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228章 遗泽

十月初天气骤冷,吕令皓出门前已披上了狐皮裘衣。

县署里的杂役也是细心,早早就把令廊里的炉子点好了,让县令一到就能煎茶解酒,因昨夜又有一场宴席。

“年节只剩两月了,各个府邸的节礼不可怠慢。另外,给我找一件最珍贵的酒器,我已有资格呈.…...

正与幕僚处置着事务,郭涣匆匆赶来,唤道:“明府。”

“来了,比往年更冷了,先饮碗热茶吧。

“伊洛河杨村渡口附近,有几个渔夫从河底捞起了一具尸体送到县署来了,薛白正在审……死的是郭阿顺。”

郭涣禀告了事务,端起案上的茶汤不慌不忙地饮了一口,眼睛一亮,笑道:“明府新得的茶叶?

“李太守在竟陵托人赠的茶叶。”吕令皓应了,问道:“大冷天,渔夫为何清早到渡口打渔?”

“想必有人撞见了,让他们捞的尸。”郭涣道:“薛白已经查出来了,郭阿顺死在渠头的船上。”

“怎么?他们又做了哪些见不得人的事,被薛白一查,立即就杀人灭口?

“虽不至于,但只能是这般了。”

“愈发不像话了!”吕令皓叱道,“动辄杀人,不将我这父母官放在眼里。”

“看薛白那架势,该是想顺藤摸瓜。

吕令皓终于是烦了,道:“让郭家出面把尸体领回去,苦主都不追究,此案不必查了…….对了,郭二郎已去了洛阳,找他家管事便是。”

“明府且看,薛白必不会善罢干休。”

“凭他那几个人与娃娃班头?本当他是来镀一层金,原是想当泥菩萨……与王彦暹一样供起来罢了。”

殓房。

“一刀毙命,又狠又准。”

殷亮扒开尸体的伤口,往皮肉里看了一会,叹道:“本不应该啊,他们做的这些事几乎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殊无灭口的必要。”

薛白道:“查,顺着此事查郭家的货。”

“津税。”殷亮道:“商船来往皆收津税,县衙必然有记录,只是……户曹不听少府的。”

“先敲山震虎。”

殷亮抚须而笑,踌躇片刻,低声道:“少府还是等一等,等洛阳那边的后手到了,以免狗急跳墙。”

薛白点点头,心里自有分寸,道:“此前我们刚来,首阳书院的宋勉不相信我。如今审案也有好几天了,我是何立场,他该有所了解,可以再接触一番。”

“我今日便再去寻他,等剩下的两桩案子开了堂。”

“嗯,开堂吧。”

出了殓房,却发现公堂一个差役也没有,苦主与被告一个也没来。

姜亥道:“阿郎,我去找人问问。”

“一起去吧。”

绕到捕厅,薛崭正在里面发火,一把拎住柴狗儿的衣领,将其拉低身子,叱道:

“我让你们将苦主带来。”

“帅头,我能有何法子啊?

“啖狗肠,你杀过人没有.….

“阿崭。”

薛白招了招手,提醒道:“就这一个人肯搭理你,折磨他没用,反倒让人觉得你着急了。

“阿兄,我明白了。可他们都不听我的,怕耽误你的大事。”

“莫想着一下让所有人听你的,一个一个去了解,分化拉拢。”

薛白颇有耐心,教着薛崭怎么做,让他自己去试。

出了捕厅,恰遇郭涣从令廊中出来。

双方见礼,郭涣圆圆的老脸上浮起亲切笑容,笑道:“对了,有件事与薛郎说声,明府近日便要坐堂视事了,这段时日辛苦薛郎了。”

他说的规矩倒是没错,县尉只需负责捕贼,是没有资格当堂审案的,这是县令的权力。

问题是,薛白一开始就请了吕令皓坐堂,当时吕令皓想看他笑话,不来。未料到这几日过去,反涨了薛白的威望。

此时看来吕令皓虽收回了坐堂之权,但上一回合谁赢谁输却不好说。

薛白笑了起来,应道:“能为明府分忧,是我应该做的。”

“薛郎辛苦,积年旧案一扫而空,马上就要年节了,可暂歇一段时日。”

“郭录事也是,不要太辛苦。”薛白忽问道:“对了,我来偃师以来,怎一直未见到高县丞?”

