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少年 (三)

这场时疫,并非祸从天降,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是郑子明,阴险狠毒的郑子明,先利用早春寒热交替,疫病多发的特点,设法让被俘的幽州将士染上了重伤风。然后,又利用了韩德馨哥俩儿急于将功补过的心态,把患了重伤风的将士和身体完好的将士一并送回了陶家庄!

而那耶律赤犬、韩德馨小哥俩,早就被姓郑的给打成了惊弓之鸟。能从此人身上占到些许便宜,已经是喜出望外。怎么可能想得到,这些许的便宜,竟是对方刻意让自己所占,里边竟然隐藏着一份绝世杀招!

不光耶律赤犬和韩德馨二人想不到,换了自己,韩匡美也不认为自己能够看破此人的阴谋。筑冰为城,泼水浇山,连请人烤火吃肉,都暗藏重重杀机。诸多手段,无不匪夷所思。怪不得易定瀛三州的豪杰,谁都惹他不起。怪不得马延煦和韩倬等小辈,会一败涂地。

而连时疫都可以利用起来作为克敌制胜手段,那个姓郑的小子,岂能没有其他后续杀招?如果自己不以最快时间拿出应对方略,再拖延两天,自己就会成为第二个马延煦。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半世英名,就要彻底付之流水!

不愧为早已成名多年的“老”将,发觉了自己有可能中计之后,韩匡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如何摆脱眼前危机。

留在营地内静等时疫缓解,是绝对行不通的。重伤风这东西虽然不会直接要命,但爆发起来极快,如不及时分营,三日之内,必定会蔓延至全军。而那郑子明既然懂得用传播时疫这种卑鄙手段来坑害大伙,就不会放任幽州军从容休养。他一定会在幽州军病得腿软脚软,人心惶惶的最艰难时刻,忽然从山上杀下来,给大伙以致命一击!

“韩福,你伺候我把脸洗了,然后去找张红纸来,给我脸上涂些颜色!”一边快速地想着对策,韩匡美一边低声对心腹家丁发号施令。虽然头脑远不及平时灵光,但每一条命令,都清晰分明。“韩寿,你去前堂,找人多点几个碳盆。然后多吊些铜壶在火上烧水。顺便让随军郎中拿些艾绒、薄荷之类的药物,煮在水里,给大伙提神醒脑。”

“是!”两名心腹家丁大声答应着,分头开始忙碌。不一会儿,韩匡美从头到脚被收拾得焕然一新,脸上也用红纸硬生生第蹭出了几分血色。乍看上去,只是精神略微显得有些憔悴,但绝不会被人发现,事实上,他已经病得几乎站不起身。

临时由一处乡绅大宅改造出来的议事堂里,也被炭火烤得暖融融的,并且空气中飘满了湿漉漉的药雾。虽然未必能够有效化解伤风,至少,坐在这样的屋子里,病患的感觉会好上许多,鼻腔和喉咙不再痒得无法忍受。

为了避免动摇军心,韩匡美抢在众将抵达之前,先让家丁把自己扶到了帅案后,坐直了身体。然后强打起精神,取了一卷兵书摆在案头,装作好整以暇地模样缓缓翻动。

兵书乃为他此番南下,从一个刚刚投降的节度使手中所得。名字唤作《六军镜》,假托是唐初名将李靖所著,事实上,很多内容都非常“新鲜”,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此书的诞生,不可能早于黄巢之乱以前。

然而书的作者虽然为伪,里头许多话,韩匡美却认为说得很有道理,特别是关于攻城和野战方面,有几句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窝子上:“统戎行师,攻城野战,当须料敌,然后纵兵。夫为将,能识此之机变,知彼之物情,亦何虑功不逮,斗不胜哉!”(注1)

“老夫今日之亏,就亏在了未能料敌上!”轻轻合拢书册,韩匡美叹息着摇头。手边随时放一卷书的好处,并不只在能装腔作势。偶尔读上几句,还能迅速使自己分神,缓解脑袋中的晕沉感觉和心中的焦虑。

而就在他将精气神调整到最佳的时候,麾下的武将们也都纷纷赶到了临时中军议事堂。闻见空气中的艾草与薄荷味道,个个精神都顿时一振。随即,以目互视,都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恐慌。

生病的,原来不止是自家一个!在场诸为袍泽,至少已经有一多半儿染上了风寒!照这个比例,一万六千大军,岂不是要有八千人已经无法再提刀作战?万一情况被李家寨的贼人获知……

后果不堪设想!

