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第268章 春归

偃师县署,花厅。

整整一下午,吕令皓与杨齐宣坐着饮茶汤,谈论诗词歌赋,一派悠闲,与县署中忙碌的景象格格不入。

待到散衙的梆鼓声起,吕令皓邀请杨齐宣到家宅用饭,被礼貌地拒绝了。

“杨参军回京见到吴将军,代我多叮嘱两句。”

“吕县令慢走。”

杨齐宣手一抬,请吕令皓先散衙还家,脸上虽还客气,态度却隐隐有些居高临下。彼此聊得再好,一个失了权力的县令,已得不到他的尊重,打发时间罢了,哪怕吕令皓官阶还高好几阶,没用。

口中谈论的诗词歌赋犹带余韵,现实中的人生道理始终凉薄。

待吕令皓落寞的背影远去,县署里逐渐亮起灯火,官吏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忙碌,想多赚些膏火钱,唯有杨齐宣一个闲人还在等,等到怒火中烧。

终于,薛白来了,道:“杨参军久等。”

杨齐宣翻了个白眼,啐道:“啖狗肠,你知道你把我晾了多久?”

薛白不急着说话,吩咐吏员道:“把酒食端过来,我与杨参军边吃边谈。”

杨齐宣虽然生气,却无可奈何,他对薛白与对吕令皓完全是两种态度,此时虽不客气,心里却有忌惮,或者说是敬畏。

“你也不要叫我‘参军’了,我也不会在这小小的起家官上待多久,唤我一声阿兄就好。”

杨齐宣官不大,官威却不小,摆出兄长的样子,又道:“记得伱我初次见还是在右相府,十郎为你我引见,说你是杨慎矜之子、右相府的十七女婿。这才过了多少年,物是人非啊。”

薛白道:“物是人非,但我们的交情没变。”

认识两年,他们的交情是一点也没变好。

此时酒食已端上来,杨齐宣夹了一筷子,有些嫌弃,道:“我之所以来偃师这么个小破县城,还能待得住,肯定不是因为这里有半分乐趣。而是右相对你很重视,懂吗?”

“这我知道。”

“你知道?但我却没看到你对右相的重视。”

“我在地方官任上,对右相的重视总不能高过治下百姓。”

“别给我打这种官腔。”杨齐宣道,“你向右相谋偃师县尉之职时,答应过什么自己可还记得?”

他很懂李林甫的心思,能顺手除掉薛白当然是好事,可这并非他这趟来的本来目的,故而面对高尚的劝说,他不为所动。

他另有正事。

“是。”薛白道:“王鉷。”

“亏你还记得。”杨齐宣道:“骊山大案,种种迹向皆指向王鉷,你到偃师来找证据,为何这么久没有作为?”

“杨兄是怎么想的?”

“王鉷利用水陆转运使权职之便,以征劳役为由,把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妖贼送到骊山,偃师县丞高崇,首阳书院山长宋勉,皆是其同党……这般简单一件事,你如何看不出来?”

聊到这个地步,薛白反而闭口不答了,思忖着。

他其实也得到一些消息,知道这半年来王鉷的权柄已渐渐威胁到了李林甫。

早在天宝五载,世人说起王鉷已是十分畏惧了,但那时的王鉷在李林甫面前还是无比恭敬。

说来,众人皆捧,唯王鉷一个人还在苦苦维持的恭敬又能持续多久呢?

可见局势又要有变化了,天宝年间这朝堂氛围实在是算不上好,索斗鸡真是在一场接一场地斗……

过了一会,杨齐宣沉不住气,道:“你倒是说话啊!”

“我确实答应过右相。”

“那把罪名推到王鉷头上便是。”杨齐宣道:“我在这破地方苦苦等待,尽看你一通瞎忙,反把罪名往安禄山头上栽,想食言不成?告诉你,戏弄右相绝没有好下场!”

薛白道:“杨兄可知我为何如此?”

“我管你为何,我只要结果。”

“若我查出的都是真相呢?”

