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釜底抽薪

被中民抢走了囤积在沈北新区的军事物资,让帕特里奇与服部留名万分震惊。..

对罗耀武来说,这却没什么好稀奇的。

早在第四次战役的时候,罗耀武就打过美日联军的主意,打算趁日军刚刚上岸,去抢夺囤积在东港的军事物资,满足军队作战需求。只是受后来的调查工作影响,加上王虞珉及时伸出援手,让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与美日联军打了一仗。

当然,粮抢到了,仗还得打,只是接下来的战斗,中队就没占到多少便宜了。

五月二十九日,吃掉了从新民县出发的两个日军师,以及被围困在沈北新区北面的六个日军师中的三个,将另外三个打成残废,还连带教训了北上救援的四个日军师之后,罗耀武给三个主力集团军,以及协助作战的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

没有坚持下去,不是罗耀武不想干掉其他几个日军师,而是没那个能力了。

打到这个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弹药已经亮起红灯,几乎所有主战装备都没有弹药,全都变成了步兵。

情况最糟糕的还是第十五集团军,即要在沈北新区与日军两线作战,还得协助第六十五集团军歼灭另外两个日军师。打到这时候,第十五集团军不但弹药所剩无几,部队的减员率也超过五成。

再打下去,这三个集团军都会被拖垮。

更重要的是,战场重点已经转到彰武。

在帕特里奇的连番催促下,美军从二十八日下午发起猛攻,到二十九日上午,已经打到彰武县城外围。

虽然罗耀武在二十八日夜间就把第十六集团军抽调了过来,甚至因此放弃了康平,但是该集团军在前期阻击战中消耗太大,后来又参与了围歼日军的战斗,根本没有办法堵上防线上的漏洞。

罗耀武不得不连续派上预备队,也就是新编集团军与民兵大队。

因为往后方转运物资需要两天,即在五月三十日夜间才能完成,所以在此之前,必须守住彰武,一点差池都不能有。

打到二十九日夜间,随着美军开始攻打彰武县城,罗耀武差点带着警卫部队上前线。

万幸的是,这个时候,黎卫东带着第十五集团军的四十四师撤了回来。

“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全部部队撤下来为止。”罗耀武不相信别人,但是绝对不会怀疑黎卫东。“物资运送工作要到明天晚上才能完成,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还在外面,,还有几个新编集团军与民兵大队没有撤下来,所以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坚持到六月一日凌晨。”

“放心吧,坚持不到六月一日,老子就不回去见你。”

罗耀武点了点头,把叶振邦叫了过来。“把警卫营留下,只带一个警卫排,其他的全部参与防御作战。”

“军长……”

“少罗嗦,快去安排。你得跟我回去。”

“我?”

罗耀武没再理会叶振邦,把黎卫东叫到一旁,向他大致介绍彰武的防御部署情况。

叶振邦也很是恼火,因为他从九连带出来的兄弟都在警卫部队。

“没事,我留下来。”诸葛宏彦现在已经是警卫营的少校营长了。

“一定要把兄弟们带出来。”

“还用你说吗?我可没有活够,而且还指望着你升上去后,也提拔我当个参谋呢。”

叶振邦苦笑了一下,虽然他知道诸葛宏彦在开玩笑,但是他一点都不觉得好笑。

天亮前,罗耀武带着战区司令部撤出了彰武。此时,美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攻入城区。虽然司令官撤走了,但是守城官兵的士气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司令官坚持到了最后。如果司令部完蛋了,这仗也就别打了。

对美军来说,攻打彰武县城算得上是攻入辽河平原之后打得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强攻沈阳还要惨烈。

要知道,罗耀武在这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部署防御。在此之前,姚万平还在彰武花了不少精力。

这不是一座县城,而是一座从地下到地上都武装起来的军事要塞。

因为运送物资的铁路,还有一零一国道都在县城西北,所以美军从东南攻入之后,没能及时切断运输通道。

彰武县城的攻防战也主要围绕着一零一国道的控制权展开。

接下来的两天之内,第十五集团军死死的钉在这里。

当然,能够坚持下去,多亏了那些撤下来的兄弟部队。

美军在彰武要对付的不是第十五集团军,而是轮番上来作战的整个中队。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撤下来的时候,还在向上打了几次战术反击,把美军的迂回包抄部队给打了回去。

问题是,美军主力部队不是吹出来的,而中队的战斗力都严重下降。

打到五月三十一日,罗耀武不得不让拉在最后的一个新编集团军与两个民兵大队就地解散,组成地方游击队,专门骚扰与破坏美军的后勤保障线,缓解第十五集团军在彰武县城的防御压力。

正是如此,黎卫东才挺过了最后一个夜晚,在六月一日天亮之前率部队撤出彰武县城。

撤下来的时候,总兵力将近五万的第十五集团军只剩下了一万二千人,其中还有八千多名提前撤下来的伤员与非战斗人员。

真正从彰武县城撤出来的,也就四千来人。

可以说,第十五集团军再次用铜墙铁壁般的防御作战书写了奇迹,也震撼了敌人。

为了打下彰武县城,美军七个师轮番上阵,最后还动用了两个预备队师。到第十五集团军主动撤出的时候,至少有一万七千名美军阵亡,还有近三万人负伤。

打到五月三十一日夜间,帕特里奇差点向加布里埃尔申请使用战术核武器。

当然,比起日军,美军的这点伤亡就不算什么了。

到彰武会战结束的时候,日军十三个师团全军覆没,七个师团遭到重创,近二十四万官兵阵亡,六万多官兵负伤,反到是没有几个俘虏。

从战斗损失来看,日军也不比韩军好多少。

一场会战就伤亡三十万人,韩军也就这个水平。

当然,中民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除掉民兵纵队的准军事人员,主力集团军、新编集团军与后来获得了正式番号的民兵大队总共阵亡十八万余人,伤十一万余人,还有近两万名官兵被俘。

