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129章 金饭碗

紫云衍庆楼。

李隆基坐忘了半日之后,确实感到身体轻松了些。

张垍、李泌为他引见静玄真人之事,他确是颇为满意的。

才睁眼,已有内侍趋步赶来,禀道:“圣人,有河北的贡品到了。”

闻言,李隆基抚须而笑,道:“过了中元节,朕便返回长安了,胡儿有何贡品还要送到终南山来?”

“回圣人话,是饶阳郡的贡桃,今晨到的长安,恐不新鲜了,因此送来。”

“胡儿有心了。”李隆基朗笑,很是开怀,“贵妃最爱吃这些,快给她送去。再拿些来,给几位上师尝尝。”

“遵旨。”

“谢陛下厚爱。”

不多时,高力士亲自端着托盘上楼分桃。

待走到李泌面前,这位年轻的道士起身,双手接过桃子,彬彬有礼却不失世外高人之风度,举手投足间分寸拿捏得极好。

李泌有真才实学,近来讲解道法连圣人也服气,已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

这意味着道家为东宫讨好圣人,终于有了巨大回报。其中也离不开高力士、张垍合力为东宫说好话。

同时,一筐筐的贡桃被端进宗圣宫,送往杨贵妃的住所。

它们是连着枝叶被剪下,以日行千里的驿骑送来,此时犹带着露水。

这意味着安禄山以及背后的右相府,在讨好圣人这一方面绝不逊色,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哄得杨贵妃高兴才是最关键的,杨贵妃偏就好尝这类时令鲜果。

安禄山的贡品还远远不止于此,近来圣人也常常念叨“待八月,看看胡儿送了什么来”,为此,连打骨牌、看故事的心思都淡了……

~~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阴天的终南山中无暑气,屋中,玉盘上摆着几个贡桃。

杨玉瑶午间已尝了一颗,此时心思却不在这美味上。她坐在铜镜前,满意地看了一眼自己未施粉黛的容颜,目光又向屋外瞥去。

终于,门吱呀一声开了,明珠带着薛白进来。

“谁?”

杨玉瑶背过身去,慵懒问道。

“瑶娘,是薛郎君来了。”

“他倒舍得来了,我昨日白等了许久,该是不配见薛郎才气。”

明珠瞥了薛白一眼,示意他好自为之,万福退下。

薛白道:“卢铉盯着我们,除掉他了我方才敢来。”

“哪个?”

“上元夜诋毁你我关系的那个御史。”

“他怎就诋毁了?”杨玉瑶不由莞尔,回过身道:“你说,他如何诋毁了?”

薛白避过她的眼神,不答,神态正经,略带含蓄。

杨玉瑶眼睛一亮,拉过他的手,道:“都怪玉环心软,斩草不除根,没除掉这个……谁来着?”

“卢铉。不用记了,已经除掉了。”

“长得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开口就是害,真是个妖怪。过来我看看,你近来在玉真公主那,可让她欺负了?”

“没有,我忙着交构诸王、公主、驸马。”

杨玉瑶不由好笑,道:“听说了,算我又欠高将军一个人情。却也怪了,这些人为何总是污伱?”

“也许是我真这般做了?”

“就像旁人诋毁我们的关系,其实都是真的?”

“嗯。”

薛白认真地点点头。

杨玉瑶愈觉好笑,眼神中秋波流动,拉过他的手,低声道:“我姐妹就住在院中,她们去赴宴了,我待不了多久也得过去。”

她大概是想说,今日不太方便,却又没说,总之是想亲近一小会也好。

连薛白也不太懂这种女子心事。

“你尝尝这个。”杨玉瑶捧起一颗贡桃,“此桃名为‘燕红桃’,确是好吃,汁多且甜……”

话到一半,她抬眸看去,看了薛白的眼睛一会儿,忽道:“你与往昔有些不一样呢。”

“如何不一样?”

杨玉瑶初时说不上来,却分明能体会到薛白气场上的变化,想了想,迟疑道:“好像是……霸道了些?”