未到中军应卯之前,众将佐,还都以为只是自己一个人,因为连日冒着风雪行军,才不幸病倒。到现在,才终于发现,倒霉的不止是自己一个,而是营地中的一大半儿!怪不得,今天的聚将鼓,擂得如此之急!怪不得,一路向中军行来,大伙所看到的弟兄如此少,感觉到的气氛如此压抑。

“老夫本想,带领诸位一战扫平李家寨,为我幽州拔了此眼中钉,彻底洗雪几个小辈两度战败之耻。”唯一让大伙赶到安慰的是,自家主帅韩匡美看上去并未受到时疫的波及。说话的声音抑扬顿挫,脸上也隐隐泛着健康的红光。

“然老天不作美,居然在此冬春之交,让营地许多弟兄们感染了风寒。”在众人欣慰的目光下,韩匡美继续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子从容不迫。“是以,老夫也只能顺从老天爷安排,让贼人再多嚣张今天。先把大军撤往山外调养,待春暖之后,再择一个日子重新入山,将其彻底犁庭扫穴!”

“大帅所言极是!此时寒热交替,弟兄们最容易生病。先全军撤往山外最为稳妥!”

“是也,是也,大,咳咳,咳咳,咳咳,大帅,咱们没必要为了几个小蟊贼,冒上让弟兄们尽数病倒之险!”

“啊,阿嚏!这,这陶家庄前后都是山,过于闭塞。先前马延煦在此驻扎时,又不注意打,打阿——嚏,打扫。屎尿遍地,污秽之物成堆。真的,真的不宜大军久留!”

“末将愿领一军断后,护送大伙平安离开!”

“末将不才,愿意带领本部弟兄,替全军开道!”

“末将……”

受到韩匡美刻意所表现出来的从容姿态感染,原本心里有些发慌的将士们,站起身,红着脸,抹掉鼻涕,或附和,或请缨,豪气干云。每个人都暂时忘记了身体上的不适,更不会将大军如今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往敌军用计方面去想。

“老夫虽然决定暂时放贼人一马,却不能坠了我幽州兵威!”见自己的安抚人心手段奏效,韩匡美将手向下压了压,大声补充。“撤,自然要撤,但临走之前,必须给贼人一个教训!否则,他还以为老夫怕的是他,而不是风云莫测的老天!”

“大帅,咳咳,大帅尽管示下。么可我等,我等莫敢不从!”

“大帅,大帅,咳咳,怎么教训贼人,您,您尽管安排!”

“啊,阿嚏!”

“咳咳,咳咳咳……”

打喷嚏声,咳嗽声,和众将佐的表态声响成了一片。谁都没来得及发现,自家大帅韩匡美后鬓角处隐隐渗出来虚汗,以及眼神里不经意留露出来的悲凉。

“好!”韩匡美聚集起全身的力气,狠狠捶了一下帅案,震得令旗令箭全都跳了起来,四下飞落。“众将听令,速速回去整顿麾下兵马,准备下山。韩匡献,韩德威……”

“末将在!”右军都指挥使韩匡献和亲卫都头韩德威二人双双出列,拱手听命。

“你们两个!”韩匡美的目光送二人身上扫过,心中翻起一阵酸涩。但是很快,他就将这股酸涩感觉强压下去,用不容置疑的声音吩咐,“从右军和近卫中,挑选两千弟兄。饱餐战饭,然后前去挑战郑子明。不惜任何代价,务必打掉此子的嚣张气焰!”

