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苏杭大都督

(求收藏)

来到大殿李从嘉就见早于自己先到的李弘冀正冲自己点头笑着,想到他从杭州离开,临行前自己还分给他二十五万两银子,他居然还故意透露给了李景遂意图让两人的关系更坏,就不禁在心中一叹。

再想到李弘冀成为皇太子,给他的麻烦也一定不比李景遂少,自己往后的日子还真不会好过到哪去。不过相对齐王李景达来说,他的压力还是要少一些,毕竟他已经退出储君之争。

李从嘉笑着冲李弘冀点头,然后走过去与韩熙载聊天。昨晚李从嘉回府,韩熙载就登门拜访,可是给府上家奴拦在了府外,殷崇义在韩熙载之后也给家奴挡了下来。

今日李从嘉出府管事才将此事说给自己听,这会儿就想先来问问韩熙载昨日有什么事情要说。殷崇义这边李从嘉倒是不想多问,毕竟以殷崇义为首的保皇党此时是朝中最大的一派,一旦两人接触就算是没有事,李弘冀和李景达怕是也会多想,从而又来共同对付自己。

Www_ тtkan_ c o

早朝还未开始,几个不同党派站在谁身边,就能明显的让人看出哪个派系在支持谁。

与冯延巳等人站在一起的依然是曾经宋党那一小搓人,李景达远在荆南并未来朝,而冯延巳推荐李景达,站在他身边的这些人自然都是支持李景达的。在李徵古被贬官之后,魏岑又回归了冯党,不过他却是对谁都没有明确的想法,毕竟李徵古之事让他看出这种利益都不能长久。

围在李弘冀身边的都是萧党中人,还有一些是见势刚刚想要依附李弘冀的官员。

而保皇党以殷崇义为首的官员则都是规规矩矩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似乎圣上即将宣布之事就与他们无关一样。

李从嘉这一侧只有他和韩熙载两人在聊着,昨晚韩熙载拜访是想聊聊储君之事,但这会儿朝中人多他也不好开口,两人只是随意的说笑着。

李从嘉与韩熙载站在一边低声聊着无关紧要的事情,两人身前的殷崇义将两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见两人在这时候居然聊着江宁府内哪家妓馆的姐儿好就不禁皱眉,不过由此殷崇义倒是也能断定李从嘉此时真的无意储君,他参与在李景遂和李徵古之事中或许还真的是看不惯欺君之事。

正在众人聊得正欢时李璟才缓缓的迈进大殿,众朝臣请安坐好,大殿之中这才安静下来。

李璟看着李弘冀又看看李从嘉直接笑着说道:“弘冀和六郎都来了,储君之事也该解决了。”

李璟这样一说便将李景达排除在外,冯延巳等人立即苦着一副脸,眉头紧锁。李从嘉到现在也不知冯延巳怎么就和李景达走在了一起,当时宋齐丘在时这群人可是都支持李景遂的,但宋齐丘死后这些人已经好久没有参与政事。

李璟不提李景达,储君人选就只剩下一个李弘冀,李从嘉自然明白他要说的是什么事,脸上却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片刻之后,李璟又说道:“储君之事固然重要,但还是要放在最后。如今吴越战事结束,弘冀和六郎居功甚伟,特别是六郎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婺州和衢州,彻底结束了吴越战事,这是我国自立国以来的最大的喜事,不过吴越之后还有南汉以及楚国,还有一直心怀不轨的留从效,一旦周朝给与他们支持,他们就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吴越,因此在册立储君之前朕要先与诸位爱卿商议下一步的作战部署。”

正当所有人都等着李璟往下说时,他忽然又转移了话题,笑道:“不过在这之前朕还要先奖赏六郎,六郎的官职已经是不能再升,金银之物六郎几战之后也收获颇丰,朝中也无法拿出更多金银,因此朕决定再将苏州和秀州交给六郎来治理。将苏州、湖州、秀州、杭州都给六郎共同治理,封六郎为苏杭大都督,从今以后四地官员的任免也都由六郎自己来决定不用再经过朝中,只需在处置之后上报朝中即可。”

这对李从嘉来说可是最意外的惊喜,将四州之地所有权利都交给他,这也是父皇对自己的最大信任。且这四州之地在先前的吴越来说也是宝地,无论是耕地面积还是人口和商业都是最好的州府,他原本就想蓄力几年,这无疑为他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李从嘉欢喜苏杭大都督这个职务,但却是有人愁,李弘冀就是其中一个,他不仅是愁还有万般的嫉妒,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是想着就算是他能坐上储君之位,权利都不及此时的李从嘉大。

李璟刚刚说完正笑着看着众人,萧俨就站出来反对,说道:“陛下,地方权利过大对我朝廷不利,前朝的军镇割据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我朝可不能再走老路,还望陛下三思。”

“朕自然不会忘记军镇割据之祸,但是如今不同于他时,六郎治理苏湖秀杭四州,以他的思路去发展农业,才能为我大唐屯下更多军粮供我朝大军征战天下,我朝百姓才能有足够的粮食不至于饿死……。”李璟如此说也是因为他看到了湖州的农业发展,以李从嘉在湖州的治理成果为依据来说的。

李璟看中的是李从嘉在接手湖州之后,发展农业、鼓励开荒使得百姓人人有田种,人人有衣穿,且重修了灌溉渠道,能够让湖州耕地旱涝保收,最为重要的是他没有向朝中要一分一毫银子。这若是给他人去做怕是至少得要几十万两,李从嘉这番做法着实给朝堂减轻了很大一笔负担,不过李璟还有自己的另一层意思,他不能当众说出,只能在他出京之前暗中嘱咐。

