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269章 首阳晴晓

山中景色优美,杜五郎与薛运娘说话时不自觉地牵了手,聊着树梢上叽叽喳喳的鸟是什么鸟。

走着走着,遇到薛白与李季兰,正在谈论诗词的两人回过头来,目光便落在了小夫妻牵着的手上。

“嗯?看我们干嘛?”

薛运娘有些害臊,想把手抽出来,杜五郎难得有些硬气,就拉着不放。

正儿八经成过亲的,他又不怕人看的。

再往前走,李腾空在那等了一会儿,待他们四人过来,李季兰、薛运娘便自然而然地围到她身边说话。

“腾空子,方才薛郎送了我一首好美好美的诗……”

薛白则与杜五郎在后面小声地说话,道:“我看宋家子弟以宋若思为首。你去与他牵个线,说杨氏商行想买下陆浑山庄。”

高门大户占田地也得办个书契,两匹绢买百亩田,他道德标准总不能比这还低了。

杜五郎不太情愿,问道:“非要我去?”

薛白道:“你去与他过招看看。”

“他对你态度不好是吧?”杜五郎叹道,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过招就过招吧。”

几个年轻人边走边聊,过了一会,队伍往首阳山上而去,登山眺远乃是此间胜景之一。

前面,杨齐宣与宋若思说着话,学识上的差距渐渐就显出来了。

宋若思来往的都是李白、崔灏这等一代文豪,总不能与杨齐宣聊些走鸡斗狗之事,沉默着,摆着一副哀容在前引路。

杜五郎见这机会,便过去与宋若思搭话,一边走一边心里还犯嘀咕,觉得这事就像是高门大户把农人逼到走投无路了强买其田,但名门子弟毕竟不是无知愚民,哪能这么容易就被说服?

他甚至觉得,宋若思根本就不会搭理他,倒没想到,上前报了姓名,对方颇为客气。

“五郎之名,我在长安也曾听过。”

“啊?我在长安是有一点点薄名,那个,我家里在丰味楼有些分红,也算是在给虢国夫人经营产业……”

~~

李季兰回头看了一眼,见薛白身边没人陪他说话了。自然而然缓下脚步与他并行。

“为何薛郎总能随口作出韵味悠长的诗来?我反复咀嚼,犹觉口有余香呢。”

“季兰子才是真正会写诗的,我不过是运气好。”

李季兰原本就面若桃李,此时被夸一下更加脸红,问道:“薛郎可还想要再写本戏文?”

最近又不巴结李隆基,薛白肯定是不打算写的,但闻言还是想了想,认为下次若要写,可以写个《梁祝》,遂与她先谈论起来……

说着话,他时不时看向走在前面的李腾空,意识到今日都未与她说话,其实也是想搭腔几句的。

但李腾空一直与薛运娘挽着手小声聊天,他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

反而是走在前面的杜五郎与宋若思谈得渐入佳境。

“我能不能问一下,宋家是出于何种考虑,把辋川别业卖给了摩诘居士?”

“王摩诘非常喜欢辋川,问了许多次。”宋若思应着,心念一动,感受到了言外之意,“当时,我大伯过世了,家中子弟多在外任官,无人打点别业。”

这就是过招了,杜五郎打起精神,道:“考虑得对呀,打点这么大的别业,多费心神啊,陆浑山庄比辋川别业还大点吧?”

“差不多,辋川别业二十六万亩,陆浑山庄二十四万亩。”

“啊?”杜五郎吃了一惊,气势有些被压下来,“这么大?”

宋若思点点头,抚着长须,若有所思。

杜五郎问道:“宋家祖籍就在偃师吗?”

“不,在虢州。”

“家中还有祖宅吗?”

“有,一座老宅,几亩薄田。”

杜五郎有一点点紧张,边走路边摇摆着身子,道:“要我说,宋太公葬得太简单了,不如迁回祖籍厚葬,方为孝道。”

宋若思不经意地回头看了一眼,看向远处家中几个兄弟。

这一下没能沉住气,落在了杜五郎眼里,他不由渐渐自信了起来。

“宋公接下来守孝,待在首阳山中,不如待在虢州,而且等到复官又要守选,可得花许多钱打点。如今宋家人丁单薄,与其再把钱用在打点陆浑山庄,不如趁着还没衰败,卖一笔大价钱?”

“衰败吗?”