“遵命!”韩匡献和韩德威毫不犹豫,上前拾起一支令箭,转过身,大步而去。

“尔等,速去整顿兵马!”韩匡美挥了挥手,示意其他将领也可以退下。然后,双手扶住桌案,强撑着让自己不要软倒。直到所有脚步声都渐渐远去,他的身体才猛地向前倾了一下,张开嘴巴,喷出一股妖异的红。

“大帅——”两名贴身家丁抢步上前,用力将其扶住,低声惊呼。“大帅你——”

“别嚷嚷,把血擦掉,不要给人看见!咳咳,咳咳,咳咳……”韩匡美脸色黄得如同冻干了的牛粪般,一边咳嗽,一边用力摇头,“将乃三军之胆,老夫要死,也必须死在山外边!”

“是,大帅!”家丁韩福和韩禄,低头抹了把眼泪。一个弯腰将韩匡美背了起来,另外一个俯身快速开始收拾。

韩匡美艰难的笑了笑,继续低声吩咐,“等会儿,你们俩,去,去偷偷替老夫传令给五老爷和德威,让,让他们虚,虚晃一枪,即,即可……”

猛然,他又紧紧闭上了嘴巴,咬牙切齿,脸上的肌肉上下抽搐。良久,张开通红的牙齿,喘息着补充,“不要去了,听,听天由命吧!谁,谁让他们两个姓韩呢!”

“是!”两名贴身家丁似懂非懂,抹着泪点头。

韩匡美又艰难第笑了笑,随即,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般,闭上了眼睛。艰难地喘息,艰难地咳嗽,满脸痛楚,却不想再多说一个字。

一个家族,若想屹立千年,就必须有人为之牺牲。

今天,轮到的是韩匡献和韩德威。

这两个人,一个是他亲弟弟,一个是他生死与共多年的贴身侍卫头领。都没有染上风寒,都对韩氏家族忠心耿耿。

注1:李靖是唐初著名兵家,但后世所传李靖兵书,却都是伪作。一部分是宋代熙宁年间,几个官员奉皇命搜罗整理。另外一部分,则是清代汪宗沂编纂。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没有多少领兵作战经验。

第六章 疾风 (二)第七章 仕途 (一)第八章 三生 (四)第八章 三生 (一)第四章 饕餮 (一)第二章 谋杀 (三)第一章 磨剑 (七)第四章 虎雏 (三)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八章 三生 (四)第二章 谋杀 (三)第五章 逝水 (六)第九章 血与水 (四)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答案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六章 红妆 (二)第九章 萍末 (五)第十章 宏图 (四)第一章 家国 (四)第二章 款曲 (一)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一章 磨剑 (四)第六章 破茧 (一)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七章 治河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四章 虎雏 (五)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三章 飓风 (二)第四章 虎狼 (六)第五章 黄雀 (二)第七章 尘缘 (四)第四章 归来 (十)第八章 麋鹿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六章 红妆 (七)第十章 宏图 (五)第三章 父子(九)第四章 虎狼 (六)第八章 人心 (一)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三章 众生 (四)第二章 蓬篙 (五)第五章 逝水 (六)第五章 逝水 (九)第四章 虎狼 (六)第七章 鹿鸣 (四)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七章 尘缘 (四)第八章 乌鹊 (一)第七章 国难 (五)第二章 蓬篙 (八)第二章 谋杀 (六)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问道 (二)第四章 答案 (一)第五章 短歌 (二)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二章 谋杀 (二)第二章 款曲 (五)第三章 众生 (五)第七章 国难 (六)第三章 收获 (八)第五章 逝水 (六)第一章 问道 (七)第一章 传说 (四)第二章 款曲 (十)第四章 答案 (七)第七章 尘缘 (五)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七章 尘缘 (九)第十章 易鼎 (七)第十章 易鼎 (五)第六章 绸缪 (九)第九章 暗流 (八)第九章 长缨 (三)第九章 长缨 (九)第六章 君王 (六)第九章 长缨 (九)第十章 狂风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六章 红妆(八)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八章 乌鹊 (四)第三章 抉择 (八)第四章 饕餮 (七)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十章 易鼎 (四)第八章 麋鹿 (六)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七章 国难 (二)第五章 求索 (七)第一章 传说 (二)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五章 求索 (一)第一章 新春 (三)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七章 劲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