“真相?”杨齐宣好似听了莫大的笑话,啐道:“狗屁真相。”

在他这种人眼里,朝堂争夺只有利益,没有真相。

薛白其及背后的杨銛目的很明显,是在利用右相府与王鉷的嫌隙,牟取官位。假称助右相对付王鉷,实则矛头指向安禄山,以剥右相之势……着实狡猾。

这才是真相,真相是逐利之心,假借忠诚正义之名、口口声声证据事实,而行争权夺利之事。

“别以为你能骗过我。你或是觉得我奈何不了你,但别忘了,你的前程还是掌握在右相手里。你立再多功劳,右相一句话就能卡着不让你升迁,甚至罢了你的官。到时贵妃、虢国夫人可来不及为你求情。”

杨齐宣起身,最后道:“言尽于此,在我离开之前,把我要的证据给我。”

纨绔子弟这种可笑的威胁,薛白不在乎。

他也不急着马上升官,眼下他最希望的是尽快把偃师县的摊子铺开,到离开前能够安排能信得过的人来接替自己,或者暗地里的势力足以架空县官了。

但李林甫的态度,他不能不理会。比如,之后要想把谁调到偃师来接任,绕不开右相的首肯。

今日杨齐宣能说这番话,显然李林甫已经急了。

薛白权衡着这些,转回尉廨,铺开纸笔,开始给杨玉瑶、杨銛写信。

按理说,他们在长安,应该更敏锐地察觉到右相一系的分裂,但没有。包括杨国忠在内,他们的来信并没有提及此事。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次薛白反而是那一只鸭。

他一边写,一边思量,最后干脆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意见写上去。

他认为杨党绝对不能在李林甫的逼压之下出手攻讦王鉷,当此时节,李林甫急需助力,杨党反而应该全力对付安禄山。

如此虽然会让李林甫不满、敌视,乃至打压。但只要扛住压力,到最后李林甫是有可能牺牲一部分安禄山的利益来拉拢杨党的。

这么做当然不可能除掉安禄山,因为一动他必引发边镇生变,但只要李林甫开始牺牲安禄山的利益,双方必然会有嫌隙,这便是杨党的莫大机会。

“春菲将尽,西望长安,满目愁思,唯盼吾兄咬紧牙关,宰执天下在此一举,万不可退让,切记切记。”

最后这几个字写完,薛白长出一口气,吹干了这封长信,正要装入信封,须臾又担忧起来,提笔再添了几个字。

“功业当前,吾兄务必爱惜身体,珍重珍重。”

如此,他才装好信,命心腹送往长安,嘱咐一定要亲手交到杨銛手里,任何人都不能转交。

~~

那边杨齐宣转回驿馆,李十一娘正在打骨牌,见了他便没好气地骂道:“挨千刀的,一整天去哪鬼混?”

“被薛白晾在县署了。”杨齐宣道:“我看他那态度,没把我当一回事。”

其实李十一娘也没把这夫婿当一回事,边推着牌,道:“你不是要借高尚之事压一压他?”

“坏就坏在高尚,压没压住,反而让薛白气焰愈发嚣张了。若非如此,我不至于如此为难。”

“六饼。”

杨齐宣站在妻子身后看牌,伸手把她要打出去的牌拿回来,指了另一张。

“你别动。”李十一娘最恨有人教她做事,瞪了他一眼,啐道:“滚一边去,我用不着你教。”

受了这种气,杨齐宣也没吭声,只叹了口气,道:“那你教教我罢了。”

“这还不简单。”李十一娘登时打开了话匣子,“我早与你说过了,薛白那人吃软不吃硬的,你再逼压他,能比我阿爷还了得?此番无非是拉拢他来对付王鉷,好言好语劝便是了。知你抹不下面子,我让十七去说一声……”

“你早些说吧,这偃师真是待够了。”

李十一娘这局牌本来马上要胡,没想到被人抢先了一步,她犹在嘴硬,只说自己运气不好,把牌友都打发了,再唤人去请李腾空来。

婢子却禀报,十七娘今日出去了。

“出去了?我方才还看季兰子买了胭脂回来。”李十一娘讶道,“哦,杨郎你是不知道,因明日要去陆浑山庄,这俩小娘子忙着梳妆打扮呢,还道士呢……嘁。”

她话多得让婢子都回答不了问题。

杨齐宣只好再问了几句,知道李腾空出门有带护卫便是。

“该是那胭脂不满意,她又去买了。”李十一娘絮絮叨叨,“不然还能去哪,她与季兰子难得能分开。”

“是啊。”

杨齐宣走到窗边,向院里望去,可惜没能看到李季兰的身影。

他觉得她是喜欢他的。

她每次看到他,眼眸都亮晶晶的,双颊泛起红晕,显得格外娇丽,而她见不到他时,常独自在那黯然神伤,目露愁思。

可惜,他已为人夫,妻子还是如此傲慢的性格,不容他纳妾。而这一路而来,他们都没有机会单独说上一句话。

想着这些,杨齐宣看着庭院中将要凋谢的花儿,心情忧郁,想要赋诗一首向李季兰表明已收到她的心意。

搜肠刮肚,他最后只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唉……”

~~

“吁!”

