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长子当立

(求收藏)

南唐与楚国还是一段历史可说的,保大八年九月,李璟应楚武平节度使马希萼之请,遣楚州团练使何敬洙率兵入援,助马希萼攻潭州以夺楚王位。

十一月,马希萼率朗州军攻陷潭州,杀楚王马希广后自立,称天策*军、楚王兼武安、武平、静江、宁远军节度使,以其弟马希崇为节度副使,委以军府事。此后,马希萼纵酒荒淫,刑戮无度,渐失人心,朗州旧将相继叛离。南唐主以楚连年易主,民疲主骄,国民不附,遂寻机进取湖南。

保大九年三月,命营屯都虞侯边镐为信州刺史兼湖南安抚使,率兵潜屯袁州萍乡待机,并准其便宜从事。此间边镐常扮作僧人周游,入潭州弄钹卖艺,暗察楚情,渐得楚虚实。九月,楚马步都指挥使徐威等兵变,拥立马希崇为楚王,废马希萼并囚其于衡山。朗州将刘言闻讯,遣军趋潭州,进讨马希崇。时马希萼又被衡山指挥使廖偃等拥立为衡山王,招募徒众数万余人,断江为栅,潜通南唐。

边镐乘机率万余兵出萍乡,直趋潭州。十月初五,军至醴陵,马希崇迫于朗州兵进讨,衡山王压力,更惧战南唐,遣使投附边镐,引南唐军入潭州。边镐未战而取潭州,开仓放赈,民心大悦。二十五日,南唐武昌节度使刘仁赡亦率战舰200艘攻克岳州,抚纳降附,颇得人心,湖南内乱遂平。十一月,南唐悉迁马氏宗族及文武将吏千余人于江宁府,留边镐为武安节度使,统领湖南。

次年,刘言命王进逵等攻南唐灭楚的部将边镐,收复被南唐所据之楚故都潭州,命周行逢率别部攻益阳,杀南唐兵2000余人,擒其将刘建期等人。南唐军大败,撤出湖南,楚主马氏在南岭以北之故地为刘言等人收复。

广顺三年,后周升朗州为武平军,以刘言为节度使,以王进逵为武安军节度使。周行逢被任命为集州刺史,担任王进逵的行军司马。当王进逵与刘言之间矛盾激化时,周行逢为王进逵出谋划策,袭杀了刘言。周行逢与王进逵联手,擒杀刘言,后周太祖郭威任命王进逵为武平节度使,行逢则被逵任命为知潭州事。

显德元年,后周以周行逢为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事。湖南大饥,周行逢在潭州开仓赈灾,人民感恩戴德。显德三年,潘叔嗣杀王进逵,自知不能服众,便派人到潭州迎周行逢入主武陵。不久,周行逢计杀潘叔嗣。至此,周行逢控制了整个湖南,建立起五代史上的“周行逢政权”。

周行逢出自农家,应募为楚主马希萼部静江军卒,与王进逵、潘叔嗣、张文表等人结为十兄弟,在十人中最有计谋,后周广顺元年,楚王马希萼荒淫无道,命行逢、王逵等人率兵士修复被火烧毁的楚王府,工作劳苦,又无赏赐,王逵、行逢遂率部逃回朗州,推举马光惠为武平节度使,后因马光惠愚昧懦弱,改推刘言为权武平留后。后周广顺元年,马希萼等降于南唐,楚政权灭亡。周行逢随王进逵成为占据朗州的刘言的部将。

身处乱世的周行逢是个能人。他负责湖南军政事务后,矫正前人的弊端,关心百姓生计,废除了原来的一些苛捐杂税,打掉了一批贪官污吏,从严治军、治政,使久乱的湖南呈现了生机。但周行逢不懂得为政必须宽严相济的道理,因严得过了头,也伤害了不少无辜的人。

如今楚国战乱才刚刚平息不久,在看到唐国对吴越动兵,周行逢就看出了不妙,在吴越政权灭亡之后周行逢便意图向唐国称臣。虽然以往都是在中原王朝的庇护之下,但如今南平被唐国收入囊中,将楚国与中原的联系切断,周行逢这才下此决定。

李从嘉对周行逢了解不多,但在密探所收集的情报之中,李从嘉得知这个人最善于计谋,动兵戈是最直接的办法。

从如今的局势来看,李璟要李从嘉掌控四州之地,出征之事一定轮不到他,无论是攻打楚国还是南汉都与李从嘉无关,按照李从嘉的想法打楚国应该是李景达,他身在荆南,不需要长途跋涉,而南汉很有可能就会要南部几个节度府或是李弘冀去打。

李景达比李景遂更善于军士,也要强过李弘冀,而李弘冀也从不轻视敌人,南方几个节度使都是稳重之人,李从嘉自然不用担心战败。

正在李从嘉还在沉思之际,殷崇义就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周行逢有意称臣,为何不叫他进京来,若是他来了,就可以将他幽禁在京中,楚国将不战而得,若是他不来,我朝也有了出兵的理由。”

李璟这一段时日以来一直都在考虑作战的问题,倒是忽略了最容易的办法,便笑道:“这事也是一个办法,但周行逢生性多疑不一定会轻易进京,我军还是要做好进攻的准备。”

李璟接着又说道:“朕认为打楚国,齐王景达出兵最为合适,景达在荆南之地距离最近,以李景达为主将,再命令武昌节度府和奉化军节度府同时出兵辅助,周行逢若是不来江宁他也将必败。”

对楚国作战李璟将李弘冀剔除在外着实让人很是意外,朝中都知道李弘冀与李景达在争夺储君之位,若是李景达拿了楚国的功劳,那就有了资本与李弘冀去争,众人皆在糊涂之中,也只有李从嘉最为明白。