有意思的是,被俘官兵多半在美军手中。

也就是说,日军也没有收战俘。

如果算上民兵纵队的损失,中民的伤亡数量超过了美日联军。

只是从会战结果来看,罗耀武终于扭转了局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即便只是非常有限的主动权。

打到这个时候,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部队不到二十个师团,其中只有十多个师团具有较为完备的战斗力,而且只有四个是主力师团,其他都是二线步兵部队。与之相比,美军的战斗部队也有十多个师,且至少有四个主力师。即便是二线的国民警卫队,战斗力也要比日军强得多。

也就是说,美军成了东北战场上的主力。

如此一来,该怎么打,就得听帕特里奇的了。

大概是羞愧难当,福田康夫在会战结束当天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切腹,结果被警卫人员发现,没能死成,只是也无法继续指挥日军作战了。

因为日军没了主帅,所以帕特里奇再次兼任前线总指挥,订下了进攻华北的战略。

实际上,帕特里奇此时已经预料到,中队遇到了大麻烦:缺乏粮食!

因为康平与彰武沦陷,就算还能经内蒙进入吉林与黑龙江,但是彰武直通内蒙通辽,所以中队很难获取吉林与黑龙江两省的夏粮与秋粮,不然罗耀武也不会在会战后期,出动那么多兵力抢掠美日联军的物资。

更重要的是,会战结束前,罗耀武就下令在吉林与黑龙江清野。

也就是说,他主动放弃了那边的夏粮与秋粮,免得时刻惦记着,影响作战决策。

虽然中民从美日联军这里抢走的军粮并不少,帕特里奇得到的数据是,至少有四十万吨面粉与三十五万吨大米,还有二十多万吨罐头等食物,基本上把美日联军囤积在前线的军粮洗劫一空,让帕特里奇不得不抓紧时间往前线送粮,但是这点粮食,也就够中队坚持几个月而已。

如果已经在中国大后方蔓延的饥荒发展到东北前线,情况将更加糟糕。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再接再厉,在冬天到来之前打过锦州,就有机会在来年春天之前翻过山海关,攻入华北平原。

从时间上看,美日联军可以从容不迫的组织起下一轮进攻。

当然,前提是得让主力部队恢复战斗力,并且尽快增派作战部队。在此期间,还得在向上好好打一仗,让中国当局不得不把至关重要的作战物资送往东南战场,使得罗耀武指挥的东北军无法迅速恢复战斗力。

只要把这几件事做好了,接下来的战斗就好打得多了。

可以说,在战略上,帕特里奇的判断非常准确。

问题是,罗耀武也压根没有想过后方援助,不然也不会在高层会议上与负责内政的管元山吹胡子瞪眼。

回到东北前线,罗耀武就打算自食其力。

帕特里奇想玩釜底抽薪这一招,恐怕找错了地方。

第110章 战地抢修第27章 炒饭惹祸第139章 战地谈判第181章 两败俱伤第72章 特种战法第111章 官复原职第54章 重装上阵第63章 全盘部署第24章 决战前夕第178章 别无选择第121章 相对幸运第64章 空中突击第191章 战略反击第148章 勾心斗角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78章 六雷轰顶第107章 转移重点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64章 服从命令第30章 一石千浪第53章 强行上马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81章 最坏打算第33章 阴差阳错第20章 痛失战友第154章 冤家碰头第127章 麻烦不断第141章 拼死突围第70章 骗子瘸子第173章 二次会战第14章 只要结果第142章 敌后战场第156章 知难而退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52章 日本定策第40章 坏的开始第121章 抢粮作战第62章 围攻丹东第71章 雪上加霜第56章 开辟战线第47章 强力增援第170章 此消彼涨第17章 战场扬威第81章 最坏打算第66章 危机时刻第18章 老虎吃天第76章 峰回路转第79章 再接再厉第169章 突然袭击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54章 冤家碰头第166章 弹尽粮绝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82章 恰准时机第50章 再遇贵人第42章 时不待人第110章 三个要求第94章 未雨绸缪第79章 再接再厉第73章 进军大连第30章 客串演出第59章 战略冒险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16章 前沿挑衅第127章 落刀之处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26章 彻底放松第18章 围点打援第67章 血战到底第63章 正面猛攻第81章 兵不厌诈第74章 稳操胜券第40章 坏的开始第190章 针锋相对第12章 生死瞬间第55章 战争决策第55章 大动筋骨第116章 主动退却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2章 战略反击第47章 三个小时第62章 围攻丹东第61章 打破僵局第173章 交战原则第86章 自酿苦酒第6章 松弛有度第3章 身份问题第111章 越绕越远第12章 根源问题第50章 意外收获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61章 后继乏力第26章 彻底放松第151章 提前进攻第83章 量力而为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86章 全数投入第129章 疑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