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第283章 不问苍生问神鬼

光德坊。

夜里下了雪,有随从提着灯笼,领着一个少年郎走过长街,在雄伟的大门前停下脚步,见上方挂着的是熟悉的“京兆府”牌匾。

今日的叛乱就发生于光德坊,王鉷亦被押在此处,因此守卫森严,透着股冷峻、肃杀的气氛。

“来者何人?”

“我,我是长安县尉薛白的幕僚,姓杜名誊。”

来人一开口,打破了肃穆之感,继续以他那迷迷糊糊的状态说道:“薛县尉要过来问案,我这个幕僚也被唤起来记笔录了,天可真冷。哦,这是我的宵禁行走文书。”

“杜先生有些眼熟啊?”

“咦,牛栓?田大?是我杜五郎啊,我家‘妄称图谶’的时候,就是你们将我从长安县衙押到京兆府,路上我逃了,记得吗?”

“这……”

“不记得了?牛栓你还点了汤饼请我吃,我当时逃走了,连累你们了吧?但伱们不是长安县的差役?怎到京兆府来了?”

“记得,请五郎小声些。”牛栓压低声音,道:“办谋反大案呢,小人是被县尉调来,守京兆府的。”

杜五郎会意,随着他们进了府衙,小声问道:“王鉷不是京兆尹吗?他都谋反了,怎么还能关在京兆府?”

“这种事小人就不知了。”

“哦,懂了,试探有没有人放他逃呢。”

牛栓佩服道:“原来五郎如此聪敏。对了,小人当年犯了大错,在五郎屁股上踹了一脚,五郎大人有大量,能不能饶了小人。”

“没事没事,我都不记得这事了。”杜五郎转头一看,见公堂前站着一众官员,不由问道:“他们在做什么?”

“是京兆少尹和六曹参军在等右相来问案,听说王鉷很强势,做事都是任用亲信幕僚,一向不信任这些官员,这回反成了好事哩。”

“就是,不上进也有好处的嘛。”杜五郎问道:“但王鉷是京兆尹,不可能在京兆府没有心腹的吏员吧?”

“自然有,眼下这京兆府谁不发愁?都怕被当成反贼了。”

“哎,我熟人蛮多的,我去打个招呼。”

杜五郎不随官员们凑热闹,反而往京兆府牢走去,远远就向几个典狱挥手。

“诸位,我今日不是来坐牢的,可是来审案的。”

“这不是五郎吗?我们牢中出去的,你可是最显达的一位了……”

对话发生时,就在他们身后的京兆府大牢深处,邢縡正坐在黑暗中咬着指头,显得非常焦虑。

他脑中回忆着这些年发生的所有事,从他阿爷在炭山与安禄山合谋杀人劫财开始,到刘骆谷留在长安利用祆教教义唆使王焊培养死士,再到王焊逐渐不受控制,他们干脆激王焊造反以撇清。

“为何攻入皇城又忽然撤了?若想撤,刘骆谷何必派人射杀陈知训、攻皇城?岂非更容易暴露府君?”

邢縡想了很久,愈发觉得事情不对。

终于,他脑中灵光一闪,觉得刘骆谷派人来,倒像是故意要把造反引向安禄山。

得知道刘骆谷到底怎么了。

过道上有火光亮起,有两个典狱拿着镣铐过来,道:“该去刑房了,你今夜可不好捱。”

“我都会招。”邢縡还在啃手指,道:“但我是冤枉的,此事有阴谋,有阴谋……”

~~

与此同时,一队队金吾卫赶到了京兆府大门前,列队、站定。

京兆少尹章恒搓了搓手,在灯火通明中见到了一众紫袍、红袍官员纷纷下马,场面十分壮观。

他忙领着一众官员趋步过去,执礼道:“见过右相,请右相安康!”

李林甫脸色冷淡,抬手一指身边的金吾卫,问道:“若非本相护卫森严,今日或已为王焊所杀?”

“王焊该死。”章恒当即表态,与王鉷划清界限,道:“王鉷亦涉谋反,当诛!”

“连夜审。”

章恒有些紧张,慌忙抬手请李林甫往公堂。

一众人鱼贯入内,京兆府官吏们偷眼瞥去,只见右相身后紫袍、红袍皆有,其中最显眼的却是一名年轻英俊的官员身披青袍走在最前,仿佛是协助右相办案的副手。

“薛郎。”

一身青袍的薛白正在李林甫身边走着,转头看去,只见是京兆府仓曹参军裴谞站在那行了一礼。

他遂停下脚步,在众人的瞩目下与裴谞寒暄了几句。

“裴兄,许久未见了,裴公可还好?”

