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抢粮作战

二十七日,准备就绪的美军在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的率领下,向彰武进军。

这次,美军打得非常坚决果断,没有半分犹豫。

虽然在了美军调整兵力部署,集结力量准备发起强攻之后,罗耀武在当天中午就命令打牵制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时集团军由攻转守,但是面对美军的猛烈攻击,这两个兵力分散在一百多公里防线上的集团军仍然难以抵挡。

万幸的是,罗耀武在彰武这边做了极为充分的防御准备。

防线从彰武县一直修到三一四国道北面,几乎挨着美军阵地了,防御纵深数十公里,前后总共有七道防线,几乎整块地区都成了防御阵地。

依托坚固的防御阵地,在友军的支持与掩护下,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且战且退,一点一点的消耗着美军的战斗力。

战斗打得很艰难,对双方来说都是如此。

当天,美军只推进了十公里。

显然,这个进步算不了。

按照这个速度,美军至少需要三天才能打到彰武,然后还得花几天攻占彰武。

毫无疑问,北面的日军别说三天,连一天都坚持不了。如果再给罗耀武三天,他不但能够吃掉包围圈里的八个日军师,还能干掉前去增援的八个日军师。

帕特里奇别无选择,只能命令美军连夜进攻。

打到这个时候,帕特里奇仍然认为,罗耀武的目的就是歼灭日军,并没猜出罗耀武的真实意图。

直到当天晚上,当驻守在沈北新区西面罗家房的日军遭到突然攻击的时候,帕特里奇才猛然意识到,罗耀武的目光没有这么短浅。

帕特里奇首先想到的,还是罗耀武的歼敌战略。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打击敌人的不二法门,福田康夫为了解救被围的八个师团,已经把沈阳北面的全部兵力派了,罗耀武趁此机会包抄日军大后方,把增援部队也算进去,自然没好奇怪的。

当时,帕特里奇还有点得意。

如果罗耀武仍然盯着日军打,因为两个主力集团军已经消耗了不少战斗力,所以他肯定得动用预备队。

这样一来,能够用在彰武的兵力就不会太多,美军攻打彰武的行动将更加顺利。

确定打穿插的是第十五集团军之后,帕特里奇更加肯定了这一看法。因为打到此时,只有负责分割战场的第十五集团军还没有打过恶仗,战斗力比较完备,所以罗耀武才会用这支部队去包抄日军。

这也意味着,挡在美日联军两条战线之间的就只有一些二线部队了。

可以说,这是美军前去救援被围日军的最佳时机。

问题是,帕特里奇愿意就此放弃攻占彰武的机会吗?

要,就算把日军救了出来,美日联军要向南下,还是得打下彰武。如果过了当前的大好时机,恐怕今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紧接着,罗耀武收到了第三十九集团军从西拉马河子南下的消息。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强攻彰武的决心。

日军的八个师团已经全军覆没,就算把几个二线师团救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也就是说,如果过这个机会,在兵力更加紧张的情况下,再也无法获得攻打彰武的机会,美日联军只能北上扫荡吉林与黑龙江。

从战略上讲,这是帕特里奇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日军完蛋之前占领彰武。

当然,对帕特里奇来说,丢掉几个日军二线师,对南下进军不会有太大影响。随着日军战斗力削弱,美军成为主导,到时候福田康夫就无法反对帕特里奇的战略决策,只能跟着美军南下。

由此看来,还是好事。

当然,前提条件是打下彰武。

这个时候,别说帕特里奇没有搞明白罗耀武的目的,连福田康夫都搞了方向。

随着第十五集团军开始打穿插,福田康夫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增援的八个师团。

算上这八个师团,日军已经投入了近三十万兵力,而且已经有十五万日军被歼。如果再丢掉八个师团,福田康夫切腹都不能谢罪。

对他来说,如何把这八个师团救出来,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受此影响,福田康夫只能让从沈阳出发的四个师团加快行军速度,一定要赶在中国军队完成穿插之前打通撤退通道。

问题是,此时第十五集团军距离沈北新区不到五十公里了。

为了阻击日军,罗耀武在这次会战中首次动用了战术弹道导弹部队,让五个导弹旅在半个小时之内发射了上千枚战术弹道导弹。

这些导弹,全都砸向了北上的四个日军师团。

这还不够,罗耀武还发起了全民战争,号召沿途军民,特别是已经武装起来的人民游击队顽强阻击日军。

对四个日军师团来说,北上的道路异常艰难。

二十八日凌晨,第十五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攻入沈北新区,开始围歼守在这里的日军。

随后,该集团军主力到达。

为了加快抢运物资的速度,民兵大队与民兵纵队几乎同时跟上,而负责掩护运输线路的新编集团军已经在后方展开。

直到此时,帕特里奇才猛然醒悟,中国军队盯上的不是日军,而是作战物资!