县丞心忧百姓,在城外巡视田亩。”

“这隆冬时节?莫是不小心走远了?”

官员擅自离境是重罪,县丞高崇自是不会犯的,郭涣道:“放心,就在偃师境内。”

都这般说了,隆冬时节的田亩无甚好看,那偃师县境内值得看的,唯有洛河、伊河。

偃师的县官之间关系骤冷,就像这十月初的天气。

一时间,所有的状纸不再送到薛白手上,所有的吏员差役不再敢与薛白说话。

薛白与殷亮在廊房里枯坐了一会,都泛起苦笑。

“想必王县尉当年尝到的便是这滋味?”殷亮道,“先礼后兵啊。”

“可见我们踩他们的尾巴了。”薛白道:“他们是一张网,每条线都互相串联,郭家这条线一拉,自然就拉紧了。”

殷亮点点头,有些忧虑道:“可是,只见他们孤立我们,不见有人来帮忙啊。”

“会有,王彦暹在偃师没可能没结下善缘,但他们对我们还没有信心……耐心等等”

“既然没案子,我去首阳书院一趟。”

殷亮起身,还不忘叮嘱道:“少府可莫急着去查津税文书,沾到此事,他们是真敢杀人的。

“放心,我到县里逛逛。”

薛白真就不去户曹,换了一身普通斓袍,出了县署,往南市去逛。

他看似漫无目的,其实绕了一圈,目的地正是郭家的奴牙行。

郭阿顺只是个家仆,在或不在,奴牙行依旧能有条不紊地经营,这日下午,店门外便站着一个昆仑奴在劈柴,动作一板一眼,一看就是性格温和、吃苦耐劳的奴隶;店内,一名波斯姬正在翩翩起舞,露出雪白纤细的肚子,修长的手指放在肚脐上抠着。

薛白停下脚步,只看了片刻,有娇俏可人的新罗婢跑了出来,一把拉住他的袖子。

“郎君,救救我可好?”

“买我回家好不好?我怎么都能做…..”

少女话说得不流利,带着异域风情。摆出恳求的表情,眼神里满是期盼,摇了摇薛白的袖子。这寒冷的天气里,她穿得很单薄,肩上的肤肌吹弹可破,身材分明娇小玲珑,彩绸却裹得十分饱满。

姜亥却不怜香惜玉,把带着刀疤的丑脸凑上去,骂道:“还不放开?!”

“呜”

新罗婢吓得眼里闪了泪花,可怜巴巴地躲到了一边,还一直盯着薛白。

已有气质和善的奴牙郎从店里出来,笑容可掬地走来。

一瞬间,薛白想到很多事,他若问了价,带的钱肯定是不够的,少不得得摆出县尉的气派来,今日自诩救了人,不知不觉中反被对方收买了。

郭万金这种巨富,收买权贵是非常愿意下血本的。

不等那奴牙郎到近前,薛白带着姜亥走开了。

“你说,他们是认出我了,还是看我有钱?”

姜亥咧嘴笑道:“也许是看阿郎长得俊,而且一看就是多情的。”

说话间,两人出了南市,往东走,循着城墙是一片鱼龙混杂的民居。

“阿郎,不过去了吧?”姜亥小声道:“有人跟着阿郎。”

“怕了?”

若是老凉,不能被这么简单就激到,姜亥不一样,真就随着薛白往狭窄的巷子里走。

路越来越窄,破墙中间的小路只能容一人,地上满是秽物,臭不可闻。

“哈?”

姜亥忽然笑了一下,因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原来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任木兰。

“你还要告状吗?”薛白问道。

“不告状。”

任木兰摇了摇头,不敢离他们太近,像一只警惕的野猫。

薛白有耐心问道:“有话和我说?”

任木兰点点头。

“饿吗?”