“阿爷致仕了,他能平安身退,还得多谢薛郎。”裴谞感慨道,“薛郎才回长安,又要升官了?”

“恰逢其会,能为朝廷办事罢了。”

薛白与裴谞也相识了两年多,他已从白身到长安尉,对方却还是个仓曹参军,今夜既有机会闲聊两句,他忽起了拉拢之意。

但不知以他如今的地位,有没有资格拉拢一个闻喜裴氏的世家子弟?

……

那边,李林甫进了公堂,回头看了薛白一眼,轻声自语道:“还有工夫闲聊。”

作为当朝宰相,哪怕是一句无心之言,也可能让有心人解读成他不满薛白,但他还是自语出来了。

“右相请上座。”

“本相年老体衰。”李林甫摇摇手,道:“十郎,你来代父审案。”

李岫正侍立在李林甫身后,闻言一愣,没反应过来。

他这位阿爷对权力的迷恋已到了不愿与任何人分享的地步,这还是第一次显露出培养儿子能力的意图。

“阿爷?”

“让你代为问话。”李林甫道。

他在来的路上已把圣人的心意告诉李岫了,径直在上首坐下,闭目养神。

李岫大为振奋,站在李林甫身后安排起来,请刑部尚书萧隐之、大理寺卿李道邃,以及宫中派来监督此事的宦官袁思艺入座。

很快却又遇到了难题,想着该如何安排薛白的座位。

思来想去,因为薛白是圣人钦点的查案官员,他遂将其安排在李道邃身边坐下,比京兆少尹章恒、长安县令贾季邻的位置还要靠前。

这显然不算妥当,但无人就此提出异议,除了李林甫微微摇头。

李岫原有世家子弟的风度,但见到父亲接连露出不满的表情,反而紧张了起来,看着李林甫的脸色,缓缓道:“提审王鉷……不,先提审邢縡。”

“喏。”

李岫深吸了两口气,斟酌着一会审问时要说的措辞,渐渐平静下来。

他已做好准备了。

然而,却见几个差役匆匆跑了回来,禀道:“右相,不好了!”

“何事?”

“邢縡……邢縡死了。”

“什么?”

wWW. тt kān. C〇

忽逢意外,李岫措手不及,愣了一会儿,张嘴正要开口。

“本相亲自去看。”李林甫已站起身来。

一众相府护卫连忙拥上,唯留下李岫还在那欲言又止。

~~

火把的光亮驱散黑暗,能看到血迹正顺着灰砖间的缝隙往外流。

邢縡被挂在刑架上,身体无力地往下垂着,喉咙已被割开。

“怎么回事?!”

“禀右相,小人们把他绑在刑房中就离开了,该是……该是有人进来,给了他一刀。”

“查。”李岫上前道:“将所有差役召来问话,我要知道都有谁到过刑房!”

随着这一句话,李林甫却是回过头淡淡扫了他一眼。

章恒见状,连忙上前,禀道:“右相,此事必是王鉷在京兆府中的同党所为,何不将他们捉下,一一审讯?”

“此人是王鉷之心腹?”

“下官请私下禀报右相……”

正此时,忽然有人开口道:“若真是王鉷同党所为,该救王鉷,甚至杀掉王鉷,为何会对邢縡下手?”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说话的是薛白。

在场官员大多都有利益偏向,反而只有薛白看起来是不偏不倚、秉公执法的样子。

“薛县尉何意?”

“王焊、邢縡都已光明正大造反。此时杀邢縡想要隐瞒何事?在我看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有人为了遮掩整件事里安禄山参与的证据……”

“够了!”李林甫叱道:“休得信口雌黄!”

“我在张府上,亲眼看到安禄山留在长安的进贡使刘骆谷暴动;我在偃师,亲眼看到高家兄弟收买河南官府,岂为信口雌黄?今日我等只顾盯着已被捉拿的王鉷,却毫不在乎镇守范阳的安禄山更具危险,这又是何道理?”

官员间当众争执常有,但李林甫堂堂宰执,与小官争执却会损伤他的威望。

于是他以教训小辈的口吻淡淡道:“竖子无知,既无证据,不可中伤边镇大将。”

薛白看向崔祐甫,道:“崔县尉,今日你我交谈,便说过拿下邢縡便有安禄山谋反的证据,偏偏此时人死了,你如何看?”