“嗯?”

莫名地,杨玉瑶竟是被他注视得低下了头,体会到了久违的少女娇羞之感。

她心想今日是不方便的,遂道:“我给你剥桃吗?”

“不剥桃。”

杨玉瑶还得赶去赴宴,明知来不及了,轻轻推了推薛白,似要拒绝,最后却又没有说她不方便。

她今日穿的也是道袍,颜色素净,其实比平时那艳丽轻薄的披帛更衬她不施粉黛的容颜。一条腰带系着纤腰,反而更勾勒出身段。

同样的道袍,穿在李腾空身上是清丽出尘,杨玉瑶反而被裹得更显饱满了。

~~

杨玉环目光落处,张云容连忙上前捧起一颗燕红桃,桃子很大,她一只纤纤玉手有些握不住。

桃红色的轻薄果皮被剥下,显出里面诱人的白色果肉,均匀肥美。

张云容动作轻柔,仔仔细细地将它剥得干净了,只见桃尖上的果肉发红,泛着果味清香。

“给我吧。”

杨玉环接过,咬了一小口,只觉果肉细嫩,入口即化,汁水充沛,满口余香。

她其实是有些贪嘴的,遇到这种好吃的,眼睛里不自觉地带了满足的表情,美得不可方物,看得张云容呆了呆,连忙递过手帕,擦拭顺着她嘴角流下的桃汁。

“贵妃吃东西像个孩子。”

杨玉环小口吃了好一会,把吮干净的桃核吐了,随意的小小动作竟也显得妩媚。

堂上,许合子、谢阿蛮、薛琼琼等人还在讨论新词牌唱法,但终究是讨论不出来的。

杨玉环由着张云容替她洗手,笑问道:“三姐怎还不来?真到要用她时,反不见她人。”

“怕是在屋里睡着了,奴婢去请。”

“她排场大,我去请她。”杨玉环笑着站起身来,向众人道:“你们且议着,我请人去找词家问问。”

她也不要一众宫娥跟着,自提着裙摆一路往三位国夫人的别馆去。

别馆中,明珠连忙迎上,正要开口。

“贵妃。”

“三姐睡着了吧?我去唤她。”

杨玉环登上台阶,忽然,隐隐听到里面传来杨玉瑶一声叫唤。

“降不住了……降不住……”

“三姐?出何事了?”

屋中声音顿消。

杨玉环担心姐姐,示意明珠推门,进了屋中,绕过屏风,只见帷幕还在晃动。

掀开一看,杨玉瑶背身而卧,发髻凌乱,雪白的后颈上带着汗,人还在微微喘息。

“等了大半日,三姐不肯赴宴,闷在屋里做甚?”

“睡着了。”杨玉瑶打了个哈欠。

“瞧这一身汗,不热吗?”

“不热的。”

“方才在门外听到三姐喊了呢?”

“我,”杨玉瑶稍稍迟疑,“我做了个噩梦。”

“哦?什么梦?”

“有个妖怪……很是张狂,一时没能降住它。”

杨玉环笑了笑,转身摆弄着桌上的贡桃,道:“想来三姐是看了薛白的故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想必是的。”

“说起薛白,他近来给玉真公主师徒作了好几个词牌,皆是新的格律、曲调。”

“是吗?”

“我们钻研许久,一首都未能完整唱出,三姐何不招他来问问?”

杨玉瑶伸出白嫩的胳膊,将落在地上的道袍拾起,问道:“我吗?我招他来?”

“圣人忙于修道,总不好我以贵妃之名召见外臣吧?”