“饿。”

薛白没把人带回家,找了个小摊,要了几份胡饼,三碗羊肉汤面。

任木兰如猛虎扑食一般,腮帮子就没停过。

“慢点吃。”

好不容易,她猛灌了最后一口羊汤,将嘴里的胡饼咽了下去,脏兮兮的手抹了桌上的饼屑舔了。

“什么事,说吧。”

任木兰不说,只看着桌上剩下的胡饼,待薛白说了一句“你的”,她便往怀里塞。

拿了饼,她当即起身往后退了几步,与姜亥保持距离,对薛白也有些警惕,喂不熟一般。

也就是这般,她才能从郭阿顺手里逃掉。

准备好随时逃跑了,她才道:“王县尉不是自杀的,你管不?”

“管。”薛白道:“在洛阳,纸条是你递的?”

任木兰不管他问什么,只说她知道的,道:“那夜下了大雨,我们的屋顶被砸破了,出门躲雨,在水渠边发现了阿仪哥,他被砍了,伤得很重。”

“王县尉的随从王仪?”

任木兰点点头,道:“有人在追杀他,我们把他藏起来了,给他找了药,他去长安告状,你是他找来的吗?”

“谁在追杀他?”

“不知道,我就知道这些,你是他找来的吗?”

“算是,你说你们’,都有谁?”

“我们就是我们。”

任木兰说过了要说的,抱着怀里的胡饼转身就要走,却听身后薛白向摊主道:“再来二十张胡饼。”

胡饼还需现烤,摊主是个老汉,揉着面团,偶尔加点水。

看了那黑色的黄木勺里的水,薛白皱了皱眉,背过身,只当没看到。

任木兰却看得很认真,盯着一团面被捏出来,揉圆,按扁,洒上芝麻,“啪”一下贴在炉子上……等微微闻到了香气,她才没那么警惕了。

“我阿爷读过书呢,但连乡贡都考不上,读书可太花钱了,一卷集注够家里吃两年。那年汝州受了灾,他带我逃荒,说要北上投奔他一个有钱的友人,到了嵩山他就饿死了,我揣着最后半块饼,跟着乡亲们要去洛阳,到偃师我就走不动了。”

“一开始不放粮,有妻子儿女的就卖了,后来听说黄河沉了船,官府雇脚力,走陆路运粮食到长安,他们就去了。逃难来的许多人,死了的,卖了的,走了的,老得走不动了就躺在墙根那里,我们这些没卖掉的孤儿,是王县尉收养我们到养病坊……”

薛白听说过养病坊,全称是“悲田养病坊”,最初是寺庙救济贫病,在寺院里设病坊。武后时,设置官员管理,或赐下田地,以收成来救济老病孤儿,或给本钱,以利息来办。总之是官办,寺僧管着。

一般而言,一个养病坊给田五顷至十顷,已能够赈济平常的孤老了。

“你们如今还在养病坊?

“没有,王县尉病了之后,郭阿顺来抢人,我们就跑出来了,没多久,王县尉就死了。”

“他死前病了?”

“阿仪哥说,他们本来要他慢慢病死的,但长安出了事,上门把他砍死了。”

任木兰相当心硬,说到谁死了,表情都没变一下。

姜亥见她这样,不由问道:“你阿娘呢?”

“早都死了。”

此时香喷喷的胡饼出了炉,芦苇叶包不下二十个饼,摊主不情不愿地拿了块麻布来包。

任木兰多得了一块布,不由大喜,拎着包袱就跑。

路上,她怀里有一块胡饼从衣服的破口子里掉出来,她连忙回头捡起,拍了拍,叼在嘴里。

薛白还是与姜亥跟上去看了一眼。

那是在城东南民居里的一个算不上屋子的地方,原本的两户人家当了逃户,宅院被一个小商贾买下,给船夫住,两座宅院的土墙间原是个猪圈,搭了个棚,住着七个大大小小的孩子。

“渠帅回来了。”

“看我带什么回来了。”

所谓“渠帅”,大概就是无赖豪侠对首领的称呼,也有一些盗贼这么称呼首领,甚至还有黄巾三十六渠帅之类,总之就是混混。

这些孩子怎么活下来的,薛白一看就知道,包括任木兰在内,全都是在码头上偷东西的扒手。

依他这个县尉的职责,该把他们都捉捕归案。

姜亥看得嗤笑一声,骂咧咧道:“啖狗肠,前几日还到官府报案,原来是个小偷小摸。”

“走吧。”

薛白看了看天色,带着姜亥转回官署。

此时许多吏员已经下衙了,六曹公房里只有稀稀疏疏的吏员,县令、录事、主薄都不在。

帐史刘塗是户曹里的老人了,正拿着钥匙要把账房锁起来,一只手忽伸过去夺了钥匙。

“啊,县尉?”