崔祐甫有些为难,但沉思片刻,还是叉手行礼,郑重道:“我以为,安禄山确可疑也。”

“当查。”

薛白十分坚定,道:“我欲询问京兆府所有差役,右相可是要阻止?”

李林甫以威慑的眼神瞪着薛白,缓缓道:“你最好查出真相,莫负圣人重托。”

他这是在提醒他,圣人不喜欢大肆宣扬谋逆案。

“谢右相信任。”

“邢縡之死交长安县尉薛白查。”李林甫道,“继续审王鉷。”

说罢,他拂袖而去,自去取王鉷的口供。

他知道很可能是安禄山的人动手灭口了,但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阻止李亨登基做准备。

薛白想查,查不到的。

~~

“我先验尸,之后再一个个问话。”

“喏。”

“薛县尉,杜先生来了。”

“嗯。”

杜五郎走进刑房,关上门,凑到薛白耳边,问道:“没人能偷听吧?”

薛白正在看邢縡脖子上的伤口,道:“放心。”

“那就好,吓死我了。”

杜五郎则是向邢縡拜了拜,闭上眼,在心里默念道:“兄台见谅,虽然算是我杀掉了你,但你犯下谋逆大罪,原本就死定了,我算是给你一个痛快,你就不要怪我吧。”

薛白不知他在碎碎念什么,问道:“安排好了?”

“嗯,京兆府牢有一个我熟悉的典狱,他前阵子巴结王鉷,正是害怕的时候,我与他说,陈玄礼想要审问出仇人是谁,让他放刁丙进来审邢縡,刁丙一刀就杀掉了。”

“他人呢?”

“送走了。”

“那典狱呢?”

“知道邢縡死了,吓坏了,但我安抚住了。”

“你唤他进来,我给他安排出路。”

“好。”杜五郎道:“但我真不明白你在做什么。”

“政绩嘛,平叛的政绩。”薛白回答着,无意间看到杜五郎那满是疑惑的眼神,遂沉默了片刻,道:“我想试着阻止一场大叛乱。”

“阻止一场大叛乱?”

“至少提醒朝廷安禄山要造反。”

“他真会造反?”

“你也不信?”

“那我毕竟不一样。”杜五郎嘀咕道:“我知道很多事都是你栽赃的啊。至于其它的,边将嘛,狂了些,又是胡人,不懂规矩。”

薛白笑了笑,随口道:“那就当我想踩着安胖子往上爬好了。”

“哎,我这不是在分析吗?可没说不信你,我当然信你。”

“查案吧。”

“好,让我们查查邢縡到底是如何被安禄山的人灭口的。”

~~

次日,天光渐亮。

李林甫夜里睡了一个浅觉,醒来时,手里还拿着一枚令牌,上面写的是“左千牛卫兵曹参军事刘骆谷”。

据王鉷交代,王焊是被邢縡蛊惑,常以祆教教义中的拜火与光明之神等言语动摇人心,而他恰知道粟特人出身的安禄山就是祆教信众,因此,在得知薛白上奏高氏兄弟之后,便开始怀疑安禄山,找薛白要了这个令牌。

此事薛白倒也承认,但说的是高尚落在公孙大娘处的,不知是何物,也不知王鉷为何要去。

那么,定罪王鉷与刘骆谷勾结,或判断王鉷真是无辜,其实只在李林甫一念之间了。

但不论如何选,他都不满意,他原本只是想看王鉷与杨国忠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结果因薛白在其中捣乱,这把火反而烧到了安禄山身上。

“薛白查到杀邢縡的凶手了吗?”

“回右相,还没有。”

“入宫,我要向圣人禀报昨夜查到的结果。”

李林甫决定抢在薛白面前,给圣人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此案已成了薛白攻讦安禄山、而他必须保安禄山的一场对弈,争夺的是圣人的信任。

堂堂宰相与一小官对弈很荒诞,但能与年轻人交手,反而让李林甫振作起来,他身上恢复了索斗鸡的精神刚戾之势。

……

到了兴庆宫,没等太久,李林甫就得到了圣人的召见。

若有早朝,这是早朝快结束的时间,平素李隆基甚少在这时间接见臣子,今日不免让李林甫有些意外。

他心想,圣人恐怕是记挂着王焊谋逆案、担心牵扯到安禄山,一夜都没能入睡,无怪乎让薛白一同查案。

然而,当李林甫到了沈香亭,竟见李隆基身穿道袍,正盘腿坐于亭中打坐,面容平和。

亭中还有另一位老道士正在打坐,正是李遐周。

“圣人,圣人?”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上前,连唤了两声,李隆基才睁开眼,紧接着便朗笑了两声。

“好!”