“我与高适是好友。”杜五郎底气不足,但还是这般道,“高适就长居梁园,说梁园已经衰败。李白也有首诗嘛,那什么……”

宋若思仰头长叹,吟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是啊,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嘛。”

杜五郎也不知有没有说服宋若思,只觉得对方没有很排斥卖掉陆浑山庄。

走了一会,到了阅岩亭,登高而望,大好河山皆在眼底。

……

щшш ¸t t k a n ¸C〇

杜五郎转向薛白,说了他与宋若思的言语过招,末了道:“真是奇怪了,他难道是一点儿也没想过宋家之变有蹊跷吗?”

“就像被高门大户弄得家破人亡的农民多了,有几个去报仇的?人都实际,得考虑往后的生活。”

“唉。”

“宋若思为人如何?”

“还不错啊,文人气挺重的,他也没有说佃户和田亩那些事,倒像是愿意把陆浑山庄卖给我们。”

“也不是他说卖就卖的。”薛白淡淡道。

陆浑山庄眼下还不是宋若思的,是要由薛白决定让谁继承,谁才有资格作主卖。

“告诉宋若思,只要他愿意卖掉陆浑山庄,我会给他一笔钱,足够他三年守孝之后谋官。同时,宋家私铸铜币之事也过去了,不会再有任何人追究。”

杜五郎很快也想到了关键之处,问道:“可他的兄弟们如果不答应,怎么办?”

“谁答应,谁继承。”

“这能成吗?伱看他方才对你的态度多倨傲啊。”

杜五郎对此很怀疑,觉得宋家兄弟们但凡有些骨气,都会团结起来与薛白对着干。

他想看看宋若思是什么反应,但对方竟没有去与兄弟们商议,而是在与杨齐宣夫妇聊了一会儿之后,整理了衣袖,往李腾空那边走去。

~~

李腾空登上阅岩亭,向北眺望,目之所及,能看到黄河以北的群山。

那边大概是王屋山,她在偃师待不了几日就要过去了,折腾来这一趟,却还没与他说上几句话。

身后脚步声响起,看地上的影子,是个男子过来。

“腾空子。”

听得这声音,李腾空心中失望,应道:“宋公。”

“万莫如此客气,我与杨参军夫妇平辈相交,你唤我道号冥修子即可。”

宋若思报了道号,本以为李腾空会问一句他也有道号,没想到她只是淡淡点头,又继续看向远处。

“方才听十一娘说令堂姓宗?与李白的妻子是同族?哦,我与李白亦是好友。”

李腾空漫不经心地转过头,见薛白就站在不远处向这边看来,两人目光对视……薛白没说话,眼神还避开了。

她本是心境淡泊的清修之人,此时却莫名心乱,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转身走开,完全忘了身边还有人在与她搭话。

宋若思一愣。

他真的是对李腾空一见倾心,神魂颠倒。深知现在若不把握,以后连再见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此哪怕知道时机非常不适合,还是追着道:“腾空子且慢。”

“宋公何事?”

这是大唐,风气豪放,李腾空的师父玉真公主尚未嫁人就有了孩子,而宋若思虽比杨齐宣略长几岁,官位却也高于杨齐宣,自诩风度翩翩,是配得上李腾空的。

略略犹豫之后,他开了口。

“其实我发妻亡故多年,我未曾再对旁的女子动过心,直到见到腾空子……”

周围还有旁人在,听到这话都呆愣了一下,惊讶于宋若思如此大胆。

李腾空十分窘迫,再次看了薛白一眼,只见他也是一脸诧异的表情,但还在沉默着。

她莫名就有些恼他。

“别说了。”

很不高兴地这般喝了一句,李腾空直接走开。她的性子,还从未有这般发火的时候。

宋若思还想说话,皎奴已是抬起刀鞘挡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李十一娘则是不满地道:“你也太无礼了!右相府的女儿,岂容你这般唐突?”

杨齐宣一开始与宋若思亲近,此时却已疏远,微微讥笑着,拉过妻子道:“宋兄不过是表达爱慕,无妨的。”

“他守着孝……”

“宋之问还向武后求欢,这家人一个德性。”

~~

是夜,众人宿在陆浑山庄。

宋家子弟都是刚回来的,并未完全意识到府中管事对他们的吩咐阳奉阴违,大小事务都由薛白安排。

晚膳后不久,一身管事打扮的胡来水走过长廊,到客院见了薛白。

胡来水是丰味楼培养的伙计里较出色的一个,初到偃师在假扮成张三娘子护卫时有过几句机敏的对答,之后扮成樊牢的人,来试探高尚的态度……算是被培养出来能开始做事了。

“郎君,宋家那几个聚在一起商议了。”

薛白问道:“说了什么?”