偃师县西的官道上,有五人策马而来,在路边的民舍前勒住缰绳。

“郎君,到佃户家中稍歇一会吧?”

为首的是个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身边跟着四个家仆。

他仪表堂堂,头上戴着孝。风尘仆仆而来,眼眶发红,显然正经历着巨大的悲恸。

此时听到家仆问话,他并不回答,只是抬头望向北面的首阳山,良久不语。

见此情形,家仆们遂将他扶下马来,请进了佃户家中。

“贺老头!郎君回来了,快去烧壶水来!”

农舍里转出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农,见到这一行人,有些惊慌,欲言又止的,最后应道:“好,好哩。”

“这些马匹是谁的?有人路过你宅子?”

“这是……”

贺老头都还没答,中年男子已被拥入农舍中,才进小院,他忽然停下脚步,愣在了那里。

院中,一个女冠正在给一个小女孩敷药。

她只显出一点侧脸,有着少女的纤细与娇嫩,又像是个落入俗尘的善良仙子。

“这是谁?”

那女冠回过头看了一眼,答道:“贫道来给幼娘治病。”

“鄙人宋若思,出身陆浑山庄宋氏,官任监察御史,家父……亡父……”

“节哀。”

“敢问道长尊号。”

“腾空子。”李腾空给小女孩敷好药,道:“你不要碰水,过两天再来看你。”

说罢,她起身便要走。

“且慢。”宋若思连忙示意家仆拿出钱银来,“这是给道长的诊金。”

“不必了。”

“该给,贺老头是宋家佃户,我身为主家,不可……”

“不是了。”

李腾空终于停下脚步,颇为认真地道:“他已经不是宋家的佃户,而是偃师县的编户。”

宋若思愣了愣,不明白贺老头是如何自赎的。他身边的家仆正要喝问,被他抬手止住。

“原来如此,但这诊金还请道长收下。”

李腾空没有马上走,就是想看看宋若思对佃户变编户之事会如何反应,见他没有生气,方才离开,但还是悄悄留下了一个护卫看着事情之后的变化。

~~

“宋若思对编户之事没太大反应,在贺老头家只待了一会儿就赶回陆浑山庄了。”

县署,薛白一边听杜妗说着,手里还拿着一本册子。

赶回来的宋家子弟一共有十三人,他需要从这其中选一两个最好控制的作为陆浑山庄名义上的继承人。

重点在于,是由他选,是由他给了对方一个机会,他才是施恩的一方。

“目前看来,宋若思是人品最好的一个。”

“是。”杜妗道,“但有一个问题,他官位太高了,三十七岁已官任监察御史。”

“都与我老师差不多了。”

监察御史其实只是从八品下的官,但却是相当重要的一道门槛。连宋若思这般身世,在这年纪任此官职还算是年轻有为,可见大唐官途之难。

薛白沉吟着,最后道:“官职高不怕,反而能服众,真正怕的是能力高、性格强……明日先到陆浑山庄看看吧,若他够弱就用他。此事,让杜五郎去试探便知,他看人还是准的。”

“五郎也只能看出与他差不多的。”

“是。”薛白笑了笑。

杜妗抿唇一笑,问道:“明日带两朵李花去?”

“都说了,与她们只是朋友。”

“是朋友,你还与杨玉瑶是姐弟,与我是家人?”

说话间,薛白已放下了手中的册子。

他明日要带二李去踏青,杜妗显然在想给他来点狠的。

她今日穿了一条长裙……

“现在很多事都可以入手了。”

若说这两人的野心原本毫无希望,如今似乎已踏出了第一步,所以他们控制了偃师县之后,一直都很兴奋。

但这日还有一些不同。

杜妗能容忍薛白与杨玉瑶,近来还在帮忙拉拢李腾空,心里未必就真不介意。能够忍下这些,因她有些想法。

因此这日情到浓时,她附耳对薛白说了一句。

“我给你生个孩子好不好……唔!”

她的野心还在蓬勃燃烧,在这一刻被顶到了最高点。

~~

次日醒来,薛白有了一点小烦恼。

但其实都是很远的事,暂时多想也无用,他安排好县务,准备去往陆浑山庄。

去驿馆接人的路上,杜五郎竟是忽然问道:“你也有难解决的事吗?”