“那……明珠,你去玉华观请薛白来。”

屏风后,明珠似乎有些慌乱愣了一下,万福道:“是。”

“玉真公主师徒就在我宴上,称他今日不在玉华观。”

“不知他去了何处,也许在何处交构诸王?”杨玉瑶道:“我让人去找,你且回宴上稍待,我马上便来。”

“好吧。”杨玉环笑道:“三姐也知我喜欢音律,这几个新词牌可够我玩好久。”

~~

诗词一道从来与音律分不开,乐府诗许多本就是歌,盛唐的诗亦是歌,五言、七言往往都有固定的曲调。

也会有新的调子,因圣人、贵妃都非常喜欢,近年来常有新的教坊乐曲,文人们按这个曲调填词,便是“词牌名”三字的意思。

旁人只是依调填词,但薛白却是随手就连着创了好几首新曲。

外行人不以为然,对于爱好歌曲的人们却无异于一场盛宴。

宴上,李季兰小心翼翼地将眼前的杯盏推开些,铺开彩笺,把脑中忽然浮现的词句记下来。

听名家唱了薛白的新词牌,她已有了许多想法,像是发现了宝藏,这也想拿,那也想拿。

她心想,难怪薛郎说自己写的戏曲有些过于工整了,只有听过这些富有变化的曲词,才能写出《长亭送别》那样满口余香的戏词来……

“季兰子,你说薛郎随手就将这些词作交给你了?”谢阿蛮忽走过来问道,“真未交代旁的吗?”

李季兰再次听到这问题,点点头道:“是,薛郎才气无双,这般词句也是如寻常事一般。”

“可怎么唱?”谢阿蛮有些苦恼,沉吟着喃喃道:“几首当中,《浣溪沙》是最简单的,正体双调四十二字,只与教坊曲稍有不同,其它却是一首比一首难。”

许合子也过来讨论,道:“《蝶恋花》还是简单的。”

说着,袖子轻拂,再次开口试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虽只唱了这几句,天籁般的声音入耳,李季兰听得胳膊上起了疙瘩,心想若让许合子唱一整出戏,也不知是何光景?

这就是贵妃的宴席,随时能听到名家唱新曲。

“永新找到感觉了吗?”

随着这句黄莺般的声音,杨玉环转回了宴上,道:“词家恐还要许久才来,我们却可再试着唱一遍。”

“可以试试。”

薛琼琼于是在古筝前坐下,素手轻抬,拨弦。她是宫中第一筝手,古筝弹得极好。

乐声起,许合子再次开口。

谢阿蛮提着裙子,小步赶到堂中,轻盈地舞动起来。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李腾空看着这一幕,竟是又呆住了。

她其实前几日便听到了这些词,以道法修为强压着心中情绪,可此时一看她们演绎,又有了别样感受。

还萌发了许多个不该有的奇奇怪怪的想法。

“连这些倾国倾城的女子都喜欢他的词句呢?可他又是为谁写的呢?”

“腾空子,你可是修道之人,如何能有这般虚荣妄念?”

“你且看她们唱啊弹啊舞啊,实则是他写给小仙你的词呢,不高兴吗?”

“心中魔障已起,腾空子,快挥慧剑斩了它,你的道法便又可再高一层了……”

“铮!”

筝声忽然拔高,又转为轻柔;谢阿蛮长袖一挥,身段更柔;许合子唱到最后一句,眼中竟是落下泪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腾空听得心尖一颤,如中了魔障一般。

……

忽然,随着一阵掌声,有人踱步而来。

“永新唱得好啊。”李隆基朗笑着步入堂中,“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见过圣人。”

“都不必多礼,从来先有曲,再有词。薛白作词却每要人替他谱曲,架子倒大!”