“陛下,此事人人皆可以去做,未必都交给郑王殿下一个人,殿下没有三头六臂,四州之地怎么管理的来。”萧俨又反驳道。

萧俨认为就算是李从嘉不会如晚唐军镇割据那般,但是他也不想李从嘉成为李弘冀的威胁。

李从嘉刚刚只顾欣喜也确实没有想太多,这会儿但见父皇主意是叫自己为朝中屯田,又说他在几战之后得了不少金银,再一想湖州的花费,若是苏州和秀州也一同交给自己,且朝中一分银子不出,他可是要做亏本买卖。做好了得到的只是表扬亏的却是自己,做不好却是要受到批评甚至会贬官,最为让他烦闷的是李璟将自己摆在了李弘冀面前让他跨过,如此一来他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不等再说话李从嘉也拒绝道:“父皇,儿臣精力有限,如今杭州和湖州已经足够儿臣忙,已经没有再多的精力治理更多的州府……,还请父皇再另寻他人。”

李璟认准的事就不会再改变,这会儿见李从嘉在这婉拒,只是当他装样子,便笑着说道:“六郎也不要太有压力,朕决定的事就不会更改,你且先去做,若是没有精力,朕再做打算。”

李从嘉只求有人能为自己站出说话,可是李璟却是不顾萧俨等人再开口就打断他们说话,说道:“如今吴越战事完毕,我朝正在稳步发展,此时还有余力再战。周朝也已经将蜀国打下,蜀国富庶之地已经尽归周朝所有,而周朝南方的威胁也只剩下我大唐国,北方还有修生养息的北汉和契丹。从难易程度上来说,柴荣还是会首先选择北汉,因此朕也有意在我大军休整一段时日之后继续作战,将南汉、楚国和留从效打下,将未来的威胁彻底扼杀,然后采用修生养息之策等待将来与周朝一战。不知诸位可有意义,若是没有还请诸位讲讲下一步怎么来打,从哪里先打起。”

李弘冀在李璟说完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楚国和南汉的威胁已经不大,但要打应当先取楚国严防周朝在蜀地出兵援助,毕竟周行逢已经接受周朝的册封。而前些年楚国内乱已经被南汉得去了宜、柳、严、龚、蒙、富、梧、桂、象、连等十六州,此时疆域面积不大,我军出兵只需按照以前的老路即可,先下岳阳,以岳阳为基点,下长沙府,然后再攻打朗州,将周行逢在朗州的政权打下,楚国便彻底的亡国了。”

李璟见李弘冀与自己想到一起,不禁满意的点头而后又说道:“弘冀与朕不谋而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楚国周行逢政权和南汉刘晟政权在见唐国将吴越杭州攻下之后早就已经称臣,可是李璟却是未给任何回应,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国土之内还有其他政权存在,只有将周行逢和刘晟捏在自己的手中对他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从常理来说唐国出兵攻打楚国和南汉应该没有任何阻碍,相对打吴越来说则是容易很多,毕竟唐国的实力摆在眼前,而楚国和南汉的弱小是世人众所周知的。

李从嘉对李弘冀的提议没有任何的意见,他很是赞同。

李璟见众人在李弘冀说完之后再没有人开口,便又笑着说道:“楚国和南汉政权虽然弱小,但诸位可不能看轻了两国,我唐国虽然灭过楚国,但最终也失败了,还希望诸位将此事重视起来。”

推荐本人新书第253章 迟来的爱第269章 漫漫长夜何时能伴君第212章 戏弄第158章 意在长兴第252章 拒绝第73章 少放点药第170章 太聪明的人死得早第305章 野心第230章 分赃与手段第327章 谈判第285章 再现弥勒教杀人案第31章 扶摇子第240章 请罪第228章 假死第199章 伏击第94章 小人手段与暗杀第133章 砝码第277章 两拨人第32章 喜鹊闹枝头第224章 屠杀第258章 李璟授意下的变革第90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53章 将就一晚第42章 黑衣人第242章 储君人选第54章 弃子第270章 大狱惨案第65章 计谋第12章 韩熙载夜宴(一)第266章 行刑逼供第189章 战争的残酷第85章 回府再做第14章 江宁府晨景第19章 夜路遇狼第200章 危情第199章 伏击第158章 意在长兴第95章 三人成虎第37章 冲冠一怒第51章 纵火者第246章 苏杭大都督第46章 农妇的心机第7章 进宫第210章 李弘冀的计谋第219章 蜀亡第82章 秦淮行院第91章 引火烧身第322章 英雄都是给逼出来的第204章 相思病第261章 被算计第317章 试探的后果第158章 意在长兴第316章 铸铁门第15章 俏婢晨露第188章 符静姝的小心思第178章 黑山老妖第258章 李璟授意下的变革第161章 长兴部署第82章 秦淮行院第71章 王珏进府第102章 本性第151章 无毒不丈夫第70章 剥皮第120章 雨夜第170章 太聪明的人死得早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285章 再现弥勒教杀人案第123章 诱敌之策第272章 周朝的暗流第92章 受害者第64章 又见嫁祸第171章 罗晟的扩大防守第125章 俘虏第195章 关键人物第294章 以攻代守第198章 义兴民变第218章 头功第173章 秀州战(二)第244章 扁为庶人第264章 潘驴邓小闲第125章 俘虏第317章 试探的后果第51章 纵火者第170章 太聪明的人死得早第268章 赌博第3章 失魂症第140章 真实案情第75章 银子太少第215章 钱俶的想法第146章 联名上书第170章 太聪明的人死得早第244章 扁为庶人第77章 太宁公主第135章 琐事第151章 无毒不丈夫第271章 六年不知天下事第247章 长子当立第189章 战争的残酷第122章 抢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