胡来水道:“其中确有几人聪明且强势,已经发现了不少痕迹,认定是郎君在对付宋家。”

薛白还真有些好奇,问道:“他们打算如何做?”

“打算推举一个家主,到长安右相府告状,宋若思官位最高。”

“他想当这个家主吗?”

“他很想,一直在说服几个兄弟。”

薛白道:“让他来见我,把樊牢也喊过来。”

~~

夜里,李腾空与李季兰同住一个屋子。

“腾空子,你就别生气了。”

李季兰一直在温言软语地劝说,道:“那人虽然冒昧,听闻宋家家风如此,但你既不喜欢,谁也不可能强求。再说,有人仰慕你,其实是好事呢。”

李腾空却不是因这件事不高兴,被劝了好一会儿之后,忽然问了一句。

“你喜欢薛白吗?”

乍听这一句话,李季兰惊慌不已,背过身去。

她双手摸了摸脸颊,轻扇了两下,低声道:“薛郎已有婚约了。”

“是啊。”

“我就是觉得,能多和他待在一起就很好啊。”李季兰低声道,“不求能成一对人儿。”

李腾空有些诧异,觉得她胆子好大,连这样的话都敢说出来,一时不知所言。

“这可是秘密,我只与你说的。”李季兰道,“你万不可告诉别人啊。”

“连你也敢直说呢。”李腾空小声地嘟囔了一句。

今日走了一天的路,李季兰其实已是累了,躺在榻上,捧着一张写着薛白送她的诗的彩笺看着看着,睡着过去。

李腾空准备熄灭烛火,先是看了她一眼,见李季兰睡梦中十分恬静,脸颊微红,连睫毛都像是带着喜意。

她想帮她把那张彩笺放好,手伸过去,想到这是薛白送给李季兰一人的,自己哪好碰的,遂作罢,熄灯睡觉。

大概是有了心事,夜里她横竖睡不着,最后干脆起身,披了衣衫在院中走动。

山居幽静,不知不觉,走到了薛白的客院。

恰此时,门“吱呀”一声被打开,薛白与宋若思一起走了出来。

“明日便当众定下由你继承宋家家业……”

薛白说着话,巧遇到了站在月光下的李腾空,停顿了一下,连招呼都没打。

李腾空行了一礼,装作漫不经心地散步,往左边走去。

不一会儿,身后响起了脚步声,她没想到宋若思竟还敢来招惹,道:“皎奴。”

皎奴便叱道:“让你别过来了!”

李腾空听她语气,回眸看了一眼,见来的却是薛白,遂向皎奴道:“算了,让他过来吧。”

这趟来偃师,此时才算是有个好好说话的机会。

月光下,李腾空站在那,踢开一颗石头,像是还在生薛白的气。

她方才都听到了,他打算让宋若思继承宋家家业,他不在乎甚至利用了宋若思对她的爱慕,这让她很不高兴。

“方才我与宋若思说过了,他不会再打搅你。”薛白道。

“嗯?”李腾空讶异。

薛白也有些讶异,问道:“我多管闲事了吗?”

“没有,我就是烦他。”

李腾空说着,转身顺着小径走去,薛白自然而然地与她并肩走着说话,任皎奴与眠儿跟在后面。

“你如何说的?姓宋的官职比你还高,能听你的?”

薛白道:“用了些手段,算是……威逼利诱吧。”

明明没想开玩笑的一句话,李腾空却是笑了出来。

“你威逼利诱,就是为了让他不来打扰我吗?”

薛白竟有些不知所言,最后干脆实话实说,道:“本来就想在宋家子弟里挑个没用的继承家业,好把陆浑山庄卖给我。挑来挑去,挑到了宋若思,我就顺带敲打了他。”

“顺带?”

李腾空还是有些气鼓鼓。

这次到了偃师,她比以前要患得患失一些,不太像个道士,更像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女子。

“你呢?睡不着?”