李隆基佯骂了一句,竟是潇洒地在小凳上坐下,要来一个琵琶。

“但你们有几处唱得不对,朕来。”

这举止,不像是威严的一国之君,却尽显一代音律名家的风流。

“臣妾来舞。”

杨玉环当即走到堂中,裙摆飘飘,似仙女下凡。

不知何时,杨玉瑶也已到了,在她大姐的身旁坐下。

她抬头往堂外看去,远远地,明珠正领着薛白过来。

他也重新收拾过了一遍,看起来又成了人畜无害的少年郎。

~~

“词家来了。贵妃交代,薛郎可直接入内。”

“多谢。”

薛白步入堂中,听到李隆基那苍老的声音正在唱那首《蝶恋花》,唱得确实好。

他不懂音律,不由思忖着该用怎样的夸赞之词。

下一刻,他却是目光一凝。

有个女子正在堂中蹁跹起舞。

她舞得不快,却很轻盈,轻盈得像是脚尖踩到了他的心尖。

他分明是不懂舞蹈,却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她舞中的情境……她舞的该是蝴蝶与花,动时,彩袖招摇似要飞起来,静时,腰肢款摆如风中花朵。

忽然,她回过头来。

一张娇美的粉面,两湾秋水,一点朱唇,神色间带着绵延的情意与哀伤之色,动人心魄。

对视间,薛白被莫名地震撼了一下。

乐曲一停,他才意识到,是杨玉环在舞那首词里的情绪。

只是这词确实还是太短了。

让人想写长调,写散曲……

杨玉环笑了笑,提着裙摆回到上首的位置上。

“哈哈。”

李隆基放下手中的琵琶,恰见到薛白,笑道:“词家到了,以为朕唱得可对啊?”

他问的是对不对,其实颇难回答,怎么说都像是在圣人面前拿大。

薛白干脆也不绞尽脑汁去恭维,实话应道:“这词我只是胡乱拼凑的,从未想过竟还真能唱出来。”

李隆基闻言又气又笑,骂道:“小小年纪,溜须拍马功力不凡,油滑。”

骂归骂,可见这句话还是让他极高兴的。

……

那边杨玉环才坐下,听得这一番对答,见薛白慢腾腾的反应,不由笑了一下。

她有些容易出汗,才跳了小小一支舞,脖子上已有细腻的汗珠,颇觉恼人。

张云容替她擦了汗,当即又奉上已经切好的贡桃果肉。

杨玉环尝了几块,顿觉好吃。

“贵妃。”有内侍上前一步,小声提醒道:“这是胡儿特意从河北送来的贡桃。”

“我知道。”

杨玉环本就打算向圣人夸一夸安禄山的。

恰在此时,李隆基也落座了,她便拿起一块桃肉递过去。

“圣人。”

李隆基却还在与薛白说话。

“朕不信你能填词,却不通音律,且唱一首。对了,不唱是欺君,唱了才是油滑。”

薛白颇为难,道:“圣人恕罪,我真是五音不全,恐有污圣人耳目。”

“朕恕你无罪,唱。”

“遵旨,那我就唱那个《一剪梅》。”

薛白不会音律,但他小时候,恰好常听母亲唱一首以这首词作歌词的《月满西楼》,于是清了清嗓,准备开唱。

见此情形,杨玉环颇觉有趣,不由放下了手中的桃肉,一双漂亮的眼睛转向了他。

薛琼琼准备弹筝,谢阿蛮打算起舞。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众人皆是一愣。

平心而论,薛白唱得不算难听,声音还是好的……但,也只有声音是好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谢阿蛮偷偷抿唇一笑,还是起了舞,只是舞姿显得俏皮了些,与这词的意境略有不搭。

许合子却是一抬眼,目露惊讶之色,像是惊讶于薛白能唱得如此一般,可还是呆住了。

李隆基摇了摇头,自拿了那桃肉吃了,心中以有这样的臣子为耻。

然而,他忽然眉头一动,看向薛白。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杨玉环也意识到了,目露震惊之色,站起身来,低声道:“这是……新的唱法?”