众人皆是看不懂李璟此时安得什么心,李弘冀也看不懂,除去李从嘉以外,所有人都认为李璟有意再将储君之位传给兄弟。李弘冀刚刚还因李璟未提李景达而感到兴奋,这会儿兴奋的脸上也没了表情,冷冷的僵住,心中似乎也冷到了极点。

李景遂被扁为庶人,李弘冀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但哪里想到李景达突然横在自己的眼前。

正在众人皆是不解之时,李璟才笑着说道:“楚国战事就有齐王李景达为主帅,武昌节度使杨守忠和奉化节度使皇甫晖出兵辅之,三人共同攻打楚国。南汉之地则交给弘冀……。”

李弘冀听见这一句这才稍微的舒缓过来。

与楚国周行逢政权相比,南汉政权更加羸弱,刘晟虽然在楚国内乱时夺下楚国十六州,但是他为人残暴多疑,他登基就是因为兄长刘玢多疑要害他,才反过来将其兄刘玢杀死夺了皇位。因此刘晟也怕其兄弟也会如此效仿,便将所有皇族男子全部杀死,还将其女儿收入后宫,残害过皇族之后他开始对忠臣元勋下手,最终还制定出最为荒诞的政法,要求为官必须先阉割,使得南汉掌权者皆为宦官,使得朝政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

如今刘晟病重,见到唐国国立强大,儿子太无能,兄弟又都给他杀光,也只能选择称臣。可是李璟并不希望南汉和楚国称臣,他认为只有将两国都纳入唐国,任何官员皆有自己来封他才真的安心。

李璟才说完对南汉的作战事宜,殷崇义这时又说道:“陛下,臣认为我国不宜此时两面出兵。”

李璟见此就反对说道:“殷爱卿,南汉和楚国积弱,我国就是两面出兵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殷爱卿这就去给楚国和南汉下诏书,要周行逢和刘晟携其家眷立即进京……。”

按照殷崇义的想法,若是周行逢和刘晟不战而投降那是最好的,但周行逢不战的几率很小,而刘晟病重倒是很有可能进京。

李弘冀虽是得了差事,但是李璟还未册封储君,他也是心中不安,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就听李璟说道:“李景遂犯下欺君之罪,如今已经被朕扁为庶人且永不复用,因此储君之事也要选立,如今燕王弘冀和齐王李景达都是人选,不知众位可有什么要说的。”

李璟说话时还看了李从嘉一眼,饶有深意的一笑。

“陛下,长子当立,于此来说臣认为燕王要比齐王合适。”萧俨因为之前李璟叫李景达去攻打楚国,这会儿心里还在怕李景达上位便直接说道。

萧俨说完,冯延巳不等常梦锡等人附和立即说道:“齐王景达带兵有方,治理荆南很有成效,燕王年轻,齐王稳重……”

冯延巳在这里推荐齐王李景达倒不是李景达的意思,李景达原本就没有争储君的意思,而冯延巳之所以将李景达推出,只是不想李弘冀成为储君在登基之后对自己下手。要说矛盾,冯延巳与李弘冀的矛盾也是在宋齐丘还在时产生的,孙晟倒台、宋齐丘死后,冯延巳等人只是陪着李璟与其饮宴赋诗,不多参与政事。但李弘冀为人多疑好猜忌,冯延巳就怕李弘冀上位之后对自己做些什么,这才与冯延鲁等人商议将李景达推出,若是李景达真的给册立他们就能成为拥护者,若是失败他们也会在李璟退位之前就选择致仕回乡。

常梦锡这会儿也站出来说道:“陛下,长子当立……。”

第127章 一对双生子女第335章 女生外向第146章 联名上书第88章 金蝉脱壳第58章 陈觉之死第145章 劝降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257章 杀人立威第169章 斥候间的战斗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158章 意在长兴第194章 措施第275章 葛岭遇袭第66章 误见美人浴第30 章 偶遇奇人第234章 战败第62章 陈错坛子第94章 小人手段与暗杀第16章 试探口风第206章 奉命出征第139章 凶案第196章 迟来的洞房第318章 换思路第18章 元方,你怎么看第332章 上门提亲第114章 觉察第215章 钱俶的想法第242章 储君人选第117章 陶承旨的温柔乡第81章 忙碌第100章 宋齐丘的请求第115章 改换门庭第61章 真凶第226章 密室内的发现第155章 误会第270章 大狱惨案第298章 安抚第200章 危情第168章 放火烧粮第47章 合作的条件第250章 烫手的职位第328章 租赁的提议第94章 小人手段与暗杀第160章 成全第28章 挨打的命第269章 漫漫长夜何时能伴君第17章 投效第103章 发展第86章 清醒的驸马第243章 再见遇刺第96章 美差第86章 清醒的驸马第134章 谋略吴越第274章 矛盾的女人第119章 试探第288章 威胁尽除第252章 拒绝第250章 烫手的职位第126章 姚君生第267章 弥勒教第165章 炸药包第298章 安抚第8章 有志者事竟成第280章 招供第327章 谈判第76章 兵械作坊第329章 折家的代表第264章 潘驴邓小闲第149章 秦晋之好第103章 发展第203章 人才与故人第77章 太宁公主第140章 真实案情第125章 俘虏第156章 陪嫁第167章 屠夫之名第294章 以攻代守第176章 战机第289章 告密第307章 故友在相见第233章 被动的一战第249章 做个得利的渔翁第131章 陌生人第19章 夜路遇狼推荐本人新书第270章 大狱惨案第195章 关键人物第182章 战前第216章 十万两第203章 人才与故人第23章 沙河帮第114章 觉察第42章 黑衣人第264章 潘驴邓小闲第325章 仇恨第102章 本性第34章 牙刷第241章 证人第170章 太聪明的人死得早第317章 试探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