福田康夫也很快醒悟,只是此时已经太晚了。

在他命令北面的六个师团向南突围,反攻沈北新区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最先出动的摩步师已经打完穿插,派出侦察营与南面的第十五集团军会师。

随着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全面压上,日军别说反攻,能突围就不了。

战场西北方向上,第六十五集团军也在天亮前完成部署,开始围攻从新民县赶来的两个日军师。

必须承认,两个打主攻的主力集团军的战斗力都有所降低。

官兵的精力还是次要问题。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都是主力部队,老兵占的比重很大,而且才打了两天,大部分官兵都坚持得住。

主要还是弹药补给跟不上。

两场歼灭战连着打,缺乏休整不说,后勤部队根本赶不上来。

打到这个时候,一些前线部队的官兵不得不拿起缴获的武器作战。

万幸的是,南面八个日军师团以步兵为主,严重缺乏重装备,不比同样只剩下步枪的中国军队好多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物资抢运工作。

第十五集团军攻入沈北新区之后,民兵就跟了上来,先把已经装车的物资运走,连带抢走了不少美日联军的辎重卡车。

随着二十来万军民赶到,几乎每分钟都有满载物资的卡车开出沈北新区。

这一情况,帕特里奇与福田康夫也是恼羞成怒。

地面部队赶不及了,只能动用空中力量。

问题是,罗耀武早就有所准备。此时部署在沈北新区附近、以及物资运输通道上的防空部队多达五十个营。

也就是说,罗耀武把三个集团军,以及加强给新编集团军的防空部队全都派了上去。

在这不到两百公里长的战线上,部署了这么多防空力量,让美日联军的战斗机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再说了,一架战斗机最多载十来枚导弹与炸弹,一次出动一百架,就算百分之百的命中目标,也就摧毁一千多辆卡车。因为命中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还得算上战损,所以就算出动两百架战斗机,也就摧毁一千辆卡车。

当时,罗耀武投入的车辆在一万台之上,加上美日联军留在沈北新区的两千多辆辎重卡车,就算被炸掉一两千辆,仍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因为美日联军囤积的物资实在太多,所以所有卡车都得跑三到四趟。

这也是为要坚守一天的原因。

在往返接近五百公里的运输路线上,即便换人不换车,一台卡车一天也就只能跑三趟。

这还得保证路线畅通无阻。

万幸的是,这一地区是辽宁最繁华的地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交弥补,负责运送物资的民兵又多是本地人,非常熟悉道路交通情况。加上没有多少桥梁,所以就算美日联军全力轰炸,也很难阻止中国军民把物资运走。

轰炸不成,美日联军只能在地面强攻。

打到二十八日,围在沈北新区附近的美日联军已经达到十个日军师与两个美军师。

更重要的是,为了切断物资运送线路,帕特里奇还让在西面进攻的美军全力推进。只要能够打下彰武,那些物资就无法运出战场,也就无法为中国军民所用。

战斗在二十八日夜间达到白热化状态。

罗耀武不得不把已经损失惨重的第十六集团军撤回彰武,正式放弃了康平。当然,美日联军一时之间也没办法攻打康平。

因为肯定守不住康平,所以罗耀武向已经进入吉林与黑龙江的游击队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即把已经收割的夏粮运。没有收割的,等到收割之后,给当地民众留下口粮,多余的全部烧掉,一颗都不能留给敌人。

罗耀武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逼着美日联军南下进攻华北。

只是在此之前,他必须把那些抢来的,囤积在彰武的粮食送到后方去。因此,在运走粮食之前,必须守住彰武,一步都不能后退!

第48章 防守反击第54章 空降一师第8章 一席之谈第137章 触及底线第49章 精确火力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66章 弹尽粮绝第55章 大动筋骨第185章 疑云重重第112章 小题大做第104章 似输非败第9章 大敌当前第118章 款待贵宾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22章 绝对射杀第92章 秘密协议第189章 反击方法第39章 战斗英雄第2章 积极准备第167章 代号落霞第61章 美军参战第44章 机票作废第191章 战略反击第51章 骑虎难下第78章 再接再厉第121章 相对幸运第95章 栋梁之危第172章 远程炮火第86章 全数投入第33章 适可而止第142章 面子问题第111章 越绕越远第125章 缩小差距第174章 积极进攻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15章 功亏一篑第44章 保卫天津第174章 迂回包抄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24章 全面撤退第29章 权利宣言第178章 别无选择第149章 来去匆匆第26章 彻底放松第146章 左右两难第93章 请客喝酒第100章 非常战术第11章 完美伏击第25章 虚张声势第98章 破釜沉舟第68章 虎啸山林第18章 以少胜多第174章 迂回包抄第77章 打得解气第56章 时机未到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23章 一石三鸟第139章 战地谈判第6章 松弛有度第171章 全线撤退第57章 经典突击第138章 战略报复第54章 当局者迷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31章 千钧一发第52章 敌后战场第180章 坦克大战第125章 缩小差距第10章 最后底线第61章 打破僵局第98章 危墙欲倒第136章 前线后方第14章 人非圣贤第35章 还没结束第95章 栋梁之危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章 从天而降第89章 战略胜利第30章 将功补过第18章 以少胜多第5章 大局为重第3章 身份问题第2章 士气斗志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136章 前线后方第17章 战场扬威第37章 南守北攻第22章 见好就收第127章 麻烦不断第38章 加大投入第120章 铺天盖地第82章 恰准时机第23章 发动群众第2章 积极准备第30章 一石千浪第34章 以攻对攻第76章 如狼似虎第98章 危墙欲倒第44章 保卫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