“我神态有异吗?”薛白问道。

“那没有。”杜五郎道,“但我们多熟啊,旁人不了解你,我还能不懂吗?”

薛白自省了一下,提醒自己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其实我就是瞎问的,你真有什么心事?”

“没有。”薛白道:“我看你有心事。”

杜五郎一问就说了,道:“过了年我与运娘不就已经十八了吗?这都三月份了,我们还是没有结果,阿娘一直催我一直催我。”

薛白很惊讶他这般着急,感到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昨日的少年已开始考虑为人父的事了。

转头看去,只见路边的野花已经凋落……他却没有因此伤春悲秋,心中只想到,时不我待,得要更快地上进了。

“薛郎。”

李腾空、李季兰携手从驿馆出来,少女的俏丽让人眼前一亮,一扫暮春的凋落之感。

薛白的目光落在李腾空身上,愣了愣,点了点头,却只转向杨齐宣与李十一娘,道:“杨兄请。”

众人遂往陆浑山庄而去。

唐时风气,女子出门多数也骑马,李腾空原本是打算与薛白并辔而行的,倒不是她想,而是李十一娘对她有所嘱咐,交代她转告薛白一些话。

但当李季兰热情跟在薛白身边,她却是又犹豫了。

……

“可有半年未听到薛郎赋诗词了。”李季兰今日异常开心,“我写了那许多诗词寄于薛郎,换一首可以吗?”

她骑术是所有人里最糟糕的,偏说到兴起,还抬起手来,用纤纤玉指比划了个“一”,有些许卑微地强调哪怕只有一首。

薛白连忙伸手扶了她一下。

“你好好骑马。”

“那薛郎答应了。”

“好吧。”

“太好了……”

杨齐宣就在薛白另一侧不远处,转头看向李季兰笑靥如花的样子,莫名有些吃味。

他其实也没想怎么样,但就是觉得分明是一个爱慕自己的女子,如何能与薛白走得这么近?是想离这边更近一点吗?

进了首阳山,前方的风景渐好,待走过山路,进入幽谷,更是山色怡人。

众人在小溪边稍歇,杨齐宣不由吟道:“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这是宋之问的诗,他来之前准备好的。

可惜,此时吟出来,只有李十一娘拍掌附和,得意道:“真是好诗。”

杨齐宣知道妻子根本不懂诗,心中毫无成就感,斜眼向李季兰看去,却见她像没听到一般,正指着远处的寺庙问薛白那是何处。

~~

如今陆浑山庄的管事、仆役,或是被薛白收买了,或是换成了他的人,他已把陆浑山庄实际掌握在手中。这些宋家子弟虽然刚回来不久,不少人已察觉到异样。

今日薛白要来,他们抓紧时间就此事详谈过。

“府中管事换了人,佃户被改为编户,对我们说的话阳奉阴违……如此种种,可见这新来的县尉薛白必是要谋我等家业。”

在外为官的,显然是比宋勉之辈更有阅历。

这其中,宋若思官位最高,辈分也高,众人遂推他为首。

“七叔,你官位不低于薛白,又是此间主人,很多事该由你来问清楚,为阿翁讨个公道。”

宋若思却是愁眉苦脸,道:“可我如今才得知,家中竟真是私铸铜钱,这是大罪……”

“哪个高门大户不私铸铜钱?若是这样七叔就怕了,往后如何当一家之主?!”

众望所归,宋若思被架了上去,只好应下定会向薛白问出个公道。

待得知薛白到陆浑山庄了,他便领着兄弟侄子们前去相迎……远远的,一道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

他心念一动,摁捺情绪,向薛白见礼,他官位高,因此语气平淡。

“薛县尉来了。”

“宋御史节哀顺变。”

“我不孝。”宋若思道,“从长安赶回来时,阿爷已葬下。我连最后一面也未见到。我阿爷最重礼仪,不知下葬时场面如何?”

这是京官对薛白这地方小官的敲打。

“我没来,但听闻只有一口临时找来的薄棺。”薛白道。

宋若思愣住,仿佛觉得自己听错了。

他从小到大往来的都是彬彬有礼之士,从未面对过如此肆无忌惮的挑衅……听闻薛白还是状元,竟比边镇武将还要张狂。

“你……薛县尉怎可待亡者如此无礼?”

