陈少师长子,难兄难弟之陈纪。于党锢时,发愤著书,号曰:《陈子》,凡数万言。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除四位少师外,乃众望所归。

陈家一门六子,俱入太学坛。难兄难弟之陈谌亦被蔡邕举为“王子祭酒”。

刘备先前曾命人将紫渊六国馆,改建成蓟王子馆。王子祭酒,便是将入王子馆,传授诸王子学业的授业之师,与博士祭酒并称。食俸一千石。民爵十等“左庶长”,授田七十四顷,得七十四宅。

诸如王傅黄忠,与左右国相,皆是民爵二十等“关内侯”,授田九十五顷,得九十五宅。

一言蔽之。蓟国的田地和宅地,皆与民爵相呼应。土地、宅邸并非能随意买卖。尤其“低爵不能上买”。

王子祭酒之上,还有蓟国四少师坐镇。王子馆的规制,显然要高于太学坛。

蓟国九令五尹,人选呼之欲出,已在路上。蓟国四少师,即将转去王子馆。于是,蓟王准备将太学坛主官,提升为二千石俸。位在博士祭酒之上。或可仿效各校“馆长”,另设“太学令”一职。

蓟王心有所思,身有所动。这便问计入东宫授业之蔡少师。

蔡邕发明雕版印刷,“蓟书”亦成蓟国名产之一。如今,左伯纸产量大增,蓟国已全面进入纸质书写时代。如厕暖水冲洗,从不用纸。

听完蓟王所言,蔡邕笑答:“王上所言极是。太学之令,当食俸二千石。称‘太学令’或太过直白。何不称‘上庠令’?”

蔡少师乃大才。刘备虚心求问:“敢问少师,何为上庠( xiáng)令?”

“太学古而有之。周时曾设五太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我国在北,当以‘上庠’名之。”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便又问道:“首任上庠令,蔡少师心中可有合适之选?”

蓟王行事雷厉风行。蔡邕亦不做敷衍,这便答道:“老臣倒是可向王上,举荐一人。”

“少师且说来。”刘备大喜。

“高密郑康成。”蔡邕答曰。

刘备幡然醒悟:“可是北海郑公!”

“然也。”蔡邕笑答。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汉末经学大师。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及《左传》等,后从大儒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后,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文献,后世称其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继马融之后,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

如此大贤,隐居东莱。近在咫尺,如何能不令人垂涎。

只是……“如此大贤,岂肯屈就?”刘备心有不安。

“无妨。”蔡邕笑答:“换成旁人,必不肯就。然若是王上相召,郑康成定不能拒。”

刘备问道:“少师何以知之?”

“正如华大夫‘大医治世’。郑康成广授门徒,亦为经学治世也!”蔡邕一语中的:“今时今日,王上已是天命所归。又是汉室正宗,郑康成若不能佐王上,再续大汉国祚,百万言‘郑学’,终不复所用也!”

刘备欣然点头。

事不宜迟。得蔡少师手书,刘备遂命门下督郑泰,携厚礼,即日启程。自南港顺流而下,横渡渤海,前往东莱,徵辟郑玄。

197 生命礼赞101 问鼎中原153 巧施连环218 近水楼台1.40 群盗蜂起181 未得其主173 能者多劳194 天下共疾1.25 黄龙见谯134 累世通家179 蠢蠢欲动71 穷厄之寇1.95 西园八校1.85 佩韦佩弦1.57 战意正浓18 千里圩田189 开立幕府132 为君取食111 云龙风虎184 天命有归1.85 女海贼王158 天下咽喉1.20 互不相识1.59 心悦诚服146 何须十年140 天降流火184 南巡于阗1.35 南宫一游1.229 铁骨石心1.26 群雁无首1.49 和则增寿81 俱合法相188 二日并天1.58 万般皆好120 随行就市1.50 下辩除石1.35 南州士首161 内难未弭11 谁主浮沉122 亦是豪杰51 以命填河1.43 蓟国锄奸118 并州狼骑186 福寿未央1.28 暮夜有知170 一拍即合1.55 筑台募士181 三日分晓1.7 三家解兵198 千帆竞发185 董卓无文1.48 不药自愈1.83 纷华靡丽158 颠倒黑白109 突飞猛进175 石破天惊1.47 仓楼覆道114 百里之命112 果然有差61 时不我待1.38 明日为王1.5 千家万户13 匹夫无罪158 常山之蛇第2098章 1.287 王者见王1.72 血染清溪158 太后有疾177 拔毒食鲜1.25 兄弟阋墙121 一骑破万1.74 青虹下坠1.26 群雁无首174 变俗易教1.83 以赀征赋1.239 神泉秀水171 事出有因117 水淹三军1.2 乱世苟活180 身有所长1.5 舌绽春雷1.35 刘备掷金1.36 怀真抱素104 见字如面181 未得其主1.43 蓟国锄奸147 事大而急1.39 名臣归京第2078章 1.267 白马骁将1.2 西邸惊变1.273 同堂异室1.62 阴阳连环1.28 帝王家事1.7 旧友重聚1.46 寻机而动18 世道居奇14 一龙仕主1.9 修缮祖宅1.72 欲壑难平123 呼之欲出106 重症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