李遐周听得动静,也睁开了眼,虽是伴在君王侧,眼神却古井无波,自有高人风范。

李隆基并不立即让李林甫上前,而是与李遐周自谈论打坐的所得。

“朕依着道长的静心十二法坐了一夜,确是神清气爽。”

“圣人太过英明睿智,然而,聪慧太过,于心神有大损伤。”李遐周并不居功,谦逊道,“夜里若难以入眠,静心打坐,亦可休养心神。”

李隆基深以为然,点了点头,叹道:“如道长所言。”

他看了一眼候在亭外的李林甫,原打算去处理国事,却先向李遐周问了一个昨夜已问过的问题。

“道长说……兴阳袋真有用?”

“圣人若能依贫道所言,每日以功法吐纳,三七二十一日后再入炉采战,自当看到效用。”

“道长可莫欺君。”李隆基莞尔道。

李遐周摇了摇头,根本不惧李隆基的身份,语气有些冷淡,道:“圣人宁信祆教反贼,不愿信贫道。圣人年已六十又六,犹求速成,贫道亦无法可施,告退。”

他竟是真就起身离开。

李隆基也不恼,看着他的身影,反而抚着长须点了点头。

这才招李林甫上前。

“十郎查得如何了?”

“回圣人。”李林甫低着头,沉吟道:“王鉷自称不知情,且为减轻王焊之罪,欲将谋逆之罪推到安禄山身上,称是安禄山留在长安的进贡使刘骆谷怂恿王焊……”

“实则如何?”

“臣以为,王鉷不知王焊谋逆,此为事实。然而王鉷护弟情深,为了掩盖王焊的罪行,派人杀韦会、任海川,后又使人杀刘骆谷、杀邢縡,并伪造刘骆谷为主谋之证据,此亦为事实。”

“他招了?”

“没有。”李林甫道,“老臣还未找到证据,但以臣对王鉷的了解,臣敢断言。”

“如此说来,薛白所言不实?”

“薛白所言或为他眼见之事,但眼见未必属实。”

“王鉷。”李隆基叹了一口气,到此时犹沉吟了一会,方才缓缓道:“赐死吧。”

“臣遵旨。”

李隆基仰起头,显得有些悲悯,道:“王鉷的差职,你举荐人来办。”

李林甫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知道他已赢了。

除掉王鉷,重挫杨国忠,这正是他一开始想要的结果。

他赢得很简单,因为他比薛白更了解圣人,他不需要找证据,只要抢在薛白面前定案,这场对弈就结束了。

当他意识到圣人怕麻烦,就把所有罪过推到王鉷一人身上,这是最好、也是圣人最愿意相信的结果。

~~

次日。

李隆基在南薰殿中端坐着,一边吐纳,手掌一边拍着大腿。

“圣人,薛白求见。”

“何事?”

“称是来复命的。”

李隆基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吐出了一口郁气,道:“竖子没开口,朕已知他要说什么,无非是胡儿指使人杀了邢縡,尽是些耸人听闻之言论。”

高力士道:“是,圣人了解他,他直言直语,不会只拣好事说。”

“哪有那么多坏事。”李隆基道,“年纪轻轻,让人当枪使都不知,尽来烦朕。未满二十已活得毫无趣味……不见他。”

高力士感到圣人因自己方才那一句谏言而不高兴了,不敢再多说,连忙领命。

李隆基再想行功法,终是对效用不太满意,吩咐道:“召李道长入宫。”

他近来愈发是宁愿见道长,也不愿见臣子,尤其是讨厌见那些给他找麻烦的臣子。

这一点,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但因王焊之事,他心情实在太差,因此允许自己随心所欲一阵子。

“召李道长入宫。”

高力士传了旨,吩咐吴怀实去请李遐周。

~~

吴怀实领了圣谕,出了宫门,却见薛白犹候在那儿。

“薛郎已是立了大功,何必再给圣人寻不痛快?”

“这……”

薛白闻言,微微苦笑,执礼道:“多谢吴将军指点,对了,吴将军往何处去?”

“去请李道长入宫。”

薛白一愣,微微叹息,自语道:“安禄山真要反,圣人却还有心修道。”

这话,吴怀实以及身后的内侍们只当没听到,别过薛白,自往玄都观而去。

到了玄都观,他们招过道童,问道:“李道长在何处?”

