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进军华南

在攻打中国本土之前,美军就明确了基本战术,即在登陆成功之后,分南北两路分别向江苏与福建进军。在此之后,美台联军也确实按照这一计划行动,向南推进的主力部队就是两个美军陆战师。

到阜新会战的时候,美台联军已经占领了大半个福建。

七月底,美台联军在奋战一个多月之后,最终打下了福州。虽然占领了福州,但是福建战场上的局面仍然非常复杂。

原因也很简单:福建的地理环境太复杂了。

看一下地图就,虽然福建是沿海省份,而且面对台湾,但是却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省份。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福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除了极为狭窄的沿海平原之外,几乎全是山区。

受此影响,在历史上,福建一直属于边远地区。

虽然在最近几十年,借助改革开放之风,福建发展得非常迅速,甚至与广东齐名,但是这并没改变福建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这一点,从美台联军的部署情况就看得出来。

在进攻福建的作战行动中,一直是两个美军陆战师担当主力,除了后期投入的几个国民警卫队师之外,美军并没向该方向增派作战力量,反而是台军一再增兵,以增强对沿海公路线的控制力度。

福州一战,使得美台联军充分认识到,福建并不适合大规模用兵。

在狭窄的沿海平原上作战,就算投入重兵也无法展开,也就无法发挥出部队的战斗力。

问题是,如果不能开辟新的进攻线路,始终沿着沿海平原进攻,中国军队就能在沿途的各个城市阻击美台联军。

事实上,这也正是陈必时在福建的基本防御战术。

虽然这种中小规模的战役很难做大大量歼灭美军有生力量,但是战役次数增多,仍然能够给美军造成不小伤亡。

打下福州的时候,美军已经在该方向上付出了近三万名官兵阵亡的惨重代价。

正是如此,美军才不得不向该方向增派了数个国民警卫队师,以补充陆战队的损失。

按照美军估计,就算不占领整个福建,仅仅攻占福建的沿海地区,也要花上大半年,并且付出近十万名官兵阵亡的巨大代价。

显然,美军无法承受这么巨大的代价。

受此影响,在打下福州之后,美台联军不得不寻找更加有效的战术。

正好在这个时候,之前支持美军登陆中国本土的两栖舰队完成了休整。按照帕特里奇的计划,两栖舰队将在八月份支持陆战队发动一场两栖登陆行动。当时,帕特里奇仍然考虑把重点放在北面,比如在山东半岛登陆,控制黄海与渤海湾的沿海地区,从而让美军舰船能够进入黄海与渤海湾。

可惜的是,中国对长崎的战略打击打乱了帕特里奇的部署。

虽然帕特里奇并不认为中国会用核武器打击美军舰队,如果中国当局真有这个胆量,早就出手了,绝不会等到打击了长崎之后,但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美国当局仍然否决了帕特里奇提出的在山东半岛登陆的作战计划。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当局主要还是担心过分刺激中国,使中国当局在战争决策上做出无奈之举。

登陆山东半岛,显然会刺激中国当局。

原因很简单,美军已经把重点转线东北,帕特里奇一直在为进军山海关努力,美军攻打北京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如果在这个时候登陆山东半岛,美军的战略意图就很明确了,即以攻占北京为主要目的。

受此影响,中国当局很有可能对美军进行战术核打击。

当然,从军事上看,美军最多只能在山东半岛投入两个陆战师与几个国民警卫队师,而这点兵力根本无法占领整个山东半岛。对于在兵力上已经有点捉襟见肘的美军来说,开辟第三个主要战场的压力非常大,必然会对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在东北战局胜负未定,南京仍然在中国军队控制之下的情况下,就算美国当局认同了帕特里奇的战争计划,台湾当局与日本当局也会反对。

事实上,连帕特里奇都,在山东的进攻,只能起到分散中国军队兵力的作用。

如此一来,登陆山东半岛的作战计划就被束之高阁了。

正是如此,在八月初,美军才有能力在福建方向上组织起一次规模宏大的登陆行动。

按照这一规划,美台联军最初选择在厦门上岸。

不是说厦门是经济特区,而是厦门在福建南端。占领厦门之后,就能通过福州控制福建的沿海地区。也就是说,接下来,美台联军只需要投入很少的兵力,就能逐步占领福建的沿海地区,没有必要在福建部署主力部队。

到了八月底,帕特里奇却否决了这一作战计划。

原因很简单,登陆厦门,只能占领福建沿海地区,而此时攻占福建沿海地区的最大好处只是确保台湾本岛的安全,对接下来的作战行动没有多大帮助。毫无疑问,美台联军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保护台湾本岛,而且要保护台湾本岛,也不一定要在厦门登陆,完全可以依靠部署在台岛的空中力量。

在帕特里奇看来,美台联军应该有更加宏远的目标。

正是如此,美台联军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广东。

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宏远的目标。

帕特里奇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把战火烧到中国南部地区,在这个最为开放的省份打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从而瓦解中国的抗战意志。