“不是。”李腾空嘴硬,道:“我听说,首阳晴晓乃偃师第一景。此时上山,稍坐一会,便可看到日出……观天地,有助于我修行。”

此时分明还是深夜,再登上阅岩亭怎么也得坐一个时辰才能看到日出。

薛白却没揭破,默默与李腾空走着,愿意陪她到山顶稍坐一会。

一男一女半夜登山,即使是在唐朝这也算是一个颇疯狂的举动。

“以前我在长安,从未见到人们过得那么辛苦。”李腾空低声道,“饿了没有粮食吃,病了没钱医治……”

她很想与薛白多说说话,其实并不止是少女心思,更多的还是她理解薛白。最近时日,她为那些贫民治病,心中有一些触动,想来也只有薛白能与她有所共鸣。

因此,两人登山的一路上聊的也不是什么儿女情长,反而是面对民间疾苦,个人到底能出多少微薄之力。

今夜的月亮不怎么亮,但渐渐习惯了这种微微的光亮之后,走山路反而很有意思。

虽是修整过的道路,难免也有坑坑洼洼与绊脚的石头,薛白伸手扶了李腾空几次,没敢牵她的手,而是隔着她宽大的道袍握着她纤细的手腕。

终于,两人登上了山顶,坐在巨岩上看着星光点点的天空。

山上风大,夜里冷得厉害,薛白不说话,把外氅解下来披在李腾空身上。

李腾空对此也没说什么,缩在氅子里显得整个人小小的。

“对了,十一娘有话让我转达给你。”

“你阿爷想对付王鉷吗?”

“嗯,说你若答应,可以调你为万年县尉。”李腾空道,“我只是带话,你不必顾及我。”

说着,她大抵明白为何自己与薛白没能成为一对。

他与她家中政见完全不同,终究是走不远的。

薛白却没有马上回绝,而是道:“去岁冬,偃师县丞高崇罪名败露,畏罪潜逃,朝廷还未委任新的县丞,不知右相是有何打算?”

“我转达给十一娘吗?”

“嗯。”

薛白分明可以直接问杨齐宣,但不问,这是谈判的态度。代表的是看在李腾空的面子上,才给右相府一个开条件的机会。

他反正不着急,偃师之事他还未安顿好。

聊了这类正事之后,气氛有些不如方才了,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坐在那等着日出。

“其实……”

薛白犹豫着,最后还是道:“今日那首诗,是写给你们的。”

“我们吗?”李腾空讶道,“山寺桃花始盛开……与我不符呢。”

“好吧。”

“我们是道士,你的诗却是‘山寺’桃花。”

她难得开个玩笑,薛白遂配合地笑了笑。

便是在御宴上,他也未必有这么配合李隆基。

李腾空见他笑了,遂道:“重写一首吧。”

“写不来了。”

薛白看着天空,见夜还长,想了想,道:“倒是想到有一篇文赋,我试试看能不能记起来。”

“真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薛白轻声念着。

李腾空一时还未听出妙处来,心想他赞李季兰是桃花,是人间春色。相比而言,却给她念这般普普通通的句子。

然而,随着他继续往下念,她忽然愣了一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李腾空抬头看向薛白的侧脸,只见他很认真地在思考着,没有留意到她的目光,于是她大胆地看了他好一会儿。

今日她心里恼他,都有旁人当着他的面向她诉衷肠了,他还那么不声不响。

可此时此刻,他竟是以这样的文章来向她诉衷肠。

更重要的是,他是懂她的。

心里这般想着,李腾空伸出手想牵薛白,最后因为不敢,只把手放在两人之间,离他的手很近很近。

然后不知怎么的,两人的手渐渐碰在一起,之后也就没更多动作。

许久,东方的天地相交之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霞光如涂,照得天地一片绚烂。

李腾空感受着这一方天地,吐纳着清晨新鲜的空气,反倒觉得道心消退了许多。

~~

李十一娘早早起来,站在小阁上饮着茶汤,环顾着陆浑山庄的景色,心中有了一个想法。

“杨郎,你说我们将此间买下如何?”