李季兰脑子里把自己的诗与这首词对比着,觉得不论诗意的话,同样写愁,终究是这首词唱起来更婉转多变,不由心想“薛郎作词,为了教我写词呢”。

薛白看似少年,脸皮却是厚的,在这种众人的环顾下,竟还能用大白嗓唱下去,气息不乱。

他这种坚持终是有了作用,毕竟词是好的,薛琼琼的筝音也是好的,终于还是能将人带入那词句的意境之中。

杨玉瑶回想起方才的缱绻,抿了抿嘴偷笑,目光愈发温柔。

却无人注意到李腾空的反应。方才听许合子唱,让她心魔丛生,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拼命稳固道心,没想到,薛白竟还要亲自对她唱……着实是有些过份了的。

终于,他唱到了最后那一句。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有人蓦地眼睛一酸,低下头去。

……

良久。

李隆基闭目沉思,再睁眼环顾堂中众人神情,发现只许合子、杨玉环能听出薛白唱法的不凡之处。

他想评点几句,最后却无奈地摇了摇头。

“就连朕,也不知该夸你还是损你。”

薛白有自知之明,应道:“能得圣人这般说,已经是夸我了。”

李隆基似有叹息,恨铁不成钢。

“对了,方才贵妃想说什么?”

杨玉环还没完全回过神来,闻言却也忘了方才想对圣人说什么。

她看了薛白一眼,抿唇一笑,道:“圣人吃了炒菜、打了骨牌、看了故事,今日又听了他这歌,总得赏他些什么才是。”

李隆基大笑,道:“还只是一只小猴子啊。”

他抬手一指薛白,板着脸教训道:“朕每听人告你的黑状,可见你是个好惹事的!学学李泌,他像你这般大时可比你沉得住气,如今他不过二十五岁,朕已赏了他六品要职。”

这说的是李泌十六岁时作诗出山、被张九龄劝回之事,薛白不久前才听李泌说过。

高力士不由提醒道:“竖子,愣在那做甚?还不谢陛下隆恩。”

圣人的意思已明显了——“等你年纪大点赏你个高官当当。”

能让杨贵妃开口讨恩赏,岂有落空的?

84.第84章 骨牌第408章 非战之罪221.第218章 心结309.第303章 献策第348章 渡河124.第122章 道宫93.第93章 罪名281.第277章 压不住58.第58章 人脉网第413章 取舍第356章 夹击77.第77章 孝子124.第122章 道宫134.第131章 新朋友103.第103章 名单第433章 南下剿贼50.第50章 坐实235.第232章 暗宅第9章 放长线第470章 立威第405章 还没反127.七月总结(感谢月票金主“爱爱他家大可第115章 匠师第487章 上进心233.第230章 敌我218.第215章 刘氏吉主第447章 猪不化龙第376章 报仇的决心227.第224章 新诫31.第31章 寻亲169.第166章 教坊26.第26章 铁案第348章 渡河第486章 幸蜀216.第213章 千古情第415章 常山郡第435章 秋后算账174.第171章 去与来114.第114章 踏青第354章 龙尾关第456章 挟天子305.第299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225.第222章 别长安241.第238章 动手(求月票)第441章 都不团结第356章 夹击187.第184章 世族157.第154章 馊主意第456章 挟天子248.第246章 释放第442章 离间计243.第240章 斩蛇第442章 离间计第390章 心证第361章 去留第370章 移棺249.第247章 接手159.第156章 高高挂起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33.第33章 出价第434章 渡河第486章 幸蜀274.第270章 归不归第371章 瘦死的骆驼229.第226章 县尉18.第18章 追凶者298.第292章 一片冰心186.第183章 手段32.第32章 筹码第356章 夹击68.第68章 青玉案第342章 眼光330.第322章 旧时事315.十一月总结318.第310章 婚礼第458章 哗变第455章 速去速回第384章 画师第449章 喜与狂第479章 最后的疯狂329.第321章 汝阳三斗始朝天248.第246章 释放第392章 国本动摇21.第21章 陇右老兵68.第68章 青玉案201.第198章 发报人第378章 或重于泰山241.第238章 动手(求月票)320.第312章 回门321.第313章 道姑第470章 立威213.第210章 昭应尉80.第80章 小礼物第443章 梦游通天宫第353章 建关101.第101章 接洽第355章 兵临城下第11章 无赖243.第240章 斩蛇70.第70章 夹缝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