“我为何如此宋御史不知吗?”薛白道,“案子没有深究下去,我还叫你一声宋御史,已是我莫大的礼仪。”

官职的错位在此时才被打破,薛白远不止是一个县尉,而是贵妃义弟、杨党魁首,当然,在地方有这名头远远不够,还得有地头蛇的实力……他有。

至于宋若思,一个守孝的御史,在家族庇护下长大,倒更像是个初来乍到的外来人。

“薛县尉请吧。”

到最后,宋若思也没说出什么来,转头去与杨齐宣说话。

杨齐宣今日莫名对薛白有些火气,谁跟薛白不痛快,他都看着痛快,很快就与宋若思亲近起来。

这两人自觉官位高、地位高,抢在前面走,故意压着薛白的气势。

宋若思得知李腾空是右相之女,更加仰慕,连连与她说话。

“十一娘,腾空子,你们女眷先请。我也好修道,盼能与腾空子谈论道术……”

见此情形,薛白不知所言。

倒不是生气,而是没想到这些人这般没眼力见,蠢得出乎了他的意料,又好笑又无聊。

下一刻,李季兰拉了拉他的袖子。

他转头看去,因与她那张艳如桃花的脸离得太近,莫名又回想起当时流鼻血的情形。

“薛郎,此间主人招待不周,你莫生气。”

“没生气,而且这此间主人招待得……是也不算好。”

说到这里,薛白看着李季兰关切的眼神,道:“我送你一首诗吧。”

“现在吗?”

“既是送你的,倒也不必在人前卖弄。”

“好啊。”

“……”

那边李腾空好生不耐烦听宋若思喋喋不休,好不容易等李十一娘不再挽着她了,终于是脱离了他们。

她故意落后几步,转头看去,见薛白与李季兰在说话,很亲密的样子。薛白还笑了笑,难得轻松的态度,她莫名有些被抛下的感觉。

而她却只能一个人等在那里,待他们慢慢踱步过来……接着,还听到了薛白写给李季兰的诗,很好很好的一首小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薛白正念着诗,忽然心念一起,转头看到李腾空那有些失落的表情,不觉停下了脚步,有些感触。

他自觉老成,心里总想着建功立业,又知晓历史脉络,总有时不我待之感。

但在今晨,于这暮春时节见到李季兰与李腾空,莫名因她们的单纯善良而再有了年少的悸动。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诗,薛白是送给李季兰,同时也是想给李腾空的……

151.第148章 各表一枝第370章 移棺204.第201章 还债84.第84章 骨牌84.第84章 骨牌90.第90章 考验107.第107章 怪圈156.第153章 妙法第354章 龙尾关第472章 灵武192.第189章 输赢214.第211章 法海291.第285章 人才262.第260章 借刀167.第164章 洗儿宴39.第39章 借刀327.第319章 隐患286.第281章 痿厥339.第331章 天下本无事274.第270章 归不归第115章 匠师110.第110章 新搭子242.第239章 地头蛇80.第80章 小礼物300.第294章 元夕71.第71章 灯火阑珊251.第249章 铜币336.第328章 最坏的打算51.第51章 勿论真假第426章 晋阳宫第4章 良娣第404章 雁门老将行275.第271章 不归183.第180章 贪心30.第30章 势力网285.第280章 隐藏169.第166章 教坊200.第197章 刊报院第484章 上进的伙伴147.第144章 见字如晤52.第52章 赠礼96.第96章 春闱五子第460章 宝鸡30.第30章 势力网342.第334章 食子第349章 大树寨214.第211章 法海262.第260章 借刀289.第283章 不问苍生问神鬼197.第194章 官袍320.第312章 回门第368章 真功劳294.第288章 冬至54.第54章 白膏油276.第272章 当归第401章 摆棋234.第231章 灯笼181.第178章 状元第372章 彭娥140.第137章 斩死第471章 郡王118.第118章 人情339.第331章 天下本无事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第364章 积怨281.第277章 压不住158.第155章 事不关己50.第50章 坐实178.第175章 科举试43.第43章 满堂惊贵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319.第311章 礼成320.第312章 回门337.第329章 技穷第395章 缓兵之计第417章 发生第403章 叶公好龙301.第295章 担责220.第217章 顺臣纯臣第410章 塞上燕脂凝夜紫336.第328章 最坏的打算321.第313章 道姑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第402章 妙法选官273.第269章 首阳晴晓第384章 画师第457章 思长安67.第67章 一夜鱼龙舞第465章 大局248.第246章 释放325.第317章 掖庭宫第415章 常山郡261.第259章 地主之谊38.第38章 平安无事225.第222章 别长安第387章 岩羊第367章 献俘第427章 传檄第363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