杨齐宣很困,偏是被妻子拉了过来,打着哈欠道:“离长安太远了。”

“不管。”李十一娘道,“我看宋家人死了这么多,剩下的也打点不了这别业,倒不如卖了。”

“归谁所有还未定。”杨齐宣道:“薛白过来,便是看宋家兄弟商议此事,若是要分家,肯定要把陆浑山庄卖了好分钱……”

“咦。”

李十一娘忽发现有几个身影从首阳山上下来,其中两人正是薛白与李腾空。

她不由颇为得意,道:“果然是厮混在一起了,这便是我的高明之处。看似只是让十七去给薛白带话,实则是让她笼络薛白。你看,他再狡猾,还不是咬钩了?这便是我的高明之处……”

杨齐宣听得很累,干脆起身道:“走吧,到大堂看看宋家兄弟如何安排。”

说来,这是他们这趟过来的正事,说重要也重要,但确实没太多曲折。

甚至不如小女子的心思弯弯绕绕。

宋若思是宋之悌的嫡子,官职最高,声望最隆,宋家兄弟皆服气由他来继承家业。

杨齐宣一看就明白,宋家兄弟们根本打点不了陆浑山庄,最好的办法就是卖了分钱。如今竟还能如此团结,这是要与薛白斗了。

“本县尉与杨参军皆在,你等都同意由宋若思继承宋家家业,包括这陆浑山庄?”

“不错。”

“画押。”

宋家诸人也干脆,画了押,便以眼神示意宋若思,该给薛白一些麻烦,涨涨宋家的士气。

宋若思却是不声不响,找了个机会绕到偏厅。

杜五郎已经等在那儿了,桌上摆着一口大箱子,三份契书。

“宋公真要卖了陆浑山庄?”

“唉。”

宋若思叹了一口气,道:“祸因其而起,那就因其而终吧。”

他提起笔,龙飞凤舞地便签字画押,订立契书。

像极了当年那些卖田地给宋家的无知农户……

~~

“好了,准备把宋太公迁回祖籍厚葬吧。”

“是啊。”

卖了祖产,宋若思只觉一阵惘然。

但他无可奈何,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孝顺,他不能让阿爷一口好棺木都没有。

离开前,他很想再去看李腾空一眼,因他真的非常倾心于她。

可惜,昨夜薛白的威胁还在耳畔回响。

“你再敢接近她一步,我掘了你全家。”

只有宋若思看得出来,薛白极在意李腾空。

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232.第229章 援手第453章 祭婿文稿289.第283章 不问苍生问神鬼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第366章 心意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149.第146章 诈第395章 缓兵之计291.第285章 人才第478章 渺茫的战略构想126.第124章 隐情第396章 莲270.第266章 发苗143.第140章 水调曲172.第169章 盛宴倒196.第193章 初奏第487章 上进心239.第236章 背郭第458章 哗变第468章 玩火自焚第471章 郡王56.第56章 争取136.第133章 岁考第496章 咸阳桥之战72.第72章 贱籍291.第285章 人才第403章 叶公好龙74.第74章 亲近第342章 眼光193.第190章 吏部试189.第186章 狂285.第280章 隐藏第490章 好兄弟第426章 晋阳宫第419章 杀鸡用牛刀第480章 赢第492章 大雨212.第209章 铺路173.第170章 定角第427章 传檄18.第18章 追凶者330.第322章 旧时事第388章 交朋友第375章 私怨第380章 皆在一念之间219.第216章 掩盖的真相134.第131章 新朋友205.第202章 早做准备81.第81章 邻居第408章 非战之罪262.第260章 借刀202.第199章 家人277.第273章 禁归241.第238章 动手(求月票)272.第268章 春归30.第30章 势力网80.第80章 小礼物第117章 鱼钩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总结第422章 恩人65.第65章 众里寻他第436章 都在努力158.第155章 事不关己85.第85章 天子庠序203.第200章 亲家93.第93章 罪名51.第51章 勿论真假第357章 入城278.第274章 归24.第24章 公主宅第373章 狎臣第413章 取舍65.第65章 众里寻他305.第299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第5章 安顿150.第147章 秉公无私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257.第255章 新田170.第167章 念奴娇第449章 喜与狂60.第60章 牺牲品214.第211章 法海146.第143章 世情如纸169.第166章 教坊第358章 夺城223.第220章 话别65.第65章 众里寻他159.第156章 高高挂起126.第124章 隐情310.第304章 右相府231.第228章 遗泽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218.第215章 刘氏吉主243.第240章 斩蛇第386章 长恨歌86.第86章 会当凌绝顶287.第282章 华锦之下338.第330章 疑惑151.第148章 各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