“师叔在打坐,贫道这就去请。”

“当由我去请李道长,领路吧。”

“吴将军请。”

走到钟楼,吴怀实抬头一看,恰见李遐周正飘然立于钟楼之上,不由喜道:“李道长,圣人口谕,请你入宫觐见。”

李遐周却是摇头道:“贫道再入宫何益?!”

“道长?”

“胡儿跋扈,天下皆担忧,唯圣人不肯醒悟,贫道不如去也!”

“道长你……”

吴怀实大为惊讶,不知李遐周为何突然发此狂言。

这边还在发呆之际,只听得一阵哈哈大笑,李遐周拿出一杆笔,在那口大钟上题起字。

“道长。”

吴怀实遂带着内侍们匆匆往钟楼上奔去。

踩过一层层石阶,他好不容易爬上钟楼,环顾一看,竟已不见了李遐周。

“人呢?”

“道长飞走了!”

吴怀实跑到钟楼边一看,只见一个披着道袍的瘦小身影,正在远处的屋脊上飘然而行。

他不由目瞪口呆,不明白这么一会儿工夫,李遐周如何能走得那么远。

之后,他才想起转头看那口铜钟上题的诗,这一看,竟是吓得差点魂飞魄散。

铜钟上字迹分明,却是四句谶语。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

那边,薛白离开兴庆宫,便去往长安县衙。

还未到县衙,已能看到有一人正在县衙大门处来回踱步,忧心忡忡的模样。

薛白眼神里于是有了一些了然的笑意,丝毫不见在宫门外时的担忧。

“阿白!”

前方,杨国忠一转身,已看到了薛白,一脸热忱地说话。

“阿兄,今日如何在此?”

“当然是来支持你的!我近日在想,许多事阿白说的才是对的,王焊谋逆案,必是胡儿在背后主使。”

薛白笑而不语,他知杨国忠是为何来的。

“阿兄到尉廨谈如何?”

“好!你我兄弟该畅谈一番。”杨国忠道。

薛白点点头,当先走进县衙,进了公房,关上门,开门见山便说了一句话,把杨国忠惊得魂飞魄散。

“对了,阿兄可知?李遐周没能成功离开,被我控制了,那兴阳袋的谎言,他也都告诉我了。”

154.第151章 造相第393章 下一步152.第149章 点火第421章 假太守第117章 鱼钩32.第32章 筹码92.第92章 申告第470章 立威第406章 北都重镇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244.第241章 点燃第380章 皆在一念之间第3章 北海如象161.第158章 东宫主力288.要晚十来分钟吧第445章 将计就计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331.第323章 螭第480章 赢第416章 局面向好313.第307章 罗钳第476章 骗子41.第41章 劫囚第360章 捷报第471章 郡王22.第22章 置身事外第425章 土门关第374章 新的平衡第340章 提议124.第122章 道宫222.第219章 赐浴第339章 一场游戏第436章 都在努力324.第316章 太池宴103.第103章 名单223.第220章 话别87.第87章 饮中八仙歌第371章 瘦死的骆驼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279.第275章 长安尉255.第253章 炉火(2合1)283.十月总结、活动预告(感谢月票金主“捏吗”)第458章 哗变193.第190章 吏部试第458章 哗变110.第110章 新搭子314.第308章 严网341.第333章 蚂蚱295.第289章 满月宴228.第225章 上任280.第276章 跋扈214.第211章 法海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107.第107章 怪圈209.第206章 出阙274.第270章 归不归46.第46章 当堂对质107.第107章 怪圈236.第233章 设局152.第149章 点火第468章 玩火自焚89.第89章 厚颜薄礼237.第234章 撕开一角264.第262章 夺印239.第236章 背郭第451章 风吹去125.第123章 共识第429章 背后的阴谋第390章 心证51.第51章 勿论真假第347章 大渡河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89.第89章 厚颜薄礼第367章 献俘241.第238章 动手(求月票)300.第294章 元夕第401章 摆棋第428章 盟主第338章 游艺使137.第134章 不打自招253.第251章 进入角色17.第17章 还家179.第176章 挑唆者139.第136章 用人第359章 成王败寇97.第97章 覆试334.第326章 假想242.第239章 地头蛇235.第232章 暗宅180.第177章 揭榜48.第48章 船票第448章 驱狼吞虎318.第310章 婚礼288.要晚十来分钟吧57.第57章 产业240.第237章 大胆动手30.第30章 势力网98.第98章 御状第425章 土门关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