“看看津税册。”

刘塗倒也直爽,长吁一声道:“能放在这户曹的,也不是甚要紧册子。真要紧的,县尉也看不着。为难小老儿有何意思呢?”

薛白听了倒笑起来,道:“不为难你。”

姜亥当即“啪”地一声把桌案拍得一震,大骂道:“啖狗肠!县尉要看册子都不能吗?”

刘塗吓了一跳,手里的钥匙掉在地上。

薛白俯身拾起,道:“去吧,被县尉强抢了。”

“这真是…..唉,告辞了。

刘塗大感晦气,暗骂县尉就这样做事,谁能服气。

目前为止,薛白虽有了很多的分析,甚至认为许多事实都明摆的,却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证据该在账本上。

他打开格门看了一眼,户曹这边确实都没有太紧要的册子。

津税簿、色役簿、青苗簿、和采簿……都没有,但却有县署半年内的收支簿、民间买卖田亩的过契留档等等。

薛白还意外地发现一本记录脚钱收支的账簿,他翻了一会,忽然意识到不对,重新翻了回去。

因他发现,其中被人撕走了两页。

再看别的账簿,找了许久之后,他又发现了一处缺页。

不该是县衙吏员做的,与其这般撕走,不如直接做假账。

那就是…...王彦暹撕走的?他查到不对了,怪不得他们要烧了他书房内的所有文书。

如此看来,整理出来的证据应该是没了。

但未必。

薛白忽然想到,在洛阳递纸条的人若就是王彦暹那个逃走隐匿起来仆从王仪,他那般小心翼翼,莫非是藏着关键证据?

142.第139章 胡儿舞345.第337章 瞒住170.第167章 念奴娇265.第263章 审判270.第266章 发苗340.第332章 鱼目混珠112.第112章 师门第397章 小团体第420章 人如狗333.第325章 贵妃醉酒284.第279章 狼人307.第301章 遮羞布305.第299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57.第57章 产业40.第40章 补救255.第253章 炉火(2合1)第340章 提议60.第60章 牺牲品第341章 互帮互助79.第79章 不亏第461章 余烬198.第195章 李花第399章 泄密132.第129章 金饭碗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第484章 上进的伙伴326.第318章 清白105.第105章 局外人306.第300章 春来明主封西岳111.第111章 派系109.第109章 手掌心106.第106章 东宫喜宴34.第34章 价高者得230.第227章 每个凶手289.第283章 不问苍生问神鬼第351章 灵关道第384章 画师342.第334章 食子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345.第337章 瞒住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48.第48章 船票340.第332章 鱼目混珠232.第229章 援手288.要晚十来分钟吧75.第75章 报案第487章 上进心221.第218章 心结119.第119章 结交边将338.第330章 疑惑313.第307章 罗钳274.第270章 归不归256.第254章 深耕284.第279章 狼人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第381章 谁更执拗258.第256章 隐田161.第158章 东宫主力287.第282章 华锦之下15.第15章 大理寺35.第35章 狠角305.第299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77.第77章 孝子243.第240章 斩蛇96.第96章 春闱五子第409章 壮胆第368章 真功劳73.第73章 相看304.第298章 人间薛公子244.第241章 点燃146.第143章 世情如纸第474章 坚城42.第42章 纨绔152.第149章 点火第445章 将计就计286.第281章 痿厥第382章 同宗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第436章 都在努力242.第239章 地头蛇174.第171章 去与来280.第276章 跋扈第464章 回驾184.第181章 谁贪165.第162章 志不灭285.第280章 隐藏25.第25章 攀高枝第343章 谱写第428章 盟主105.第105章 局外人第396章 莲281.第277章 压不住第487章 上进心278.第274章 归第468章 玩火自焚第441章 都不团结307.第301章 遮羞布335.第327章 哪吒146.第143章 世情如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