要,数十年来,广东的开放度最大,一直是中国的对外门户。

虽然在日本参战之后,中国人的抗战激情被全部激发了出来,特别是在罗耀武主持的东北地区,民众的抗战行动非常积极,给美日联军造成了不少麻烦,但是在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在两广,因为距离战场较远,重商思想浓重,又邻近香港与澳门,所以当地民众的抗战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这一点,也反应在了军事动员上。

对于拥有近八千万人口,还有两千多万外来务工者的大省,在一年的战争中,动员起来的军事人员不到一百万。这个比例不但远远低于东北地区,也低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已经受到战火影响的地区,甚至比不上四川、湖北、重庆、湖南等内陆省市。

更重要的是,战争期间,想方设法离开大陆的中国人中,以广东人为主。

仅在二零一三年的上半年,从深圳进入香港的广东人就多达五十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明星、商人、学者等等。

由此可见,如果能够在广东开辟新的战场,肯定会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点,正好体现出了帕特里奇的政治头脑。

从根本上讲,美军不可能彻底占领中国。别说美军,以及协助美军作战的台军、日军与韩军,就算把美国的所有盟国都算上,也不可能完全占领中国。

对美国来说,这场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推翻中国政权,而不是占领中国。

为此,美国就得在战争期间扶持一个新的政权。问题是,如果台湾政权在大陆的认同度不够高,无法做到单独统治中国的话,就会形成格局局面。为此,美国就得做更加长远的打算,即在战争期间扶持更多的政权,最终肢解中国,至少在政治形式上,使中国成为一个没有强大中央集权的国家。

在广东下手,就是针对这一结果。

明确目的之后,就该采取行动了。

当时,有人提出直接在珠江口附近登陆,以直接攻打广州为主要目的。只是这一提议还没形成方案就被否决掉了。不是帕特里奇不想占领广州,而是美军只能投入两个陆战师的主力部队,根本没有能力打下广州。

在中国军队的主要防区登陆,甚至有可能在上岸之后就被击溃。

帕特里奇别无选择,只能在较为偏远,远离中国军队主要防区的地方登陆,然后在海空力量的支持下向广州推进。

当时,中国军队的主要防区就在珠江口附近。

因为离战场较远,前线又一直吃紧,所以部署在广东的兵力不会超过一百万,主力部队就只有两个集团军,总兵力不到十万。这点兵力,也只够守卫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口地区。

事实上,因为香港与澳门都在珠江口,附近城镇密集,也没有合适的上岸地点。

即便以美军的实力,要想在珠江口登陆,都得准备好几十万作战部队,并且在此之前进行长达一个月以上的火力准备。

帕特里奇手里没有这么多的军队,也无法提供如此长的准备。

受此影响,也就只能选择较为次要的地区,比如邻近福建的汕头。

九月初,从日本海撤出来的美军舰队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增强给东南战区的航空兵也在台岛完成了部署工作,美军的登陆行动准备到位。

九月七日,美军两栖舰队在福州马尾港载上了两个陆战师之后火速南下。

三天之后,随着第一批美军陆战队在海门湾上岸,美台联军攻打华南地区的作战行动拉开了序幕。

第192章 努力争取第53章 关键一炮第169章 百团大战第8章 蓄势待发第183章 向着胜利第126章 护身宝贝第168章 计划之外第73章 政治木偶第84章 托人带信第155章 放进来打第34章 寻求突破第16章 禄口恶战第141章 搜索歼灭第188章 战略打击第116章 主动退却第9章 大敌当前第53章 大战将即第59章 度外之虑第75章 自我牺牲第41章 背靠本土第129章 疑虑重重第68章 反击开始第83章 查漏补缺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61章 绝不退缩第28章 一气呵成第197章 瞒天过海第149章 提前出动第14章 人非圣贤第17章 战场扬威第59章 度外之虑第184章 信仰危机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5章 以退为进第24章 大难不死第34章 以攻对攻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4章 饥寒交迫第164章 迁都决议第167章 撤离战场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59章 秘密进驻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93章 死守战线第37章 见证奇迹第126章 护身宝贝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23章 东南战事第105章 雷响雨小第13章 捷足先登第64章 一席之谈第115章 功亏一篑第22章 绝对射杀第92章 首尾兼顾第70章 地面救援第67章 血战到底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72章 心理较量第129章 疑虑重重第58章 环形防线第193章 北上准备第30章 将功补过第15章 东南告急第113章 战略退缩第118章 只打日军第62章 围攻丹东第36章 进攻受阻第40章 扭转乾坤第64章 空中突击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07章 想走还留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106章 带话回去第58章 环形防线第53章 强行上马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75章 自我牺牲第178章 稳打稳扎第61章 美军参战第6章 松弛有度第78章 六雷轰顶第126章 护身宝贝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26章 将错就错第57章 人情关系第101章 擒贼擒王第140章 战场降温第59章 度外之虑第193章 死守战线第43章 何为希望第116章 主动退却第199章 操控未来第64章 服从命令第126章 准备再战第7章 漏网之鱼第107章 转移重点第85章 又是一道第201章 赤裸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